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襄城何曼

興漢軍上下已經準備好了進攻襄城,就等郭嘉恢復了精氣神之後,隨時可以揮師北上。

郭嘉到底是天下一等一的智士,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至少可以毫無障礙的出謀劃策,只是想要徹底的解開心結,只怕不是那麼容易了。

劉正也是沒有辦法,上了戰場,就不可能考慮每一個人的情緒。

人都是在痛苦中戰鬥的,在孤獨中品味這份心酸。

襄城是一座雄城,一座令人沒有攻打慾望的關城。

八郡咽喉扼此處,英雄豪傑恨難越。

在這座倚山築成的城下,倒下了多少仁人志士,書寫了多少傳奇故事。

劉正望着近五十米高的關牆,差點兒就要提出了改道。

只是軍令如山,繞道就會誤了戰機。

至於如何攻打關城,劉正是徹徹底底的跪了。

爬城是不可能爬城的,那上面長滿了綠油油的苔蘚,可想而知自古襄城戰事,都只能從城門突入。

襄城一共有三道城門,第一道是外城門,進入外城門之後,是一條五十米寬的護城河。

在護城河的後面,是襄城的主體城牆,一個碩大的城門像是擇人而噬的猛虎。把敢於冒犯襄城的人吃得連骨頭渣子都不剩。

主城門之後,還有一座甕城,在這方圓數十平米的範圍之內,連一根草都沒有。

攻城部隊進來之後,要是不能迅速的突破甕城,那簡直就是活靶子。

無論守關部隊是選擇火攻,還是亂箭齊射,攻關的人都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自古攻打襄城的隊伍,要麼選擇強攻,以血換血,拿命換命。用人命填,畢竟這裡城小,以數十倍的兵力強行攻關,守關者沒有後勤支援,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然而興漢軍最缺的就是時間,強攻襄城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何破除險關,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擒賊先擒王,拿下何曼,襄城不攻自破;二是奇兵偷城,同時拿下三座城門。

郭嘉建議正面佯攻,同時派徐盛,魏延和陳到同時對三座城門發起攻擊,讓何曼首尾不能相顧。

劉正也覺得相持下去不是辦法。

兩棲團攻城很有一套,劉正就把正面佯攻的任務交給了太史慈。

徐盛的宛城營能打硬仗,敢打血仗。攻取第一座城門的任務就交給他們了。

魏延的獨立營心氣最高,又熟悉水性,攻打第二座城門就由他們接下了。

陳到的白毦兵專精步戰,奪取甕城的任務自然是當仁不讓。

第二天早上,伴隨着三通戰鼓的轟鳴聲,興漢軍向襄城發起了衝擊。

太史慈命人架起了登城梯,在距離城牆五十米的位置上與何曼及其守關部隊硬射。

一個時辰之後,三位營長已經進入了預定的作戰位置。

郭嘉收到陳到三人的信號之後,走到劉正的身邊說:“校尉大人,可以開始了!”

劉正望着血色的初陽,梨花槍舞起一朵血雲。

劉正一字一句的說:“傳我命令……總攻!……開始!”

震徹雲霄的戰鼓聲響了起來,太史慈頂着巨大的傷亡,朝着城牆推進了三十米。

這可是一個弓箭手自由發揮的區域,只要是眼不瞎,都可以射中目標。

三座登城梯上雲集了三百人,與城頭上的黃巾軍對射。

徐盛的宛城營擡着簡單的攻城槌,其實就是一根削掉了樹枝的木頭。

悄悄的潛到了城門附近,聽到攻城的信號之後,立即強行撞門。

黃巾軍的注意力都被兩棲團不要命的打法給吸引了,城門處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

宛城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再說魏延,博山之役偷斬裴元紹,總感覺到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可是又說不上來。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再立下一大功,把心中的不安給壓下去。

接到攻城的信號之後,立即從選定好的地段泅渡。

這護城河可不好渡,自古以來守關部隊都會給河裡加料。要是不事先偵察好,一旦盲目渡河,準保會吃個大虧。

畢竟是在水中,防守不可能天衣無縫,魏延這才抓住了機會,成功的接近了主城門。

魏延一馬當先,游龍戲鳳刀發出一道猛烈的刀罡。

從兩扇城門的結合部位切入,城門栓顫抖了幾下,卻沒有斷。

魏延再次聚力,第二次劈向了城門栓。

伴隨着一道血霧,城門栓動搖了。

魏延後退五步,憑藉着戰馬的衝力再次揮刀。

城門栓終於斷裂了,獨立營的戰士可以清晰的看見城門背後那一顆顆猙獰的人頭。

魏延舉刀大喝一聲:“殺!”

