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六月調整

這章都是軍隊編制數據

參謀部做出的火炮調整計劃中,分爲了三個地區調整,第一個是以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爲一塊,這樣利用海運的話進行火炮調整會方便一些,第二個就是利用長江爲核心,皖南,蘇南的,乃至深入到九江當中進行調整。第三個就是駐紮江西方面的部隊。基本上就是以交通運輸爲主要考慮條件。

國民軍現有的火炮中,大約有兩的營的德造野炮,本來是有三個營的,但是第一師在鎮江之戰的時候損失了很多,加上其他的損耗下來現在就只剩下兩個營了。日`本造的野炮不少,加起來足有九個營,前後雖然戰鬥中有所損失,但是也有部分的繳獲,這一來一去就沒多也沒少。美造野炮現在有六個營,大多數都是最近一年內新買的。這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加起來總數就是在十七個營,約兩百門左右。

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就有些繁雜,包括外購,自產,繳獲的在內,德造山炮有三個營,日造山炮五個營,美造山炮五個營,福州兵工廠自產的有五個營,這些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加起來總數就是十八個營,也差不多再兩百門左右,這山炮裡面繳獲的數量相當多,接近四個營六十門的樣子。

同時還有三個營的六十毫米速射炮,繳獲而來的五十七毫米山炮也是集中起來編練了兩個營。

至於大口徑的一百零五毫米的榴炮團則不再調整範圍內,現在獨立榴炮團已經轄三個105毫米榴炮營,一個105毫米加農炮營。總數高達48門火炮。

這些火炮中,則是分別配屬給各師,而且也不是相同的編制,而是採取了馱馬制和挽馬制兩種編制,馱馬制則是編入兩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機動能力要快速一些,適合山地作戰。而挽馬制則是編入一個山炮營,兩個野炮營,機動要差一些,適合平原以及道路交通較好的地區作戰。除了部隊適應性的緣故外,國民軍的野炮數量和山炮數量差不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爲國民軍的野炮數量有限,而且還缺乏自造能力,和以往一樣採取兩野炮營配一個山炮營的模式就造成了國民軍的衆多主力部隊野炮營缺編,第六師、第五師這幾支部隊的野炮數量一直都是缺編的。

相對於野炮,國民軍要補充山炮則是要容易的多,福州兵工廠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已經開始量產,月產數量雖然只有十幾門,但是半年下來已經爲國民軍提供了五個營的山炮大量的補充國民軍的火炮損失。另外國民軍擊敗其他軍閥部隊後,除了北洋軍大量裝備野炮外,其他軍閥大多數都是裝備的山炮,這山炮也較容易通過繳獲補充。

簡單說分爲挽馬制和馱馬制是作戰需求也是現實條件的制約。

在參謀部的調整計劃中,並沒有對各部隊的炮兵團進行大規模動作,比如原來就有兩個野炮營和一個山炮營的炮兵團並不會去動,直接劃分爲挽馬制,而只有一個野炮營的部隊就劃分爲馱馬制,補充部分的山炮。比如第一師原先就裝備的德造的野炮和山炮,這一次調整就把原來補充的其他型號的火炮調走,調來德造山炮,重新打造一個完整的德造炮兵團,又如第五師,原來只有一個日造野炮營,一個國產的山炮營,以及少數其他山炮,這次調整的話就直接補充部分的山炮,使其成爲一個完整的一個野炮營,兩個山炮營的山地炮兵團。

另外各混成旅不編入野炮,其所屬的炮兵營統一爲山炮營,編入七十五毫米山炮或者五十七毫米山炮等。

根據這一調整計劃,參謀將國民軍警衛師、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第九師劃分爲挽馬制,師屬炮兵團配屬兩個七十五毫米野炮營,一個七十五毫米山炮營。其中第一師爲德械炮兵團,警衛師、第二師、第三師、第四師都是日械炮兵團,第九師則是美械炮兵團。

剩餘的第五師、第六師、第七師、第八師、第十一師都是馱馬制,師屬炮兵團配屬一個七十五毫米野炮營,兩個七十五毫米山炮營。其中第八師和第十一師由於是新組建的部隊,所以其炮兵團爲統一的美械炮兵團,其他的第五師是用了日造野炮營,再配了兩個福州自產的山炮營,第六師、第七師則是美械野炮營再配上了福州產或者繳獲的兩個山炮營。

第十師則是個特殊例子,沒有裝備野炮,暫時只裝備了三個營的60毫米速射山炮,日後也是要慢慢給它換成標準的挽馬制編制,也就是一個七十五野炮營和兩個七十五山炮營,至於那六十毫米速射炮那是用來應急的東西,不能長久裝備。

其他的五個混成旅也都是各配屬一個山炮營,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二混成旅都是配屬的七十五毫米山炮,裡頭有新有舊。正在組建當中的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則是準備用繳獲的五十七毫米山炮營。

