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追擊

連續放晴四日,遠嶺雖有殘雪未融,但驛路也不像剛融雪時那般泥濘,一夜行進,午前休整,午後繼續開拔。

大軍剛出長興縣境,就有飛騎從西邊馳來傳信:敵左翼在姚家衝及前塘的所部拂曉時即拔營,趕在日隅之前,到方家窪匯合;唐復觀其時率部剛到方家窪,但立足未穩,不敢迫近。敵恰在此時分作三股,往西突圍,騎營遮擋不及,被迫讓出其西撤的通道……

此時,林縛正在諸將簇擁下,馳上二橋嶺,眺望嶺前驛道通行的大軍,包括長山營張季恆所部外,第二梯隊的兵馬有精銳兩萬四千餘衆,但離龍牙嶺西的方家窪還有八十里地。

“鄭明經能得奢文莊信任統領左翼兵馬,倒是有些本事,很會選擇突圍的時機啊……”林縛聽過方家窪的戰情,手叉着腰,望向遠天的輕雲,感慨道。

“奢文莊說棄江寧而走,當真是一點猶豫都沒有,可見他這些年攪亂東南,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陳華章不失時機的討巧讚道,“要非大人在,當真是無人能挽狂瀾!”

“奢文莊真能說走就走嗎?”林縛嘴角浮起一笑,轉頭問身邊的宋浮,似乎一點都不爲浙閩軍左翼突圍時煩惱。

“陷徽州之後,浙閩軍在寧國短暫停留了數日,將大量在昱嶺關、徽州戰裡俘獲的御營軍降卒編入右翼,”宋浮說道,“奢文莊想往西走,但無法快速繞過池州,必然要留斷後兵馬拖延淮東軍的追擊,那就沒有留右翼兵馬屠掠江寧城可合適的了!我看最遲,入夜之前,就會有明確的消息從江寧傳來……”

不管奢傢什麼居心,永興帝棄江寧而逃,淮東要能保江寧不受屠掠,意義要比殲滅浙閩軍左翼還要重要。

奢文莊將以降卒爲主的右翼留在江寧屠掠,吸引淮東軍主力過去,也是奢家目前唯一能行的斷尾救生之策。要沒有斷臂的決心跟狠辣,金蟬脫殼沒那麼好脫的。

“賊他孃的,跑得比兔子還快!”周同恨恨的罵了一聲,他曉得保全江寧更重要,但叫奢家的精銳兵馬從眼鼻子底下逃脫,叫他如何甘心?陳漬、張季恆等將都是憤憤不平,躍躍欲試都要上前請戰。

“嶽相在池州或能擋一擋,”陳華文說道,“淮東軍當務之際還是先救江寧要緊……”

陳華文相當保守一些,淮東軍將浙閩叛軍逐出江寧而全城,再迎太后、魯王進江寧,就佔據絕對的主動,讓奢家兵馬逃脫,反而成了細枝末枝。

退一萬步講,要是嶽冷秋在池州出兵攔截,還能讓嶽冷秋與奢家在池州外圍打個兩敗俱傷;嶽冷秋要是將兵馬縮在池州城裡不出動,放奢家兵馬主力過去,接下來嶽冷秋就沒有底氣再插手江寧政權的安排,只能由淮東牽着鼻子走……

“除非奢家誘我們趕去茅山西麓決戰,”宋浮說道,“不然的話,敵左翼的撤退路線,是西撤固城,再從固城越過青山河直接往西去南陵,騎營若能一路擾襲,崇城軍主力應能在南陵之前追上鄭明經所部左翼兵馬……”

“讓唐復觀率部去江寧?”林縛問道。

宋浮點點頭,說道:“倘若奢文莊僅留右翼兵馬在江寧,從溧陽往北一直到江寧外圍,都不會有大股敵兵的存在。唐復觀率部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江寧外圍,跟水營及東陽府軍匯合,就能形成兵力優勢攻打江寧外城……”

有些話宋浮沒有明說,但林縛及他人都能想明白:

只要皇城不失,浙閩軍不可能完全放開來去屠掠江寧,但要想江寧滿城民衆一點都不受戰事的損害,也不可能。唐復觀率部過去,與水營及東陽府軍匯合後攻打外城,是拖延住浙閩軍右翼,不使其全力攻打皇城,江寧外城早一天收復或遲一天收復,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難道江寧民衆會因爲淮東軍晚兩天收復江寧外城而心生怨恨嗎?

