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會戰

長沙,十月二十號,距離護髮動長沙戰役開始已經過去了六天時間,這六天內長沙戰局數度變化,幾乎是一天一個變化,最開始那兩天,護以絕對優勢兵力而佔據了佔據的上風,在長沙裡把國民軍的第十師壓的死死的,並奪取了長沙城的大片地區,國民軍第十師只能在教堂到火車站一線死守。

然而護雖然在長沙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但是兩者間的質量差距卻不是護的數量能夠有效抵消的,尤其是第十師被迫收縮兵力集中防守教堂到火車站一線後,第十師的兵力集中後,交戰範圍也縮小,有限的空間裡護能夠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而不是說謝汝翼手上有十幾萬的兵力都能一股腦的同時投入作戰,雖然謝汝翼採取了輪戰的方式試圖不停的衝擊國民軍第十師的防線,以便發揮出自己兵力上的優勢,然而第十師收縮兵力後密集也變得更爲密集,護沒進攻一百米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就在十六號,十七號這幾天長沙城內的護正在用着巨大的代價一步一步的往前退,到了十八號那天已經把第十師壓縮到了長不過兩公里,寬不過七八百米的長方形地帶,然而這個時候,曹錕的第三十師卻是如同戰車一樣沿着長嶽鐵路碾壓而下,負責攔截第三十師的護第十六師和第第十二混成旅在硬抗了兩天後最終崩潰,結果第三十師很快就突破了護的防線,然後和第十師接上了頭。

第三十師和第十師的成功會師,代表着謝汝翼試圖圍殲第十師的作戰計劃以徹底失敗而告終,儘管目前長沙內的國民軍數量依舊處於極大的劣勢,但是第三十師和第十師聯合在一起,總兵力達到了兩萬人,這麼大一股兵力就算以當年的北洋軍來的話,或許擊敗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做到擊潰甚至全殲的話,北洋軍至少也得十萬以上的兵力。

到了二十號這天,謝汝翼看着長沙城區的地圖,那臉色深沉的可怕。

“敵軍第三十師之一團於上午十一點對東南方向發動了進攻,雖然已被我軍有效擊退,但是已經可以看出來,敵軍正在謀圖向東南反攻!”旁邊的一個護作戰參謀正在解說着,而他剛說罷,謝汝翼就道:“不外乎就是想要打通長沙到株洲的通道和第四混成旅取得聯繫罷了!”

旁邊的另外一個滇軍上校開口道:不止在東南方向,在教堂一線他們在今天也發動了小規模的反攻!”

謝汝翼聽罷後卻是沒有開口,一旁的人看着也是着急!

“司令,繼續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現在敵軍只有兩個師還好,但是一等國民軍的主力到達湖南的話,恐怕就能難以爲繼了!”

謝汝翼卻道:“給第十九師傳令,讓他們先退回來,敵軍既然已經匯合了兩個師,要想吃掉他們的話已經不太可能的,不過長沙方面的國民軍無法吃下,但是株洲的那個第四混成旅卻是可以的!”

說這話的時候,謝汝翼已經暗中下定了決心,這長沙一時半會是無法徹底拿下來的,國民軍的這兩個師死死的守着,謝汝翼也是沒什麼好的辦法,現在他的想法就是先在長沙和國民軍打着,不過抽調部分主力去株洲把那個第四混成旅給吞掉了。

不得不說,謝汝翼掌握的衆多兵力讓他在兵力調配上佔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我,他指揮的這十幾萬部隊雖然無法在長沙和國民軍的兩個師給吃掉,但是在長沙留下五六萬部隊防守的話,一時半會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而這個時候剛好就能夠然他去把那個第四混成旅給吃掉。

