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

????儘管戰列艦已經不再是海戰的核心,航空母艦纔是未來的海軍核心,但是現階段而言,高速戰列艦依舊是海軍不可缺少的一環,兩者是搭配使用的。當然了,那些低於三十節航速的戰列艦作用就不大了,不過中國海軍也沒繼續建造三十節以下戰列艦的計劃。

所以中國海軍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主力艦噸位,以便用來建造高速戰列艦,同時海軍內部還希望用一部分的主力艦噸位建造均衡性重型巡洋艦,中國海軍一直都是對現役以及建造重的條約型萬噸重型巡洋艦嚴重不滿,早就想着建造性能更好的均衡性重型巡洋艦了,而按照條約規定,這些均衡性重巡由於噸位將會達到一萬噸以上,所以會被劃入主力艦噸位中的。

“目前我國主力艦的噸位已經是嚴重製約了我國海軍的發展,導致我國沒有足夠的主力艦來爲航空母艦進行護航!”關時傑身爲航空派將領,自然是從航空母艦的作戰角度出發。

陳敬雲道:“我們要提高主力艦噸位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是肯定的,日`本那邊已經是威脅着退出談判了!”關時傑如此道。

對中國海軍增長最爲敏感的自然是日`本了,中國的代表團一提出要增加主力艦噸位,人家日`本立馬就跳腳了,二話不說就是直接反對,而且是放出了狠話,如果中國執意要增加主力艦的噸位,那麼日`本就會退出談判。而美國和英國也是極力反對,聲稱中國海軍主力艦噸位的繼續上漲會嚴重威脅到世界安全。美國和英國以及法國在亞洲可都是有着殖民地的美國的菲律賓、英國的英屬印度支那,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地區可都是在中國的威脅之下。

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意大利這個打醬油的國家外,其他國際幾乎都是一致反對中國要求增加主力艦噸位的要求。

“這些人,都想着把我們限制住呢,按照我們海軍的意思是,乾脆退出這一條約算了,到時候大不了就來一場海軍競賽,誰怕誰啊!”宇文濤的年紀在一羣海軍高層中是屬於年紀比較輕的一個人了,說起話來也是有些蠻橫。

一邊的關時傑也是沉着臉色道:“現在他們不但反對我們增加主力艦噸位,而且日`本那邊也是提出了增加航空母艦噸位的提議。”

“哼,他倒是想的美,想要把航空母艦的噸位提高到和我國一樣。”旁邊的宇文濤如此道:“也不想想,他們有沒有錢來造那麼多的航空母艦!”

日`本現在連十萬噸的航空母艦噸位都還沒用掉呢,再給他們增加噸位實際上也是沒有太大用處,但是如果放寬了他們的航空母艦噸位限制,那日本人要是發了狠一口氣憋出十三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日`本這個國家,向來都不能用常理來形容的。

陳敬雲仔細想着:“現在分歧那麼大,那就是沒辦法談了?”

這一次的海軍談判分歧主要還是集中在中國身上,中國想要增加主力艦噸位,同時要反對日`本增加航空母艦的噸位。

另外,意大利的態度也是非常的曖昧,意大利這十幾年在墨索里尼的掌控下,已經成爲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法西斯國家,兩個月前就是發動了對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的軍事進攻,而對於意大利的進攻,英法方面都是不滿的。如此情況下,意大利也是不太願意簽署這一條約來限制自己的海軍發展。

六個主要簽約國中,中國、日`本、意大利都是對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不滿,這樣下來幾乎就是代表了這一次的倫敦海軍裁軍會議要無疾而終了。

而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陳敬雲已經知道世界大戰不用幾年就會大規模爆發,這段時間裡除了大力發展工業外,軍事力量也要大規模整備了,不能和前幾年一樣小打小鬧了,真正到了戰爭爆發時再進行大規模造艦,那麼就會趕不上戰爭了。

這種情況下,中國態度是非常強烈,在爭奪主力艦噸位無果後,陳敬雲也不是不再管其他國家的反應了,他心中規劃的戰爭準備計劃是不能因爲海軍條約的限制而停止不前的。

1936年一月二號,中國代表團正式宣佈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中國一退出,日`本在同一天裡也是宣佈退出談判。

如此情況下,英美法三國也是無奈,最後是他們三家繼續談着,而這裡頭的事情自然也就和中國以及日`本無關了。

中日兩國相繼退出倫敦海軍裁軍會議,這並不代表着中日兩國立馬就會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軍備競賽了。

