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

就在中國空軍第四航空軍對巴爾瑙爾發動大規模空襲之際,在魯布佐夫斯克的某棟富麗堂皇的旅館內,一羣中國軍官們進進出出,原本的旅館大堂早已經是擺滿了辦公桌,各種電纜幾乎是鋪滿了整個地板,整個大廳裡有着幾乎不下百人在進行緊張而忙綠的工作。

這棟旅館自從戰爭一爆發後,就被中國陸軍徵用,同時作爲了第五集團軍的司令部駐地,如果沒有這棟豪華旅館,第五集團軍還真不好在這裡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作爲集團軍司令部駐地使用,說不得就要和第四集團軍一樣把集團軍司令部部署普通住宅裡頭了。

旅館的二樓,原本巨大的宴會廳已經被改爲了作戰會議室,此時一大羣將領正齊坐一堂,第五集團軍副參謀長費陽紅少將拿着一根指示棒在地圖上向在座諸位講述着最新的戰局。

“根據上午時分空軍送來的空中偵查情報現實,左翼吉爾地區的俄軍再一次得到了增援,此次增援的兵力不少於一萬人,而且還有不少的重型裝備,加上吉爾地區原本兩個師,那麼此地俄軍的就已經擁有三個師的兵力,這對於我軍在吉爾地區的攻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右翼的比斯克方向上,俄軍已經彙集了至少四個師以上的兵力,而且還有相當多的裝甲部隊支援,現在我軍的第十一軍在這裡打的比較艱苦,季良彤中將已經數次請求集團軍進行增援,不然恐怕是要延遲預定之作戰計劃!”

“在正面的巴爾瑙爾方向,我軍之第十軍、第二十二軍正在對巴爾瑙爾進行猛攻,俄軍雖然勉勵支撐,但是從這幾天的情況看來,俄軍的堅守力度已經大不如前,前些時候經常發生的大規模反攻也已經少了,由此可見,俄軍在巴爾瑙爾的彈藥儲備已經不充分,已經不足支撐他們發起大規模的反攻!”

“在阿斯塔納方向,我軍之第二軍依舊保持攻勢狀態,但是在雙方兵力對比沒有發生太大改變之前,恐怕是還會繼續保持這種局面!”

“此外,我軍之第一裝甲軍、第二裝甲軍、第四裝甲軍已經在布魯佐夫斯坦完成了集結,隨時可投入作戰!”

費陽紅說罷後環視一圈道:“諸位長官、同僚,以上就是我集團軍目前的局勢!”

爲了發動巴爾瑙爾戰役,第五集團軍可是彙集了將近四十萬的大軍,同時還將得到了第六集團軍的增援,南京的那羣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委員們是希望能夠一戰定乾坤,在巴爾瑙爾發動一場超大規模的會戰,從而徹底擊潰俄羅斯國防軍隊的主力,然後奠定這場戰爭的勝利。

爲了一戰定乾坤,第五集團軍乃是第六集團軍一直都是在進行前期的佈局,到了現在,第五集團軍下屬的衆多裝甲部隊中,只投入了第二裝甲軍裡的兩個機步師以及各步兵軍所轄的獨立坦克團而已,第五集團軍的真正精華戰力實際上都還沒有出動,第五集團軍下屬的第一裝甲軍、第四裝甲軍,第九重型裝甲師、第十一重型裝甲師實際上都還沒有出動過。而是一直處於集結的狀態,爲了集結這些重裝部隊,第五集團軍可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

不過前期佈局沒有完成之前,在第六集團軍的增援沒有抵達之前,第五集團軍儘管有着強大的裝甲部隊力量,但是還不足一次性的殲滅這方圓數百里範圍的數十萬俄軍。

方大山聽罷後首先開口道:“第六集團軍的第二十五軍不是說已經北上了嗎,現在到那裡了?什麼時候能夠支援比斯克方向的作戰?”

