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南府議事1

羣臣連忙跪倒向着王爾山呼萬歲。

待到百官喊完,王爾接着說道:“不過,這治國也是逆水行舟,若是停滯不前,滿足於現狀,那最終會被淘汰!所以,朕今日決定大改!”王爾不等百官有所反映,接着說道:“朕決定,重啓宰相制度,大新所有的政務有宰相主持。宰相劃下九部,外交部,就是以前的禮部。全權負責大新於國外的所有的外交事宜。財政部,就是以前的戶部,兵部就是以前的國防部,負責大新所轄所有地域的國土安全,人事部,就是以前的吏部,負責大新所有的人事安排,官員人民。刑部,改爲司法部,司法部只負責捉拿嫌犯,並且通過大新的法律起訴嫌犯,沒有審判權!工部,改爲名工程部,負責大新所有的基礎工程,民生工程的建設。同時,新成立民政部,教育部,內務部三部!民政部負責大新所有的民事檔案,人口普查等等一切民事!教育部統籌天下教育之事,內務部負責朝廷內部,以及同皇室的聯繫。此九部正副部長各一名,正部長有宰相任命,九位部長爲宰相的內閣。宰相同九位部長每四年一換!只能連任兩屆!”

王爾頓了頓接着說道:“宰相的地位同大新第一法官地位相同!同時,成立大新國會,用以監督宰相,若是宰相有行爲不當或施政不利,國會可參宰相,在皇帝的主持下,若是國會成員八成以上同意換屆則宰相下臺!”

王爾說完之後,看着臺下的衆位大臣,等着這些大臣的反映,這些大臣現在還處於震驚當中,完全沒有回過神,木木的看着王爾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爾這一次可以說是將大新朝廷從頭到腳動了一個變,所有的朝臣都是一臉震驚,根本想不到王爾爲何突然這麼做。重啓宰相不說,還將所有的政務都扔給了宰相。這可是多少年都沒有的事情了。

而且,六部變成九部。大法官,立法院院長,以及國會參議長,宰相的地位相同,這讓所有的人都茫然不可知。還沒有等朝臣說話,王爾接着說道:“大新每年國庫收入,抽調半成王給大新皇室,這一成皇室資金怎麼用,怎麼分是皇帝的事情,宰相和其他任何人不得干預。每年大新的財政收入的三成供軍隊使用,這三成財政收入交由大新最高元帥負責,也就是大新的皇帝負責。接着,大新的教育經費在四年之內必須佔到大新財政收入總和的一成,十年之後必須佔到三成,二十五年之後必須佔到五成。至於剩下的財政收入,由大新朝廷負責,這筆錢的運用必須要由大新國會的七成以上的人員同意纔可運用,大新法院負責監督!”

王爾的這段話再一次的讓所有的人都大爲震驚,尤其是文官,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武官慢慢的回過味來了,這一下,大新軍政完全分開。而且大新的皇帝,軍方的最高元帥再也不管政務,只管軍事。這對於整個大新軍方開始天大的好事啊。

皇帝都在他們這一遍,看看誰還能敢說軍方的事。

“陛下,那不知這宰相是怎麼當選的?”劉福開口向王爾問道:“是由陛下任命的麼?”

“不是,是全國的人選舉出來的!每次大選的時候,凡是大新及冠的公民都可以投票選舉,亦可以參見選舉!大新是大新人的大新,治理大新,這不但是朕的事情,也是所有大新人的事情!”

孔學連忙跪下向着王爾喊道:“可是萬歲,這恐怕於理不合,於祖制不和啊!”

王爾喝道:“何爲於理不合?何爲於祖制不和?咱們漢人的祖宗乃是炎黃,接着便是堯舜禹湯,按照祖制來說,這子承父業纔是於禮法不和,於祖制不和!再說,朕以及朕的子孫依舊是皇帝,是大新的最高的統治者,只不過朕和皇室只管理軍隊,負責保衛大新的疆域和子民不受外人的迫害。至於內部,怎麼治理,怎麼才能讓百信安居樂業,恐怕只有百姓才最知道!”

“陛下,這.......”

王爾這時候不再聽羣臣的話,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凡是軍人,只受到朕和長官的節制,就算是犯法也必須先承受大新皇家軍事法庭的審判,然後才能去地方的法院審判。凡是大新的軍人,只管軍務,不能參與大新的政治,若要參加大新宰相的選舉,必須脫離軍籍!這是鐵令,違者斬立決!大新國防部的軍人只是大新朝廷同大新軍方的聯繫之所,雖然也受到朝廷宰相的節制,但是卻不歸其管理!至於,日後所有的軍事行動,萬人以下的調動不需要朝廷和國會的通過,萬人以上的必須朝廷和國會通過。若是朝廷宰相有軍事行動,也必須通過軍方和國會的通過!衆將可都明白!”

