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四 告狀

被人潮簇擁着的,一共有四個人。

這四個人中,兩個壯年漢子,還有兩個則是還不到二十歲,瞧着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其中一個壯年漢子,年紀大約四十來歲,面色漆黑,如鍋底兒一般,長得不高,乾瘦乾瘦的,一雙三角眼兒,吊梢眉,嘴角還微微向下拉,這副尊容着實是讓人不敢恭維,讓人一看便覺得有些不喜。

他手中舉着一個竹竿,竹竿上面吊着一塊三尺見方的白布,白布上面則是寫了一個血淋淋的大字“冤”!

這血淋淋的大字宛如用鮮血寫就一般,讓人看了心中便是心裡發冷,能夠感覺到其中蘊含着莫大的戾氣和怨恨。

他們四個人,都是面無表情,寒着一張臉往前走,而人羣便簇擁在他們周圍,也跟着他們往前走。

在街道兩邊還不斷有人蔘加入進來,匯聚其中。而聞安臣不用問也能猜出來,他們去的方向應該正是這龍安府的府衙,活着就是元武縣縣衙的方向。

不消說,這肯定是去告狀的。

聞安臣旁邊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者向旁邊一個少年人笑了兩聲,道:“這孫家都告了三十多年了,每次咱們龍安府新來一任府尊老爺,他便要去告一次,這三十多年下來,府尊老爺不知道換了多少個,他也不知道告了多少次?可有一次是有結果的嗎?我瞧着呀,這一次肯定還是沒什麼說法,又跟前兩年一般,直接給他搪塞了過去。”

他嘿然冷笑一聲:“這官家人啊,還不就是這麼一個樣子?”

旁邊的那少年聽了也是連連點頭,顯然很是贊同。

聞安臣聽了這老者的話,心中大體能猜到一些東西,但是卻不那麼明朗,於是便拱拱手,衝着這老者問道:“這位老丈,敢問您,這告狀的人是什麼來路?他們又爲何要告狀呀?”

那老者見他玉樹臨風,一表人才,又是一身華貴衣衫,便知不是尋常人,也不敢怠慢,趕緊還了一禮,笑道:“這位公子,您不是本地人吧?”

聞安臣笑了笑,道:“沒錯兒,小可是陝西布政使司人,今日剛過來這邊,就瞧見了這般大熱鬧,只是有些摸不清楚來龍去脈,便找老丈您詢問一番。”

“哎,那就難怪了。”

那老者笑道:“若是咱們龍安府本地人,只怕少有不知道這件事的。”

說着,他便將事情的原委向聞安臣道來。聞安臣聽了,也是不由得嘖嘖稱奇,這等事情,饒是他見多識廣,也是沒聽說過。

這件事兒,若是說起來,那話可就長了。而且,還牽扯到三十年前一件陳年舊案。

說起來,這孫家也是龍安府中一個大戶,算得上是一家豪族,但那是三十年前的光景了,現下的孫家,早就已經沒落,說是破落戶還差不多。

三十年前的孫家,在整個龍安府,那是可以與吳家相提並論的。

吳家做的是藥材生意,而孫家做的,則是木材生意。

川北山地綿延,有許多地方還是深山老林,人跡罕至,而越是深山老林,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越是未曾被人類開採過的處女地,在那等原始大森林中,便越是有着一些山外根本就見不到巨型木材。

孫家便是以開採木材,運送木材,外加販賣木材爲生。

巨型木材這種東西,本來在中原大地上頗爲常見。只不過中國這些皇帝們,歷朝歷代的這些統治者們,實在是太喜歡修宮殿了。

秦始皇修阿房宮,又在關內數百里的範圍之內修了270多所各類宮殿,直接就把關中大地上的巨型木材都給開採一空,甚至連秦嶺上那些離着關中比較近的區域的巨型木材,都不能得以倖免。後來漢朝又是興建宮室,而且規模都是極大,像是甘泉宮,長樂宮,未央宮等等,所需要的巨型木材何止千萬?

以至於到了明朝時候,再想修建巨型宮殿的時候,需要的那些木材都只能去雲貴川的深山老林之中尋找了。

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祾恩殿裡那數十根金絲楠木大柱,耗盡了中國最後一批巨型金絲楠木。

以至於成祖皇帝之後的那些個皇帝,再想修宮殿的話,就只能用其它木材來代替了。但就算這樣,其他木材能達到這般巨型的,可也不多。這等巨型木材,輕易尋找不到,需要到深山老林之中尋求。

木材這種東西,瞧着粗大笨重,難以運輸,感覺成本頗高,還沒有多大利潤,其實這完全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

事實正好相反,在封建時代,巨木的利潤素來奇高。

在封建王朝,尤其是在明清這種大木已經被開採的所剩無幾,尋找非常困難,運輸同樣困難的時代,木材生意的利潤就越發的好。

別的不說,就拿嘉靖年間重修三大殿來說吧。三大殿被雷擊發生火災,自然要重修。而重修三大殿的時候,一根巨木,所要花費往往便是十幾萬兩銀子!