長沙戰役才進行了六天,儘管國民軍成功的增援了一個師,但是兵力上依舊處於的劣勢,而這種情況下戰爭還得繼續。

二十一號,謝汝翼趁着夜色抽調出來的三萬多主力部隊,包括第十九師在內緊急奔赴株洲,緊接着和原本在株洲的一萬多護合併在一起,一下子就彙集了四萬多的兵力對株洲的第四混成旅發動了全力進攻。

第四混成旅在戰前有近六千人,裝備了一個營十二門的山炮,乃是國民軍體系裡頭的標準混成旅。雖然人數有着整編步兵師的一半,但是混成旅的重火力嚴重不足,因爲當初國民軍設立混成旅這種編制的時候,是打算把混成旅用在西南山區,作戰對象是其他軍閥部隊,而不是向其他主力師一樣的預定作戰目標是北洋。所以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素質上,混成旅都要比整編師的差上一截,這也是第四混成旅在面對一萬多桂軍攔截時無法衝破桂軍的攔截而抵達長沙了。

現在護一下子就集中了四萬多人,以九倍兵力全力進攻,第四混成旅一下子就扛不住了,二十二號夜,第四混成旅被突破大半防線,隨即林成坤緊急命令第四混成旅向東邊轉進,沿着株萍鐵路節節抵抗並等待從南昌趕來的另外一個混成旅的增援。

儘管謝汝翼臨時抽調了兵力攻佔了株洲,並重創第四混成旅,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護在湖南地區的戰略劣勢。護的最大劣勢並不是說現在的兵力不足,而是他們無法抵擋不久後就會抵達湖南的大批國民軍主力部隊。

至於山西,在前幾天山西太原就已經被國民軍拿下,閻錫山雖然帶着部分的部隊西撤,但是國民軍也沒有停止腳步,而是彙集了彙集繼續清掃山西並向陝西方向進軍。

而作爲攻克山西的主力部隊,左玉剛的第九師在太原休整了一天後,就是急急忙忙的登上了火車,然後直奔湖北的武漢。不過到達武漢後第九師並沒有繼續動身,而是就地進行了休整,他們在山西作戰雖然勇猛,但是損失也不小,需要補充兵員和裝備彈藥。參謀部也沒有把第九師匆匆忙忙調到長沙去的想法,因爲現在長沙有着第三十師和第十師在,大局已穩,已經有足夠的時間讓國民軍來調整兵力進行戰略部署。

對於南京共和政 府的軍政要員而言,現在的西南戰事已經是勝券在握,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多久才能拿下西南,需要花費多少軍費才能平定這些軍閥。而這些問題相對比具體戰事而言更讓安華林、洪子泰等人關心,鄭祖蔭等一大批文官們已經是磨拳搽掌的準備在1915年度的財政預算裡頭和軍方狠狠的鬥上一次,不把軍費從現在的高達80%降下來他們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而沈綱也是不得一邊安排西南戰事,另外一邊也是和薩鎮冰這個海軍大佬一起商量着該怎麼爭奪明年的軍費。甚至兩人還達成了口頭協議,那就是先不管海軍和陸軍之間的軍費分配,現在的關鍵是要把軍費從那羣文官的手裡給掙到手,等軍費到手後海陸空三家自己再慢慢商討着怎麼分配嘛。

總之一句話,現在軍方的海陸空三家已經是準備聯合起來一起爲明年的財政預算而爭奪了。

二十三號,孫文和宋教仁等一羣國民黨人抵達雲南昆明,並且受到了唐繼堯以及西南各省的軍政商各界的熱烈歡迎,日次,孫文宣佈就職新中華民國總統,併發布總統令聲稱陳敬雲乃是叛國賊。

不得不說,孫文的回國再一次引起了轟動,這個人雖然說在去年因爲兵敗而被迫逃亡日`本,但是他多年積累起來威望並沒有說因此就煙消雲散,一大批年輕人依舊選擇了跟隨在孫文身邊並隨時都能爲了革命而獻上生命。

