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類型的槍管都做出來了,不過具體效果怎麼樣,現在還無從得知。一大幫子的工匠,開始實驗,這次不但要是槍管的穩定性,還要檢驗槍管的韌性呢剛性。也就是說要看一下這種槍管在連着發射多少次之後會發生故障。
爲了保證安全,參加三種槍管實驗的人都穿着厚重的帶有面罩的全身板甲。
實驗進行的很順利,進展也很快,因爲三種槍管,出了多管槍能發射完第一發子彈以外,剩下的槍管全部都炸膛了。
接着,在多管槍管發射第二顆子彈的時候,也不幸的炸開了。
第一次槍管實驗就此全軍覆沒。
其實,這都不是設計上的失誤,而是生產力上的薄弱。很結實的鋼,這些工匠都能打出來。鐵器也能打出來,輕薄的原型鐵管也是沒有問題。可問題是把這三個要求合到一起,這個問題就很大了。
按照現在的工藝水平,想要打造出來很結實的剛纔,那就必須多打幾次,百鍊成鋼嗎。製造司所有的鐵匠都能達到鍛造出來鋼的要求。可是,要打造出來一個鋼的鐵管,這個就完全沒有辦法了,鐵管鑄好了之後,想要提高他的硬度,就得繼續火燒敲打,可是這麼一敲打鐵管就變成鐵皮了。
對於這個問題,科技水平處於封建時代的工匠們都沒有辦法,實驗了很多遍,除了把槍管澆鑄的跟炮管一樣之外,別無他法。到最後,這個問題有扔給了站在一邊沉思的王爾。
王爾沉思,就是想的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的就是,鋼要比鐵硬!再者,鋼和鐵其實是一個東西,把鐵中的雜質除去個差不多,那麼這個鐵就變鋼了。王爾好好的回憶了一下初中的化學課本,好像當鐵中的碳含量小於百分之二,鐵就變成鋼了。
初中過去的時間太久了,再加上王爾後來專攻的又是文科,所以這東西根本就是白看,王爾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倒是後世***時期的高爐王爾還依稀記得結構圖。開玩笑,就這***和高爐,初中化學學過,物理學過,歷史也學過,到了高中又學了幾遍,這來來回回的學一樣的東西,不記得纔怪呢。
王爾將這個高爐的設計圖話了出來,交給了那羣工匠們,這設計圖裡有好多地方王爾記不清了,也就含含糊糊的給他們畫了一下。告訴他們一個理念,剩下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吧。不負責任的王爾如是想到。
一晚上的時間,兩個外型一樣,內置卻不同的高爐便造出來了。
這兩個高爐一個是按照王爾的設計圖做的,另一個是工匠們拿着王爾的設計圖經過改良加工修改之後的產品。
正式鍊鋼開始之後,按照王爾畫的設計圖製作的高爐盡然出乎意料的發生了爆缸的事件。
萬幸的事,沒有人受傷,不幸的事,整個高爐和爐裡的鐵水都變成了廢品了。
還好,經過改良的高爐沒有發生意外,順順利利的到處一鍋亮紅的鋼水。
看到這一鍋鋼水之後,王爾大感欣慰,還有有人給自己兜着,不然這次不但白費了材料,還白費了時間了。
利用鋼水製作出來的三種槍管順利的發射出第一顆子彈。三種槍管的設計都算是成功了。
可是,在接着實驗下來,三種槍管在連續發射子彈數目到達三十發左右的時候,就發生炸膛。又重新做了三個槍管開始間隔發射,這次還不錯,每次等到槍管涼下來再發射發射了幾十槍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要等槍管涼下來這個時間好像有點長。不過,要是在槍管的跟前在放上一桶水,每發射一槍,便將槍管伸到水桶裡,這樣,倒是能提高發射的間隔時間。
看到水桶裡的是因爲高熱的槍管而發出的蒸汽,王爾忽然想到了另一個提高鋼材強度的手段。對,沒錯,就是淬火!
淬火這東西在戰國時代就出現了,不過但是並沒有成規模,成系統。人們也不知道淬火之後鐵器便的更堅硬。好吧,其實王爾也不知道到底是爲什麼。不過,到底該怎麼淬火王爾倒是知道。淬火這東西不是向平日電視裡看着的一樣,燒紅之後便放到冷水之中。正確的做法因該是長時間的維持高溫,然後突然放在臨界溫度下。
........也就是說,燒的過程要非常的長,然後才冷淬。
好吧,王爾反正是一知半解,不過王爾的跟前倒是有一圈專業人士,雖然是古代專業人士,那也是專業人士不是。王爾又把淬火的事情告訴了那羣工匠,這羣工匠可好,聽到王爾的話之後,連呼:“哎呀,我們這些專門打鐵的人都沒有想到,王爺卻能想到!王爺,您老人家當鐵匠真是屈才了!”
