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

“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惜春三月】

公孫瓚雖然聽過呂布的武勇,但並沒有與其實際接觸,而且呂布初來乍到、實力算不上有多雄厚,所以他絲毫不擔心呂布會給他造成多大的威脅。

真正讓他爲難的卻是徐州的陶謙。

隨着田楷一同傳來的消息除了呂布襲擊齊國以外,還有說是身爲盟友的徐州牧陶謙爲了響應公孫瓚在青州的軍事行動,與下邳賊闕宣私下合謀,慫恿闕宣聚衆數千人,自稱天子。並主動借道給闕宣,使禍水東引,讓闕宣北上攻打兗州泰山郡,又西進攻略任城國,替公孫瓚牽制平東將軍曹操可能帶來的威脅。

陶謙的舉動是公孫瓚在南下的時候就彼此提前溝通好了的,本來是一出精心策劃的團戰,但公孫瓚此時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自從知道袁紹主力西進,冀州空虛後,公孫瓚便萌生了改變既定戰略的想法。只是他眼下最大的顧慮就是,自己若是調兵跑冀州去了,那麼青州、徐州的部隊與盟友將孤掌難鳴,而自己也未必能在冀州取得較大的戰果。

此時一朝預判失誤,導致公孫瓚困於得失、騎虎難下,只得硬着頭皮繼續啃平原這塊硬骨頭,以期能早日與田楷等人合兵擊退呂布,待穩固青州、聯通幽青徐三州之地後再做打算了。

初平四年七月初六。

兗州泰山郡,費縣,祊亭。

祊亭歷史悠久,在周代被稱作祊邑,是天子賜予鄭國用來祭祀泰山湯沐邑。而如今的祊亭位於泰山郡費縣東南,是靠近琅邪國的最大的一處驛亭,其西接武水、東連臨沂,水陸交通便捷,在太平年間是兩地商旅南來北往的必經要道。

如今雖然災禍連年,祊亭也受到波及,即便如此,祊亭還是因爲他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而保持着不小的規模。

連日大雨,使得亭外原本緩緩流淌的武水陡然洶涌澎湃起來,河水水量暴漲,登時淹沒了低窪處的灘地、甚至要漫過年久失修的河堤。

暴雨如注,夜色如漆。

一陣大風吹來,豆大的雨珠細細密密的從天而降,像是有人打翻了一盤珍珠,一氣兒滾落在地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在這狂風暴雨中,祊亭後面用來招待貴客的庭院裡隱隱約約傳來絲竹管絃的聲音,時或還有女兒家的嬌笑聲穿透雨幕。

無數水花在院子裡盛滿水的兩隻大缸上濺起跳躍,黃色的燭光映照在水珠上,像是一顆顆璀璨的金珠。雨珠垂直的打在屋頂和院子中的石墁地上,檐下與石縫裡很快就有了細而急的水流。

堂內的歌舞仍在繼續,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身着極爲華麗的衣衫,一臉富態的坐在正中。他懷裡正抱着一個豐腴的侍妾,一隻手隱入侍妾衣衫的高聳處,不知在做些什麼動作,讓侍妾嬌羞不已。

這老人手裡玩着、懷裡抱着,卻還不滿足,猶目不轉睛的盯着堂下輕歌曼舞的婢女們。

下首坐着的一個年輕人有些不自在,輕輕挪了挪身子,對那老人說道:“阿翁,我們這麼做是不是有些太招搖了?又是舞婢、又是奴僕,這一路上光是家資就有上百輛輜車隨行,如今我等不是該儘快回家麼?理當輕車簡從纔是啊。”

“這些財貨是我家幾代經營,按你的意思,難道是要全部丟棄了?真是不肖。”老人不悅的說道:“我們不是逃難,是返鄉。吾兒孟德現爲平東將軍、督兗州軍事,威震中原,只要打出旗號,路上有幾個賊匪會不開眼?何況現在已到了泰山郡界,郡守應君早先得了吾兒的信,過兩日就會帶兵來迎。我等只需待在祊亭靜候即可,你還想那些沒用的事做什麼。”

要不是我等在琅邪國待不下去了,擔心陶謙遷怒加害,又哪裡還會匆忙收拾細軟‘回鄉’?說起來不還是逃難麼,不過是走得從容些罷了。

當然,這只是曹德心裡的腹誹,當着父親曹嵩的面,他到底是不敢這麼說的。

早在曹操反董的時候,曹嵩便憂慮討董前景,帶着家產與幼子曹德避難徐州琅邪。此時的琅邪國地域廣大,屬縣衆多,都城堅固。未經多少戰亂,局勢還算平靜,琅邪王劉容又在國內士民心中頗有威望,在他的關照下,曹嵩在琅邪國內過的還算安穩。即便是陶謙與曹操敵對,在明面上也不敢冒着得罪琅邪國的風險拿曹嵩怎麼樣。

只是好景不長,就在今年春末,曹嵩的靠山琅邪王劉容得病薨逝了,對曹嵩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恩人的逝去,更是代表着他所在的琅邪國將不再安全了。

徐州與長安遠隔千里,朝廷一時尚無詔旨下達,是故劉容的諡號尚未定下、王太子劉熙也不能擅自繼位。在這種情況下,趁着琅邪國內無人主持大局,陶謙抓住時機,派遣騎都尉臧霸率兵進駐國都開陽縣,很快就擊敗了琅邪相陰德,接管了琅邪國。

還好曹嵩見機得快,早在劉容重病的時候他便與曹操傳去家書,期望回去路上能有個接應。並在臧霸來之前,便火速收拾家當,馬不停蹄的琅邪國西邊的泰山郡趕去。

曹操得到家書,也敦請泰山太守應劭前來接應老父,此時闕宣正在泰山、任城附近寇亂,隨時可能會發生不測,而曹嵩一抵達屬於泰山郡的祊亭,就像是再無後顧之憂了似得,也不急着趕路,反倒一邊避雨、一邊好整以暇的等待應劭來迎。

這一切被曹德看在眼裡,心裡久久的不能平靜,雖然曹嵩說的也算在理,但總有一股子不安縈繞心頭,好像是有什麼壞事要發生了一樣。

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陣急促而沉悶的聲響,曹德眉眼一跳,當即推案站起:“阿翁,你聽這聲音。”

曹嵩側耳傾聽了一會,隨即不以爲然的說道:“是遠處在打雷吧。”

“不對。”曹德邁步走到門邊,再度仔細在嘈雜的樂曲聲與雨聲中分辨那一陣陣聲響,並不像是雨夜悶雷滾動天際,反倒像是有一支騎兵在踐踏大地。

“好像是騎兵,阿翁留心,孩兒去前面看看。”說完,曹德便提着劍往前院走去。

曹嵩這回總算開始神情嚴肅了起來,他推開侍妾,臉色深沉的吩咐道:“隨我到後面去收拾東西。”

曹嵩之死的年份有說是193年也有說是194年,這裡作者採取前一種說法,從事件動機、因果、前後順序來看,曹嵩死於193年更爲可信,然後纔會有一伐徐州。

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
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二十九章丨嶢柳青泥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三十四章 遭慈親憂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