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南下北上

餘額不足

陳敬雲也瞭解目前的財政狀況,所以對安華林的反應並不吃驚:“這購置設備是爲了擴建兵工廠,你也知道外購的話價格太貴,自己造的話十塊錢的東西去外面買就要十五塊,二十塊!”

安華林卻對陳敬雲的話不怎麼贊同:“都督,雖然我不太懂軍事,但是也明白自己造軍火的重要性,但是這個要分時機的,如果我財政部裡有着幾千萬的庫存,那麼拿出數百萬來擴建兵工廠自然是可行的,但是我財政部的庫存不過四百餘萬,軍隊和軍政府的開銷又不是小數目!而且還得準備近期的軍械款,別說是拿出三百八十萬,就算是三十八萬也是沒有的!”

陳敬雲對他的話卻不惱:“別急,我這不過是把清單給你看一看罷了,也沒叫你現在就拿錢出來!叫你來,一方面是提醒你把兵工廠的經費撥過去,另外一方面嘛,則是我們一起謀劃謀劃借錢的法子!”

“兵工廠的經費他們來找過我,我不是不給他們,只是前幾天忙着一時走不開,等會回去我就給他們放款!”安華林繼續道:“至於都督你說的借錢,是不是關於愛國債券的事?”

陳敬雲點了點頭:“這個也算!”

安華林道:“愛國債券兩天前已經開始銷售,不過成績不太理想,兩天一共買了不到五十萬,其中多數還都是我軍政府內任職的諸公購買的!”

“這樣要猴年馬月才能把第一批五百萬賣出去?”陳敬雲有些被打擊了。

“主要是因爲我們福建現在還沒有完全統一,而且現在湖北和江蘇前線戰事不利,很多人都在擔心北洋軍南下!”安華林說出了主要的原因。

愛國債券這東西能否賣出去跟福建國民軍的戰績以及整個南方的局勢聯合到一起,如果南邊勝了,福建軍政府自然也就不會垮臺,那麼愛國債券也就能賣出去了。

“罷了,他們不賣我們總不能強求人家!這次來主要是想要和你說,我準備把鹽政拿出來抵押去借錢!”陳敬雲開口就是鹽政又是嚇了安華林一大跳。

“都督,這可萬萬不可!鹽政可是目前我財政收入的大頭,把鹽政抵押出去以後要是有個萬一……”安華林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鹽政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清楚,人家朝廷糊塗了那麼多年也沒把鹽政讓給外國人用來貸款,怎麼自己這個都督就把主意打到鹽政上去了。

陳敬雲卻不以爲然:“我問你,假如沒有貸款,以目前的財政收入軍政府能夠堅持多久?”

安華林心裡默算一番後道:“政府經費各部門加起來雖然不少,但是大頭還是軍費,按照目前的庫存和預計收入,財政還可以堅持四到五個月,到時候財政整頓的也差不多了,新一年的稅收也上來了,雖然差強人意,但是勉強能支撐!”

“你別忘了我們還有一個軍購合同,那裡還有兩百多萬沒給呢!”陳敬雲提醒他

安華林一聽,臉色也是沉了下來,如果把那兩百多萬的軍械款一給,那麼別說支撐四五個月了,就連兩個月都支撐不了。

這時候陳敬雲又接着道:“我也實話告訴你,等那批軍械到了,我打算繼續擴編,編成至少六旅兩團的野戰部隊,然後再建三到五個團的地方守備部隊。”

安華林是一邊聽陳敬雲說是一邊計算着可能增加的費用,不等陳敬雲說完他就已經停止了計算因爲當他聽到說六旅兩團的時候就知道,增加的那麼多軍隊單憑福建絕對養不起。到時候每年的財政缺口就不是幾十一百來萬的事,而是數百上千萬的缺口。

然而轉念一想陳敬雲可是都督,而且能夠以這麼年輕的年紀就掌控福建一省,數萬大軍,絕對不是什麼愣頭愣腦的笨人!所以他問道:“都督,莫非你是有什麼辦法?”

陳敬雲道:“還是那句話,借!”

安華林道:“借了怎麼還?靠福建一省以後絕對是財政赤字,那裡有錢還?”

陳敬雲道:“我可沒說過靠福建一省來還!”

聽到這,安華林腦海中冒出了一個天大的想法,可是他沒直接問,而是看了陳敬雲一眼後道:“還請都督點拔?”

