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鏖戰趙慈

孫夏率部重新佔據了宛城之後,就面臨兩個迫不及待的需要解決的對手。

一個是屯兵酈縣的右中郎將朱雋統帥的漢室北軍精銳三萬。

另一個就是釘在博望坡的討逆校尉劉正帶領的興漢軍鐵軍一萬三千。

孫夏看着血流成河的南陽太守府,對座中的三位領軍大將說:“韓忠,興漢軍是你的老對手了,就由你統兵五萬出戰如何?”

韓忠聽了之後,臉色十分的陰沉,他實在是底氣不足呀。

趙慈說:“大帥,既然韓忠將軍有什麼難處,殺雞何必用牛刀。不如讓我領兵三萬,拿下博望坡。”

孫仲說:“大帥,關於興漢軍的情報,咱們知道的不多,這仗可不好打呀!”

孫夏說:“不好打也得打。咱們要想在南陽站穩腳跟,就得面對這兩個實力強勁的對手。”

孫仲說:“大帥,黃巾軍出戰可是一錘子買賣,只許勝不許敗。朱雋和劉正都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咱們卻只能孤軍奮戰,就連近在咫尺的穎川波才部,也沒有能力支援咱們。”

孫夏嘆了口氣說:“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若是可以選擇的話,我情願不進這宛城。這就是一座牢籠,把咱們圈在裡面動彈不得。”

趙慈見孫夏不發話,就有些急了,於是就說:“大帥,趙慈願意立下軍令狀!”

孫夏終於回過了神,對趙慈說:“趙先鋒執意出戰,我也是非常高興,戰場上風雲變幻,誰也無法保證必勝。立軍令狀可不是兒戲,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以免自縛手腳之後急於求成,反而壞了大局就得不償失了。”

孫夏爲了保衛宛城,派趙慈帶領三萬黃巾軍進攻博望坡,爭取消滅或者打退幽州興漢軍,解除迫在眉睫的威脅。

再命令韓忠領十萬黃巾軍進駐西鄂縣,守住宛城的北大門,抵禦右中郎將朱雋的北軍精銳的進攻。

先說趙慈,得了將令之後,立即整頓本部人馬,隨後接收了孫夏補充加強給他的兩萬黃巾軍。

趙慈是個急性子,立功心切的他只是簡單的編制一番之後,又申明瞭三軍號令手段。就帶着草草成軍的黃巾軍朝博望坡方向前進。

劉正收到趙慈大軍來襲的消息之後,立即命令周泰率部進駐屈申關,替興漢軍守住西南方向上的大門。

郭嘉見劉正還是愁眉苦臉的樣子,於是就問他:“校尉大人,周團長身經百戰,丹陽團又是天下少有的精銳部隊,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嗎?”

劉正說:“這屈申關的情況不明,也不知道丹陽團的進展怎麼樣?趙慈畢竟跟過秦頡一段時間,懂得漢室大軍的套路,也對咱們興漢軍毫不陌生。既然他敢來,就肯定會有相應的對策。俗話說:猛虎架不住羣狼。丹陽團精銳不假,畢竟人數有限,只有趙慈部的十分之一。這讓我不得不多想哪?”

郭嘉說:“校尉大人不用擔心,典團長的天衛團就在博望坡西南一帶活動,相信有了兩個團的互相配合,就算是不能戰而勝之,也可以保持勢均力敵的態勢。”

劉正說:“精兵扼守險關,趙慈部以三萬烏合之衆來襲,一定會蟻附攻城。戰端一啓,只怕會多有殺傷。興漢軍的手上,終究還是要沾上普通百姓的鮮血。”

郭嘉說:“校尉大人不必煩惱。既然他們願意附逆作戰,把自己的不幸強加到別人身上,就應該有身首異處的覺悟。既然出現在戰場上,就只能在生與死之間博一個前程。俗話說:怕死何必去從軍,拿起刀槍須膽壯。”

劉正說:“好了,就讓我們一起坐等丹陽團的戰報吧!”

