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接上文
蕭督軍一力批得培忠統歸德連並八城去,佔盡先機。
旁置虎臣搶功心切,急攪局。
但見這黑廝胡鬧,蕭郎倒也一時不好人前撅了面子。
況是對得虎臣之命,也早有謀算在胸,遂朗口忙也派了要津之責。
得聽此般言,黑虎臣狗臉一擺,也較服了氣,拿腔作調的就緊耍怪,以圖調和氛圍事。
較之,蕭作苦笑不來狀,擡手無語按住。
“得得得得!”
“你這賊黑廝,少跟衆兄弟身前兒耍詭。”
“虎臣吶,你聽好了。”
“我還是剛纔那句話。”
“今兒當着諸將都在,咱可把醜話說在頭嘍。”
“如此東西兩面主鋒向北,虎視洛陽、開封二處重鎮。”
“一,我不給你添餉加糧。”
“二,沒多餘的兵馬器刃補你増兵。”
“城池轄制之權,老子放下去,地方大小,如何統御,自己想辦法!”
“我的要求實就一樣。”
“要戰,必能功成拿定。”
“要守,亦不可使駐區轄地生出民變來!”
“旦要有違其中一頭兒,消息傳我耳朵裡.”
“哼!”
“軍法從事,定不輕饒!”
“虎臣、培忠,諸將們,聽清無有。”
“軍中無戲言,說到辦到!”
蕭靖川戲虐間,再爲重申軍紀軍令。
對瞧,衆將亦無不趕來應和拱手,表去通曉事。
逐後,對得剩下地盤區轄,蕭再復令佔取之部將。
“黎弘生!”蕭喚。
“在,末將在!”黎緊出列靜聽。
“你部,一營兩千六百餘,去奪魯山、葉城、賓豐一線,佔三城。”
“身居虎臣一部南臨,城池不多,但區域遠闊,好生經營練軍,不得有誤!”蕭命。
“是!末將明白!”黎弘生遵言。
“趙應元。”蕭再喚。
“末將在!”趙應元答。
“你部,亦一營兩千六百餘,搶佔南陽、鎮平、南召、浙川、汝陽一帶,並五城。”
“地方不少,人馬倘是不夠,也較自行解決。”
“可堪成行否?”蕭作激將之詢。
聞是,那趙應元倒也不含糊,一擡虎目,鄭重矮身,加力握拳。
“督軍放心!”
“趙應元肝腦塗地,定不復所託。”應元好回。
旋即,蕭再最後甩眸繼祖處。
“許繼祖聽令!”
“是!末將在。”繼祖跨前兩步,走來當間兒,也答。
“你部堪堪兩千人頭兒。”
“我命你去盡佔汝寧、西平、遂平、新蔡、商城、銅柏、真陽、信陽,共八城。”
“繼祖哇,此一區域,雖較最挨西南,可成片人口稠密。”
“你到此去,能擴軍來多少,都由你今後管代。”
“有多大本事,就給老子使來,倒要瞧瞧你的能耐!”
簫郎這般此說激勉,繼祖一時更甚感恩戴德。 明顯,這樣處置,放缺如此大一塊轄區,就是要爲繼祖一部蓄力,以期能壯闊聲勢是也。
當然,之所以如此,也較是對一路來,許繼祖任勞任怨,勞身傷神的一種報償。
畢竟,倘就真是論資排輩兒算,培忠、虎臣之後,便就是他繼祖一部來軍日久。
到得現下,卻落人馬最缺,總歸是覺有負於他。
而在場諸君,聽來繼祖得此肥缺地轄,也較服氣。
除了他許繼祖平素軍中人緣甚好,一團和氣,攢了聲評外,也有對得他之肯幹,有來肯定,有目共睹是也。
策馬揚鞭勇揮兵,英雄江山任我行。
就待是歸德府城衙門內,諸將俱接軍命之後,也不消多促吩咐。
各部首將歸營,皆欣然開赴所撥地轄而去。
一晃再又七八日過。
培忠這裡,懷柔之法奪佔爲主。
堪到十月廿三來,已是兵不血刃,盡佔七城,唯鹿邑小縣,因個縣令昏聵癲狂,有生齟齬,還在圍而策反事。
餘下諸將各奔駐地,實際情形,亦較大致不差。
獨獨個黑虎臣,其部暴雷個脾性,於許昌、襄城兩處,有過兵戈幹動。
當然,此情消息回傳歸德蕭郎處後,也口諭回報訓誡過,便就罷了。
此去孫、李、許、黎、趙五將不多表。
話是兩頭兒,再論另方高虎事。
說來那鳳陽高虎一部哇,業到得廿一日光景,才堪走近毫州城。
蕭靖川爲此急惱,親派喪門星傳將。
抓得高虎隻身赴歸德,才較明白具體細由去。
實際,這鳳陽兵馬,乃是早於九月下旬接到蕭命密信後,高虎就已是在着手準備整兵西走了。
可賴那高進庫,亦不曉是究竟圖個什麼。
原還半推半就,應了事,劃撥兵馬,且備了軍需後勤予人。
雖沒很是主動,但畢竟關在山東事之情面上,多少也較配合。
但,好景不長。
就在十月初,合軍整肅,高虎馬上帶隊要離鳳陽之前夜,這高進庫耍子,竟是突發一反常態,扣了此行將官後勤十五人。
要知,這些個勤務軍職人丁,俱乃負責行伍軍需要處矣。
他這麼一鬧,兩高姓將才便當夜就吵嘴大打出手了。
主將急惱無顧了後果,可想而知,底下兵丁一時會跟去鬧僵到何種地步。
唯是那才自南京得回的邢夫人一番好解勸。
兼病軀許文澤不顧傷身,夜跑奔走。
才相是堪堪摁住兩方鬧局。
旦若無此邢、許二人,或恐一個收不住,就要演成兵變亦未可知。
所以,待高虎於後得出,隻身赴歸德,將這情況細表簫郎後,蕭靖川一時也隱恨惱火。
所想去,關聯到此前致中密報,此二高,同與邢夫人俱有勾當一事,心下盤謀分析。
斷定,必爲那高進庫得信,邢式其子高拜自身義父,對他多有刺激。
說千道萬,不過兒女私情罷了,此子這般拎不清。
亦確徹底枉費簫郎在山東對他後謀之事也。
失望透頂蕭靖川,望面高虎形狀,心中自也有來幾分嫌惡。
無法,對得此般突發狀況,蕭來當下,縱有心要多懲治,可奈終究鞭長莫及,亦只好短時姑且隨他鳳陽地鬧去。
而高虎一部,此番領得五千舊兵,亦並未加派什麼要區。
僅是勉強委責毫州、太和、穎城,再接壽春,堪作四城之地,以駐屯兵。
這片地,處南直隸西北一隅,毗接鳳陽亦是不遠。
如此安排,後繼,要其部往舊主鳳陽處要得軍餉、糧籌,也是都較方便。
權且,便也就這麼着了,還堪爲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