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花亭

鄧禹所部先一步趕到花亭,在淮東奔襲船隊出現在視野裡時,前部兵馬已經抵達花亭嶺東麓的嶺腳之下。

花亭嶺是懷玉山西南麓的餘脈,山勢如劍脊橫臥,將信江北岸的上饒河谷平原一截兩斷。

花亭嶺從北逶迤而來,山勢向南直侵信江,崖石突兀江水之上,彷彿燕嘴,是爲信江中游最爲險要的燕嘴磯。

站在燕嘴磯之上,臨崖望下,江流湍險,礁石隱沒其中。江面雖說還有三百餘步寬,但受礁石險灘所限,江流而過於湍急,一次過一艘船都要小心翼翼。

燕嘴磯北面數百步外嶺脊有一處豁口,幾乎要將整個花亭嶺劈作兩半,橫溪往貴溪而去的驛道從其間穿越而過,也是崇城軍與鄧禹所部爭奪的花亭隘口。

前朝曾在此設花亭關,花亭因此而得名。

關城早廢,殘城廢樓也淹於草木之下,但從花亭隘口過去,即爲花亭溪注入信江的河汊口,東來北往的貨物、商旅都在這邊的歇腳,鎮埠興起,聚了近千戶人家,倒不比普通的小縣還要熱鬧。

先一步進入花亭隘,可以說佔盡地利上的優勢,但鄧禹心頭並不輕鬆。

先一步進入花亭隘,並不意味着就能站住腳,並不意味着能成功的將淮東軍擊退。

花亭隘並無營壘可依,兩邊都是光禿禿的石頭嶺,但過了花亭隘口,西麓嶺腳之下的鎮埠臨江、溪而立,四處敞開,外圍也無寨牆可依,直接暴露在淮東戰船的攻擊之下。故而短時間裡,浙閩軍要拒淮東軍於花亭之外,地勢上能佔據的優勢並不明顯。

此外,鄧禹知淮東船隊奔襲而來,即率部出橫峰城往這邊奔行,半天急行四十餘里崎嶇路,將卒這時皆精疲力竭,而淮東兵馬乘戰船奔襲而來,情況顯然要比他們好許多。

最爲關鍵的,還是士氣……此時八閩戰卒還剩下多少作戰意志?

鄧禹嘴裡苦澀,駐刀立在崖岸之上。

頷下霜白的鬍鬚給山風亂起來,拂在臉上,鄧禹捋過白鬚,壓在襟甲之下,看着淮東船隊從側後分作兩隊,頭皮發麻,暗暗叫苦。

淮東船隊眨眼間的工夫就一分爲二:一隊以戰船鬥艦爲主,不作絲毫的停留,直接通過燕嘴峽,往下游而去,意欲先一步進入花亭溪汊口;一隊則以大腹翼船爲主,直接從花亭嶺的東麓坡腳靠上岸來,僅有少量艨艟、車翼快船散在側前兩翼,想來是要掩護大腹翼船所載的戰卒直接從他們的側後搶灘登岸。

鄧禹向東看去,先後有萬餘兵馬隨他出橫峰城奔花亭而來,這萬餘兵馬的隊伍因急行軍而拉得極長。前部已進入花亭隘口結陣,尾後還在五六裡之外,後部側翼,都將暴露在淮東軍登岸甲卒的攻擊之下——鄧禹心頭苦澀,覺得這仗異常的扎手,保不定這條老命就要交待在這裡。

這些年來,淮東軍擾襲浙閩沿海,對搶灘登陸的作戰戰術極爲熟練;若江灘陡窄,淮東戰船上所置的牀弩、拋石弩等大中型戰械還可以直接近岸掩護登灘。

這些年來,淮東軍的搶灘登岸叫浙閩軍吃盡的苦頭,除了在沿岸修築防壘外,還沒有能有效壓制淮東軍搶灘登岸的手段。

鄧禹所部此時陣列不整、將卒奔走了半日正精疲力竭,隨軍又無牀弩、拋石弩等大型戰械壓制,鄧禹也沒有信心用散亂的陣型去壓制住、不讓淮東軍從側後搶灘登岸。

淮東船隊順流而下行速極快,從淮東船隊出現在視野起,想要將尾後的兵馬都收攏到東麓山腳結陣已經不及,爲避免暴露出來的側後受到凌厲的攻擊,鄧禹傳令後部兵馬往右翼縱深處退走結陣,但也派出大量的弓弩手以散陣迫近江岸以拒淮東將卒搶灘。

