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天下之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人言亦講,和則兩利,分則兩傷!
崇禎十七年五月間,李自成山海關一戰戰敗之後,於京師放得一把火,帶着自己逃竄人馬是匆匆撤出了北京城。
不久後,多爾袞夾帶順治新帝,入主京師,接手明朝遺臣們以朝拜,並正式宣佈了對京城之統治。
與此同時,蕭攜太子朱慈烺南遁,於南京士族集團集體擁護下,六月登寶繼位,成了南隅弘光朝廷。
一時間,天下三分,出現三方俱想要完成大一統之政權王朝局面是也。
一個乃匆匆離京的大順,一個是新晉入主京師之大清,另有,便爲那偏安一隅南明王朝矣。
起初,於蕭靖川力挺抗虜北伐之意下,南廷勉強守保了山東半部以作緩衝。
這一時期,明、順在西南兩向夾攻之下,李自成反撲,於八月竟亦一度又打回了京畿西南區域,逃而復返。
可,隨後,情勢緊轉,因來南廷中,南方士族及北下的帝黨倪元璐等人,皆爲有意罷兵言和,以期驅虎吞狼之計,遂三方態勢,到得八月末上,有所突變。
西北向,闖賊自成之大順,反落形單影隻,孤立之態。
相較對此,緣何會起這般變化?
如要釋清此局,則必從建奴立清以後,一系列緊要措施說起。
當時這幫外夷,借勢清兵入關,途間經得高人指點,打來“爲帝復仇”之旗號。
憑此,順利入主京區。
可以說當時他們還自詡了正義之師以冠名。
打得這般旗號,好處不言自明,那就是在收編明朝北地,州府地方力量上,事半功倍。
但,與之相對的,隨來,此一舉措,倒也產生了一個不小之尖銳問題。
那便爲清朝初立後,該以何面目,來對待南明朝廷。
要知,從法理上而言,南明乃算明朝之延續,肯定要比清朝接替北明之統治更顯正統。
所以,清朝如不奉南廷正朔,直接扯下遮羞布,肯定會使舊明遺臣們徹底失望。
原有那些舉棋不定,觀望要否降清的明朝地方大員們,也會就此選擇倒戈相向。
可,不扯此一說辭,則就又必須儘快解決同南明之間關係。
對較這種局面,合軍統帥,政廷首腦多爾袞,一時便犯了難來。
在他看去,南明之弘光的法理正朔,絕不可輕言承認。
如要計較,則必須尋一巧妙之法,來回避此間關礙問題。
因此,其待多爾袞他穩定住北方之同時,亦廣散了眼線,向那南方士族集團散發去一個消息。
那便就是:“息馬燕京,撫茲黎庶。”
意思嘛,倒也並不複雜,就是說,清廷的兵馬,只打到北境,最多佔領北方大部,不會南下侵擾。
而這,也就給南明當下朝廷釋放了一個極其錯誤之信號。
建奴韃子,只想跟南方劃江而治。
對得初立之弘光朝廷,並不有意征討。
當然,這般論調,對得眼下南廷來講,無疑是一天大喜事也。
畢竟,從軍備武功角度講說,南明這一弘光政權,眼下除有江淮四鎮不足十萬兵馬以外,亦僅蕭部剛算拼殘之一部矣。
旦是北面夷兵孤注一擲,強行南下,那短時內,倒也卻較無甚現成穩妥之法,來同那滿八旗驍勇正面抗衡。 所以,這一時候,多爾袞有意釋放冰釋前嫌的信號,相說要存重修舊好之心。
這般舉措,就很容易,便受到了弘光帝,乃及南黨士族集體之重視。
對較多爾袞,憑就此般戰略決斷,亦於八月下旬,從速着手進行了如下之安排。
一,清廷矛頭重新指回對準李自成之大順王朝。
清軍打以“剿寇”及“恢復大明宗社”之旗號,強調僞順自成,纔是大清唯一敵手。
他們八旗兵勇,是在給老皇帝崇禎報仇雪恨。
二,多爾袞秘密遣人,暗通款曲,有意接向河南、河北、江淮等地之舊明文武官員。
向得他們表意,不要身忘舊明之恩德,可堪跟同朝廷一道,打擊大順賊寇。
但凡願有投誠來降的,亦會許以厚金。
三,對得南廷,多爾袞亦並不想給出明確承認對方之態度。
只春秋筆法,暗示彼此鄰邦友誼,勠力同心,共討闖賊事。
與這相對,彼處南廷內部,在倪元璐主導之下,驅虎吞狼之計業已成型,朝野上下有來共識。
畢竟相較這素未謀面的北夷之人,在天下明官鄉紳,士族豪賈眼裡,李自成才終是那個最叫他們膽寒之人。
清不清,大不了改朝換代而已,可一旦被他李自成得勢,那自身這地主,萬貫的家財,也就全然不保是矣。
於是,就在這般既得利益者羣體私計下,各地亦有來微妙之變化。
北直隸及京師之內,舊明的官紳,迅速投靠依附了新清政權,甘心成了地道大清臣屬是也。
而山東、河南等兩靠緩衝地帶,士族官紳們,也就開始搖擺不定起來。
對清之招攬厚金,心有垂涎。
但,礙於南廷同族之關係,又不願不清不楚,就投了外邦而去。
大多呀,兩條船均踩腳下,官職復原,該撈錢的就撈錢,該履地方職責,倒也並不荒廢。
純粹待價而沽,把大義當了生意考慮而已。
由此,北上議和之事,在這麼一種微妙情況之下,順利成行。
一切促談議和之意,亦初具苗頭。
南廷所念,無外乎先穩一口氣來,現成個南北分治局面,再圖後繼。
而清廷的多爾袞,則不費一兵一卒,正經把黃河以北之大片領土,均囊括到了掌中。
既是互有曖昧關係心思,清兵亦於後戰略部署上,亦可放開手腳,先作西向擴張之事,南廷的東南自保,在他眼裡,就雷同縮頭烏龜一般策略。
對較這般迂腐懦弱,多爾袞又何樂而不爲呢?
PS:又是一年春來,《挾明》這本書也更新了有一個多年頭了。
青山在這裡感謝諸位看官一直以來的支持!
拜謝!
這本書目前還未過半,青山會持續加緊更新,也期待能把後續故事講得愈發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