林縛沉吟稍許,看向周遭諸將,下決定道:“傳令唐復觀,使其北上先收復溧陽,收復溧陽後即率部北進,馳援江寧,不得延誤;周普率騎營西進,盡一切可能將敵左翼兵馬拖延在南陵以東,待崇城軍趕去會戰,周同、陳漬、張季恆,你三人立時去軍中,組織兵馬輕裝追擊敵左翼,但要防備敵左翼往寧國逃竄……”

鄭明經率浙閩軍左翼往西逃往固城,是欲繞過池州,進入江州,與正圍攻江州的奢飛虎所部匯合,可以預見浙閩軍中路及右翼部分兵力,多半是往西走——但也保證在來不及西逃的情況,鄭明經斷然南下。從寧國往南,地形就變得險峻,而寧國、績溪、徽州等城又在浙閩軍的手裡,利逃竄,不利追擊。

周同、陳漬、張季恆等將聽到林縛決定以崇城軍爲主力往西追擊,立時亢奮起來,周同搓着手,不掩眼晴裡的興奮之意,說道:“想逃進寧國,也要浙閩軍腳夠長才行!”

林縛繼續下令:“傳令敖滄海,長山軍所有輜重悉數交由海虞軍接管運送,務必在後日午前趕到溧陽,我在溧陽等他……”

周普率騎營拖延浙閩軍左翼撤退的速度,周同率崇城軍主力及長山軍張季恆部追擊之,整個戰場就會一分爲二:一在江寧,一可能在茅山西麓,而奢文莊率浙閩軍中路主力的去向暫時還不明確。敖滄海率部趕到溧陽,林縛在溧陽也能有足夠的兵力隨時策應兩邊的戰事。

周同、陳漬、張季恆等將領隨即帶着扈騎趕回行進的隊伍之中,召集將令起傳達拋棄輜重、加快行軍追擊的命令。全軍將近三千頭騾馬都集中起來,交給最前頭的陳漬所部。

在追擊中隨時都可能遭遇到敵軍打反擊,前頭部隊在行進的同時,還必須要保證充沛的體力,沒有比騎騾馬而行更適合的了。

戰馬不足時,行軍騎馬、遇敵步戰的馬步軍,也是在平地低嶺地區、在機動性上佔據優勢的兵種。

崇城軍主力僅比浙閩軍左翼落後百里距離,有周普率騎兵在前面騷擾,趕在南陵之前截住,不是沒有可能……

林縛僅率少量扈騎還站在二橋嶺上目送大軍遠行,陳華文、陳華章、粟品孝以及長興、安吉縣等官吏,看着淮東軍輕兵通過後,大量的輜重車無序的丟棄在路旁,僅留極少量的兵卒看管,看着大軍通行的場景,一時間也感慨萬分,內心深處仍有矛盾在掙扎。

林縛跨身上馬,對長興、安吉兩縣的知縣說道,“淮東軍的補給糧草還要兩縣籌措一些,此時悉由陳大人負責,希望日後在溧陽、在江寧還能與諸位相見……”又對粟品孝下令,“你即刻返回長興去,我在江寧等你率部過來匯合!”林縛隨口下令,旁邊都有典書記錄並用印以爲手令,粟品孝得手書即率扈騎離開二橋嶺東行返回長興。

粟品孝所率白淖軍殘部都是水軍,走水路北出太湖進揚子江到江寧接收整編,也就意味着太湖範圍之內的最後水軍勢力都徹底納入淮東軍體系,此時還留在太湖裡的少量水營,還都是淮東第三水營的嫡系兵馬。

林縛又與陳華文說道:“輜重一事,還要煩陳大人留後統籌……”

“華文謹遵大人所令。”陳華文得委以輜重糧草重任,也迴應命令道,看過淮東軍主力精銳的行軍之速,三千海虞軍也只能有資格充當護送輜重、籌措糧草的任務。

林縛對陳華章說道:“陳公,可隨我去溧陽觀戰?”

