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抵近京畿

山東濟南,國民軍第三軍指揮部內,徐離善正在揮動着手中的鋼筆寫着近期山東內報告,這段時間以來國民軍並沒有爆發太大規模的戰爭,只是在山東打了幾場小規模的戰事而已。自從二月份國民軍再徐州再一次擊敗北洋軍後,北洋就沒能夠組織起成規模的反抗了,從徐州前線敗退下來的北洋軍根本就是顧不上什麼抵抗了,全都一窩蜂的往北跑。

段祺瑞接任第二軍的軍長後,發現自己和馮國璋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爲現在這種局勢下,他段祺瑞一樣指揮不了其他北洋軍,只能是咬牙拉着自己的嫡系部隊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和第十六師在濟南佈防,試圖阻擋國民軍的北上步伐,而其他北洋軍早就已經往北或者往西逃了。

“哼,他們以爲往北,往西逃就能夠逃得了嗎?”段祺瑞對這些人的逃跑恨得牙癢癢的,但是卻依舊沒有任何辦法。最後當國民軍第一軍和第三軍的主力彙集山東濟南城下的時候,段祺瑞手下的這兩個師再一次發生崩潰,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只是硬抗了兩天後就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崩潰,而第十六師這支原本從前清禁衛軍改編而來的部隊向來就沒打過什麼硬仗的,當初在徐州的時候馮國璋就沒相信他們所以把他們安排在了後頭,而實際上第十六師也地區不值得信任,這剛開戰沒幾天呢,第十六師的兩個團長就是率領部下殺進了第十六師的司令部,雖然沒能把第十六師的師長和其他的高級軍官給抓到,但是這場突如起來的兵變還是讓段祺瑞的濟南防線在堅持了三天後宣告全線潰敗。

第十六師在兩個團長的兵變下,對國民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誠,然後第十一師也遭遇了重創後,段祺瑞只能是帶着七千多人的殘兵敗將一路往北撤退。

國民軍佔領了濟南後,李繼民所率領的第一軍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立即北上追擊,目前國民軍第一軍的前鋒第一師已經進入到了德州地界,距離天津只有兩百公里,沿着津浦線進攻的話距離北京不過三百公里!從徐州戰役至今不過一個多月,而國民軍已經在津浦線上推進了整整四百公里,這種進軍速度幾乎比後世的機械化大軍推進速度都快,而之所以有着如此快速的進軍速度,這個和津浦線是分不開的。

因爲國民軍的進軍路線就是一路沿着津浦線北上,而北洋的防守也是沿着津浦線來進行的這可不是說雙方指揮官都喜歡徐州、濟南德州這些地方,而是因爲這年頭交通水平低下,如果說國民軍想要快速推進到北京的話,就必須依託津浦線,不然的話就得慢慢爬山步行了,如果說第一軍是和其他部隊一樣屬於馱馬制的,沒有大量重炮,只帶了山炮和迫擊炮的話也勉強可行,但是第一軍和國民軍其他幾個軍都不一樣,第一軍乃是全重型軍,所屬地各師炮兵團都是編制了兩營野炮的挽馬制炮兵團,而且編制裡還有一個重型炮兵團,這就註定了第一軍必須依賴良好的交通條件才能進行大規模的作戰。

事實上,參謀部那邊就沒打算過讓第一軍去爬山,給第一軍配屬了那麼多的重火力希望的就是第一軍一路沿着津浦線打到北京去,可不打算讓第一軍去爬山。

第一軍在繼續北上,徐離善已經從內部軍報中得知第一軍的主要戰略目標依舊爲北京,而爲了支援第一軍的作戰行動,第三軍派出了第七師前往石家莊,準備切斷京漢線,預防北京的北洋軍沿着京漢線逃亡湖北,另外也是仿製湖北以及河南方向乃至山西等其他的北洋軍北上救援北京。

而第三軍的其他部隊則是沒有緊隨第一軍其後,徐離善接到了陳敬雲親自下達的指令,要求他把第三軍的指揮部設立在濟南,所轄的第三師以及第十八混成旅進行休整,另外對投誠的北洋軍第十六師進行改編。

由於這是北洋軍第一次成建制的投降,而爲了讓更多的北洋軍高級將領主動投降,陳敬雲也是不好直接公開的把北洋軍第十六師給拆散了後重新編練,只能是採取了婉轉了方法,給予這支部隊第二十三師的番號,投誠的高級軍官,比如那兩個團長直接升職,分別任命爲第二十三師的師長和副師長,然後第十六師的原有大量北洋軍中級軍官掉入第三師、第十八混成旅等國民軍其他部隊,而新組建的第二十三師中的中層骨幹軍官全部從國民軍其他部隊中抽調而來。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爲了安定那些投降高級軍官的心,並拉攏更多的北洋軍高級軍官投降,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把投誠的北洋軍衆的骨幹全部抽離原部隊,仿製他們進行第二次的兵變。