陳敬雲笑了笑,站了起來後走到門前,擡頭看向天空:“在這個時代,要強國富民,就必須發展工商業,有鋼鐵機器纔有戰艦大炮,才能不被外人欺凌。可福建多山少田,一省之地收取的田賦不如江南一大縣,交通不便又沒有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只能靠傳統的茶葉、木材、造紙維持地方經濟,而要在這裡發展工商太困難了,馬尾船廠的沒落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清廷前後投入近數千萬兩,可是最後得到的不過是一片荒草而已。”

由於福建的地理環境以及礦產資源的缺乏,就決定了他要發展工業是困難重重的。在這個年頭,一個地方要經濟發展,第一種是有便利的交通可把商品擴散到廣大地區比如上海,廣州,第二種就是有重要的礦產資源,比如東北地區,還有就是集合了兩者優勢的地區,比如湖北。然而福建什麼都沒有,沒有探查到大型的礦產資源,更加沒有長江珠江這種大江河流,也沒有鐵路。整個省份的內陸交通就只靠一條只可通行小型船隻的閩江,更關鍵的是閩江中上游南平以北的幾條支流都是小河,只能走竹排木筏之類的,當年福建茶葉大肆出口的時候,上游各縣的茶葉運輸就是靠小竹排之類的運輸到南平,再換船到福州。

沒有重要資源就得不到鐵路投資,沒有鐵路,也沒有大河造成交通不便,福州沿海地帶的商品就只能覆蓋在省內。遠不如廣州生產的商品可以依靠珠江的數條大型支流覆蓋到遠到廣西等整個南部地區,而上海就不用說了,長江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命脈,上海生產的產品能一路賣到重慶去。

如果說幾十年前福建還能依靠茶葉出口成爲經濟強省的話,那麼印度茶葉擠佔全球市場的現在,福建就只能靠着造紙、茶葉、木材等少數幾項傳統產業維持着一個虛弱不堪的經濟體系。

這也就是辛亥後的軍閥混戰年代裡沒福建什麼事的根本原因!

自從陳敬雲這段時間全面的瞭解過福建的經濟體系後,他就把以前穩步慢行的策略拋棄了,現在他唯一想要的事情就是擴軍,然後南下或者北上,南邊的廣東乃是中國財賦重鎮,地位和江蘇不相上下,而北邊的浙江經濟也不差,雖然不如廣東,但是比起福建來卻是強太多了。

如果不擴軍走出去,那就是原地等死,過上幾年陳敬雲就得和其他被打敗了的軍閥一樣,可憐兮兮的逃入租借當寓公。

陳敬雲不想當寓公,雖然他沒有那種爲了國家民族會噁心瀝血的情懷,但是爲了自己,爲了那一旦有了就不願意放下的權力,陳敬雲也絕不願意失敗。

“那都督的意思是南下還是北上?”安華林突然覺得自己彷佛回到了三國時代,而自己面前則是站着一個主公,而自己則輔助着這位主公開創霸業。

陳敬雲道:“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還得看具體情況!”

說實話,陳敬雲還沒有決定好,原本他的打算是先整頓好福建省內,然後擴軍尋找機會謀取向外擴張,但是按照他原來的時間表那得是明年,甚至後年的事,至少不是現在。但是現在看來,當初的想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了!原因很簡單,他發現福建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錢長時間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所以他必須要早點行動!

足足一個小時後,安華林才辭別回去,得知陳敬雲決心擴張的時候安華林也就不反對陳敬雲拿鹽政做抵押貸款了,不過找誰借款,具體的章程如何就得詳細規劃安排了。

看看時間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他正準備離開時,裝備部的歐陽天來了,來的人還不止他一個,還有陳奎、陳衛華兩人。

“怎麼都一起來了?”陳敬雲問道。

陳衛華和陳奎都想開口,但是陳衛華卻搶了個先:“都督,卑職等來是爲了那批軍械!”

歐陽天這時候也是露出苦笑:“我也沒說,是他們自己聽到消息後就跑了過來!”

這批新到的軍械太過於重要,歐陽天自然不可能自己決定而陳奎和陳衛華又纏着他不肯走,所以就乾脆帶着這兩個人到都督府,直接讓陳敬雲決定了。

“軍械?第八團現在人員有多少了!”陳敬雲先問了起來。

陳衛華道:“現在已經接近滿員了!就差軍械了!”

陳敬雲點頭:“既然已經滿員,歐陽天你就從這批軍械中拔出一個團的長槍和手槍給第八團!”

陳奎聽罷臉色一暗,他的部隊雖然已經齊裝滿員,但是隻有一個營的部隊裝備的是漢陽造,其他的都是老舊的快報廢的曼利夏!而他知道新到的這批槍械中只有六千支槍,也就是說給了第八團四千支後就剩下兩千支了,兩千可不夠裝備一個團的。

見陳奎如此,陳敬雲也知道他心裡想的什麼,當即道:“陳奎你也別擺臉色給我看,剩下的兩千支槍都給你拿去!”

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2章 大戰(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775章 演講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75章 演講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599章 鎮壓(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98章 鎮壓(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
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8章 F5對P51(二)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212章 大戰(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775章 演講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75章 演講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599章 鎮壓(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98章 鎮壓(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