“大人請先行。”陳華章說道,隨後都跨上馬,與宋浮等人一同,與兩百餘扈騎,隨同林縛馳下二橋嶺,往西而走,前往杭湖軍主力覆滅的溧陽城。

************

離開大軍獨行,僅兩百扈騎在平原丘陵之間通行極快,在入夜之前就趕到已經給打殘的溧陽城。

浙閩軍在攻陷溧陽後,並沒有大規模的進城,包括奢飛虎諸部在內,都急於北上進兵江寧,杭湖軍還有大量的屍體遺棄在城裡,無人收拾。好在寒冬季節,天氣寒冷,屍體暴露於野,還不會形成大規模的瘟疫。

林縛趕到溧陽城裡,唐復觀所部也是剛剛抵達溧陽。大軍不進城,繞過溧陽城繼續北上,唐復觀趕到溧陽城下,進一步接到林縛面授機誼。

這時候進一步的消息也從江寧傳來,浙閩軍左翼從溧陽撤走之後,從江寧往南的信道也就打開了。

恰如諸人所預料的那樣,浙閩軍僅留三萬兵馬在江寧,這部兵馬以奢飛虎爲首,主要屯駐在東華門,守住外城的同時正加緊強攻皇城,東陽府軍以獄島爲基地,先頭步卒已經進入河口鎮,但攻城進展緩慢,在等這邊主力過去匯合。

浙閩軍另有兩到三萬兵馬,在二十七日午時就先後離開江寧西進,暗樁探知浙閩軍中都傳永興帝已逃往池州,浙閩軍分兵是爲追擊永興帝……

“謊言拙劣,但是也管用得很!”林縛不屑的一笑,說道,“都說好的計策,不僅要求瞞過敵人,還要瞞過自家人……”

林縛一面派快馬傳令江寧,命令葛存信組織水軍戰卒登岸,配合東陽府軍,以河口鎮以基地,將浙閩軍右翼兵馬牽制在東華門;並通過暗樁在城裡宣佈傳單,指出永興帝及諸官逃往廬州、奢家以降卒爲棄子的實情;此外,放開江寧西面敵軍脫逃的通道,不予封鎖,以削弱敵兵的守戰意志。一面讓唐復觀率部加緊行軍,匯合水營及東陽府軍奪取江寧外城。

宋浮暗自感慨:

此戰不能算奢文莊之敗,結局在閩東戰事之前就基本決定好了。

在東線,浙閩軍面對淮東的攻勢要守住浙中及閩東兩頭。奢文莊主守閩東,淮東軍就能通過海路的機動優勢,將兵力集中在東陽縣的正面,全力奪取浙中,進而深入到信饒之間,切斷東閩與江西的聯絡。奢文莊主守浙中,必然就要決心放棄閩東根基之所、放手一搏……

在淮東的戰略優勢面前,浙閩軍即使能獲得一兩場勝利,是很難改變大局的。

對奢文莊來說,唯一的機會就是退到江西去休生養息。

整個戰事發展得非常迅速,從閩東戰事開局起,到現在纔過去一個半月的時間,還沒有進入十二月,叫北面的東胡以及襄樊的長樂匪都來不及反應。

說到底也是淮東借海路,兵馬的調整異常的迅速。淮東軍主力,在結束閩東戰事之後,北撤包括休整的時間在內,到從蕭山渡江北上參戰,才半個月而已。天下有哪支軍隊能怎麼這麼迅速?

要是淮東軍主力能慢十天半個月進入江寧南部的戰場,讓浙閩軍徹底佔據江寧城,整個戰局的發展將完全不一樣。正是淮東軍的迅速,叫奢家不敢孤注一擲去守江寧外城。

到這時,淮東控制江淮的大局已經無法更改。

對浙閩軍來說,眼下奪取江州、佔據鄱陽湖平原,並保存更多的精銳逃入江西休生養息,纔是關鍵,以後或許還有翻身的可能……

***********

大都督密令以保存左翼精銳爲先,其次纔是拖延淮東軍向江寧進軍的速度——淮東兵馬的運動之快,叫人吃驚,意外的遭遇戰,使得左翼兵馬主力被迫前移到無險可守的方家窪。要避免局勢向無法挽法的絕境滑落,鄭明經只能向諸將出現大都督的密函,毅然集兵西撤,避開在方家窪與淮東軍優勢兵力會戰的可能。

但是西撤不是易事,側後兩翼都有淮東騎兵銜尾不去,鄭明經率部只能分作數股交替西撤,從日隅時分毅然決定突圍西撤,到天將夜,整部兵馬才西行不到三十里趕到鳳橋渚。

鳳橋是固城、溧陽之間的大埠,也是江寧二十四鎮之一。

鳳橋渚的西面有胥河通往固城南的固城湖。出固城湖往西北則爲青山河,青山河爲弋陽江的上游,曲折往西而行,從弋江(今蕪湖)流入揚子江,是揚子江在江寧西面最重要的支流之一,在茅山西麓還有人工溝渠跟北面的龍藏浦支流胭脂河相通。

