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雲動

今天是半月常朝的時間,李中易早早的起了牀。吃罷早膳後,在李七娘的伺候下,李中易頗費了些工夫,才穿戴整齊。

自從李中易登基之後,他就廢除了每三日一次常朝的慣例,改爲半個月才召集一次常朝。

所謂常朝,也就是在京城裡的升朝官們,齊聚於大慶殿前,集體參拜李中易的儀式。

說句心裡話,李中易很不待見所謂的常朝。幾百名升朝官,集體參拜皇帝的儀式,也僅僅是行禮如儀罷了。除了展示一下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之外,就實際而言並無卵用。

然而,李中易可以規定每月常朝兩次,卻無法徹底的廢除常朝制度。

畢竟,儀式感,是做官必不可少的功課之一!

不管是早朝,還是在野,只要是有組織的人羣,都必然會有一定的表現儀式。

比如說,社會幫派、土匪羣體或者是封建會道門,都需要一定形式的儀式,以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

原本,常朝服需要穿九琉袞冕,以增強皇權的威嚴。李中易不耐煩受那個折磨,索性只穿了平裡日召見內閣諸相的簡服,這麼一來,也就輕鬆了許多。

“劉相公……”

“拜見劉相公……”

劉金山緩步進宮,退避到兩側的官員們紛紛主動和他打招呼,大家的姿態都擺得很低,免得給劉金山留下目無上官的不良看法。畢竟,在場的人心裡也都有數,劉金山是下任內閣首相的最熱門人選。

昨晚,劉金山失眠了,今天索性起了大早牀。在書房裡料理完手頭的政務之後,劉金山出門也比往常早了一刻鐘。

別看早到了區區一刻鐘的時間,升朝官們大部分已經到了宮門前,劉金山正好趕上了入宮的高峰期。

劉金山正走着,忽聽身後傳來官員們的竊竊私語,李瓊也比平日早到了。

不管怎麼說,李瓊都是現任的首相,必須給予應有的尊重。於是,劉金山毫不遲疑的退到了道旁,讓李瓊先過。

“呵呵,光清相公,老夫正好有事相商。”

卻不料,李瓊在劉金山的面前,停下了腳步,並以事相邀。

劉金山趕忙抱拳拱手,小聲說:“敢不從命?”隨即落後了半步,跟着李瓊朝大慶殿前行去。

大慶殿左側的東挾殿內,擺滿了熱氣騰騰的吃食,兩排宮人侍立於左右。

按照慣例,內閣的相公,以及六部三卿們,都有資格享受宮裡預備的早膳。

李瓊和劉金山步入殿內的時候,殿內的衆人紛紛起身行禮,李瓊擺了擺手說:“諸位勿須如此多禮,罷了。”

殿內的官員們都是守禮之人,儘管他們中的有些人,肚子已經餓得咕咕直叫,卻沒誰不懂規矩的先動筷子。

官場上的規矩大於天,內閣的相公們不到齊,部下們誰敢先吃早膳?

不大的工夫,折從阮也到了,於是大家一起動筷子,開吃早膳。

在場的人,都是帝國最頂層的掌權者,食無語的規矩,堅持得異常之徹底。

過了大約兩刻鐘,殿內的官員們都或多或少的墊了肚子,因李瓊還沒放筷子,大家也都捏着筷子等着他。 WWW. тт kΛn. co

又過了大約半刻鐘,李瓊放下了手裡的筷子,眼尖的宮人趕忙遞來了擦手的熱帕子。

李瓊一邊擦手,一邊笑着問道:“諸位都吃好了?”

“多謝相公關心,某家等都吃好了。”衆人紛紛放下手裡的筷子,行禮如儀。

吃飽喝足之後,李瓊領着六部三卿,朝着大慶殿內走去。

劉金山跟在李瓊的身後,一邊緩步邁進,一邊仔細的思考李瓊說的事。

作爲內閣的首相,李瓊一般情況下,不太愛管閒事。可是,這並不意味着他沒有管事的實權。

劉金山仔細的砸摸了一番李瓊的話,他不由暗暗一嘆,深宮以內是非多啊!

