第40章 岌岌可危

一連十數日,激戰不休,淮東軍投擲來的石彈、泥丸彈將有萬餘,火油罐也不是在此數之下,南面以及兩翼的城頭幾乎都給燒得焦黑。

到後期,淮東軍更是將重型拋石弩往前陣移,推進到壕塹之後,拋擲重逾百斤的石彈,直接砸打塞牆的正面。石彈每一次砸中城牆,整段城頭就會像地震似的顫動,城面彷彿龜殼一樣,佈滿震開的裂痕。

傳統築城,先要將浮土挖去,鋪大青石爲基,在上面夯土爲心,兩面再用磚石砌裹,抹以灰漿。牆基穩不穩固,所用磚石以及漿料的數量,都決定着城牆的堅固程度。

巍峨燕京城,用重型拋石弩在正面擲石,也許十天半個月都能不能打坍一角城牆。

只是夾河防塞是在民寨的基礎上加強,奢飛熊雖然考慮到淮東攻城善用拋石弩,但是留給他的時間極緊。從淮東正式決定開鑿官溪嶺道,到長山軍主力進駐到官溪嶺道西麓,也就三個多月的時間,就算奢飛熊手裡頭的資源不缺,又能造出多堅固的塞城來?

當塞城正面開始接連受重型石彈轟砸,戰事持續到四月初六,夾河防塞南面及兩翼的塞牆就已經有大規模坍塌了四處,城頭的垛牆幾乎都給打斷。數以百計的守兵與民夫來不及撤出,跌入塌口,給土石掩埋,傷亡慘重。

雖說淮東軍無意立時就展開血腥攻城,防塞城頭的守兵不需要時時佈滿,但這十數日來在彈丸、箭矢之下所累積的傷亡,也是駭人。

雖說坍塌的缺口及時用木柵牆封堵,再填以土石,臨時修補好,但堅固程度比之起初差得更多。

起初,浙閩軍諸將還抱有僥倖心理,認爲上游的懸湖放水衝來,給上游的河谷吸納後,衝擊力會減弱,未必能直接對夾河防塞造成多大的衝擊。

此時,在淮東軍日以繼夜的轟砸之下,整個夾河防塞正面及兩翼的塞牆傷痕累累,給人的感覺就如風燭殘年的老者,輕輕的推一下就倒。

不要說正面迎接大水的衝擊了,給大水浸泡數日,塞牆可能就會大段大段的坍塌。 щщщ¤TTκan¤C○

接連數次的反擊,都給壓力壕塹以北,難以越過壕塹,非但不能推毀淮東軍部署在壕塹之後的戰械,反擊還給守兵帶來更大的傷亡。

杉溪河已經徹底斷流,黑色、醜陋的河牀暴露出來,魚蝦鱉蟹還在水窪裡掙扎着生存,十數艘未及時撤出去的烏篷船擱淺在河牀上,動彈不得。

淮東軍在上游築壩造湖欲用大水衝擊防塞的消息早在軍中傳開。雖說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橫山南面都沒有怎麼下雨,淮東軍在南面所造的懸湖一時間還蓄不足水勢,但普通將卒怎麼能夠心安守在城頭?

這十數日來,要不是奢飛熊加強夾河防塞與橫山城之間的封鎖,以峻法苛刑約束軍紀,往後方逃亡的軍卒及民夫很可能就遠遠不止三五十人。

與此同時,淮東軍開始在夾河防塞東南方向的官溪嶺往杉溪斜伸的支脈梅花山,以及夾河防塞西南方向的陳家嶺上修築營寨。將前陣主力兵馬從沿河修築、可能會受懸湖衝擊的前壘營寨分別移駐到梅花山及陳家嶺上去。而淮東軍對夾河防塞的攻勢,也逐漸從正面的南城轉移到離河岸較遠、但地勢更高的兩翼,分別由唐復觀、張苟兩將轄管兩翼攻城之事。