“諾!”一衆武將紛紛拜倒在地向着王爾遵道。

“陛下,之前說宰相可以自己任命官員,可是要是所託非人怎麼辦?大新九部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可是要是宰相任命的官員根本就不同怎麼辦,怎麼處理事物,那如何是好?”

“如若一個宰相要是連負責九個部門的人都找不到,那還當什麼宰相?九部部長不需要熟悉各部事宜,只需要知道自己的宰相的行政方針變好,副部長和部員都是長久在部門之中的人,不跟從部長換屆!”

劉福接着說道:“陛下,這還有好多的......哎呀,陛下,臣等也有擔心,現如今陛下英明神武,對外戰功赫赫,對內名聲斐然。可是若是以後....請陛下恕小臣不敬之罪!”劉福看着王爾點點頭,這才接着說道:“若是陛下子孫有陛下的十分之一就是大新之福,百姓之福。但是陛下天人,乃是千年纔出一位的聖人,料想陛下的後人恐怕難記陛下的萬一!若是實行了陛下的這種偵測,肯定是對的大新百利而無一害,選舉出來的執政人,肯定是聖明的!這大家都知道是對大新好,可是卻也急不得啊!陛下,新法必須慢慢的來啊!”

“朕知道!所以,朕等了四年,現在才頒佈這法規!而且這四年朕也會處理朝政,將第一位大新的宰相帶入正規,並且看到下一屆的宰相選舉出來,朕纔會完全不理朝政的!”

劉福和一衆文官聽到這話這纔將心中的大石頭放下,經接着便陷入了興奮之中,能貴爲宰相,能負責大新的政治,這可是所有文官人生的最高點啊!誰不想自己的想法,治國理念得以實現啊!

王爾看到文官再也沒有什麼問問題的了,變知道這宰相的誘惑對於文人來說,尤其是致仕的文人來說絕對是致命的誘惑!文官的最高點,文人夢寐以求的位置!現在這個位置不再是皇帝根據喜好任命,而是通過百姓選舉出來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這可是天大的誘惑啊!

這也是爲什麼王爾把這個大新最高行政長官不用總理,首相來命名,而是用了宰相這個漢人特有的名號。王爾嘴角露笑容,心裡暗想到:“大新,大新,只有時時爲新,才能爲大!與時俱進才能走在最前列,這永遠真理!不過,這新卻也是雙刃劍,若是變的新不對路,那大新可就完了!現在還好,自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因爲自己知道世界的走向,大新在自己的掌控下已經領先別國和西方最少百年,若是這君主立憲制能夠完完全全的實施出來,那日後大新就領先別國和西方最少三百年。”

王爾又將新政的細節詳詳細細的給所有的人將了一下,又把大新九部安排領導和人手,限時組建,然後又宣佈在半年之後,開始選舉第一任宰相,第一任宰相在新曆五年的時候上臺組建內閣,開始領導朝廷。

王爾改革的消息很快的從金華殿傳到宮外,再從宮外傳到長安,又從長安傳遍整個大新。大新所有的報刊雜誌都出特別期刊,來報道這一次變革。大新的人第一次感覺到了政治原來離他們這麼近,好像伸手就能夠到,報刊之中明確的寫出了只要是及冠的大新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去參加選舉,而且每一次的投票選舉,總人數必須達到大新總人口的八成這選舉的結果纔算是有效。大新的百姓突然一下覺得大新的各個方面都和他們息息相關了。

百姓對於王爾的聲望更高一層,不管到最後這結果是不是真的能實行選舉,最起碼王爾說出來選舉的這回事,說出來要將放下行政權,但是這個一斤很讓大新的百姓感動了,從古到今,那麼多的皇帝,可從來沒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呢。

從二月開始,王爾就開始招手組建九部,由禮部演變而來的外交部,王爾直接交給了孔學。財政部不用說,肯定是交給劉福。教育部讓一直擔任國子監大祭酒的衛申擔任部長。組織部交給了黃波,國防部則從軍方撈出來兩個年事已高的將領過來養老,司法部交給了許錚,人事部交給了王肆。民政部則從將以前的戶部尚書拉來當部長,王爾還將葉瞳從南方招回來,然後讓他擔任內務部的部長。

