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遷移

這兩艘炮艦抵達福州港後將會和福州艦隊的其他軍艦主力一起護送陳敬雲去上海蔘加一場規模宏大的新軍艦入役儀式。前清向列國所訂購的衆多軍艦已經在1913年的上半年陸續回國,包括了美國建造的飛鴻號,德國建築的三艘小型驅逐艦,意大利和奧匈建造的各一艘小型驅逐艦,這些軍艦回國後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和訓練,現在已經差不多完成相關的訓練任務,至少開出去不會翻船,真正要形成戰鬥力還得一段時間的磨合訓練。

這些外購軍艦陸續回國,加上馬尾船廠承建的長樂號,江南船廠承建的兩艘炮艦也已經舾裝完畢進行了相關的海試。近期內中國海軍的實力大增,這樣的事情海軍方面顯然是不會放過一場顯擺的機會,甚至拿出了內部經費要搞一場規模宏大的入役儀式。

海軍處的顯擺當然不是單純爲了滿足虛榮心,更重要的目的則是要把海軍顯擺給陳敬雲看,讓陳敬雲對海軍滿意後加大對海軍的支持力度。要知道雖然1913年度的軍費分配當中,海軍方面的軍費可是緊巴巴的,原有的幾百萬經費維持原有的艦隊規模就已經很難了,現在增加那麼多新軍艦,而一年後還會有更多,更大的軍艦加入到海軍當中,這些軍艦可不是造出來擺着就可以了,還需要大量的軍費來維持。而國民軍的財政那麼緊張,首先要滿足的可是陸軍,海軍只是次要角色,要爭取經費,那麼就得拿出相應的實力和成績來。

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海軍處的那些海軍將領們搞出來這麼一場大規模的海軍新軍艦入役儀式了,也就不難理解薩鎮冰親自請陳敬雲前往上海蔘加這場規模宏大的入役儀式了。

得知海軍要搞這麼一場入役儀式,還要請自己去上海主持,陳敬雲也沒反對,他原本就是打算近期去上海、南京那邊去一趟,一方面是想要去蘇南地區視察一番,那麼多國民軍主力待在蘇南,長時間不去親眼看着就會擔心。同時他也是想着東南宣撫使的總部繼續留在福州已經不太適合了,國民軍的地盤越來越大,國民軍的重心也已經在蘇南等長江流域地區,陳敬雲繼續留在福州的話已經不太方便,他是準備把東南宣撫使和國民軍總司令部搬到南京去,這次也好去做好前期的鋪墊和準備。

國民軍現在需要一個重要城市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而這個城市最好就是南京了。南京雖然還處於前線,但是它的政治影響力是福州,廣州、杭州、上海這些城市都無法比較的,國民軍要想繼續發展壯大和北洋爭奪天下,就必須給國人一個明確並且強悍的信號,而這個信號沒有比把國民軍總部和東南宣撫使府搬到南京去更明顯了。除了給外部人一個明確信號外,更是給國民軍體系的內部人員一個明確信號,讓他們知道,陳敬雲是要爭奪天下的,國民軍是想要取代北洋的!

有了奮鬥的目標那些手下們纔會更賣力,開國功臣的名頭不是什麼人都能夠拒絕的。

只不過這事還是過於重大,陳敬雲也不想`操之過急,畢竟東南宣撫使府的機構已經變得極爲臃腫龐大,各種機構和官員的數量甚至已經被北洋的中央政府差不多了,加上國民軍的總司令部也是規模龐大,這不是說遷移就能夠遷移的,總得安排好了後才能夠成行。爲此國民軍之前已經讓袁方派遣了司令部的部分人員先去南京,進行遷移國民軍總司令部的前期準備,同時也安排了東南宣撫使府的行政人員前往南京,爲東南宣撫使府的遷移做前期準備。這些前期準備工作進行着的時候,陳敬雲也是對下面的一些重要將領和官員進行的通風,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

和陳敬雲預料的一樣,陳敬雲的這個準備讓他們極爲興奮,縱然心中有些疑慮但是也沒有考慮太多,全都是舉手贊成。

國民軍一步一步走到現在,是誰都知道國民軍是想要和北洋爭天下了,不但外人知道,國民軍的內部人士更是知道這一點,但是之前陳敬雲一直沒有提出來明確的言論,甚至在蘇南戰事時期都沒有說不錯承認北洋這個中央政府,袁世凱這個大總統,到現在爲止國民軍給高級將領授將軍銜的時候,甚至還會通報的北洋陸軍部,公文用的全都是稟告大總統之類的。這表面上東南宣撫使府和國民軍依舊服從了北洋的領導。

現在陳敬雲說要把東南宣撫使府和國民軍總司令部遷移到南京,那麼就是釋放出來一個明顯的信號,東南宣撫使和國民軍已經要和北洋公開對抗了。要知道,現在東南宣撫使的管轄權只限於福建和浙江兩省,對於蘇南和廣東東部乃至新近佔領的江西和皖南地區都沒有一個合法的管轄權,之前陳敬雲用的乃是軍管的名義。現在陳敬雲要把東南宣撫使府搬出閩浙兩省之外的蘇南地區的南京去,這裡面的含義已經十分明顯,陳敬雲是不準備顧忌北洋的感受了。