淮東軍攻擊方向的調整,這叫守兵越發感受到淮東軍在上游築壩截河所造的懸湖,隨時都會泄水衝來。

在確定防塞內守兵的重型戰械在之前十數日的激烈對峙差不多消耗殆盡,唐復觀、張苟則開始從兩翼造攻城墁道。

塞牆造得高峻,易給拋石弩砸中,也易坍塌。

淮東軍善用拋石弩,奢飛熊只能將夾河防塞的城牆往“厚矮”方向造,同時帶來的問題就是,塞牆低矮,似給蟻附,並且淮東軍造直接連上防塞城頭的攻城墁道時也會省力許多。

造一條接上兩丈高城牆的墁道,所耗土石量,是丈餘高攻城墁道的數倍之巨。

守兵缺乏重型遠程戰械,淮東軍開始將巢車、樓車推進到壕塹內側,接近塞牆兩三百步處,用密集的牀弩、蹶張弩壓制城頭守軍,掩護輜兵、民夫運土石堆填墁道。

奢飛熊在大盾的掩護下,接近殘缺不全、彷彿七八十歲老者牙口的垛牆,能看到淮東軍堆填墁道的速度極快,彷彿一座小山正不斷的往城頭長來。而且淮東軍在東翼是三條墁道一起造,西翼也是兩條墁道同時造,也許不需要拖到後天,淮東兵馬就能直接走墁道攻上城頭。

墁道是斜坡,寬數丈不等,造到城頭,不怕守兵摧毀,甚至可以直接驅使戰車、甲騎衝上城頭作戰。時間寬裕、物資充足,造墁道攻城,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爲應對淮東兵馬從墁道直接攻來,守兵在城牆之後,再加緊造數座高達六丈有餘的串樓,以便淮東兵馬攻上來之際,守軍還能依着串樓居高臨下的射箭壓制。

城頭的垛口早給淮東軍的拋石弩打殘,不過奢飛熊在城內造了許多垛牆車,這時都給推上城頭來。

垛牆車即是用厚木造成垛牆形狀,置在獨輪車頭,推上城牆,可以臨時作爲垛口,形成對攻上城頭的敵兵的封鎖,以利防禦。

當然最頭痛的還是淮東軍密集的牀弩跟拋石弩對城頭的壓制——垛牆車畢竟不能跟灰漿抹石所造的垛牆相比。即使磚石所砌的垛牆也常常是挨一記石彈就坍去一截。

“少帥,該下決心了!”鄧禹壓低聲音道,“請少帥先回上饒,我在夾河再堅守數日!”

數次反擊都不能衝亂淮東軍的陣腳,根本就打不到淮東軍的前壘營寨,他們困守夾河防塞是不會有出路的,眼下他們只能用空間換時間。

只要能保存實力,甚至放棄上饒城也在所不惜,轉而利用從上饒到贛州的縱深腹地,拖延淮東軍進軍江西的速度,支撐到北燕大軍攻陷關陝南來,大局未必沒有轉機啊!

當年與東閩軍鏖戰十年,浙閩軍最後就剩下晉安一地未失,還不是在最後關頭給熬過來了?

怎麼也不能將八閩最後的這點本錢在橫山跟淮東軍拼光!

奢文莊在江州,對上饒的形勢也很清楚——上饒打成這樣子,非戰之過,包括江西腹地的形勢劇變動盪,都是源於淮東在年前所組織的全面反攻太迅速了。

江寧戰事之後,浙閩軍失去閩東的根基,已經是元氣大傷,一點都沒有來得及江西休養,就面臨淮東組織的全面反動。在上饒、江州、袁州的外圍,淮東、池州、荊湖、潭州等施加於江西的諸鎮兵力總計近三十萬,而江西腹地還亂作團,面對這樣的形勢,換了誰來,都難以力挽狂瀾。

奢家當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保存實力,將形勢維持到北燕兵馬南下的那一刻,纔有可能迎回形勢的逆轉。要是八閩精銳在上饒消耗光,即使將來北燕鐵騎南下,這天下大局也將沒有奢傢什麼事。

奢飛熊心裡清楚,已經沒有辦法守下去,但是淮東軍逼得這麼緊,想撤也不是易事,但等淮東軍將攻城墁道造好,想撤就更難了,要走,必須今天就分批走。

“不,鄧老將軍你回上饒去,我留在這裡,”奢飛熊毅然說道,“上饒也無法堅守,即令上饒諸軍照着之前擬定的方案,立時往橫峰、潰溪、餘江等地分部撤退,令撫州兵馬南撤,退守杉關,保住閩中不失……”

奢飛熊怕自己先走,留下來斷後的兵馬會立時崩潰,唯有他留下來才能鎮得住場面,叫鄧禹、王徽率部先走,才能保留更多的戰力不給淮東軍纏住。

橫山、上饒都沒有辦法再守。

杉溪是信江上游最主要的支流,淮東截斷杉溪之後,信江的水位也急劇下降,大型戰船難以駛入。他們要是將主力兵馬退到上饒固守,也會很快給淮東兵馬死死的圍困住。而在上饒,他們積儲的糧草甚至不能夠四五萬兵馬支撐一個月。