第二道主城門順利的告破。

與此同時,陳到帶領着白毦兵也順利的拿下了甕城。

戰鬥的激烈程度沒有人知道,只是他們頭上的白纓都變成了血紅色。

特別是陳到,身上的銀甲也變成了血甲,拿槍的手都在瑟瑟發抖。

周泰的主力終於順利的殺入了甕城,開始沿着街道進攻預定的作戰目標。

負責佯攻的兩棲團一直在不溫不火的與何曼對射。

太史慈見周泰已經順着城門突入關城,知道佯攻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爲了建立更大的功勳,太史慈立即把佯攻變成了正面強攻。

一直暗中準備的三座備用的攻城梯。隨着太史慈的一聲令下,成功的在距離城牆二十米的地方架了起來。

太史慈身先士卒,第一個上了登城梯,一眼就看見了指揮作戰的何曼。

太史慈使出了自己的絕招:陰陽同行。

太史慈終於成了第二個擁有專屬特技的將領。

興漢小精靈解釋說:

陰陽同行,其實就是同時射出一明一暗兩支連珠箭。以陽矢主攻,陰矢暗襲。當對手看見陽矢的時候,陰矢後發先至,重創敵人。

劉正看着太史慈射完兩箭之後,整個人都萎靡不振了。

再說何曼,見到太史慈出現的瞬間就本能的心頭一緊。

盯着陽矢的運動軌跡,隨時準備着躲閃。

然而就在他即將低頭的時候,卻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冰冷。

何曼想要呼喊,卻發不出任何的聲音。

雙手用力的抓住喉嚨,卻什麼都沒有抓着。

太史慈的陰陽同行,陽矢是實實在在的箭羽。在刺破空氣的時候,會由於劇烈的摩擦產生一道刺眼的紅光。

陰矢卻是吸收陽矢逸散的能量凝聚而成,後發先至,百發百中。

敵人集中力量防備陽矢,卻成了陰矢的靶子。

至於太史慈是如何掌握這樣的特技的,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只是覺得在射出陽矢的時候,身體中會不由自主的誕生一股寒流,伴隨着陽矢一同離弦。

太史慈一箭射死了何曼,黃巾軍在關城上的防禦體系瞬間就崩潰了。

太史慈命令兩棲團主力壓上去,迅速的拿下關牆,鞏固優勢。

日落西山的時候,襄城終於落入了興漢軍的掌控之中。

劉正在襄城的黃巾軍大本營中論功行賞,犒勞三軍。

正在這個時候,郭嘉拿着一封密報走了進來。

劉正問:“奉孝,關於穎川的局勢,有什麼新的情報嗎?”

郭嘉說:“校尉大人,劉備來了!”

劉正一愣,這劉備還真是陰魂不散。

忙打開情報一看,原來自從那日擅自撤退,導致北中郎將盧植的圍城計劃土崩瓦解之後,劉備三兄弟就成了漢室大軍中的閒人一羣。

每日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就是不分配作戰任務,就連簡單的巡邏,也不給安排。

張飛嘟嘟囔囔着向劉備抱怨說:“大哥,這盧師完全是拿咱們兄弟當豬養啊,得想個辦法,否則黃巾軍叛逆都要被打光了。”

關羽也嘆了口氣說:“大哥,劉佑興在南陽東征西討,大小數十戰,斬趙慈,誅孫夏,滅孫仲,剿裴元紹,功勞直達聖聽。漢帝親自加封:平賊校尉。還用上了傳國玉璽。咱們兄弟要是再不努力,梅園三結義的誓言,只怕會成爲天下人的笑柄。”

WWW★ⓣⓣⓚⓐⓝ★¢ o

劉備也是無可奈何的說:“二弟,我又何嘗不知劉佑興在南陽討逆軍中混得風生水起。然而北中郎將盧師不信任我們兄弟,想要立功,只怕是難上加難了。”

劉備三兄弟的怨懟之詞,很快就傳入了盧植的耳朵裡。

盧植也是左右爲難,用吧風險太大得不償失,棄而不用又浪費人才還寒了天下義士的心。

盧植心想,好在那劉佑興是自己的衣鉢傳人,否則天下人還不知道如何編排自己呢?