孫文在民國初年初期的地位是極其特殊的,其個人的威望在之前只有袁世凱才能合其相提並論,那麼是今天的陳敬在全國範圍內的威望也是不如孫文,陳敬雲雖然名聲足夠顯赫,但是威望只限於國民軍體系之內,外部人可沒有多少人認同他。

孫文的回國給西南諸省帶來了極大的正面政治影響,但是卻無法挽回他們軍事上的戰略劣勢。

因爲就在孫文回國的那一天,第六師已經是沿着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地區挺進。

而在長江航道上則是有着大批從江蘇、山東地區千里跋涉而來的國民軍部隊,第七師、第八師已經在岳陽登陸,不過由於長嶽鐵路上的火車皮實在緊缺,現在後勤部用來運輸補給都嫌不夠,所以第七師和第八師就不得不靠自己的雙腿沿着長嶽鐵路往長沙趕去了。

還是在岳陽,緊急建立的機場裡已經停滿了飛機,裡面部署了從其他方向轉場而來的數十架國民軍飛機,原本國民軍在武漢也是有一個機場的,並且部署了一個小隊的偵察機,開戰的第一天這些偵察機爲國民軍提供了大量的寶貴情報,不過很快這個長沙郊區的機場就因爲國民軍兵力緊張而被放棄,隨後護攻佔了這一機場,所幸的是那四架偵察機已經向南昌進行了轉場。後來因爲航程的緣故,南昌機場的國民軍飛機並不能爲廣大湖南地區的陸軍提供更多的支援,所以空軍是緊急的在岳陽建設機場,岳陽的部隊被抽調起來,數百人一起動工,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整平了一快足以讓飛機起降的跑道,並進駐了多架偵察機爲前線的國民軍提供空中偵查,隨後機場繼續施工,到了今天岳陽的這個臨時機場已經足以容納近百架飛機了。

空軍的兩個轟炸中隊和若干的偵查中隊以及戰鬥中隊相繼從全國各地的機場轉場過來,中途雖然因爲飛機的航程而難題而造成轉場麻煩無比,但是好說好歹在長沙開戰十天後,空軍總算是把在岳陽機場上彙集了六十餘架飛機,並且第一時間就是對長沙地區的護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

護可不是北洋,北洋當初因爲被國民軍的空軍炸到怕了,所以採購了大批的輕機槍並改裝重機槍用於防空作戰,然而西南的這些軍閥部隊裡頭連重機槍都沒有多少,而輕機槍就更少了,根本就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空力量來,這些情況結合起來就讓國民軍空軍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國民軍的陸軍,空軍主力相繼抵達湖南後,這場湖南會戰纔開始進入到階段!

十月二十五號,這個時間北方已經開始轉冷,然而在長沙卻是依舊涼爽,隨着長嶽鐵路的繁忙運轉,一車一車皮的作戰物資陸續運抵長沙,然後被當地的國民軍部隊快速消耗着,現在的長沙已經不單單有第十師和第三十師了,第二軍的主力部隊第七師、第五師已經通過長江航運抵達岳陽,並從行軍數天後終於抵達長沙,而他們的火炮等輜重也是同一時間通過火車皮運送抵達。

第二軍的這兩個師一抵達長沙後,袁方就和林成坤商談起來了具體的反攻計劃,並且在兩天後,準備完畢的第二軍第七師和第五師正式投入戰鬥。

這兩個師一加入進來,國民軍在長沙地區的部隊就是高達四個師,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四萬人。

而第二軍的第七師和第五師發動反攻的次日,左玉剛的第九師抵達長沙,隨後就是奔赴長沙西北方向,試圖繞過長沙城區,切斷護的西線的補給線和撤退路線。

當國民軍慢慢的彙集了主力並展開大規模反動的時候,謝汝翼卻是面對長沙困局一皺莫展。

謝汝翼手中的兵力在這段時間裡也得到了一定的增援,唐繼堯爲了能夠在長沙取得勝利,不但前期投入了高達十萬的兵力,而且在長沙戰局受阻的時候,又向湖南增援了三萬多的兵力,現在的滇軍除了在四川還有兩萬多兵力外,就只有雲南昆明還有一個師了。

唐繼堯把主力部隊一股腦的投入到湖南,自然是想要在湖南取得勝利的,可是前線卻是越來越緊張,唐繼堯已經是連續發了數封電報勉勵前線將士,希望他們發揮出卓越的作戰水平來。

然而謝汝翼和前線的護將士們並沒有給唐繼堯帶來這種結果!