********************

陳漬跳下棧橋,站在斜伸入江的巨巖之上,看着先登岸的甲卒往兩翼展開,護住登陸的灘頭。

浙閩軍出橫峰城急行過來,沒大中型戰械隨行,近岸只能用弓弩努力將淮東軍壓在灘頭。

“壓住頭、前列舉盾挨緊,看着腳下!”前部哨將盔甲連有鐵額遮,站在江灘之上擡頭觀察岸頭形勢,聲嘶力竭的吼叫,努力讓部衆保持陣型。

有些剛入伍的新卒,總是不能叫人放心,盾牌歪一歪,或者腳下給絆倒,就留下諾大的一個缺口,遮不住敵軍從岸上射來的箭雨。

橫峰以西地區崎嶇險僻,使得崖岸也是險峻無比,陳漬所部選了三處搶灘,都是地形相對平易之處,但是也要比橫峰以東的江岸難攻得多。不過好在將卒勇猛,顧不住如雨點泄來的利箭,舉盾抑攻,努力要爬上岸去。江灘畢竟狹窄,地勢也低,僅僅佔得一處灘頭,還遠遠談不上站穩了腳。

陳漬下船所立之處,便是三路搶灘陣地之一,是一座從北岸伸入江中的天然石堤,形如蟹爪,當地人稱之爲蟹爪巖,恰如信江裡一座天然的長堤碼頭。

粟品孝留下來的兩艘集雲級戰船,都叫陳漬派人一左一右從蟹爪巖側翼直接拖上江灘。這麼一來,戰船尾艙甲板的高度,只比灘頭的江堤略矮。除了四架三弓牀弩外,陳漬更是調了六十餘架蹶張弩列於兩艘集雲級戰船的尾艙之上,攢射江堤上的浙閩軍,掩護淮東甲卒往岸上抑攻。

淮東將卒登上岸後,浙閩軍兩次反攻都給岸頭的淮東戰卒頑強的打碎。也許是鄧禹無意決戰,勒令近岸兵卒撤出,往左翼花亭東麓嶺腳以及北面的縱深腹地撤退、收縮結陣。

陳漬眯眼看向西嶺山頭的夕陽,下令已經御下甲卒、戰械的大腹翼船立即溯水返回。

“粟將軍率水營戰船沿江西進,繞到花亭溪裡,這時就叫運兵船回去,要有個萬一,問題就麻煩了……”崇成軍隨行負責戰術參謀的指揮參軍陶秉德勸阻。

“古人能玩背水一戰,爲何我們不能玩一玩?”陳漬說道,“告訴灘上的龜兒子們,船都走了,要不是他們在前頭撐不住,可沒有兵船來接他們撤出去,我登城虎也要跟他們一樣給趕下信江、葬身魚腹!”

指揮參軍無奈而笑,派出傳令兵聯絡前陣的將領。

在過去三個月時間裡,淮東軍在官溪嶺西麓秘密設營造船。雖說造船材料都是從崇州那邊秘密運來,但淮東軍投入這麼多的資源,所造出來的新船差不多都在這裡了。

要瞞過浙閩軍的耳目,淮東軍在杉溪上游能秘密造出一次裝載萬餘精銳走水路奔襲遠路的船隊來,已經可以說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只是淮東軍要想取得輝煌的勝蹟,光靠陳漬所部抄到前頭攔截是遠遠不足的,還要將在官溪嶺、在鉗口、在禮塘崇城軍、長山軍主力一起調進來,才能確保無虞的將浙閩軍在東線的主力徹底的殲滅乾淨。

爲了使後面的兵卒能以最快的速度進入上饒腹地,再沒有比乘船更便捷的方式了——這些大腹翼船一定要返回官溪嶺大營去接更多的兵卒沿江西進過來。

運兵船撤不撤走,擺不擺出背水一戰的姿態,對搶灘登岸的將卒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們有他們的榮耀,登不上灘岸或者登上灘岸又給喪家之犬的趕下來,是他們難以接受的。

隨着登岸兵馬的增加,從蟹爪巖上去,臨江的一座矮嶺已叫淮東軍拿下,數百浙閩軍的弓弩手,正飛速往北逃竄。

陳漬在扈兵的簇擁下登上岸,這時暮色已沉,山風吹面不塞。

聽前陣登岸的一員營將彙報詳細戰況,陳漬得知鄧禹所部約一萬兩千餘人,其棄岸不守,兵馬主要往花亭嶺東麓以及北面的數座斜嶺結陣。

“叫花德子往帶着右翼撐一下,給老子守住了;其他的諸部都集中起來打這裡,”陳漬伸出手指大力的戳在花亭隘口的方向,一下子將地圖戳了一個大洞,說道,“不要看浙閩軍這時還在蹲在那裡呲牙叫喚,實際已成喪家之犬;我們這一錘子砸下去,一定要快要狠,要叫他們一口氣都喘不過來!”