費陽紅少將道:“根據第六集團軍通報的戰報顯示,其下屬的第二十五軍已經跨過了阿爾泰山脈,其部之第八十三師正在往阿巴欽過去,另外一個師則是往比斯克方向增援,預計還要三到四天時間才能夠抵達!”

第六集團軍的第二十五軍並沒有和其他部隊一樣沿着西北鐵路以及中亞鐵路前進,而是選擇跨越阿爾泰山脈,原定的作戰目標是阿巴欽,但是中途比斯克方向的第十一軍戰事吃緊,於是第二十五軍就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沿着預定作戰目標前往阿巴欽,而另外一部則是往西北方向增援比斯克。

“只是一個師的話,他們要拿下阿巴欽怕是有些困難啊!”旁邊的第五集團軍副司令郭成東中將道:“這個二十五軍是屬於新編部隊,下屬的兩個師都是今年才新編的,雖然說有一些退伍老兵在,裝備也算齊全,但是戰鬥力還是無法和那些老部隊相比的。這一個八十三師要向拿下阿巴欽怕是困難不小,如此的話倒不如兩個師都增援比斯克方向呢!”

郭成東說罷後,一旁的第五集團軍參謀長宋俊鵬中將卻道:“如果二十五軍的兩個師都增援了比斯克的話,阿巴欽那邊沒有部隊過去也是個麻煩事,恐怕徐離善那人就要說閒話了!”

他口中的徐離善自然就是第六集團軍司令,徐離善陸軍上將,這個人脾氣也不是那麼好的,雖然說這一次巴爾瑙爾會戰中,陳敬雲親自下令是以方大山的第五集團軍爲主,因此此次會展主力還是第五集團軍所轄的那些裝甲機械化部隊,而方大山又是中國裝甲部隊的創始人,在中國陸軍中可是名副其實的坦克戰專家,在裝甲部隊的使用上,他比左玉剛都來來的精通,要不然陳敬雲也不會把這個資歷還顯得略輕的方大山放在了第五集團軍司令這個位置,想的就是要讓方大山完全發揮出他的裝甲部隊指揮水平。

而徐離善可是中國陸軍中的的老資格上將了,資歷比方大山深多了,此次巴爾瑙爾戰役中陳敬雲以方大山爲主,徐離善爲副,據說徐離善很不滿意,閒話說了不少。

不過嚴格上說起來,徐離善和方大山是沒有什麼矛盾的,非要說有的話,那隻能說的軍種矛盾了,方大山身爲中國裝甲部隊創始人,自然是裝甲部隊的堅定支持者,而徐離善呢,他這人雖然也指揮過裝甲部隊,但是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傳統步兵將領,還是個堅定的巨炮主義者,甚至還曾今建議過陸軍把師屬火炮全部換轉成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彈炮,按照他的說話,甭管他們多少人多少坦克,我一水的重炮砸過去,再堅固的防線我都能把它給砸穿了。

此人也是中國陸軍中對攻堅戰造詣最深的一個將令了。

中國陸軍那麼大,將令那麼多,這些將軍自然也不可能什麼都擅長,所擅長的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徐離善擅長攻堅戰,左玉剛擅長猛攻猛打,方大山擅長坦克戰,而沈綱則是擅長戰略制定,而陳儀則是中國陸軍中首屈一指的炮兵專家,基本上他們都有着他們所擅長的一面,而陳敬雲安排職位的時候也是充分根據他們的擅長去安排的,總不能讓徐離善這個步兵將領去率領裝甲部隊不是,這就好比讓海軍中的戰列艦派將領中的炮術或者魚雷戰專家去率領航空母艦一樣。

這種事情出現在日本海軍很正常,比如大名鼎鼎的南雲忠一中將就是擅長魚雷戰的,但是日`本海軍僵硬的晉升制度卻是讓他成爲了日`本海軍機動航空部隊的將領,儘管南雲忠一也取得了不俗的戰績,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是專業不對口。

