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

“少以氣自豪,出手取科目,隨輒得之。”————————【送吳久成序】

過了兩天,在明光宮舊址上建立的新太學大開中門,在明光宮原有的一對巨大雙闕之間擺開案席,安排了若干刀筆吏來記錄學子名冊。

由於太學處於草創階段,所以皇帝也沒打算招多少人,第一期的學生人數只依照明經、明法、治劇、經濟、經營五大科,安排了一千人的份額。

“這明經、明法和治劇,我都明白,只是這經濟、經營科又是什麼?”遊楚在雙闕之間的廣場中間,好奇的看着四周發問道。

賈逵站在遊楚身後,這幾天的交往讓他摸清楚了遊楚機靈好動的脾性,此時像個成熟的兄長一樣解釋道:“聽聞陛下在察舉四科的基礎上,創制太學五科,明經科鑽研經術、明法科通習律法、治劇科傳習處理政務、經濟科學習稅賦均輸、而經營科,據說跟農桑和水衡有關。”

“農桑和水衡?”遊楚不出意外的皺起了眉,說道:“難道是教習我們如何採桑播種、營造溝渠?這不是工匠和農夫的事麼?”

“應該是傳習一些農時月令、以及擇地修渠的法子。要知道爲官可不僅僅是通經書,若是不知道農時,如何勸民墾種?不知修渠築壩,如何使一方安樂?”張既在得知這五科之後,心裡也是感到新奇。

“如何?可選好去學哪一科了麼?”賈逵善於交際,很快通過別人口中瞭解到了許多情況:“這五科都是一樣的,沒有貴賤之分,今後也都要參加歲試,然後以成績等第分次錄官,只是策試內容不一樣罷了。”

“那豈不意味着我學什麼都一樣?”遊楚突然有些躍躍欲試:“我乾脆去學經營科吧!”

賈逵苦笑道:“仲允,你不要急着下定論,這五科不僅學的不一樣,以後做的官也不一樣。就好比明法科,以後就只能入廷尉、謁者臺、或是郡縣刑法曹,專司刑獄案章;經營科也是一樣,今後就只能在少府、大司農及太僕府、郡縣農曹任事。”

“啊?”遊楚一臉驚訝:“還能這樣?”

“那就得好生思量了。”張既聽罷,微微頷首,感覺到賈逵正向他投來探究的目光,他說道:“樑道可有想好了去處?”

賈逵坦然一笑:“理煩治劇,思來想去,也就這個最適合我。”

張既看了他一眼,附和道:“我與你所見略同。”

兩人都沒讀過多少經書,談經論道根本不是各自所長,挑來選去,也就只有治劇科適合了。於是兩人各自得意的笑了起來,遊楚待在一邊,憋着嘴不知在想些什麼。

忽然,他彷彿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我還是學經營科!”

張既與賈逵頓時愣住了,張既反應過來,說道:“你莫要說笑,還是與我等一起選治劇科,這科的內容主授治民之術,不失正統,總比經營科要好。”

“是啊。”賈逵也勸道:“而且我等學習一科,彼此也能有個照應。”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遊楚伸出根手指頭搖了搖,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話,說道:“你們莫要瞧不起農桑與水衡,若真是要治民富民,就非得善農事不可。”

張既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

“怎麼樣,是不是也想與我一起學經營科?”遊楚嘻嘻笑道。

“但我還是選擇治劇科。”張既一本正經的說道。

“……”

遊楚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結果還是倏然轉身,徑直走到經營科報名的地方去了。

賈逵在後頭笑着說道:“仲允是真性情。”

“遊仲允爲人慷慨,好音樂遊戲,不工心計,就擔心他以後會因此遇到麻煩。”張既負手而立,他知道遊楚的父親之所以將遊楚託付給他,就是因爲遊楚不拘小節、隨心而爲的性格,很容易會給他在今後的仕途上帶來禍端。

所以遊楚的父親看中、並刻意結好當時年紀還小、卻頗有才華的張既,就是希望沉穩有心計的張既能在今後幫忙照看遊楚。

賈逵內心猶豫了下,終究是不願與張既一起爲遊楚今後可能招惹的禍事負責,畢竟他與張既二人才認識幾天,還不值得他這麼做。於是賈逵在口頭上敷衍道:“你是個義士,只是辛苦你了。”

張既卻不加理會,徑自遙遙的看向遊楚。

他忽然說道:“我當年還小的時候,郡功曹遊公——也就是仲允的尊君,他認爲我與同齡人很不一般,故而將我帶回家設饌招待。之後又與他談了幾次方略,遊公便叫來了比我小一歲的仲允,要將他託付給我照顧,我當時也是固辭不受。”

賈逵奇道:“那後來又是如何改了念頭?”

“遊公一直堅持,不容我拒絕。而且遊公在左馮翊素有名望,我實在不能違背令旨,只好接受了。”

這其實有些強買強賣的意思,賈逵不可置信的看着張既,非常相信其中必有別的隱情。

張既眸中亮光微閃,似乎很想向賈逵傾訴:“仲允當時對我說了一句話,讓我最終決定應諾下來。”

“他說什麼?”賈逵好奇的問道。

“一飯之恩,無以相報,漂母豈望千金之賜?是哀王孫之不自食。”

“啊。”賈逵聽明白了:“是淮陰侯一飯千金的典故。”

張既平靜的說道:“仲允是個聰明人,他不希望我爲了其尊君一飯之恩,而勉強接受,這只是一頓飯而已。當然,他還是希望最後能有千金之賜的。”

賈逵‘哈哈’笑了幾聲,終究是沒有說什麼。

張既眼神如常,他心裡其實知道,在賈逵眼中,自己很可能會被遊楚的性格所連累,所以不願意與遊楚、甚至是與自己深交,也在情理之中了。

“仲允哪出了什麼事?”賈逵眼尖,看見一名高個子的年輕人正在遊楚旁邊面紅耳赤的爭辯些什麼。

張既沉下臉,立即與賈逵走了過去。

到跟前了才知道,原來那名高個子正在對負責記錄的刀筆吏說話,遊楚只是站在他旁邊看熱鬧而已。

那名高個子長着一副老實的圓臉,穿着真正窮苦人家才穿的裋褐,他雙手還有老繭,顯然是經常幹苦活累活的。此人渾身上下沒有一絲讀過書的樣子和氣質,也不像是個能讀書的人,倒像是個放牛的,張既隨意看了兩眼便不再看他。

只是不知道這人爲什麼要和刀筆吏爭執起來?

“朝、朝、朝廷說了,是、是誰都、都可以來、太、太學。”那個高個子見身邊人越圍越多,從未成爲焦點的他憋紅了臉,看上去更緊張了:“你、你爲、爲什麼不、不收我?”

無獎競猜,這個結巴是誰?

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