如此一番調整後,國民軍的各部隊對野炮的編制需求就大大下降,而對山炮的需求則是大大增加,現有的數量根本就無法滿足國民軍各部隊的需求,好幾支部隊的山炮營還是個空架子,等着裝備。不過福州兵工廠的山炮產量也已經慢慢上來來,一個月不說多,十幾門還是有的,過上幾個月時間也就能夠把部隊所缺的山炮給配齊了。

如果按照計劃對國民軍所有的部隊完成調整的話,那麼國民軍將會擁有六個挽馬制野戰師,六個馱馬制野戰師,五個馱馬制混成旅,一共有十八個野炮營,二十三個山炮營。

展望這個計劃是美好的,不過也存在了一些具體地方問題,比如第十師的炮兵團要換裝的話,估計要等很久很久,畢竟其他部隊也都等着裝備呢,倒是一些細節上的調整很容易完成,而且也不會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

趁着皖贛戰事結束後,北洋軍也在調整兵力部署,雙方都處於一個休整狀態的情況下,陳敬雲除了指示參謀部對各師炮兵團進行細微調整,並劃分挽馬制和馱馬制這兩種編制外,同時也正式對國民軍軍級指揮機構作出了重大調整。

國民軍的軍級指揮機構自從設立以來就是問題多多,非但沒有提高作戰的指揮效率,甚至造成了國民軍的指揮機構臃腫,導致部隊指揮不通暢等問題。皖贛戰事中陳敬雲已經嘗試對指揮的方式作出調整,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一場皖贛戰事打下來沒有遇到什麼障礙。如此情況下,陳敬雲也就打算的把軍級指揮機構徹底調整過來,免的夜長夢多,時間越來越久導致越來越僵硬也就越來越難調整。

四個軍級指揮機構不變,人事不變,但是調整他們所管轄的部隊以及負責的防區。

首先是第一軍,轄駐紮上海的第一師、駐紮南京的第二師、駐紮杭州的第四師、駐紮鎮江的第七師,一共四個師。沈綱還是軍長,第一軍指揮部裡的各種機構也不會進行其他的變動,簡單說就是把原來第二軍的第二師和第七師第劃分到第一軍來。第一軍將負責蘇南戰線

第二軍的指揮部則調往皖南地區,轄駐紮皖南的第六師、第九師、第五混成旅,軍長還是馬成,軍部其他機構人事不變。第二軍負責皖南戰線。

第三軍還是待在廣東,轄駐紮廣州的第三師,粵北的第一混成旅。軍長還是林肇民,負責的還是廣東戰線,變化不大。

第四軍指揮部則從福州調往江西,轄駐紮江西的第十師、駐紮宜春的第二混成旅,駐紮南昌的第三混成旅、駐紮九江的第四混成旅。軍長還是林成坤,除了所轄的部隊有所變化和駐地發生變化外,其他的軍指揮部都沒變化,人還是那些人。

陳敬雲的這一番調動沒給人升官,也沒給人撤職,再給那些大將們的軍令也是明顯說,這是對軍級指揮機構的一次調整,不會涉及到人事方面。而這四個軍基本上都是各自負責一個戰線了,隨着國民軍的地盤越來越大,出現這樣情況是必然的,至於部隊忠心和控制問題,那就要靠其他手段了,總不能一直把部隊都握在手裡不放權。

除了這四個軍外,司令部還有幾支直屬部隊,警衛師、第五師、第八師、第十一師這幾支部隊都是。現在國民軍的總司令部已經準備搬遷的南京,同時由於拿下了江西后,福建本省已經沒有外部威脅,內部的鎮壓或者剿匪事宜完全可以交給地方守備隊,而不用浪費主力部隊駐紮在福建了。

所以陳敬雲這次來南京的時候,也就把警衛師給帶了過來,然後已經編練成軍的第八師也從陸路上向浙江進軍,只在福州留下一個還沒編練成軍的第十一師。

這從國民軍現在的軍事佈局來看,明顯是把北洋當成了主要要敵人,在皖南和蘇南地區都部署了重兵,這長江以南的蘇南和皖南地區已經集中了國民軍八個師又一個旅加一個獨立炮團,總兵力已經超過十萬人。相對而言,江西不過是一師三旅,兵力不過兩萬餘,廣東也不過才一師一旅,加起來才一萬多人,這明顯是沒把桂軍的威脅放在眼裡。哪怕是等第十一師訓練完畢成軍後,如果廣東和江西沒有發生什麼變數,那麼也應該會調往蘇南或者皖南地區。

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998章 陰謀(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43章 飛鴻號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2章 定都之爭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51章 蔡凝(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86章 元山空戰
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998章 陰謀(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43章 飛鴻號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2章 定都之爭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51章 蔡凝(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86章 元山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