陳敬雲釋放出如此明顯的信號,自然是極大的振奮了國民軍體系內文武官員的信心。

皖贛之戰的時候,國民軍就已經爲搬遷到南京做着準備了,並且已經搬過去一些機構和部門,多數部門也已經在南京準備好了人員和辦公所在地。就等着大規模搬遷了。

現在陳敬雲這一次去,他是不準備短期內回福州了,先去上海主持軍艦入役儀式,然後在上海逗留一段時間,視察蘇南各部隊,之後他還打算去蕪湖視察一番,這麼一圈轉下來的話也差不多一個月了,有了這個時間後,東南宣撫使和國民軍的總司令部也就差不多全部搬到南京來了,之後他就直接在南京居住辦公。要想回來福州,怕是要很久以後了。

爲此,他不但是準備着一個人去,而帶上了衆多的軍政要員,人員規模比上次去蘇南的時候還要龐大。海軍保證這麼多人員的運輸安全,同時也是爲了給陳敬雲一個好印象,把海圻號等數艘福州艦隊的主力軍艦都抽調到了福州,準備護送任務,同時不但有福州艦隊自然的軍艦,還有其他各國軍艦隨行,美國方面都臨時安排了兩艘巡洋艦以訓練的名義加入到艦隊當中,日`本方面也是派出了一艘巡洋艦,除了這兩個國家外,甚至英國都是安排了一艘驅逐艦加入到艦隊當中。國民軍的慢慢壯大,也不得不讓英國重新考慮遠東政策,儘管他們是希望袁世凱贏,但是凡事都是有例外的,萬一袁世凱要是輸了呢,那麼英國就不得不面對陳敬雲統治中國的事實,儘管這個可能性朱爾典認爲不大,但是爲了避免日後的麻煩,現在還是需要做一些前期準備的。如此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英國安排了一艘驅逐艦加入到艦隊當中爲陳敬雲護航。

除了軍政要員外,陳敬雲還帶上了家人,這一次去南京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福州來了,把林韻和羅漓兩女留在福州是不適合的,加之林韻的孕期反應不大,自己也說過不會暈船,所以坐船前往上海不會有問題。倒是陳俞氏不去南京,儘管陳敬雲親自去請了兩次,但是陳俞氏依舊不想去南京,說這柳河巷的祖宅她住的習慣,年紀大了也不想奔波。

五月二十三號,經過精心準備後,陳敬雲率領國民軍體系的衆多軍政要員,甚至還有這些軍政要員的家屬們登上艦隊,隨同的還有警衛師一個團,全部人員加起來足足數千人,艦隊裡除了大小二十餘艘軍艦外還有數十艘的運輸船。

薩鎮冰親自擔任艦隊總司令指揮艦隊起航,然後直奔上海而去。

國民軍要搬遷到南京去的消息沒有隱瞞,外人甚至能夠通過國民軍控制下的各報紙得知事情的詳情,這事同樣也引起了衆多人的關心和注意。

“這野心是要擺給誰看?”袁世凱氣悶的低聲喝罵着:“他的狼子野心不用這麼明顯人們都知道!”

陳敬雲的野心基本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陳敬雲雖然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自己要取代北洋統治中國,但是從國民軍的一步一步發展勢頭來看,絕對是朝着這個目標前進着,絲毫沒有低調的意思。但是以往不管怎麼說,國民軍還是保持了必要的矜持,表面上依舊是服從中央政府的領導的,而現在甚至招呼都不給袁世凱打一個,就直接把東南宣撫使府和國民軍總司令部搬遷到南京去,這明顯是要打北洋的臉,打他袁世凱的臉,這如何能夠讓袁世凱不生氣。

唐繼堯也是一臉沉悶:“這陳敬雲倒是無所顧忌了!”

“唉,現在國民軍那麼強勢,做出這些事情來也不足爲奇了!”他身邊的一個滇軍將領也是一臉鬱悶。

國民軍和滇軍乃至桂軍同樣是軍閥,但是軍閥之間爲什麼差距就這麼大呢?想當初國民軍還不如滇軍呢,去年的時候滇軍也還能和國民軍相提並論,但是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國民軍已經成長爲可以和北洋公開對抗的勢力了,而滇軍雖然也有發展壯大,但是兩者間的距離卻是被越拉越大,這讓唐繼堯苦思不解的同時更不甘心!

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8章 山東亂第997章 陰謀(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94章 軍校演講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969章 北非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75章 演講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章 林家有女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379章 休閒日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02章 遷移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891章 趙臨東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6章 軍服肩章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92章 定都之爭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0章 購軍械(三)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52章 蔡凝(三)第34章 激戰福鼎(一)
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8章 山東亂第997章 陰謀(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94章 軍校演講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969章 北非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75章 演講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章 林家有女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379章 休閒日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302章 遷移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891章 趙臨東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6章 軍服肩章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92章 定都之爭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0章 購軍械(三)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36章 軍服肩章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52章 蔡凝(三)第34章 激戰福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