再說周泰領了將令,回駐地立即整頓人馬,並且讓第一連整隊輕裝,率先趕赴屈申關。

丹陽團第一連的連長,姓徐名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人,是第一批興漢軍陸軍軍官學校的優秀畢業生之一,與黃忠的女兒黃舞蝶和甘寧的長子甘瑰,並稱首屆三傑。由於田家堡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是南山軍校,他們三個又稱南山三傑。

如今黃舞蝶在第一軍中聲名鵲起,是鼎鼎有名的巾幗英雄;甘瑰也在海軍中風生水起,成了錦帆艦隊錦帆號的大副,算是子承父業。

只有這徐盛無依無靠,好在成績優秀,被教務處的處長蔣欽推薦,進入丹陽團中做了尖刀連連長。

徐盛在南山軍校中學習了半年,又在新組建的軍官學校進修一個月,這才以第一名的結業成績進入丹陽團中。

周泰與蔣欽情同手足,對徐盛也非常的看重。只是丹陽團出戰的機會有限,輪到徐盛的機會就更少了。

如今趙慈舉三萬黃巾軍來襲,周泰就把這先頭部隊的重擔交給了徐盛。

一方面是爲了讓年輕人有嶄頭露角的機會;另一方面則是替蔣欽檢驗軍校生的成色。

徐盛回到連部就立即下令,除了武器之外,每人三天干糧,一壺清水,至於盔甲等輜重,交給團部後勤處統一運輸。

徐盛率先卸下了盔甲,穿着單衣騎上了戰馬。

身後的丹陽團戰士一一照做,不到五息,全連整隊完畢。

徐盛大吼一聲:“丹陽團一連,全體都有,目標屈申關,出發!”

兩百餘匹戰馬高聲嘶鳴,一起衝出了營地,朝着屈申關方向奔跑前進。

屈申關東西走向,南北兩面都是高山。只有向着博望坡方向的東門,以及通向宛城北門的西門。

徐盛率部抵達屈申關大營的時候,黃巾軍還沒有到來。

徐盛這才鬆了一口氣,命令一個班的戰士修整營地,隨後就帶着剩下的人趕往西門。

黃巾軍先頭部隊已經進入屈申關了,正在通過城門洞。

徐盛立即帶隊衝鋒,雙方在城門洞裡撞在了一起。

徐盛見無法盡驅黃巾軍先頭部隊,馬匹擠在城門洞裡,成了對方的活靶子。

於是就命令所有的戰士下馬,又命人把傷馬收集起來,得死馬三十餘匹,堵在城門洞裡,成了掩體,擋住了黃巾軍入城的道路。

由於來不及關閉城門,黃巾軍並沒有分兵爬上城牆,再加上緊急出動,攻城器械準備不足。雙方又是不期而遇,這才堵在城門洞裡廝殺。

徐盛見城門洞裡的局勢已經穩定,就派一個排的戰士登上城牆,多打火把,震懾屈申關下的黃巾軍。迫使黃巾軍主力專心突破城門洞,以減輕守關的壓力。

戰鬥越來越激烈了,守在城門洞裡的百餘名丹陽團戰士,額頭上開始冒起了冷汗。

黃巾軍戰士悍不畏死的衝擊,用手中的刀槍招呼擋路的死馬。他們是在用生命替身後的同伴淌出一條血路。

徐盛見身前的死馬屏障變成了肉泥,只得含淚下令說:“殺馬!”

第一匹被殺的馬,就是徐盛的大青馬。

良馬通靈,知道徐盛的無奈,主動撞上丹陽團戰士手中的利刃,悲鳴一聲,倒地而亡。

徐盛流着淚替愛馬合上了雙眼,命人把馬身投入城門洞。

黃巾軍已經損失了五百多人,還在源源不斷的擠進來。

不斷有死馬被投入城門洞裡,不過片刻就化成了肉泥。

雙方都殺紅了眼,不斷有戰馬被宰殺,投入城門洞裡。

最後一匹戰馬被殺之後,也投入了城門洞中。

戰鬥仍在繼續着,沒有死馬作爲掩護,丹陽團的傷亡開始激增。

徐盛無奈,只得下令說:“兄弟們,讓犧牲的戰友們再助我等一臂之力。”

徐盛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活着的戰士把犧牲戰友的遺體投入城門洞充當掩體。

負責執行這個命令的丹陽團戰士拒絕了,帶隊的班長說:“兄弟們,咱們的戰友已經犧牲了,不能讓敵人再糟踐他們的遺體,不怕死的,跟我上!”

一個班的丹陽團戰士,手挽着手,組成了人牆繞過嚴陣以待的戰友,進入了城門洞中,用血肉之軀保護身後的戰友們。

他們都壯烈犧牲了,活着的戰士沒有時間悲傷,流着淚以最快的速度斬殺敵人。

一刻鐘之後,城門洞裡的屏障再次消失。

徐盛親自抱起一位戰友的遺體,投入了城門洞裡。

也有戰士想要學那位寧死守護戰友遺體的班長。

徐盛大哭說:“戰友們,一連的任務,是守住屈申關。任務爲重,都不要做無畏的犧牲了,等完成了任務,我親自給弟兄們磕頭賠罪,執行吧!活着的人,誓死也要完成任務!”