要知道,在嘉靖年間,明朝一年的賦稅,只算白銀這一項的話,也不過是幾百萬兩而已,幾十根大木下去,一年的所有收上來的稅銀就都沒了。

像是這種巨型大木的生意,孫家是做不了的。沒這個財力,也沒有這個勢力。像是這種涉及官府,涉及朝廷,涉及宮中,動輒數十萬兩銀子的大買賣,若是背後沒有一個強力的人物當靠山,那根本就不可能落到頭上。

孫家做的都是一些小型木材的生意,說是小型木材,其實是跟那些巨型大木相比。實際上,他們家經營的木材的體量也並不小了。

孫家經營的這些木材,大者長有一兩丈,粗有合抱;細的也有一丈多長,一抱多粗。大的那種,是賣給官府,賣給衙門,賣給大戶豪紳的。官衙以及大戶人家的宅子修得高大,需要的樑柱自然也就大,而小的那種也足以給尋常人家當屋樑,當椽子。

孫家做這筆生意,已經坐了將近二百年了。

孫家本來不是川龍安府人氏,他們的祖籍,在江浙一帶。

元朝末年時期,江浙一代那是最兵荒馬亂,受戰火荼毒最厲害的地區之一。先是蒙元跟朱元璋,跟明玉珍,跟張士誠等人在這兒打,後來又是朱元章、明玉珍、張士誠、陳友諒等人互相打……打來打去,把地方上打的是一片稀巴爛。

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真正可以用,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來形容。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孫家的先祖爲了躲避戰亂,離開江浙一帶世代聚居

的地方,一路向西,最終在這四川龍安府定居下來。

孫家雖然不是本地人,而是爲了躲避戰亂從外地遷居於此的,但卻有些強龍過江的意思。因爲孫家本是江浙那一帶的大戶,家資頗爲不菲,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豪門大戶。而且他們族人衆多,行事也是頗爲的囂張強橫,非常強硬。

而囂張跋扈雖然惹人生厭,但卻也會讓很多人不敢得罪他們,因此他們來到這龍安府之後,不但沒有受到當地人欺負,反而是把當地不少人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並且很快就在這裡紮下了腳跟。

戰亂之時,只求自保,而後來朱元璋建立大明,四川也被平定,天下就此太平,於是孫家的人便就開始尋思着怎麼着才能重回原籍了。

畢竟,此時的人,鄉土觀念極重,落葉歸根乃是每個人心中都想着的。他們當初離開江浙老家,實在是迫於無奈,而現在戰亂平息,他們便就想着回去,畢竟那裡是他們世代生活的地方,他們的宗族祠堂,祖宗的墳塋,都還在哪裡。

那裡纔是他們的根。

於是,他們派出族中得力的幾個人,讓他們先回老家探探路看看情況。

結果這幾個人到了老家之後,卻是發現,自己這一族人,只怕是再也回不來了。因爲,他們的田宅已經不見了,宗族的祠堂也不見了,甚至連祖宗的墳塋,都已經見不到了。

原來,在他們離開家鄉不久之後,這裡便是發了一起大洪災,而他們家鄉正是遭災最嚴重的地方。宗族祠堂,家宅都被洪水沖垮,連墳墓都被夷平,老祖宗的屍骨都不知道給捲到哪兒去了。而戰亂和洪水,摧毀了田地的邊界,洪水退去之後,本來屬於他們家的那一片田地,變成了無主的荒地。

明朝初年時候,官府重新釐清天下田畝,本來屬於他們家的這片地被縣裡定爲荒地,而後分給沒有土地的百姓。

他們回去的那幾個族人去官府講理,但官府怎麼可能跟他們講理?當即便把那幾個人給打了一頓,扔了出來,言道若是他們再敢來無理取鬧,直接就下大牢。

這一下,孫家的人害怕了,再也不敢去官府申訴了。

他們幾個人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四川,把這情況向族人們一說,大夥兒也都是覺得沒了希望。

沒了家宅,沒了祠堂,沒了祖墳,這還能叫桑梓之地嗎?