恰逢左中郎將皇甫嵩戰事不利,分別向南陽和冀州兩處求援。

信使抵達廣宗大營的時候,正是盧植頭疼如何安排劉備三兄弟的關鍵時刻。

軍司馬建言:圍城主力不宜輕動,不如就讓劉備三兄弟引兵南下增援。

盧植問起如何避免坑害同僚的辦法時,軍司馬提議說:臨時任命劉備爲最低等的義勇校尉,再從防守大營的北軍中抽調一千二百人,會同劉備本部的八百人。總共兩千人的隊伍南下豫州作戰。

盧植爲了徹底的擺脫坑害老友的罵名,於是就把信使叫進了內帳之中。

不僅把劉備三兄弟的情況詳細的介紹了一遍,還爲了避免皇甫嵩不相信,特意手書一封,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劉備三兄弟必須要慎用,否則就會累害三軍。

盧植喚來劉備三兄弟,把左中郎將皇甫嵩求援的事情講了一遍,還問劉備願不願意南下豫州作戰。

劉備也想脫離盧植的隊伍,聞言喜出望外。

看着劉備這樣的白眼兒狼,盧植的心有如浸在寒冬臘月的水裡一樣,徹徹底底的涼透了。

好在他想得開,強忍着噁心把臨時任命劉備爲義勇校尉,並帶領兩千人南下豫州增援左中郎將府皇甫嵩的事情說完。

說起這義勇校尉,其實就是戰時的編外校尉,也就是一個臨時工,既得不到大將軍府的認可,也得不到地方州府的認可,只是北軍統帥的私人意願而已。

劉正的討逆校尉,是由幽州刺史上報大將軍府承認的州軍校尉。

後來晉階的平賊校尉,可是漢帝欽定的,加蓋了傳國玉璽詔命的北軍校尉。

這可是掛名北軍系統的漢帝親軍,任何的人都不能輕動,只能拉攏。

其地位與後來的西園八校尉相當。

至於劉備得授的義勇校尉,只是盧植給劉備領兵南下的一個名義而已。

要是他真的願意提攜劉備,給個討逆校尉的正規編制也不是什麼難事呀?

劉正心想,以劉備搞破壞的本事,一旦到了左中郎將皇甫嵩的隊伍裡,這坑老大的毛病還是會發作的。

左中郎將皇甫嵩大人,恐怕會有苦頭吃了。

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1234章 國運之龍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1027章 秦楚之爭第1861章 義勇陳泉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69章 虎賁徐盛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1603章 五行煉魚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832章 法令難行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1123章 楊林求援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657章 騎兵威武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1997章 雲府聯盟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1588章 與狼共舞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39章 收集裝備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916章 自保策略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87章 一打陽翟第908章 武器差異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2185章 宋北之死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261章 王越退休第999章 白羊之威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40章 鄧茂來襲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1673章 西山不智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482章 象帝敗走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27章 定軍編制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32章 經略淨海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991章 封閉訓練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2120章 百姓監斬
第1249章 廉頗抗命第1234章 國運之龍第1445章 倉谷比拼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304章 龐統論勢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1320章 新的世界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1027章 秦楚之爭第1861章 義勇陳泉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69章 虎賁徐盛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683章 強制觀戰第1603章 五行煉魚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1823章 祭天稱王第1557章 白起揚威第67章 黃巾奪城【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首席大弟子】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832章 法令難行第1834章 掌握分寸第1670章 肅清內部第1123章 楊林求援第118章 酒侯劉正第657章 騎兵威武第1846章 沙虎殞落第1997章 雲府聯盟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726章 得償所願第1588章 與狼共舞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120章 天龍說戰第1439章 收集裝備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916章 自保策略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87章 一打陽翟第908章 武器差異第215章 奪青釭劍第310章 周倉攻城第238章 劉備請賢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2185章 宋北之死第626章 借將關羽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261章 王越退休第999章 白羊之威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408章 司馬劍兵第40章 鄧茂來襲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1673章 西山不智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1482章 象帝敗走第841章 司馬食曹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1570章 松江書院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965章 學習榮耀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496章 麒麟女兵第27章 定軍編制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443章 莊家出手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276章 傳承世家第1398章 周瑜兵敗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1457章 處置俘虜第1733章 以下克上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877章 春申折節第1653章 金城決刑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1252章 不動如山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32章 經略淨海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252章 曹昂出擊第1199章 兔子咬人第991章 封閉訓練第1625章 造化之說第2120章 百姓監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