中國海軍裡頭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各大航空艦隊中的司令清一色是航空派,而戰列艦隊司令都是那些名聲顯赫的戰列艦派,分的清清楚楚,戰列艦派的將領想要指揮航空艦隊基本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不過不管怎麼說,讓方大山這個晚輩擔任戰役最高司令,而徐離善這個前輩只能擔任戰役的副司令,自然是會讓徐離善心裡頭不爽的。再加上第六集團軍的任務比較廣泛,除了支援第五集團軍作戰外,他們還需要對第四集團軍進行支援作戰,此外還得擔任整個中亞以及西伯利亞戰區的後勤運輸,某種程度上來說,徐離善已經是變成了後勤大管家了。

進入十一月中旬的時候,第六集團軍的部隊相繼進入中亞地區,主力轉道北上巴爾瑙爾地區,一小部分則是南下跟着第四集團軍後頭,接管第四集團軍南下後所留下來的空白地區,同時還有一個軍的部隊直接抵達了巴爾瑙爾東部地區。

除了第六集團軍外,還有部分獨立編制的部隊也開始進入中亞地區,比如第九十一師、第九十三師。這些獨立師旅部隊之所以沒有被編入各大步兵軍中,是因爲這些部隊是屬於地方守備部隊改編而來的部隊,比如第九十一師就是從新疆、青海兩省的衆多守備部隊中抽調一部分從而編成的部隊。其兵員的素質以及武器裝備水平甚至都不如那些全新組建的師。從戰鬥力上來說,這些地方守備部隊編成的師只能算三流,這擔負的任務也只是一些後方的守備任務,大規模的野戰基本用不上他們。

中國陸軍目前有一百一十多個步兵師旅番號,其中的一到五十九是中國大規模動員之前的常備步兵師,而第六十師到六十六師則是三十年代後期從原有的獨立機械化步兵旅擴編而來,所以別看他們番號只有六十多,但卻是中國陸軍中實打實的主力機械化步兵師,和中國陸軍的第一師、第二師、第三師、第五師、第六師、第九師一起組成了中國的機械化步兵師部隊。而第六十七到第八十七師、這二十個師則是這兩年來大規模擴編時全新組建的步兵師,兵員以動員後的退伍兵以及新兵爲主,訓練雖然差點,但是武器裝備水平卻是和原先的步兵師同一個水平,而第八十八師到九十九師,這十一個師則是1941年6月後緊急從各地的守備部隊中抽調精銳然後編練而成的,地方守備部隊的素質原本就遠低於野戰軍,所以這些編程的守備師兵員素質也不算太強,武器裝備則是以老舊庫存武器爲主,師屬火炮還是那些早年中國陸軍所所用的七十五毫米火炮,這些火炮早在三十年代就陸續退役並封存,現在剛好拿出來用,其他的重武器也基本使用封存退役武器爲主,機槍裡頭甚至有大量中國陸軍早年裝備的mg08重機槍,1915年式輕機槍,步槍也是大量庫存的1916年式步槍。

所以這十一個師的兵員素質以及裝備水平都是比較低,根本不適合現代的大規模野戰,也就只能維護維護交通線,打擊打擊游擊隊之類的。

但是這些守備師的到來卻是解放了衆多主力師的精力,讓他們能夠騰出手來進行作戰。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的時候,已經是1941年11月21號了,距離中國進攻俄羅斯已經一個月有餘,現在陸軍的第五集團軍、第六集團軍、若干獨立師旅、空軍第四航空軍、第三航空軍的一個聯隊終於是完成了前期的大規模集結,並朝着巴爾瑙爾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這是一場雙方兵力加起來近百萬人的超大規模戰役!

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39章 7月調整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08章 煉油廠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07章 空襲(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75章 演講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03章 兄弟(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054章 戰損(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
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39章 7月調整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408章 煉油廠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07章 空襲(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75章 演講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003章 兄弟(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054章 戰損(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