陳敬雲還指望着將來大戰爆發後,讓日`本當馬前卒呢,再不濟也不能讓日`本投入到美國和英國法國這一邊,這中日關係也不能弄的太僵。

1936年的國際形勢裡,中國的主要敵人實際上已經變化了,日`本已經不是中國的首要威脅國,英法美三國纔是中國繼續擴張的主要障礙,理由?很簡單,東南亞地區都在這三國手中呢。

至於日`本,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有些尷尬,一方面兩國的敵意一直都存在,兩國的矛盾幾乎無法調和,中國雖然有信心把日`本打敗,但事實上中國並沒有把日`本徹底擊潰的實力。

這並不是說日本有多強,而是因爲中國一旦大規模進攻日`本本土,用腳趾頭想都會知道,英法美三國立馬就會支持日`本,然後發展下來就會對中國極爲不利。

所以這幾年來中國和日`本的關係一直都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兩國的商業貿易一天比一天活躍,但是兩國始終都把對方當成了敵對國。

中日兩國的關係是極其複雜的,不能簡單的用敵人或者朋友來分辨。

因爲中日兩國存在着矛盾的同時,中國也和英法美等國存在矛盾,同樣的,日`本也和英法美存在矛盾,而陳敬雲想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刺激日本和英法美之間的矛盾,如果日`本能夠像歷史上一樣進攻英法美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那麼陳敬雲做夢都能笑醒了。

畢竟坐看敵人爭鬥是最讓人賞心悅目的事情了。

但是要怎麼才能讓日`本走上和歷史一樣的道路呢,這就是陳敬雲這幾年一直所思考的問題了。

這個時空的日`本和歷史時空裡的日`本已經極爲不同,日本的實力被削弱了衆多,而且頭頂上還懸着中國這麼一把大刀隨時砍下來,所以日`本現在的戰略局勢裡史實上要更差,它不可能在中國處於敵對的狀態下去主動南下,這不是開闊疆土而是自找死路。

陳敬雲想着日`本人也不可能那麼傻。

如果日`本不和歷史上一樣挑起太平洋地區的對英法美的戰爭,那麼這個膽子就得落在中國身上了。

中國是必須參戰的,這不是陳敬雲個人的意願,而是整個國家的發展所驅使,中國的工業發展快速狀態,需要更多的市場和原料來源地,同時中國這幾十年來民族主義空前壯大,而這種激進的民族擴張主義是需要宣泄口來發泄的,陳敬雲總不能一直喊着華夏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的同時一直壓制民族的擴張。

陳敬雲早年弄出來的民族擴張主義,種族優越論雖然對國社黨的早期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也是越來越危險,這種危險甚至都不是陳敬雲可以用個人威望強行壓制的。

此外,中國在三十年代早中期乃至現在進行的經濟政策表面上看有着極大的好處,但是問題也是多多,要是這麼持續下去的話,估計到四十年代中國自身就會出現重大的經濟問題。

所以不管是出於民族情緒還是出於國家發展又或者是經濟狀態來看,中國參戰是必須的,就算別人不挑起戰爭,中國都需要主動挑起戰爭。

這種情況不單單是中國如此,實際上美國、德國都差不多,德國方面更爲明顯一些,希特勒用着納粹主義獲取了權力,就必須順應民心一步一步向外擴張,一旦停下來納粹黨也就完了,要不然希特勒歷史上也不會一次一次的發動對外戰爭了,甚至想要停戰都停不下來,因爲那個時候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美國那邊也差不多,爲了徹底的刺激經濟發展,走出經濟危機的困局,美國也是需要戰爭的,歷史上的日`本主動進攻美國後,估計那羅斯福都一個人躲着偷笑了一整天。

中國是需要戰爭的,但是怎麼打又是另外一會事了。首先不能和全世界爲敵,陳敬雲再自大也不是慈禧,沒有向全世界開戰的勇氣。而這個向全世界開戰大體上就可以認爲同時向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蘇俄開戰。

而從現實考慮,一旦中國到了必須發動戰爭的時候,主動進攻東南亞地區,只要英法美蘇的領導人不傻,那麼他們肯定是會聯合起來對付中國的。這不是瞎說,也不是陳敬雲從後世裡帶去的被迫害症,而是現實考慮,如果中國進攻東南亞地區,英法兩國肯定會抵抗,然後中國就算順利拿下東南亞,但是面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大規模擴張,加上德國在歐洲方面的大規模擴張,美國能坐得住纔怪了,到時候美國的參戰是必然的。

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75章 演講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848章 空襲!!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19章 桃花情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12章 大戰(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2章 兄弟(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13章 大戰(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48章 吉利斯(二)
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75章 演講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848章 空襲!!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19章 桃花情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54章 戰損(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12章 大戰(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65章 慘烈(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002章 兄弟(一)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918章 F5對P51(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13章 大戰(三)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148章 吉利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