陳漬性子粗魯,讀過幾期戰訓學堂,但還是在林縛親自彈壓下,才勉強識得幾百個字,能大體看明白簡報、軍令,但他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這些年,磨勵出一種近似天生的警覺。

兩軍對壘近半年之久,不管奢飛熊將故意講得多動聽,從放棄防壘起,八閩戰卒的士氣必然從盛轉衰。陳漬知道眼前的浙閩軍士氣及作戰意志已經到快崩潰的邊緣,就剩下最後一股氣還吊着。相比較之下,淮東戰卒士氣如虹,每個將卒眼裡都盯着唾手可得的戰功,渾不顧生死,這時候不以快打快、以凌厲打凌厲,只會延誤其他戰場的戰機!

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68章 海上保險第46章 控田第94章 圍困南陽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3章 投石問路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21章 投附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50章 彭城郡公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55章 易幟立軍第三章 柳月兒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23章 追擊第4章 少女情懷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84章 野心第27章 失城第14章 立場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二十章 誘殺第27章 結營第27章 失城第12章 三月之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2章 父子相認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53章 約期良辰第89章 潰敵第87章 接戰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42章 再勤王第67章 取刀之謀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03章 淮陽防線第43章 欺君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24章 高麗戰略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61章 論農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98章 意在鶴城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84章 牽鼻子第38章 縱虎歸山第31章 城子嶺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45章 典錢鋪第103章 定策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03章 定策第75章 摧枯拉朽第33章 觀星臺第8章 寢殿密議第51章 五月第35章 百般相思第27章 鐵山船場第116章 強動員第63章 寧王一系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20章 兵戶總冊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40章 變局第9章 問政殺心第29章 不殺第34章 殺或不殺第58章 廟堂第135章 恩仇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84章 盡殲第52章 嵊州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67章 國策第142章 棋子第8章 不能打第67章 北地第132章 江灘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七十二章 逃監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151章 新格局第74章 雁過拔毛第20章 散兵遊勇第8章 伏兵第10章 入甕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102章 西行
第158章 雌兔迷離第二十八章 晉安侯進奏使第68章 海上保險第46章 控田第94章 圍困南陽第八十四章 夜黑風高第59章 婚事與政治第3章 投石問路第149章 荊湖軍政第21章 投附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50章 彭城郡公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55章 易幟立軍第三章 柳月兒第45章 奢家獲捷第123章 追擊第4章 少女情懷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146章 奔喪議事(二)第84章 野心第27章 失城第14章 立場第三十三章 提牢廳主事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二十章 誘殺第27章 結營第27章 失城第12章 三月之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32章 父子相認第62章 七月流火息兵事第53章 約期良辰第89章 潰敵第87章 接戰第106章 叔侄夜話第42章 再勤王第67章 取刀之謀第30章 定策西沙島第103章 淮陽防線第43章 欺君第48章 雨中歡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林庭訓之死(二)第24章 高麗戰略第2章 鏡兒湖駐營第61章 論農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襲上林裡(二)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98章 意在鶴城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84章 牽鼻子第38章 縱虎歸山第31章 城子嶺第一百零九章 冰釋(一)第111章 陳園心機第45章 典錢鋪第103章 定策第8章 北行田頭說農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04章 冬季攻勢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03章 定策第75章 摧枯拉朽第33章 觀星臺第8章 寢殿密議第51章 五月第35章 百般相思第27章 鐵山船場第116章 強動員第63章 寧王一系第十四章 殺人意第六十八章 玩弄股掌第120章 兵戶總冊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40章 變局第9章 問政殺心第29章 不殺第34章 殺或不殺第58章 廟堂第135章 恩仇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84章 盡殲第52章 嵊州第127章 渡海跨江第67章 國策第142章 棋子第8章 不能打第67章 北地第132章 江灘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七十二章 逃監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7章 以偏師打偏師第151章 新格局第74章 雁過拔毛第20章 散兵遊勇第8章 伏兵第10章 入甕第163章 襄陽之戰第102章 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