第三軍的主除了第七師去了石家莊外,其他部隊都是在休整並作爲第一軍的預備隊而存在。而這期間,自然免不了和其他沒有戰事的國民軍一樣,進行了大規模的清剿土匪以及私人武裝的行動。而在這期間,第三軍的部隊也是深入到了山東半島各地,第三師的主力抵達膠州鐵路沿線的濰坊。這一舉動雖然引起德國青島駐軍的注意,但是由於並不是在高密、膠州這些所謂的中立區,德國人自然是管不着中國軍隊在山東其他地區駐紮的。

陳敬雲把第三軍留在山東,自然是爲了將來的青島變動做準備,雖然到現在陳敬雲都沒有拿定主意到一戰爆發後怎麼解決青島一事,但是不管怎麼樣,早作準備總歸是不會有錯的。

相對於國民軍第一軍和第三軍的迅速進展,國民軍在湖北以及河南方向的進軍就要顯得緩慢許多,湖北方向雖然得到了一個混成旅的增援,但是國民軍依舊沒有足夠的兵力去發動對武漢三鎮的攻堅戰,第七軍的軍長林肇民也是得到了陳敬雲的指示:湖北不急!所以國民軍在湖北的數萬大軍就在和武漢周邊和段芝貴的部隊慢慢摸着,大戰沒有,但是小戰天天在進行。

在河南方向,第八軍的第六師在信陽方向和曹錕的第三師殘部展開了激戰,但是曹錕的第三師卻是得到了來至於段芝貴手下第六師一個旅的增援,加上第六師由於遠道而來,後勤補給不是很充分,所以在信陽吃了個敗仗不得不暫時停下進攻,並等待後勤補給的到位。

相對於信陽方向的失敗,國民軍第二軍在周口、商丘方向的進軍就要順利的多,第五師已經拿下週口,第八師已經拿下商丘。

這並不是說第五師和第八師有多能打,而是河南地區的北洋軍根本就沒去守這兩個城市,北洋軍部署在河南的第九師顯然已經是縮回了鄭州,周口和商丘這兩個地方只有河南省陸軍的部分,也就是原來河南省那些小軍閥的部隊,這些小軍閥的部隊面臨國民軍的主力的進攻,根本就不可能擋住,不是立馬崩潰就是投降了。

第二軍在周口以及商丘方向的進軍根本就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縱觀國民軍現今的戰略,基本上就是以拿下北京爲第一目標,再控制了津浦線後向西延伸,進而控制住京漢線,而一旦京漢線也被國民軍所控制,那麼陳敬雲就可以自豪的宣稱對中國的統治權了。因爲這兩條鐵路大動脈所涉及的省份全部被國民軍所掌控之後,就可以說陳敬雲已經控制住了大半個中國,別看這個面積和整個中國比起來連三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卻已經佔據了整個中國的精華地區,而工業方面更是可以做到控制了百分之一百。接下來所要做的事情不過是順水推舟把其他邊遠省份也納入到掌控當中而已。

國民軍的進展一片大好,彷佛一個月內就能夠拿下北京了,如此情況下南京那邊已經有不少人籌備着正式的建國大典,另外還有關於首都是選擇南京還是北京的爭論、以及國會選舉、總統選舉這些東西也是開始出現在人們的交談當中。

要知道現在的南京共和政府並不是正式的政府,當初陳敬雲只是爲了避免沒有名義而造成外交上的麻煩才臨時用了一箇中華共和國的稱號,而且陳敬雲這個總統也是臨時總統,政府也是臨時政府,南京也只是臨時首都,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臨時性的。

從傳統意義上而言,陳敬雲現在還沒有建立一個合法的中央政府!現在的政治構架和當初的大元帥府構架是相同的。所以人們就預測,等國民軍拿下北京後,那麼就應該會籌建正式的建國大典,組建第一屆國會以及進行總統的選擇。

只是這些事情對於陳敬雲來說有些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比如建國大典以及組建正式政府。而有些是他非但不想去做,反而想要拖延的事情,比如國會選舉、總統選舉。

裡頭的原因自然是因爲會影響到他個人的權勢,要知道,他當這個臨時總統的話可是沒有什麼時間限制的,一天不進行總統選舉他這個臨時總統能繼續當下去,而一旦進行總統選舉後,就算他陳敬雲毫無懸念的當中了,但以後能當多久了,按照五年一屆,最多連任兩屆的憲法規定,他陳敬雲頂多也就能當十年的總統,而十年後他陳敬雲不過三十多歲,那時候就退出政界養老了?

所以陳敬雲心裡頭就是想着多拖一天是一天,這臨時總統還得繼續當下去,至於選舉過幾年再說吧!

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4章 悅己者容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55章 分析(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0章 亨利歸來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969章 北非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210章 衝鋒(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57章 長樂號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1章 伍世鍾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69章 北非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
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64章 悅己者容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55章 分析(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0章 亨利歸來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969章 北非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210章 衝鋒(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4章 人事任命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57章 長樂號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1章 伍世鍾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4章 人事任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2章 陳府景象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969章 北非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