怎麼說呢,自從皇六子誕生之後,宮裡娘娘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內閣次相折從阮是皇三子的親外祖父,內閣首相李瓊又是皇六子的親外祖父,除此之外,皇長子今年也已經十三歲了。

皇長子雖然沒有實力雄厚的母族撐腰,可是,他的生母賢妃娘娘唐氏,卻和今上一起共過患難。

一起共過患難,以今上的爲人,自然是格外的看重,情分也迥異尋常。

方纔,李瓊說的既不是皇長子,也不是皇三子,更不是皇六子,而是事涉皇次子。

皇次子李繼孝,又名靈哥兒,其生母爲元妃費氏,今年剛滿十歲。

和李中易別的兒子們不同,皇次子是在大院外待了好些年的皇子,其母費氏的見識又比較長遠,所以,皇次子從小就養成了謙和守禮的習慣。

只不過,元妃費氏以前給皇次子請了個讀書人做師傅。那位紀師傅,如今卻因爲誹謗朝廷,污衊皇上,而被緹騎司的人給拿進了大牢。

皇次子得知了消息後,纏着李中易哭鬧不休,目的是想讓李中易饒了紀師傅。

李中易並沒有直接下令放人,而是命李瓊過問此事,看看那位紀師傅是否有可饒之處。

李瓊找劉金山商議,目的就是想事先吹個風,打個招呼,免得劉金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逆了皇次子的意。

實際上,劉金山心裡明白,李瓊是擔心得罪了元妃費氏。畢竟,自從皇六子出生之後,宮裡娘娘們的關係,也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果然不出李瓊所料,常朝散了之後,李中易召見劉金山的時候,就問到了那位紀師傅的事兒。

劉金山不敢怠慢,趕緊拱手道:“區區腐儒爾,成不得大事!”

李中易微微一笑,便道:“既是如此,那就放了那個腐儒吧。”

站在一旁的左子光,隨即說:“喏。”那位紀師傅只是有些嘴欠而已,並不是儒門的所謂領袖。

既然李中易發了話,那個紀師傅放了也沒啥要緊的,左子光不可能爲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儒生,刻意逆了李中易的意。

劉金山和左子光先後離開之後,警政寺卿李延清趕來拜見李中易。

“回皇上,昨天晚上,原控鶴軍的幾個高級將領,聚在了一起……”

腐儒們不可怕,可是,軍方若是出了變故,那就是大麻煩。

李延清的稟報,立時引起了李中易的高度重視,他凝神想了想,問李延清:“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

“回皇上,咱們的人只敢在外圍監視着,暫時沒人打入他們裡邊。”李延清的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老軍頭們突然聚集在了一塊兒,準沒好事。

“暫時嚴密的監視着,不要打草驚了蛇。”李中易摸着下巴,小聲叮囑李延清。

李延清當然明白慎重從事的重要性,朝廷剛剛整肅了文臣集團,正是穩定朝局的緊要關頭,不能太過於刺激了舊軍頭們。

雖然,舊軍頭們手裡沒有兵權,畢竟,他們做過高級將領,某些人脈關係一時半會都還在。

這年頭,張三雖然下了臺,可是,誰知道他提攜過的人,隱藏在哪支隊伍裡?

李中易從來都不以爲,幾十萬的朝廷禁軍,全都跟他是一條心。大浪淘沙,總有一些人不把李中易當作是他們的自己人。

而李中易最擔心的,就是朝廷禁軍裡有老軍頭佈置下的眼線,平時看上去個個忠誠,到了關鍵時刻,就是大麻煩。

所以,李延清稟報的消息,幾乎在剎那間,碰觸到了李中易最忌諱的那根心絃。

於是,同知軍法司事的李浩東,被李中易找了來。

“記住了,必須嚴密監視駐軍內部的動靜,不能忽視任何可疑的線索。尤其是,最近經常離開軍營的軍官……”李中易一邊仔細的叮囑,李浩東一邊仔細的作記錄,惟恐漏了任何一個重要的環節。

事情其實是明擺着,老軍頭已經失去了兵權,他們要想做點什麼,就只能從朝廷禁軍裡頭做文章。

更重要的是,老軍頭又聚集到了一塊兒,這就不得不引起李中易的高度重視。

堡壘永遠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李中易在沒有掌握進一步情報的基礎上,只能先從內部找原因。

