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

日`本東京郊區的一棟小巧精緻的院落內,饒是坐在木製廂房內喝着冰鎮的夏飲但是上原勇作依舊是喘着粗氣,東京的夏日一如既往的炎熱,向來怕熱的他整個夏天都躲在這座東京郊區的別墅裡避暑,但是依舊擋不住心中的那個煩熱。

朝鮮方面的戰事遲遲沒有獲得進展,這讓他這個陸軍大佬受到了外界龐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海軍的人,天天都叫嚷着是陸軍挑起了這場戰爭,而陸軍挑起了這場戰爭後卻是毫無作爲,旅順和朝鮮兩地戰事近一個月來沒有任何的進展,平白讓海軍獨立承擔了作戰任務,而不久前的東海大海戰中海軍失利,兩艘戰列巡洋艦被擊沉後海軍更是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到了陸軍身上,非但如此,就連普通國民們也是認爲陸軍在這場戰爭中沒有用心用力。

這種情況讓上原勇作頗爲惱怒,這十幾年來如果不是海軍一直壓制着,他們陸軍怎麼可能會變成如此模樣,這些年海軍一艘一艘軍艦開造,無數的軍費都被海軍給拿走了,陸軍只拿那麼一丁點,連維持都難以維持更別說發展了,就以坦克爲例子,歐洲戰爭中已經把坦克的優勢向全世界展示了出來,日`本陸軍內部自身也是呼籲大量裝備坦克,但是陸軍口袋空空根本就拿不出什麼錢了,所以這好幾年過來了依舊沒能大量裝備坦克。

喝了口這冰糖水,上原勇作深深的嘆了口氣,自從前幾年元老中的陸軍大佬山縣有朋去世後,陸軍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元老了,只能以上原勇作等幾個元帥爲核心形成勢力來和政府以及海軍相抗衡了。日`本現今的元帥和別國的元帥不大相同,日`本的‘陸軍元帥’只有西鄉隆盛一人,隨後改制撤銷了元帥官階,隨後又在1898年重新設立元帥府,調功勳卓著的老將入元帥府,正式名稱爲‘元帥陸軍大將’‘元帥海軍大將’實際上這是一種終生制的官階、名譽稱號,乃是集官職和軍銜一體的產物,並不是單純的軍銜。加上元帥都是老邁退休才能加入元帥府,所以基本不插手軍方事務,然而這些元帥們哪怕是退休了但是一個個也是影響力龐大,就和當年的山縣有朋一樣在背後繼續掌控權勢。

山縣有朋等老一代的元老們死了後,陸軍裡頭也是出現了以上原勇作爲核心的上原閥一派。

“元帥,朝鮮的第二軍來報了!”就在上原勇作嘆着氣的時候,外面來人並給他遞上了一紙戰報。

上原勇作看了戰報沒多久,那臉色就是越來越深沉:“白川他是怎麼搞的,怎麼會讓支那人繞道背後去!”

就當上原勇作臉色深沉之際,朝鮮新義州,日`本陸軍第二軍的指揮部內,陸軍大將白川義則同樣是陰沉着臉:“義州郡那邊的第五師團一萬多人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中國人從他們面前經過而無動於衷嗎?還有第六師團是怎麼回事,怎麼還沒有截住中國人的部隊!”

白川義則大發脾氣不是沒有理由的,他的第二軍正在丹東,新義州一帶和中國軍隊激戰,這個時候如果被一支數萬人的中國部隊插入到自己的縱深後方的話,那後果可就不太妙了,所以他對第五師團在義州郡的毫無作爲甚爲不滿,更對前往增援的第六師團沒能擋住中國的裝甲集羣充滿了指責。

只是他這些指責實際上也就只能自己嘴上說說,說真的出現現今這個情況是第五師團和第六師團都不想的,而且第五師團和第六師團已經算是英勇奮戰了,絕不是說沒打就轉身跑了的那種國民革命軍,數天前第六師團下轄的第23步兵聯隊面對着三四百倍優勢兵力以及無數坦克的打擊下,雖然沒能堅守下來而撤退,但是依舊頑強反擊,獲取了一定的戰果。

日軍上下都認爲自己的戰鬥力高於中國軍隊,實戰中兵力相同的情況下日軍也能夠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日軍卻是同樣有着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兵力上的劣勢,雖然說日`本經過動員後能夠武裝起上百萬的陸軍來,但說的是全面動員後,而這個動員是需要時間的。

在戰前,日`本在旅順是一個師團,朝鮮有三個師團。自從1923年初中日兩國局勢緊張後,日`本陸續向朝鮮增兵到了一個師團,又向旅順增援了一個混成旅團,戰爭爆發後日軍全面動員,又陸續向朝鮮增援了三個師團,剩下的現在還在日`本國內進行動員中。

