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天下之勢

第585章 天下之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人言亦講,和則兩利,分則兩傷!

崇禎十七年五月間,李自成山海關一戰戰敗之後,於京師放得一把火,帶着自己逃竄人馬是匆匆撤出了北京城。

不久後,多爾袞夾帶順治新帝,入主京師,接手明朝遺臣們以朝拜,並正式宣佈了對京城之統治。

與此同時,蕭攜太子朱慈烺南遁,於南京士族集團集體擁護下,六月登寶繼位,成了南隅弘光朝廷。

一時間,天下三分,出現三方俱想要完成大一統之政權王朝局面是也。

一個乃匆匆離京的大順,一個是新晉入主京師之大清,另有,便爲那偏安一隅南明王朝矣。

起初,於蕭靖川力挺抗虜北伐之意下,南廷勉強守保了山東半部以作緩衝。

這一時期,明、順在西南兩向夾攻之下,李自成反撲,於八月竟亦一度又打回了京畿西南區域,逃而復返。

可,隨後,情勢緊轉,因來南廷中,南方士族及北下的帝黨倪元璐等人,皆爲有意罷兵言和,以期驅虎吞狼之計,遂三方態勢,到得八月末上,有所突變。

西北向,闖賊自成之大順,反落形單影隻,孤立之態。

相較對此,緣何會起這般變化?

如要釋清此局,則必從建奴立清以後,一系列緊要措施說起。

當時這幫外夷,借勢清兵入關,途間經得高人指點,打來“爲帝復仇”之旗號。

憑此,順利入主京區。

可以說當時他們還自詡了正義之師以冠名。

打得這般旗號,好處不言自明,那就是在收編明朝北地,州府地方力量上,事半功倍。

但,與之相對的,隨來,此一舉措,倒也產生了一個不小之尖銳問題。

那便爲清朝初立後,該以何面目,來對待南明朝廷。

要知,從法理上而言,南明乃算明朝之延續,肯定要比清朝接替北明之統治更顯正統。

所以,清朝如不奉南廷正朔,直接扯下遮羞布,肯定會使舊明遺臣們徹底失望。

原有那些舉棋不定,觀望要否降清的明朝地方大員們,也會就此選擇倒戈相向。

可,不扯此一說辭,則就又必須儘快解決同南明之間關係。

對較這種局面,合軍統帥,政廷首腦多爾袞,一時便犯了難來。

在他看去,南明之弘光的法理正朔,絕不可輕言承認。

如要計較,則必須尋一巧妙之法,來回避此間關礙問題。

因此,其待多爾袞他穩定住北方之同時,亦廣散了眼線,向那南方士族集團散發去一個消息。

那便就是:“息馬燕京,撫茲黎庶。”

意思嘛,倒也並不複雜,就是說,清廷的兵馬,只打到北境,最多佔領北方大部,不會南下侵擾。

而這,也就給南明當下朝廷釋放了一個極其錯誤之信號。

建奴韃子,只想跟南方劃江而治。

對得初立之弘光朝廷,並不有意征討。

當然,這般論調,對得眼下南廷來講,無疑是一天大喜事也。

畢竟,從軍備武功角度講說,南明這一弘光政權,眼下除有江淮四鎮不足十萬兵馬以外,亦僅蕭部剛算拼殘之一部矣。

旦是北面夷兵孤注一擲,強行南下,那短時內,倒也卻較無甚現成穩妥之法,來同那滿八旗驍勇正面抗衡。 所以,這一時候,多爾袞有意釋放冰釋前嫌的信號,相說要存重修舊好之心。