第二十四章 駙馬2第二十四章 駙馬2第一百三十九章 後手1第二十七章 任命第九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第四十四章 漏屋經雨,船遲遇浪2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改2第三章 飛來橫財1第九十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九十七章 血站長安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出動1第四十四章 天上掉下個老帥哥1第二十四章 家傳之秘2第七章 居和樓的新成員4第五十七章 開業進行時3第十三章 不拔毛的雞2第二十九章 無所事事的朝政第二十章 藍色小飯糰的行業標準1第一百八十九章 淬火2第十一章 一千頭傷心的奶牛第七十四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2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炮射出天大的洞2第六十三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2第三十六章 超級廚師1第三十章 胭脂變水彩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六十八章 成豐兼併計劃開啓3第二百三十九章 燕國來使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宗祠1第一百三十章 大新光武帝1第二百八十三章 駕崩3第十四章 蓋世太保第一章 遲來的獎勵1第一百五十章 禍端2第四章 心的距離1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殿驚變1第三十章 新軍1第二百八十八章 路5第六十三章 人當3第二十九章 溺水的王爾第二百二十四章 逃命2第一百二十三章 桂清香,菊綻放1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壽節前夕1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六十七章 成豐兼併計劃開啓2第三十二章 騎白馬的一定不是唐僧1第十二章 不拔毛的雞1第七十二章 敦煌之圍1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整大軍2第九十八章 日出青松後2第三十章 胭脂變水彩第一百二十章 冰山一角2第一百三十五章 歷史的使命3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回大同2第一百七十章 大殿驚變4第二十六章 甲骨文巨型文化集團第八十七章 有啥不如有個好人緣3第七十三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1第九章 新曆元年3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王相爭6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爾的前輩1第二百一十五章 又是聖女2第八十三章 魚死網破2第一百三十五章 歷史的使命3第二十五章 駙馬3第兩百章 第二次北伐2第一百零七章 婊子哪裡無情?1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臨2第六十二章 人當2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殺2第二百二十五章 逃命3第七十三章 敦煌之圍2第三十一章 新軍2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出動1第二百八十四章 路1第一百八十三章 仇2第一百七十六章 滅門慘案2第一章 方式有點土鱉第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1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九十二章 浴血長安之雙刀赴會1第二十一章 武功4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三十一章 着火了第八十四章 浴血長安之話不能這麼喊2第一章 理由1第六十五章 大飛燕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二百一十四章 又是聖女1第二百八十章 驚愕2第十五章 新政1第二十二章 咖啡第二百五十七章 奠基4第七十九章 上湯鮮蝦雲吞麪對哈格達斯1第一百零六章 念慈庵蒸老鴨的誘惑4第八十二章 仁主忠僕2第四十七章 大力丸1第一百二十七章 陽光灑在冰雪上2第七十三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1
第二十四章 駙馬2第二十四章 駙馬2第一百三十九章 後手1第二十七章 任命第九十三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第四十四章 漏屋經雨,船遲遇浪2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改2第三章 飛來橫財1第九十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九十七章 血站長安1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出動1第四十四章 天上掉下個老帥哥1第二十四章 家傳之秘2第七章 居和樓的新成員4第五十七章 開業進行時3第十三章 不拔毛的雞2第二十九章 無所事事的朝政第二十章 藍色小飯糰的行業標準1第一百八十九章 淬火2第十一章 一千頭傷心的奶牛第七十四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2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炮射出天大的洞2第六十三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2第三十六章 超級廚師1第三十章 胭脂變水彩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六十八章 成豐兼併計劃開啓3第二百三十九章 燕國來使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宗祠1第一百三十章 大新光武帝1第二百八十三章 駕崩3第十四章 蓋世太保第一章 遲來的獎勵1第一百五十章 禍端2第四章 心的距離1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殿驚變1第三十章 新軍1第二百八十八章 路5第六十三章 人當3第二十九章 溺水的王爾第二百二十四章 逃命2第一百二十三章 桂清香,菊綻放1第一百四十一章 萬壽節前夕1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六十七章 成豐兼併計劃開啓2第三十二章 騎白馬的一定不是唐僧1第十二章 不拔毛的雞1第七十二章 敦煌之圍1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整大軍2第九十八章 日出青松後2第三十章 胭脂變水彩第一百二十章 冰山一角2第一百三十五章 歷史的使命3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回大同2第一百七十章 大殿驚變4第二十六章 甲骨文巨型文化集團第八十七章 有啥不如有個好人緣3第七十三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1第九章 新曆元年3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王相爭6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爾的前輩1第二百一十五章 又是聖女2第八十三章 魚死網破2第一百三十五章 歷史的使命3第二十五章 駙馬3第兩百章 第二次北伐2第一百零七章 婊子哪裡無情?1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臨2第六十二章 人當2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殺2第二百二十五章 逃命3第七十三章 敦煌之圍2第三十一章 新軍2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出動1第二百八十四章 路1第一百八十三章 仇2第一百七十六章 滅門慘案2第一章 方式有點土鱉第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1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九十二章 浴血長安之雙刀赴會1第二十一章 武功4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一百四十七章 初露端倪2第三十一章 着火了第八十四章 浴血長安之話不能這麼喊2第一章 理由1第六十五章 大飛燕第四十三章 君主立憲2第二百一十四章 又是聖女1第二百八十章 驚愕2第十五章 新政1第二十二章 咖啡第二百五十七章 奠基4第七十九章 上湯鮮蝦雲吞麪對哈格達斯1第一百零六章 念慈庵蒸老鴨的誘惑4第八十二章 仁主忠僕2第四十七章 大力丸1第一百二十七章 陽光灑在冰雪上2第七十三章 禮部尚書司徒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