“媽的!老子當了鐵匠纔是屈才了呢!”王爾撇嘴罵了一句,然後落落然的走到一邊坐下,一羣工匠看着王爾惱怒的樣子這才明白說錯話了,向着王爾歉意的笑了笑,便開始新的攻關了。
這次的成果非常的好,連續發射了幾百次了,除了槍管燒紅了之外,倒是沒有其他的問題。
槍管就算是完成了,下面好做的就是子彈,和槍身整體了。
這些問題,在槍管成功製作出來之後,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
不過,王爾還是把它知道的東西說了一邊,當然,膛線這個可以讓子彈更穩定,設計距離更遠的東西,王爾也沒有忘了提。可是,這個問題一提出,所有人都有傻眼了。當初炮管裡面掛出來膛線倒還好弄,畢竟炮管的口徑不小。可是,現在一個手指頭粗細的槍管怎麼掛膛線啊?
已經被王爾提醒慣了的工匠們不禁又用渴望的目光看着王爾。
“不是我說你們!什麼都讓我給你提醒,你們開什麼玩笑?你們這樣子會扼殺你們的自主創造力!到那時候你們都有一具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我明着說把,這個膛線的問題,我絕對不會說,你們自己想去!”王爾大義凜然的一番話,讓工匠們都羞愧的低下頭,雖然工匠們不知道王爾說的自主創造力到底是個什麼,不過大概的意思算是聽出來。
留下一衆爲膛線問題發愁的工匠,王爾揹着手走向了製造現代子彈的研發室,一邊走一邊擦着冷汗,“好險,好險,這麼問下去我就要被掏空了!他奶奶的,老子又不是什麼軍工學校畢業的,也不是機械專業的,鬼知道膛線是怎麼弄的啊!能知道有膛線這個東西都算是不錯的了!”
大新,或者說是中國的第一把燧發滑膛槍在王爾帶領工匠閉關的第三天便問世了。同時第二把,第三把接連而出。
三種槍完全就是王爾設計圖紙的翻版,第一把就是前置槍栓的槍,第二把槍栓在後側方,第三吧便是多管槍。王爾也懶得起名字,直接就把這三種槍命名爲,來複,毛瑟,左輪。
來複和毛瑟都沒有彈匣,但是一個威力大,一個很穩定,射程遠。而左輪卻能連發。三種槍各有各的好處,也各有各的不足。
槍型定下來了,剩下的事情就是量產了。所有制造司的人再一次的集中到了一起,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子彈,和槍械。雖然定了槍型,統一了口徑,並且有了一個高效的鍊鋼法,可是每種槍每天的日產量還不過百。
有五萬人等着裝備槍呢,每天產三百把槍,那要等到那一天才行啊!再說,還要配上子彈呢。
王爾一聲令下,原本準備打包回家的參加快樂各種的人都被王爾集合起來,所有的參賽選手全都被我那個人強行徵召,開始爲大新干活。鐵匠都送去了製造司,木匠,瓦匠送去了猛虎建築隊,造船匠都送去了老皇帝甩給王爾的那所爛船廠。廚師,帳房這樣的主流人才王爾和楚湘王,長安十三富豪瓜分了。剩下的偏門人才王爾都交給了劉元寶韓瀚等人,讓他們看着處理。
孫斌用十萬兩銀子也把長安周邊能搜刮鐵銅全部搬進了製造司。
人手,原料都有了,流水線的制度王爾也告訴給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大規模生產。
王爾下令,半個月時間製造司必須製造出來五千把來複,一萬把毛瑟,兩萬把左輪,兩千門小型雷公炮,子彈炮彈就更不用說了越多越好。
當製造司的人接到這個命令之後,所有人都傻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製造司五個部門的領導裹挾這樑佳輝一起去找王爾,可是王爾一句話就給他們打回去了,“到時間完成了,一百萬萬兩銀子送到製造司,你們自己分!到時間沒有完成,每人領二十鞭子,高級工匠翻倍,部門領導在翻倍!”
在大棒的威脅和銀子的誘惑下,製造司所有的埋怨都變成了動力,將近一萬人的製造司頓時爆發出了高漲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