這般舉措,就很容易,便受到了弘光帝,乃及南黨士族集體之重視。

對較多爾袞,憑就此般戰略決斷,亦於八月下旬,從速着手進行了如下之安排。

一,清廷矛頭重新指回對準李自成之大順王朝。

清軍打以“剿寇”及“恢復大明宗社”之旗號,強調僞順自成,纔是大清唯一敵手。

他們八旗兵勇,是在給老皇帝崇禎報仇雪恨。

二,多爾袞秘密遣人,暗通款曲,有意接向河南、河北、江淮等地之舊明文武官員。

向得他們表意,不要身忘舊明之恩德,可堪跟同朝廷一道,打擊大順賊寇。

但凡願有投誠來降的,亦會許以厚金。

三,對得南廷,多爾袞亦並不想給出明確承認對方之態度。

只春秋筆法,暗示彼此鄰邦友誼,勠力同心,共討闖賊事。

與這相對,彼處南廷內部,在倪元璐主導之下,驅虎吞狼之計業已成型,朝野上下有來共識。

畢竟相較這素未謀面的北夷之人,在天下明官鄉紳,士族豪賈眼裡,李自成才終是那個最叫他們膽寒之人。

清不清,大不了改朝換代而已,可一旦被他李自成得勢,那自身這地主,萬貫的家財,也就全然不保是矣。

於是,就在這般既得利益者羣體私計下,各地亦有來微妙之變化。

北直隸及京師之內,舊明的官紳,迅速投靠依附了新清政權,甘心成了地道大清臣屬是也。

而山東、河南等兩靠緩衝地帶,士族官紳們,也就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對清之招攬厚金,心有垂涎。

但,礙於南廷同族之關係,又不願不清不楚,就投了外邦而去。

大多呀,兩條船均踩腳下,官職復原,該撈錢的就撈錢,該履地方職責,倒也並不荒廢。

純粹待價而沽,把大義當了生意考慮而已。

由此,北上議和之事,在這麼一種微妙情況之下,順利成行。

一切促談議和之意,亦初具苗頭。

南廷所念,無外乎先穩一口氣來,現成個南北分治局面,再圖後繼。

而清廷的多爾袞,則不費一兵一卒,正經把黃河以北之大片領土,均囊括到了掌中。

既是互有曖昧關係心思,清兵亦於後戰略部署上,亦可放開手腳,先作西向擴張之事,南廷的東南自保,在他眼裡,就雷同縮頭烏龜一般策略。

對較這般迂腐懦弱,多爾袞又何樂而不爲呢?

PS:又是一年春來,《挾明》這本書也更新了有一個多年頭了。

青山在這裡感謝諸位看官一直以來的支持!

拜謝!

這本書目前還未過半,青山會持續加緊更新,也期待能把後續故事講得愈發精彩!

(本章完)

