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基礎行業

從造艦就可以看出來基礎材料行業有多麼的重要,如此也就不難理解陳敬云爲什麼把那麼多的資金投入到東南鋼鐵廠中,爲它購買衆多的技術專利,引進各種技術,爲了就是給這個國家的工業奠定一個基礎!而東南鋼鐵廠也僅僅是一個基礎而已,限於福州的侷限性,東南鋼鐵廠現有的規模已經足夠了,東南鋼鐵廠的主要客戶還是福州兵工廠等國民軍體系下的軍工企業,比如兩個船廠,三個兵工廠,這些都是軍工產品,需求量也是有限的,繼續擴大規模的話不但煤礦、鐵礦的來源都要海運過來到福州,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福州兵工廠也用不了那麼多多,那些民用剛纔就要海運外銷,這就多了一道麻煩。

爲此,東南鋼鐵廠的第一期建設工程結束後,第二期建設工程將不會在福州,而是在上海,東南鋼鐵廠將會在上海建設一個規模更大的分廠,而鐵礦的來源已經選好了,那就是馬鞍山等蘇南地區的鐵礦,由於建設在上海,附近的民用市場也更大,運輸也更方便,這對鋼鐵廠的後續發展極爲重要,畢竟鋼鐵廠的需求也不能一直靠着軍工企業來支撐着,以後大量的民用市場纔是一個企業不斷擴大發展的剛性需求。

要建設鋼鐵廠,要造軍艦,要重建海軍,這些都需要時間帶來一步一步的走,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是需要持續不斷的多年投入,而陳敬雲是有在個決心的。

不過有決心是一回事,具體怎麼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要重建海軍那是肯定的,要造艦也是必須的。但是也得分時候,比如現在這種時候嘛,陳敬雲是肯定不會給海軍再多的錢去造艦了。

現在國民軍爲了和北洋爭霸,需要的軍費是海量的,東南宣撫使府爲了繼續擴大陸軍規模就已經深感吃力了,海軍那邊自然就要放一放。所以1913年度的海軍軍費中,除了必要的艦隊維持經費外,就只是額外給了一百萬的造艦經費,而這一百萬的造艦經費也就是那兩艘驅逐艦的前期經費,實際上,買一艘這樣的驅逐艦也不過兩百多萬,而國民軍自己要造的話,前後的花費一艘至少要貴一倍以上,不過爲了培養自主造艦的能力,哪怕是再貴也得咬着牙上,一時間拿不出那麼多錢來的話,那麼就每一年那一部分,現在就先開個頭。

今年給一百萬,明年的話看形勢,如果國內局勢順利財政不緊張的話就給多一些,不然的話陳敬雲也就打算着只給海軍基本的維持經費,造艦經費頂多也就百來萬維持着船廠而已,其他大頭還是得給你陸軍部分。

國民軍的陸軍規模一直是在持續擴大着的,從六旅時代開始就沒停下過擴軍的步伐,每個時期都有新部隊在訓練,只不過有的時候步伐大一些,有的時候步伐小一些而已。皖贛戰事前,國民軍就抽調現有的部隊組建了三個混成旅,這些部隊被部隊被抽調走了後,原有部隊比如第三師、第八師等部隊就要補充人員裝備恢復編制,如此一來也就是變相的增加了一萬五千人的兵力。

加上這個時候第十一師的編練工作也還在進行,爲了這個師而專門購買的數十門火炮已經回國,並組建的第十一炮兵團開始訓練,按照國民軍新組建部隊需要大約半年時間的話,預期第十一師會在兩個月內正式成軍。

第十一師之外,國民軍還在江西成立了第四混成旅、在蘇南成立的第五混成旅,並且在下一步的擴軍中,參謀部已經建議擴編混成旅的規模,用於國內山地等偏遠地區的作戰任務,十二個正規野戰師則用來擔負國民軍的戰略決戰任務。這也是在軍費和重武器緊缺的情況下不得已的方法,一個正規師的編成需要的花費實在太大了,不管是北洋方面還是國民軍方面,現在養着十幾個師都是已經覺得很吃力了,要想繼續擴大部隊的數量,那麼就需要採取靈活方式,比如組建不需要太多重武器的混成旅。

這一點不但國民軍這樣做,袁世凱也是怎麼幹的,除了十幾個正規師外,他已經先後組建了四個混成旅。畢竟陳敬雲有參謀部爲他出謀劃策,人家袁世凱也有個陸軍部爲他出主意,而且說起這混成旅的模式,還是人家袁世凱先玩的,國民軍不過是後來者。

皖贛戰役結束後,國民軍決定成立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等到國民軍的現階段擴軍工作全部完成,那麼國民軍陸軍將會擁有十一個步兵師,一個警衛師,五個混成旅,一個獨立榴炮彈的編制,主力部隊的兵力高達十五萬人,105榴炮三十餘門,七十五毫米火炮數百門之多。如果再加上將近二十個的地方守備團,海軍兩個要塞守備團以及其他文職軍人,那麼國民軍的總兵力將會接近二十萬人。