溧陽、廣德、宣州甚至遠到寧國、績溪等徽州境內的物資,通常都彙集到鳳橋渚轉走水路,是江寧府南面重要的水陸碼頭之一。

受戰事的影響,鳳橋渚鎮上的民衆都已經逃亡,碼頭上、入冬後枯瘦的河道里也看不到半隻渡船的影子。對浙閩軍左翼兵馬來說,不去寧國,就只能沿胥河北岸去固城,固城守軍倒是蒐集了一些渡船備用。

固城湖不算大,南北長才十里許,即使左翼兵馬先進駐固城縣城,能順利從固城湖北岸渡過青山河;淮東兵馬從固城湖南面繞走,也就多走二十餘里路,青山河以及下游的弋陽江都不構成地形上的障礙。

唯有到南陵往西,進入九子山(今池州境內的九華山),纔有可能利用九子山的險峻地形擺脫追兵。

只是鳳橋渚離固城縣還有四十餘里,從固城縣城西側渡過青山河往西,還要再走百餘里才能到南陵,以這麼慢的速度,等避入九子山,怕是五六天之後。這麼長的時間裡,足夠淮東軍主力跑一個來回了……

當前的險境,叫鄭明經如履薄冰,每一步都驚心動魄,卻也叫他激起渾身的戰意,到鳳橋渚後,就將諸將召集起來,劈頭問道:“當前絕境,爾等欲生欲存哉?”

第30章 美人心計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28章 話別離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67章 牙人難做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74章 大戰將臨第68章 各懷心思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4章 殺或不殺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71章 俘將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33章 耐心第63章 開海漕第140章 笞刑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3章 沒落王族第97章 大軍集結第67章 國策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28間 應子第71章 加快步伐第18章 備戰(一)第5章 困獸無計第25章 回崇州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4章 兵家秘術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107章 戰起第135章 遺計第37章 叛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55章 殘勝第95章 左右爲難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71章 俘將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3章 風災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54章 歸心第32章 父子相認第35章 鏖戰第16章 獅子張口第6章 息議第65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57章 虛驚一場第74章 津海登陸第20章 散兵遊勇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04章 轉機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6章 對壘第32章 天子氣象第46章 錢莊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49章 轉攻爲守楔子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8章 郊迎(一)第29章 山間禪院第92章 雜魚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78章 密議出兵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52章 兵臨營前第14章 驚疑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十八章 私養寇兵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3章 殘破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29章 還都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84章 廷爭第38章 入冬第96章 傳捷第57章 自薦爲妾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84章 盡殲第14章 激將第4章 備戰糧荒第44章 危機不知
第30章 美人心計第37章 親衛營新卒第28章 話別離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67章 牙人難做第134章 兵敗如山倒第139章 以退爲進第74章 大戰將臨第68章 各懷心思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34章 殺或不殺第36章 徐州攻略第100章 浙南戰場第13章 西沙島遇襲第71章 俘將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133章 耐心第63章 開海漕第140章 笞刑第四十一章 市井八卦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四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3章 沒落王族第97章 大軍集結第67章 國策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28間 應子第71章 加快步伐第18章 備戰(一)第5章 困獸無計第25章 回崇州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4章 兵家秘術第67章 自顧不暇第62章 香豔佳人淚第107章 戰起第135章 遺計第37章 叛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55章 殘勝第95章 左右爲難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71章 俘將第121章 聞信驚雷第3章 風災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一百零七章 女刺客(三)第154章 歸心第32章 父子相認第35章 鏖戰第16章 獅子張口第6章 息議第65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二章 顧氏家人(一)第57章 虛驚一場第74章 津海登陸第20章 散兵遊勇第68章 鏖戰燕雀嶺第104章 轉機第3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8章 銀契嫁妝第36章 對壘第32章 天子氣象第46章 錢莊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49章 轉攻爲守楔子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8章 郊迎(一)第29章 山間禪院第92章 雜魚第148章 裂土分封第78章 密議出兵第101章 虞軍殘將第52章 兵臨營前第14章 驚疑第3章 東閩總督嶽冷秋第120章 釜底抽薪第50章 收六夫人第125章 政事無非話家常第十八章 私養寇兵第九章 荒島殺戮(一)第95章 危機未解第140章 淮西用間第80章 溪爲山徑第13章 殘破第24章 戰後米酒香第129章 還都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84章 廷爭第38章 入冬第96章 傳捷第57章 自薦爲妾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二十六章 紙上談兵(二)第84章 盡殲第14章 激將第4章 備戰糧荒第44章 危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