第254章 南京兵部衙署第212章 滿城東關外,吳國貴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108章 難兄難弟第337章 監軍事第474章 老僧與小川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5章 門前遇阻第498章 雜隨巷第566章 沒憋好屁第305章 渡河奔濟南第585章 天下之勢第86章 帳中春第17章 夢迴鈺貞(一)第273章 來報!第74章 戰前部署第151章 不許你走第456章 夜對武英殿(二)第12章 誘敵深入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435章 敗陣北退奔德州第353章 瞧貨第436章 後夜難眠第453章 宮宴第6章 公忠體國第668章 濟南告急,九江兵變第572章 起行顧府第165章 胡茬子攪事第222章 最後一搏!第30章 虎返深山第56章 追逃第321章 有兵叛逃第241章 二將療傷第635章 狗急方謀跳牆計第31章 狐狸尾巴藏不住第195章 一夜無眠!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512章 終來馬爲民第52章 培忠歸營第563章 蕭 沈對第356章 袁平震霸王!第483章 判北事第371章 志得意滿李虎臣第614章 欲請佛入府第429章 疾風驟雨匆南撤第325章 蕭 邱夜對(一)第625章 令出佔河南第545章 一糧二賣第27章 渡河方案第610章 嬌娘鈺娥第399章 李虎臣到!第552章 沈紅蟠?第166章 教書先生!第609章 癲第464章 送菜第146章 婧儀親事第31章 狐狸尾巴藏不住第126章 原形畢露第80章 欲拒還迎第255章 黃得功入堂第650章 引薦小將賀舟第507章 不了了之第276章 盧寶,衛倉第142章 士子樓對事!第366章 雨中黑廝顯第282章 山東事分析第460章 秦淮醉 靈谷宿第41章 要進寡婦門第194章 周長生的心結第190章 臨戰準備第159章 細話保定(二)第52章 培忠歸營第503章 廖 馬過招第421章 勸進!第377章 開拔北進!第412章 殿議(四)第284章 籌辦統宣事第85章 太子無心,太監急第590章 寧紀第532章 突變暗刺第84章 鎮中瑣事(三)第77章 彙報戰果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548章 起行揚州第562章 朝宗之言第285章 梅雨第533章 掛彩第670章 傳武墳塋第525章 閻家清貧第641章 金蟬脫殼第157章 一說一個不吱聲第152章 諸事籌辦第192章 真 保之要第22章 去探小漁村第264章 呂穀倉之遺願了!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682章 各執一詞第676章 鐵蹄急下,兗州 沂水盡落敵手第391章 赤膊巴哈納之令第181章 府衙內,勝負已分
第254章 南京兵部衙署第212章 滿城東關外,吳國貴第445章 匆見齊綱第108章 難兄難弟第337章 監軍事第474章 老僧與小川第318章 清河縣令孫有德入堂第5章 門前遇阻第498章 雜隨巷第566章 沒憋好屁第305章 渡河奔濟南第585章 天下之勢第86章 帳中春第17章 夢迴鈺貞(一)第273章 來報!第74章 戰前部署第151章 不許你走第456章 夜對武英殿(二)第12章 誘敵深入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435章 敗陣北退奔德州第353章 瞧貨第436章 後夜難眠第453章 宮宴第6章 公忠體國第668章 濟南告急,九江兵變第572章 起行顧府第165章 胡茬子攪事第222章 最後一搏!第30章 虎返深山第56章 追逃第321章 有兵叛逃第241章 二將療傷第635章 狗急方謀跳牆計第31章 狐狸尾巴藏不住第195章 一夜無眠!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512章 終來馬爲民第52章 培忠歸營第563章 蕭 沈對第356章 袁平震霸王!第483章 判北事第371章 志得意滿李虎臣第614章 欲請佛入府第429章 疾風驟雨匆南撤第325章 蕭 邱夜對(一)第625章 令出佔河南第545章 一糧二賣第27章 渡河方案第610章 嬌娘鈺娥第399章 李虎臣到!第552章 沈紅蟠?第166章 教書先生!第609章 癲第464章 送菜第146章 婧儀親事第31章 狐狸尾巴藏不住第126章 原形畢露第80章 欲拒還迎第255章 黃得功入堂第650章 引薦小將賀舟第507章 不了了之第276章 盧寶,衛倉第142章 士子樓對事!第366章 雨中黑廝顯第282章 山東事分析第460章 秦淮醉 靈谷宿第41章 要進寡婦門第194章 周長生的心結第190章 臨戰準備第159章 細話保定(二)第52章 培忠歸營第503章 廖 馬過招第421章 勸進!第377章 開拔北進!第412章 殿議(四)第284章 籌辦統宣事第85章 太子無心,太監急第590章 寧紀第532章 突變暗刺第84章 鎮中瑣事(三)第77章 彙報戰果第463章 妖僧再臨?第548章 起行揚州第562章 朝宗之言第285章 梅雨第533章 掛彩第670章 傳武墳塋第525章 閻家清貧第641章 金蟬脫殼第157章 一說一個不吱聲第152章 諸事籌辦第192章 真 保之要第22章 去探小漁村第264章 呂穀倉之遺願了!第102章 巧奪西門第682章 各執一詞第676章 鐵蹄急下,兗州 沂水盡落敵手第391章 赤膊巴哈納之令第181章 府衙內,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