щщщ ✿тт kΛn ✿¢ ○

如此大規模的兵力縱然還不如北洋,但是已經接近了,畢竟北洋體系下的直屬部隊也就那十幾個師,那些附屬派系的部隊雖然同屬於北洋體系,但是袁世凱要調動起來也是個麻煩事。

這十幾萬部隊裡頭,裝備也是不如開始只有幾個師的時候那麼單一了,輕武器還好,比如步槍依舊是漢陽造和88式以及12式三種爲部隊的主力步槍,輕機槍就更簡單了,只有麥德森,重機槍也就是以德造01式、99式以及福州兵工廠仿造的08式爲主。手槍就亂了,各種手槍都有,尤其是軍官的配槍更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有些是繳獲的,有些乾脆是自己買的,加上福州兵工廠仿製柯爾特1911手槍的元年式手槍產量雖然在慢慢提高,但是遠遠無法滿足部隊的需求,加上手槍遠不如其他武器那麼重要,所以也就沒被納入重點生產的項目當中。如此就導致了國民軍中裝備的手槍五花八門亂七八糟,後勤部門只供應元年式手槍彈,左輪手槍彈,其他那些雜牌手槍的子彈是不提供後勤保障的,自己買的槍自己買子彈去……

部隊的馬槍裡頭用的是改進自12式步槍的12式馬槍,主要用來裝備各師的偵察營的騎兵們,裝備數量不多,另外國民軍也繳獲了相當一批的日造馬槍,也用了一部分。

總體而言,輕武器部分還是保持了相當規模的統一,不會給後勤系統造成太大的的壓力。

不過重武器方面就有些亂了,尤其是75毫米的火炮。

國民軍的重武器可分爲兩個部分,一個迫擊炮,另外一個則是火炮。迫擊炮要簡單的多,都是福州兵工廠自造,目前來說全球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雖然國民軍的迫擊炮在國內戰場上已經大規模應用,也引起了一些列強軍官的注意,不過基於對中國的落後印象,加上迫擊炮那簡單無比的構造,就讓人們認爲這是一種國民軍礙於技術能力不不足,無法大規模裝備火炮的情況下而弄出來的湊數的東西。這個時候戰壕戰還沒有成型,迫擊炮的作用對於現在的列強部隊而言並不大,至少他們認爲不大。

而國民軍裝備的火炮部分,就顯得雜亂了,德國貨,日本貨,美國貨,國產貨什麼都有。本來國民軍建立的前端時間,規模並不大的時候還好,火炮的型號是較爲統一,大規模裝備了日`本火炮和德國火炮,但是隨着時間慢慢過去,國民軍又裝備了大量的美造火炮,然後又從歷次戰役中繳獲了衆多的亂七八糟型號的火炮。這隨着時間慢慢過去,部隊的火炮型號也就開始變得雜亂起來。

比如前線的第一師,開始裝備的是兩個德造野炮營和一個德造山炮營,但是在前後數次戰事中,火炮損失了十多門之多,後來國民軍給第一師重新配備火炮的火炮中,有兩門日造野炮,有兩門福州兵工廠自造的山炮,還有三四門繳獲自北洋的日造火炮。其他部隊也是差不多如此,原本剛成立炮兵團的時候,配屬的火炮都是同一批,但是歷盡戰鬥損失和補充後,就顯得有些雜亂了,尤其是現在國民軍的部隊數量衆多,火炮數量已經嚴重緊缺,除了前期的那些主力師外,很多部隊已經開始缺編火炮,比如第三師的那個山炮營被抽調了兩個山炮連後,就一直沒能得到補充,第八師的那個山炮營倒也被抽調了相當一部分到第二混成旅裡頭。

皖贛戰役後,國民軍又繳獲了不少的各型號火炮,那些堪用的都直接補充進入部隊當中,而不堪用的就是封存以及賣給了滇軍一部分。

爲了解決國民軍各部隊火炮型號雜亂的問題,參謀部是準備對各炮兵團進行一次調整,儘量讓各炮兵團所轄的火炮同屬一個型號,不要出現一個山炮營裡有三四種型號山炮的尷尬事情。不要過這種調整也是限於小範圍內,比如蘇南地區和皖南地區的部隊進行調整,然後江西地區的部隊進行相互的調整,廣東和福建的部隊也進行調整。簡單說就是就近搭配,總不能做出爲了調整幾門火炮就不運輸好幾千裡的事情來。

部隊的任何調整都是要以不影響部隊戰鬥力爲前提!

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10章 衝鋒(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65章 慘烈(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14章 D5系列第143章 飛鴻號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40章 秋熱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5章 北京兵變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82章 左將軍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35章 岑春煊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14章 D5系列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056章 分析(二)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33章 直升機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
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10章 衝鋒(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865章 慘烈(二)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14章 D5系列第143章 飛鴻號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40章 秋熱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5章 北京兵變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82章 左將軍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35章 岑春煊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14章 D5系列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056章 分析(二)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833章 直升機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