於是大夥兒便也絕了回去的念頭。

他們遷過來的,是整整一個家族的人,足足有四五十口之多。人多口多,消耗就大,再說了,他們族本來是豪門大族,吃穿用度都是遮奢慣了的,便是到了這異地他鄉,也沒有改過來,銀錢如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但卻沒什麼進項,沒什麼收入。

他們原先在老家,有上千畝田地,家中子弟根本什麼都不用幹,光靠着收租子就足夠支持他們奢侈的生活了,所以族中之人遊手好閒之輩很是不少,讓他們幹活兒,他們卻是不肯去的。

雖說他們過來的時候帶的銀錢很是不少,但坐吃山空之下,也根本就受不了。很快,孫家便是敗落下去,一些分支偏房也都紛紛從家族之中脫離。

很快,這諾大的孫氏宗族,便只剩下主房那一支了。

(本章完)

一八六 疑點零一三 驗屍一四四 軍報二九四 升堂一零八 我也要去三八八 商議零三八 暗中打探三二五 好事臨門三五二 夫人,請自重三四五 這就破了?一四七 入秋三一二 穿越的福利零七零 這條線斷了三六三 董鳴長的感嘆零八二 可得抓手裡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一七五 王十六零四一 交鋒三一三 會武功的讀書人二六七 一身輕鬆零二三 法理之外,亦有人情一一零 威脅一五一 大發雷霆二七一 如此看重一九五 線索斷了三二九 青川三四六 理所當然一七二 你們錯了!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二五四 要下手了二七五 工棚二三三 聲名二三三 聲名二二二 阿拉特部一二五 捲進來一九一 不對勁兒零九二 打一大棒給一甜棗二九三 三年前的案子三九七 帶人上路零五八 風情老闆娘和俊俏少年零五五 打草欲驚蛇一五四 完工三三三 毒婦二一八 食物相剋二零七 前因後果二一四 張居正二八一 火爆的貨運服務一九六 又死一個?二五八 回去正文_四一一 新婚之夜的變故一七四 把董鳴長拖下水!二零一 五日之內零一七 審案三四一 美妙的誤會一二八 原來我還挺有名?一二九 抵達薊鎮三五零 土皇帝三四二 開棺驗屍零零八 明朝的公共汽車二一零 案子,破了!二七二 手握五個衙門二九一 探監紀司明一四七 入秋三一零 行商宋遠程四零九 聞安臣出馬三九九 百貨商店一四六 這麼簡單?一二一 黃榆關二八一 火爆的貨運服務三二三 準備年夜飯零三三 毒計零二八 刑房副司吏零一五 腹中死蛇!零五六 我下手也挺狠的二七五 工棚三八零 野心四零二 新奇的購物二零五 綢緞莊零五零 逮到你了!零九二 打一大棒給一甜棗二四六 貨運分行一八四 拿下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三三零 武威鏢局正文_一九七 毒殺一五一 大發雷霆一四二 報信兒正文_四一一 新婚之夜的變故三四零 招攬一八零 就是你了!二二零 問醫三九二 事情了結零零八 明朝的公共汽車二二一 上門零五五 打草欲驚蛇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三零二 厚禮零八一 分成一三五 告狀三零七 引蛇出洞
一八六 疑點零一三 驗屍一四四 軍報二九四 升堂一零八 我也要去三八八 商議零三八 暗中打探三二五 好事臨門三五二 夫人,請自重三四五 這就破了?一四七 入秋三一二 穿越的福利零七零 這條線斷了三六三 董鳴長的感嘆零八二 可得抓手裡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一七五 王十六零四一 交鋒三一三 會武功的讀書人二六七 一身輕鬆零二三 法理之外,亦有人情一一零 威脅一五一 大發雷霆二七一 如此看重一九五 線索斷了三二九 青川三四六 理所當然一七二 你們錯了!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二五四 要下手了二七五 工棚二三三 聲名二三三 聲名二二二 阿拉特部一二五 捲進來一九一 不對勁兒零九二 打一大棒給一甜棗二九三 三年前的案子三九七 帶人上路零五八 風情老闆娘和俊俏少年零五五 打草欲驚蛇一五四 完工三三三 毒婦二一八 食物相剋二零七 前因後果二一四 張居正二八一 火爆的貨運服務一九六 又死一個?二五八 回去正文_四一一 新婚之夜的變故一七四 把董鳴長拖下水!二零一 五日之內零一七 審案三四一 美妙的誤會一二八 原來我還挺有名?一二九 抵達薊鎮三五零 土皇帝三四二 開棺驗屍零零八 明朝的公共汽車二一零 案子,破了!二七二 手握五個衙門二九一 探監紀司明一四七 入秋三一零 行商宋遠程四零九 聞安臣出馬三九九 百貨商店一四六 這麼簡單?一二一 黃榆關二八一 火爆的貨運服務三二三 準備年夜飯零三三 毒計零二八 刑房副司吏零一五 腹中死蛇!零五六 我下手也挺狠的二七五 工棚三八零 野心四零二 新奇的購物二零五 綢緞莊零五零 逮到你了!零九二 打一大棒給一甜棗二四六 貨運分行一八四 拿下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三三零 武威鏢局正文_一九七 毒殺一五一 大發雷霆一四二 報信兒正文_四一一 新婚之夜的變故三四零 招攬一八零 就是你了!二二零 問醫三九二 事情了結零零八 明朝的公共汽車二二一 上門零五五 打草欲驚蛇一九九 大明朝的密室殺人案三零二 厚禮零八一 分成一三五 告狀三零七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