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方外法內

賈詡主持新收復地區的土地改革工作。照例向崇高派出了土地改革工作隊。然而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崇高方面居然肆無忌憚的抗拒土地改革。

釋嘉不僅驅逐了興漢軍派出的士地改革工作隊,還宣稱崇高地屬太室山管轄,本是方外清靜之地。紅塵地方官員不得介入干涉,否則後果自負。這就惹惱了主持土地改革的參謀長賈詡。

賈詡知道——太室山當年與興漢王有過一段香火之情,他不敢主動破壞雙方之間的關係,於是就派人向陳留行宮請旨。畢竟太室山情況特殊,不能按照尋常勢力對待。

劉正接到了賈詡的書信之後,只是提筆回了兩句話:興漢國的百姓一律平等;興漢國中沒有法外之地,更沒有法外之人。方外之人也在法內,名山古剎也是紅塵。既然是紅塵,就得同遵一套法。

賈詡接到了劉正的信之後,終於明白了法制的真正含義——法不容情,標準唯一纔是硬道理。崇高和太室山,既然立足於中原大地,那就沒有超然物外的權利。這就是興漢國執行法制的決心。

崇高的存在是特殊勢力對興漢軍的一個試探。賈詡想要告訴世人——曹魏解決不了的特殊勢力問題,興漢軍一定會不折不扣的解決。

賈詡爲了保障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特意派人到陽城山大營調兵。打算文的不行就動武,反正興漢軍的土地政策不允許有絲毫的折扣。

太史慈本來沒有把嵩高放在眼裡,卻沒有想到會留下一個尾巴。劉正的書信到了陽城山大營,上面只有一句話——驕兵必敗。他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挑釁,於是就親自點了一員副將,帶領兩萬陳留鎮帥軍奔赴崇高。

賈詡親自趕到崇高城下,又一次派出了使者,申明瞭興漢軍土地改革的決心和方外之人也生存在法內之地,必須要接受法制約束的態度。

這是先禮後兵,興漢軍執掌天下大勢,對於“理”的融會貫通已經到了一個極其高深的地步。每一個舉動都符合興漢安邦的至理。

崇高和太室山都納入了興漢國的掌控之中,國無二法的標準不容更改。佛度有緣人可以,佛度犯法者不行。佛法大不過國法,這就是興漢軍對三教九流的態度。

釋嘉不敢像驅逐樂進那樣對抗興漢軍,忙把賈詡的態度上報給了太室山的主持方丈釋恩大師。興漢軍與太室山能不能和睦相處,就得看釋恩大師的態度了。

釋恩大師深研佛法,知道這一場爭端不可避免。只不過是看哪一方頂不住壓力先讓步而已。他只能傳信釋嘉:允許陽城土地改革工作隊進入崇高執行新的土地政策。同時邀請賈詡到太室山論道。以論道的結果決定十萬百姓的命運。

太史慈怕賈詡出事,堅持不肯讓他獨自上太室山。賈詡拗不過太史慈,只好令其扮作書童一起上山論道。這是一場理念之爭,也是一場看不見刀光劍影的戰鬥。

雙方一見面就火藥味兒十足,釋恩大師瞄了太史慈一眼,雙手合十的問:“太室山清靜之地,爲何不得清靜之法?”

賈詡一針見血的說:“大師穿在紅塵,食在紅塵,棲身紅塵,行走紅塵。既然處處不離紅塵,又何來清靜之說。即便是心不動,紅塵也無處不在。有紅塵必有法,大師想要用一家之法代替國法嗎?”

釋恩大師問:“法爲人所使,必有善惡之分。廟堂無道,江湖救急也是人之常情。”

賈詡回答說:“法無善惡,標準必須要唯一。但凡是那些亂法的人,必須要受到懲處。人有好惡,一切都是隨心所欲。俠以武犯禁,救得了一時也救不了一世。倒是法制永恆,令天下人有章可循。纔是天下百姓最大的福氣。”

釋恩大師再問:“要是法制無處不在,又何需我等方外之人行走紅塵?”

賈詡說:“勸人向善,忠勇信仁義。太室山的一切源於紅塵。人是紅塵的人,物是紅塵的物。即便是那敬佛用的香,也是紅塵中人所製造出來的東西。紅塵有法,覆蓋四海八荒。”

釋恩大師沉默了,太室山傳承千年,已經習慣了脫離紅塵的特殊狀態。如今看來,這樣的自我陶醉其實有些着相了。水是山泉水,九天之上來;落入紅塵裡,百花由此開。避不開的是紅塵,躲不掉的是因果。

太室山十萬百姓,終究歸屬於興漢國。家規治民,國法治民。最後還是國法爲大。百姓深入紅塵,又怎麼可能逃離法制的約束。太室山地方太小,抗拒不了大勢洪流。

釋恩大師說:“太室山也屬塵世紅塵,願意接受紅塵法度的約束。”