一連的犧牲越來越大,城門洞裡的防禦也越來越薄弱。

徐盛見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利用的障礙物了,帶着倖存的二十幾名戰士發起了最後的決死衝擊。

徐盛似乎在隱隱約約之中看見了家鄉的桃花,和那一道伴隨着桃花翩翩起舞的倩影。

徐盛的意識已經模糊了,他完全是憑藉着本能在廝殺。

有黃巾軍想要繞過他,都逃不過一刀兩斷的命運。

刀越來越重,徐盛好想睡上一覺。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任務還沒有完成不可以倒下,還不到休息的時候。

身後傳來了馬蹄聲,徐盛看到了營長的身影,手中的刀垂落,狠狠的紮在了地上,拄着刀柄,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城門洞一戰,丹陽團一連除了城牆上的一個排以及修整營地的那個班,凡是參與城門洞血戰的,都是屍骨無存,只有徐盛重傷,是唯一的倖存者。此戰一連戰死一百一十九人,重傷一人。

周泰趕到屈申關之後,流着熱淚說:“丹陽團的弟兄們,都是好樣的,是我沒有照顧好大家。弟兄們一路走好,請受幼平一拜!”

周泰說完,屈膝朝着城門洞跪了下去,一連倖存的戰士沒有說話,任憑夏風吹着身上的單衣。

其他的丹陽團戰士都跪了,只有一連的戰士沒有跪,他們都繼承着犧牲戰友們的榮耀,不敢跪,也不能跪。

血債只能血來償,這份恨和仇,一連永遠都會銘記在心。

一連的戰士問:“團長,校尉大人不是說黃巾軍都是普通的百姓嗎?爲什麼會變成我們的敵人?”

周泰說:“興漢軍出幽州,只是爲了更多的人享受到和平。誰敢破壞這份安寧,都是我們的敵人,這同身份無關,黃巾軍也不例外。”

屈申關西城門洞的血戰,是南陽地區的黃巾軍由烏合之衆向精銳之師轉變的節點,各路漢室大軍隨後相繼遭遇了大大小小的敗績。

南陽黃巾軍先鋒大將趙慈的名字,隨着秦頡戰死和城門洞血戰而名揚天下。

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299章 再遇奇案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813章 五坊爭鼎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2221章 玄黃天兵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46章 劉忠獻璽第27章 定軍編制第594章 瘋狂訂單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100章 倉亭之戰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921章 盟友虎皇第2111章 烈武狂濤第1836章 考官成濟第1816章 破格提拔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1717章 呂布出擊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854章 寒門難興第406章 培養兒媳第492章 文家有女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471章 石亭之戰第239章 西守東攻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1269章 協助配合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9章 酒鬼郭嘉第962章 夜校生活第1778章 倉庫之亂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213章 張超復仇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770章 分道揚鑣第1748章 擊殺一人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141章 蹇碩之死第210章 徐庶擇主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363章 文君酒肆第31章 水泥問世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796章 劍走偏鋒第1912章 過街老鼠第393章 梅花張萍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1674章 點鴛鴦譜第18章 慈父黃忠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407章 一擒桂花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768章 曹爽之死第461章 曹仁撤兵
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299章 再遇奇案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870章 驕兵必敗第1813章 五坊爭鼎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2221章 玄黃天兵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1158章 橋頭激戰第154章 陳留矯詔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46章 劉忠獻璽第27章 定軍編制第594章 瘋狂訂單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147章 南宮清水第2011章 德才兼備第100章 倉亭之戰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2205章 龍山秦家第1921章 盟友虎皇第2111章 烈武狂濤第1836章 考官成濟第1816章 破格提拔第1235章 城建方案第820章 何爲同袍第754章 士兵成長第1717章 呂布出擊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854章 寒門難興第406章 培養兒媳第492章 文家有女第184章 李肅毀袁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471章 石亭之戰第239章 西守東攻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328章 陳宮勸進第1175章 人各有志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690章 同階競爭第1269章 協助配合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1221章 海莎擇郎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509章 龍皇戰裝第2153章 項皇退兵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182章 地緣政治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2068章 救治無忌第19章 酒鬼郭嘉第962章 夜校生活第1778章 倉庫之亂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554章 靈堂訓子第2156章 安全兵敗第213章 張超復仇第1639章 造化戰車第770章 分道揚鑣第1748章 擊殺一人第968章 四女救夫第141章 蹇碩之死第210章 徐庶擇主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363章 文君酒肆第31章 水泥問世第1448章 七營混戰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796章 劍走偏鋒第1912章 過街老鼠第393章 梅花張萍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1674章 點鴛鴦譜第18章 慈父黃忠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407章 一擒桂花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542章 曹操一笑第495章 俘虜之厄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768章 曹爽之死第461章 曹仁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