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登基大殿算是完了,不過還有一項沒有進行,就是各官員,各地方,各屬國向王爾進獻賀禮。可是,現在各地的國主都是人到了,賀禮還沒有到,所以王爾將進獻賀禮的時間延後了。反正東西肯定是要給自己的,晚給幾天又不是不給,那還急啥!
七天之後,立後冊妃大典進行了,這一次的大典比起之前王爾的登基大殿也是不差,各國的國主都沒有走,那場面也是宏大。大新能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舉辦了三次盛大的典禮,也算是國力超羣,不用說,上官維兒被立爲了皇后,因爲老皇帝年老之後變遵循太醫建議,進行禁慾,所以老皇帝的正派皇后死後,後宮就沒有皇后,別說皇后了,就是老皇帝的妃子一個個都趕在老皇帝之前走了。
所以,上官維兒這個皇后變成了後宮的主人。
秦羽和馬瑤分別被冊封爲貴妃。
王瑩也在同一天被封爲大新長公主。
楚湘王王永王位不變,不過沒有封邑,每年王爾給楚湘王劃出十萬兩銀子作爲用度,同時,楚湘王身上的所有的差事全都被王爾給免了,同時賜給了楚湘王一塊金牌,上書:代朕行孝。王肆,王錄爵位不變,但是卻掛上了實職。
王肆被任命爲了禮部侍郎,王錄被任命爲了大新第五軍第六軍的軍長。
這第五第六軍就是當時楚湘王套自己的老本組建的私軍,現在王爾一把接手過來,絕對是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至於其他王爾的嫡系手下,王爾倒是沒有第一時間給他們升官封爵,只是把他們的手裡握得實權再一次的鞏固了一下,然後變讓禮部和韓瀚共同負責恩科的事情。
方大成在立後大典的第二天便出發了,二十五萬巴蜀軍已經全部到了潼關。方大成在走之前將他手下到底有多少軍隊的情況告訴了王爾,這讓王爾對方大成放心不少。同時讓李方炯派出幾個嚮導給方大成,這再一次的讓方大成感動涕表,在王爾面前發誓一點會將高句麗拿下來的。
方大成雖然現在就走了,不過動手攻打高句麗最少也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現在方大成要做的就是將軍隊帶入指定位置,將所需的糧草輜重都準備起了,然後等待王爾的命令。打,一定會打,不過打之前,還有很多政治上的事情作秀。這不是爲了高句麗,而是爲了大新其他的一些屬國,爲了大新在戰勝高句麗之後能駐軍在那裡做準備,爲李方炯到時候成爲高句麗王做準備。
葉瞳和孟逢春也走了,南方雖然有兩萬五千的近衛軍還有很多地主士紳和守備軍效忠了王爾,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有人藉機鬧事。處於軍力空虛時期的巴蜀這段時間就各地草寇暴亂佈置,王爾已經下令調第一軍第二軍南下巴蜀,將巴蜀鎮住,等到事情平息了,巴蜀守備軍重新組建出來了,在回長安,給還沒有籌備出來軍隊的樓青雲一點緩衝時間。
顧天樂和武彥祖的定北軍也已經背上草原了,這兩個人深的王爾的真傳,雖然名義上幫着燕國打戰,可是私底下還悄悄的拿着瓦剌柔然的銀子給燕國搗亂。就算是真的去打仗也是出工不出力,敵人要是人少了,就上,人多了,那大家喊兩聲,然後走人。
到最後,燕國的人實在是受不了這定北軍了,可是又害怕抹了王爾的面子,所以深受其害的燕國拿出一筆鉅款讓定北軍幫忙清掃他們國內的馬匪。這一下,顧天樂和武彥祖算是撒丫子了,帶着定北軍將燕國的所有的馬匪都給清剿了,清剿出來的財產,大家分掉,抓住的馬匪直接送回大新,人財兩得!