賈詡說:“當年興漢王上太室山,留下了一幅墨寶——勸人向善,便是傳世根本;主動行善,即可發揚光大。”

釋恩大師閉目合十,不再有任何的言語。這一場論道,太室山心服口服。袈裟也是紅塵俗物,即便是受了薰陶,也掩蓋不了人的紅塵之心。

崇高的問題終於解決了,由黃巾軍大起義所引發的十萬鄉民入太室山的歷史遺留問題,直到這一刻纔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至於如何定義和規劃太室山,賈詡並沒有提出什麼建議,而是勸釋恩大師到五大山城自行領悟。存在即是有道理,想要傳承得靠人來延續。

賈詡回到陽城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要是釋恩大師堅持不肯讓步,太室山就得血流成河了。這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隨着興漢國勢力的增加,很多的事情都沒有心慈手軟的可能。

興漢王的意志必須要堅定不移的貫徹——興漢國的土地政策是長治久安的根基。無論是誰,都不得私自佔有土地,更不允許兼併土地。但凡有違令者,殺無赦!

想來太史慈並不是獨身上山,一旦雙方談不攏,太室山的十萬百姓就會成爲犧牲品。畢竟崇高城雖然說比較小,但是也代表着這片土地的歸屬。要是興漢軍的土地政策在這裡打了折扣,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賈詡終於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含義——大勢之下,順者昌,逆者亡。興漢軍執掌天下大勢,該堅持的東西一定不能放棄。誰要破壞這種堅持,誰就得付出代價。

太室山以前挾百姓自重,讓曹魏大將樂進無計可施。倒是相安無事近二十年。如今太室山歸入興漢國,又想故伎重施,十二萬陳留鎮帥軍也不可能答應。

君無戲言,不可讓步。這就是興漢國對於太室山的態度。爲了整個天下的安寧,必須要儘可能的教化那些自以爲是的法外之地。

興漢軍手中的刀槍,就是爲了維護興漢國的政策而存在。太史慈的陳留鎮帥軍,必須要蕩平穎川郡內的一切雜音。

賈詡終於突破了,他作爲興漢軍的代表上太室山論道,成功的教化了十萬太室山的百姓。爲即將制定的中原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同時也爲如何解決像太室山那像特殊勢力的問題指明瞭方向。

畢竟華夏上下五千年,三教九流傳承久遠。特殊勢力層出不窮,不聞不問肯定不是辦法。蠻橫粗暴的武力解決,也會得不償失。具體的應該怎麼做,太室山的處理模式就是最好的樣板。

興漢國範圍之內,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接受法制的約束。這就是一法到底,絕無二話。剝離太室山的百姓,就是爲了避免尾大不掉。

賈詡靠着這樣的功勞,成功登上了超神譜,是爲超神譜上的第三個名字。

第1186章 青鬼之約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627章 欺軟怕硬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2010章 文武科舉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85章 董卓搶錢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900章 劉瑤歸漢第1993章 掛印帥境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2110章 古墓倩影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622章 金陵龍盤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3章 讀書習武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330章 呂布獻璽第1602章 金煉之法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0章 北地槍王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1223章 陽謀手段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181章 孟津戰役第1351章 豔冠天下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8章 首立營規第1291章 弱水三千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2002章 建設兵團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鄧茂來襲第291章 趙雲扒甲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85章 襄城何曼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125章 整治衛家第250章 昌黎攻略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386章 君臣對話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144章 化妝偵察
第1186章 青鬼之約第2005章 質量平衡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793章 老將的心第1627章 欺軟怕硬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593章 內幕交易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2010章 文武科舉第228章 獻帝歸袁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85章 董卓搶錢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900章 劉瑤歸漢第1993章 掛印帥境第357章 諸葛之憂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700章 大戰烏德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624章 黃六拼命第1360章 袁智道消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2187章 太平關下第2006章 文人相輕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608章 荀府大軍第2110章 古墓倩影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622章 金陵龍盤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3章 讀書習武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911章 謝恩的淚第1309章 資源流動第330章 呂布獻璽第1602章 金煉之法第400章 大婚提案第1055章 兔族之劫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585章 刑天軍團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19章 西園酬功第1487章 整頓九團第10章 北地槍王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1223章 陽謀手段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504章 裝病託辭第545章 老兵之殤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181章 孟津戰役第1351章 豔冠天下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930章 刺殺孫策第875章 見死不救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8章 首立營規第1291章 弱水三千第909章 臨戰決斷第2002章 建設兵團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619章 屠家報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鄧茂來襲第291章 趙雲扒甲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85章 襄城何曼第187章 割須棄袍第125章 整治衛家第250章 昌黎攻略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386章 君臣對話第1527章 黑暗帝劍第1144章 化妝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