客觀的說,李中易的直覺,無疑是準確的。以義陰侯爲首的幾個老軍頭,不甘心就這麼喪失了兵權,打算從朝廷禁軍內部入手,爭取拉攏一批暫時失意的軍官。

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邊,既有飛黃騰達的人上人,也有官運不怎麼如意的倒黴蛋。

哪怕是,李中易一手打造的朝廷精銳禁軍裡,同樣也有一批不如意的軍官。只不過,在嚴酷的軍規條令的約束下,這些人平時敢怒不敢言罷了。

而這些失意者,恰好就是義陰侯等人的目標。義陰侯等人,他們拉攏失意的軍官,並不是要馬上起事,而是像下圍棋一般,提前很久下幾招閒棋,一旦時機成熟了,便要呼風喚雨。

不巧的是,李延清已經盯上了義陰侯這些人,只是暫時還沒掌握內情罷了。

等李浩東走後,李中易又把左子光叫了來,兩人閉門密謀了很久。

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545章 羽林右衛回京第283章 袍澤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655章 必須搶第1176章 獻俘第538章 交鋒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896章 辣手第864章 天下大勢第562章 家事和國事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11章 餘波第332章 對比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881章 逆鱗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485章 投靠第839章 風動第382章 佳話第1270章 替罪羊第930章 知遇第1288章 抽刀第1085章 總攻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188章 遭雷劈第361章 牛肉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1521章 齊射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018章 殺威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1327章 求官第155章 八賢王第39章 雙狐會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十九章 教婢(求推薦票)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572章 醒悟第1270章 替罪羊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154章 陳橋驛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446章 下毒手第436章 北渡第1265章 遊擊與反遊擊第407章 家書第1474章 伐蜀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974章 乾爹急眼了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1260章 騎兵對決第1043章 逼宮?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679章 越野第1161章 這是幾臺戲?第1146章 內藏庫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366章 試探第398章 交織第974章 乾爹急眼了第519章 局變第1072章 敵蹤現第381章 攻訐第854章 密碼本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31章 燒烤第685章 營州決戰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603章 萬歲第1415章 李六郎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245章 輿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1093章 揮師京城第796章 殺馬威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324章 寶地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48章 萌芽第712章 鏖戰第1446章 下毒手第310章 尷尬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1149章 龍子第369章 人質第147章 曙光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1476章 得手第739章 門戶第1497章 清君側
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545章 羽林右衛回京第283章 袍澤第1203章 道友和貧道第655章 必須搶第1176章 獻俘第538章 交鋒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896章 辣手第864章 天下大勢第562章 家事和國事第1171章 符茵茵呢?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11章 餘波第332章 對比第523章 老衲正清第881章 逆鱗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485章 投靠第839章 風動第382章 佳話第1270章 替罪羊第930章 知遇第1288章 抽刀第1085章 總攻第626章 兵鋒所向第188章 遭雷劈第361章 牛肉第1486章 興元城下第1521章 齊射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018章 殺威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1327章 求官第155章 八賢王第39章 雙狐會第二十七章 好兆頭第十九章 教婢(求推薦票)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572章 醒悟第1270章 替罪羊第1286章 不愧是名將第154章 陳橋驛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446章 下毒手第436章 北渡第1265章 遊擊與反遊擊第407章 家書第1474章 伐蜀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754章 人屠的威名第974章 乾爹急眼了第1398章 拖人下水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1260章 騎兵對決第1043章 逼宮?第1094章 啓程西去第679章 越野第1161章 這是幾臺戲?第1146章 內藏庫第1401章 拉幫結夥第1366章 試探第398章 交織第974章 乾爹急眼了第519章 局變第1072章 敵蹤現第381章 攻訐第854章 密碼本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31章 燒烤第685章 營州決戰第810章 傾國之士第603章 萬歲第1415章 李六郎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245章 輿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1093章 揮師京城第796章 殺馬威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324章 寶地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611章 決死一戰第205章 昇天(已四更,打滾求月票)第148章 萌芽第712章 鏖戰第1446章 下毒手第310章 尷尬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1149章 龍子第369章 人質第147章 曙光第1472章 一網打盡第1476章 得手第739章 門戶第1497章 清君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