所以說目前日軍在朝鮮一共有着七個師團,旅順又一個師團再加一個混成旅。而在朝鮮的七個師團中,一個師團剛從釜山登陸,另外一個在平壤一帶,此外朝鮮東北部還有一個,所以在新義州、義州郡只有四個師團以及若干獨立騎兵、炮兵等部隊,總兵力約十萬人。這十萬人還分散到了方圓數十里的戰線裡頭。

而日`本第二軍四個師團所面對的是中國陸軍第八軍以及第十軍部分部隊,直接面對的中國兵力就是超過了八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以及四個炮兵旅,總兵力超過十五萬。

在兵力的數量上中國一直都佔據着優勢,日`本陸續增兵但是中國也在繼續增兵。

如今義州郡那邊又出現了一箇中國人的裝甲集羣,而這個裝甲集羣可是高達三個師總兵力超過了四萬人的龐大兵力,不算裝甲集羣裡頭的那些坦克,單純是兵力上就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兵力上處於劣勢的日`本雖然一開始的時候還抱着一個日本兵可以打十個中國兵的態度,但是在丹東激戰一個月後早就把這種心思給放下了,那日本人雖然狂妄了些但也都不是傻子,能夠打贏甲午和日俄戰爭的日`本將領可不是什麼庸才,日軍裡頭的高級軍官素質要遠勝陳敬雲手下的這支國民軍。

所以日軍在丹東激戰的這一月裡頭沒有出現抗戰影視劇裡頭的那種不堪場面,相反日軍打的是相當不錯,要不然也不能夠以十萬不到的劣勢兵力就擋住第八軍和第十軍十五萬兵力的進攻了,要知道實際上這年頭中國在東北戰區的部隊在火力上甚至是超過了日`本方面的,東北戰區裡頭因爲局勢緊張,所以軍事物資都是優先補充,中國陸軍裡頭爲數不多的幾個1922年編制的步兵師全都在東北戰區,更別說東北佔據裡頭還集中了中國十個炮兵旅中的七個之多。

只是日`本陸軍雖然在傳統`戰事上表現良好,但是依舊有着他們的侷限性,而這個侷限性就是表現在了坦克應用方面來。

戰前日`本已經是預料到中國會派遣大量坦克參戰,所以不但有着第六師團這個大量裝備了反坦克武器的師,而且還臨時組建了好幾個反戰車大隊配屬朝鮮方面。只不過日`本對於坦克的認識依舊來之於歐洲戰爭,認爲中國陸軍中的坦克也會和歐洲戰場上一樣,把坦克分散配屬給各步兵師並掩護步兵進攻。而在丹東戰事裡頭,第八軍也的確是得到了一個坦克營的支援,並且把這個坦克營投入了戰場支援步兵進攻,而這也就讓日`本陸軍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但是日`本陸軍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對坦克的運用根本就不是如此,他們是怎麼也沒有想到中國會把坦克集中起來,更加沒有想到中國會把坦克,卡車等全部集中起來組建裝甲集羣。

於是乎日`本陸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古樓子前線就是被突破,然後義州郡的第五師團也是被牢牢牽制,連東進增援的第六師團都是遭到了中國裝甲集羣的打擊,整整一個師團的防線竟然連三天都沒有撐下來,在中國裝甲集羣集中了第一裝甲師、第一師、第九師的集中進攻後,第六師團的防線在三天後就是宣告失守,此戰日軍傷亡以及被俘高達八千餘人,當裝甲集羣的裝甲洪流繼續往西進攻後,前來接受俘虜的第二十五師看到一千多的日軍俘虜驚訝無比,日軍士兵死戰是出了名的,打死打傷很容易但是要俘虜這麼多的日軍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六師團殘部退後了新義州後,中國裝甲集羣繼續西進,而從義州郡對岸九連城的第八軍兩個師也已經正在渡江,第十軍從古樓子渡江的兩個山地輕裝師除了一個直接爬山南下外,另外的一個師也是跟着裝甲集羣的西進道路前往義州郡。

屆時義州郡就能夠彙集三個步兵師以及一個炮兵旅的龐大實力,完全可以對龜縮在義州郡的第五師團實施全面進攻,由於此次戰役設計到第八軍和第十軍的部隊,爲了便於指揮,東北戰區司令沈綱上報國家軍事委員會後,將第八軍的部署在九連城地區的第十三師、第四十八師、第九炮兵旅以及第十軍的第二十五師編成臨時第一兵團,由東北戰區參謀長司徒鈞中將兼任兵團司令。

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57章 長樂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56章 北巡(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33章 喜與憂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章 花巷所聞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34章 變化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
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57章 長樂號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56章 北巡(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233章 喜與憂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章 花巷所聞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34章 變化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