不過,很快,燕國境內就沒有馬匪了,就算有馬匪也全都躲到了瓦剌柔然。顧天樂武彥祖再也找不到事情幹,無奈之下,武彥祖顧天樂一合計,這兩人將十萬定北軍分開,五萬充當馬匪,五萬充當燕國清剿馬匪的軍隊,然後就開始肆虐草原。
武彥祖帶着五萬人先把一個地方劫掠了,然後顧天樂來了在劫掠一次。沒過多久,燕國的後方就被搞的天翻地覆,很多小部落都聚集到一起抵抗突如其來的馬匪。武彥祖一看這情況,就帶着人馬殺出了燕國境內,開始肆虐瓦剌柔然,顧天樂這時候也搖身一變成爲馬匪,跟着武彥祖一起搗亂。瓦剌柔然這下算是被搞的雞飛狗跳,馬打滾牛發脾氣。
高句麗的國主這個時候才姍姍的來到了長安,這一路上,高句麗國主的車隊走的很是不順,立後大典都結束了三天了,他們纔到了長安。一到長安,高句麗國主便遞上陳詞想要想王爾申辯,不過,那陳詞根本就沒有見到王爾,直接被當天未央宮當值的周侗甩到了高句麗國主的臉上。
高句麗國主知道,也知道自己這次算漏了。之前看着大新內憂外患,便覺得可以脫離大新,然後連通草原瓦剌和柔然以及東西侵佔大新的領地,擴大了他們高句麗的利益。所以這才同大新決裂的。誰知道大新非常快速的平定了內亂。大軍北上將南下的大燕擋住,然後對外非常的強硬,封鎖了朝鮮海的所有的港口,禁止了大新對高句麗的貿易,高句麗只是兩下就受不了了,要重新跟大新恢復關係,誰知道平日裡你給一點面子他就給你一地金子的大新這次完全不一樣,根本不在吃那一套。
這一次,高句麗國主通過大新內部的探子知道了王爾向其他各國發布的要在他登基之前來到大新的消息,高句麗國主就覺得事情不對,所有的國家都通知了,就算是剛剛和大新纔打過的燕國,王爾都通知了,高句麗要不是有自己的消息來源,那完全就被矇在鼓裡了。
高句麗國主從接到消息到出發只用了半天的時間,高句麗國主感覺出來了,大新正憋着由頭要收拾自己呢,他可不願意給大新這麼一個機會,讓高句麗的軍隊體驗一下大新的新式軍隊的戰鬥力。
不過,事與願違,就算高句麗國主不想體驗大新軍隊的戰鬥力,可是王爾打算讓他們體驗一下。不過是個藉口麼,隨便什麼都可以啊!
高句麗國主看王爾不願意見他,心中不安更甚,連忙衝到鴻臚寺,希望通過鴻臚寺的官員讓王爾見他一下,只要肯見,這事情就有商量的餘地。
鴻臚寺的官員道士見了高句麗國主,不過態度極端惡略,讓高句麗國主等了小半天,然後來了一個小吏給高句麗國主說了一句話:“我家陛下對於貴國三番幾次的挑釁大新的行爲甚感憤怒,尤其是這一次我i家陛下登基,閣下不但不按時參加,還錯過了我家陛下立後大典,此番作爲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新同高句麗之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手底下見真章吧!”
高句麗的國主聽完那個鴻臚寺的小吏說這話,直接愣在了當場,等到那個小吏走了好遠,高句麗的國主這才反應過來,想要去追那個小吏,誰知道那個小吏轉過腳,直接就走了。高句麗國主這下在現在鴻臚寺找到一個能說話的人都不好找了。
無計可施的高句麗國主這纔想起來在大新還有一個兒子呢。那高句麗國主連忙帶人去高句麗二皇子李方炯。
不過,讓高句麗國主失望了,李方炯這天一早就被劉元寶給叫走了。至於叫走幹什麼誰都不知道。高句麗國主本來就無計可施,這下好了,久在長安的兒子有不在,他又不敢去遣人將兒子叫回來,只能在李方炯的宅子裡面等着。
這一等直接等到了月上中天。
醉醺醺的李方炯在幾個僕人的攙扶下晃晃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宅子,高句麗國主看到李方炯的樣子,心中大怒,原本就不喜歡這個二兒子,現在自己着急了一天了,看到自己的二兒子醉醺醺的回來,高句麗國主頓時怒髮衝冠,轉身就要向自己的僕人要馬鞭,要狠抽李方炯這個不孝子一頓。
老國主的那些僕人連忙拉住他,不讓他抽李方炯。這李方炯就算老國主在不喜歡,也不能現在打。別忘了,老國主現在可是求人不得,送錢沒人要,不管是王爾還是其他什麼人根本都不見他,可是他的兒子李方炯卻被王爾的嫡系手下劉元寶叫去喝酒了,這裡面的事情值得深究啊!就算不深究,那老國主現在能指望的也就只剩下李方炯一個人了。
誰知道李方炯這時候大喊的要自己的手下將自己送回房間,然後在安排兩個婢女來伺候他。
高句麗國主聽到之後更怒,不過,這老國主硬生生的將火氣壓住,讓人按照李方炯的話來辦。接着,這老國主怒哼一聲,轉身就走了。剩下的人連忙將這位小祖宗送房間,然後又去挑了連個好看的婢女送過來。讓這兩個婢女伺候李方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