十一月,在長沙地區展開反攻的國民軍已經高達七個師,除了第十師、第三十師、第五師、第七師和第九師外,第二十一師、第八師也相繼抵達長沙,此外,警衛師的第二團以及相關師屬炮兵等部隊組成了加強團四千餘人抵達長沙準備參戰。警衛師派部隊到長沙來,其根本目的並不是爲了作爲參戰主力的,他們來這些的原因很簡單,除了讓警衛師增加作戰經驗外,就是爲了讓警衛師的將士們撈取軍功了。

畢竟警衛師和其他部隊不一樣,警衛師常駐南京,而且以後肯定也是常駐南京,不想其他野戰部隊一樣可以到處調動,所以警衛師要參戰立功的話,就需要很巧妙的時機了,俞若飛爲了能夠讓這加強團派遣到長沙去,可是花費了不小的功夫,而且這個加強團雖然只有四千多人,但是按照警衛師派遣加強團參戰時極大的加強火力的傳統,這個加強團可是加強了一個七十五毫米野炮營,一個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營,除了第二團自身的武器裝備外,還抽調了一部分另外兩個團的裝備,簡單來說這個加強團的武器裝備水平基本上就是兩個團的標準,比國民軍體系下的六千人規模兩團制的混成旅還要強上一截。

如此多的國民軍部隊彙集長沙,其中半數部隊並沒有直接參戰,而是等待着參謀部的下一步命令,而參謀部之所以遲遲沒有以現有部隊發動全面反攻,一方面是因爲之前的兵力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參謀部的那羣人都希望着在長沙一戰定乾坤,他們是要在長沙來一場決戰,而這場決戰是需要一擊而下,在護反應過來之前就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這個決定性的勝利並不是說國民軍拿下長沙,攻下一個長沙區區一城市可不是國民軍的戰略目標,國民軍的戰略目標是全殲國民軍的主力部隊,最不濟也要重創。

通過決戰打擊護的有生力量這纔是國民軍一直以來的戰略目標,不然的話就算拿下了長沙,但是讓大量的護主力逃回廣西或者貴州雲南的話,那麼接下國民軍就不得不爬着西南地區的山林和敵人打仗了,而這種事情是國民軍所需要極力避免的。

十一月二號,陳敬雲正式簽發發動長沙總攻的命令,以第四軍軍長林成坤爲戰役最高司令官,第二軍軍長袁方爲副司令,集合長沙周邊的國民軍一共接近十萬的部隊對長沙周邊地區的十餘萬護髮動全面反攻,於此同時萍鄉方向的兩個國民軍混成旅也是發動了配合性的反攻。

僅僅三天後,國民軍第九師就突破敵軍的阻攔,成功的繞行到長沙西部,緊接着第七師和跟了上來,這兩個師和其他國民軍一起對長沙城內的護髮動了包圍性的進攻。

十一月六號,堅守四天的護髮生大規模崩潰,次日,謝汝翼不顧唐繼堯的電報反對,擅自下達突圍的命令。

十一月八號,國民軍佔領長沙!

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0章 密議(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394章 蔡秘書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33章 直升機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96章 爆發(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60章 xb10項目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09章 衝鋒(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
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0章 密議(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394章 蔡秘書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91章 福州冬日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33章 直升機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96章 爆發(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60章 xb10項目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09章 衝鋒(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