另外,上饒雖算江西的東門戶,但從東閩戰事前期,上饒城一度給浙閩軍包圍打殘之外,十數年都沒有得到徹底的整固。而鄧禹、奢飛熊先後整飭上饒防線,資源有限,只能先外而後內,上饒城的堅固程度,甚至還不如夾河防塞以及東段的常山城,並非固守之地。

“少帥!”鄧禹哽咽道。

事關七姓存亡,個人生死反而能置之度外,鄧禹怕奢飛熊心有死志,與淮東軍硬拼。奢飛熊要在橫山戰死,對東線兵馬帶來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沒有信心率殘部利用上饒到贛州的腹地縱深拖延住淮東軍佔領整個江西的節奏——

“我心裡有數,”奢飛熊說道,“這邊積存的物資就不要想能帶回去,要撤就必須快,只能帶人走,不能叫淮東兵馬有機會一擁而上。時機恰當,我知道要怎麼做!奢焦還嫩得很,留下來反而給我添亂,就叫他跟鄧老將軍先行。”

鄧禹老臉濁淚縱橫,也顧不得論輩份他要長於奢飛熊,當即拜倒,揮淚下城去準備撤離之事。

第53章 約期良辰第16章 誰能知心第62章 臨戰第8章 宴前脣戰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31章 歸路第5章 治鹽第53章 夜雨第25章 海陵知府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86章 纏殺第52章 下聘禮第55章 閱事第33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35章 落花流水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0章 嫡爭(一)第23章 銀子第37章 分功酬勞第44章 齊頭並進第97章 大軍集結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28章 援助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11章 潛伏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8章 長亭相迎第55章 殘勝第34章 河口秘情第95章 經難念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21章 奇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40章 變局第12章 寧則臣第69章 渡口大潰第67章 牙人難做第87章 勸誘第4章 宋家子弟第48章 暗夜秘情第52章 棄第24章 潘家舊部第135章 遺計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2章 大功將成第53章 襲東陽第40章 封官賞爵第56章 淮陽獎功第65章 賑災第48章 花亭第45章 典錢鋪第56章 淮陽獎功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3章 沒落王族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28章 廢除匠戶第7章 城門觀戰第46章 國相第39章 虛實相機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23章 客訪深山第74章 密約(一)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8章 雨中歡情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5章 困獸無計第135章 恩仇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41章 撤兵第31章 說服第10章 入甕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41章 冰裂第57章 自薦爲妾第86章 纏殺第52章 下聘禮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56章 遷族第38章 濟南失守第74章 顧慮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8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三月潼原第67章 牙人難做第42章 回崇州第45章 典錢鋪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41章 軍需第78章 回崇州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106章 頑固不化
第53章 約期良辰第16章 誰能知心第62章 臨戰第8章 宴前脣戰第二十六章 東陽通判第131章 歸路第5章 治鹽第53章 夜雨第25章 海陵知府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86章 纏殺第52章 下聘禮第55章 閱事第33章 將計就計第161章 漢水登高(一)第35章 落花流水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10章 嫡爭(一)第23章 銀子第37章 分功酬勞第44章 齊頭並進第97章 大軍集結第二十五章 紙上談兵(一)第28章 援助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11章 潛伏第60章 宮廷陰影第18章 長亭相迎第55章 殘勝第34章 河口秘情第95章 經難念第1章 江寧風月冷無邊第二章 七夫人顧盈袖(一)第21章 奇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餞行受辱第40章 變局第12章 寧則臣第69章 渡口大潰第67章 牙人難做第87章 勸誘第4章 宋家子弟第48章 暗夜秘情第52章 棄第24章 潘家舊部第135章 遺計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12章 大功將成第53章 襲東陽第40章 封官賞爵第56章 淮陽獎功第65章 賑災第48章 花亭第45章 典錢鋪第56章 淮陽獎功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3章 沒落王族第二十四章 秀手殺人刀第三章 七夫人顧盈袖(二)第28章 廢除匠戶第7章 城門觀戰第46章 國相第39章 虛實相機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23章 客訪深山第74章 密約(一)第100章 屠城之後第43章 入城擡棺第48章 雨中歡情第119章 崇城基業第5章 困獸無計第135章 恩仇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41章 撤兵第31章 說服第10章 入甕第128章 白河灘潰敵第41章 冰裂第57章 自薦爲妾第86章 纏殺第52章 下聘禮第60章 賜婚傳言第157章 引蛇出洞第79章 不能回頭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56章 遷族第38章 濟南失守第74章 顧慮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83章 兵臨城下第23章 三月潼原第67章 牙人難做第42章 回崇州第45章 典錢鋪第5章 江寧風潮(五)第41章 軍需第78章 回崇州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4章 江寧風潮(四)第106章 頑固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