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

上海軍港內,何銘侖站在碼頭上看着港口內停泊的大批運輸艦忍不住感嘆着,這一次的大戰恐怕是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登陸作戰了。

爲了發動琉球作戰計劃,陸軍和海軍以及空軍在國家軍事委員會的協調下,集中了大量部分,試圖以最大的力量短時間內把琉球給拿下來。爲此陸軍北太平洋戰區抽調了高達六個師的部隊,此外還有海軍兩個陸戰師。

一共達到了八個師的地面兵力!由於琉球島遠離中國沿海本土,受限於飛機的航程因素,所以空軍並不參與前期作戰,空中支援部分將全部由海軍艦載航空兵負責。

由此,海軍第一艦隊將會派遣第五機動艦隊作爲登陸作戰的提供炮火支援以及空中支援。

而第二機動艦隊雖然不會直接派遣兵力參與琉球登陸作戰,但是第二機動艦隊將會全面負責琉球到日`本本土之間的制海權,它們將負責攔截任何的日`本海軍增援行爲,而之前的掩美海戰可以算作是第二機動艦隊的主要任務了。

海軍派遣的兩個陸戰師中就有海軍陸戰第三師,也就是何銘侖所在的部隊!

何銘侖現在已經不是剛出軍校的少尉了,1940年中國出兵東南亞諸國的時候,海軍也是派出了陸戰第三師登陸河內,當時何銘侖不過是個少尉,數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晉升到了上尉,擔任陸戰第三師之第七團的一個上尉連長,短短四年時間就連跳兩級,這已經算是非常快的晉升速度了。

中國現在不管是海陸空那一個軍種,都已經是定型多年,軍官的晉升制度僵硬並固定化,已經不再是早期那種一兩年內就可以連跳多級的時候了,儘管自從二戰爆發後中國擴軍速度非常快,賦予了軍官們更多的晉升機會,但是競爭一樣小不了,陸軍裡頭諸多參與俄羅斯戰爭的軍官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夠得到晉升的,而海軍陸戰隊由於沒什麼作戰機會,所以要想撈取軍功就更難了。

何銘侖在1940年參加河內登陸的時候也算是立了個小功勞,所以才能夠在1941年的時候順利晉升爲中尉,而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再一次晉升爲上尉,坐上了連長的寶座。

而他之所以能夠四年內兩級跳,也和海軍陸戰隊的擴張有關。1940年的時候,海軍一共也就三個陸戰師,往後幾年裡雖然陸軍極力壓制海軍陸戰隊的擴張,但是受到中國整體擴軍的影響以及太平洋戰爭的潛在威脅,爲了加強登陸作戰的力量陳敬雲也是支持海軍擴編陸戰隊,如此情況下陸軍那邊雖然反對但是也不得不讓海軍擴編了兩個陸戰師。

畢竟登陸作戰這種事情,對於陸軍來說只能算兼職,但是對於海軍陸戰隊來說就是本質工作,多少還是有些差別的。

海軍陸戰隊從三個師擴張到五個師後,這位置自然也就多了起來,而何銘侖也就趁着這個機會獲得了晉升。

何銘侖手下的人也就百來個,不算多,很快就是登上了一艘運輸艦,當運輸艦上滿了人後就開始駛離碼頭,然後向港口外海駛去。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其他碼頭,衆多的運輸艦陸續上去,然後裝上那些排着隊上船的士兵們然後就是出海集中。

除了士兵們外,還有大量的重型武器被陸續裝上運輸船隻,那些火炮就不說了,值得注意的是陸戰第三師下轄的坦克營的兩棲坦克們,此時正在一輛接着一輛駛入坦克登陸艦的巨大船艙裡。

這些坦克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坦克,而是中國專門爲了兩棲作戰而研發的兩棲坦克t19,乃是以t16輕型坦克爲原型改裝設計的,整車重十八噸,防護不咋滴正面只有三十毫米,但是卻配屬了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機動性也不弱公路行駛可以達到五十公里每小時。當然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坦克登陸艦衝灘後,直接駛出坦克登陸艦然後登岸。比傳統坦克需要用碼頭吊裝運輸上岸要方便的多。

所以這個t19坦克在1941年一定型後,就被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兩棲作戰師大規模採用,併成爲了中國目前唯一的一款專業兩棲坦克,至於原來海軍陸戰隊以及陸軍兩棲作戰時裝備的部分坦克則是大多直接退役,因爲原來的那些作爲兩棲坦克使用的都不是專業兩棲坦克,都是用t10或者t8坦克略微改裝就直接用的,兩棲作戰效能不高。所以有了t19這個專業兩棲坦克後,那些t10和t8就被踢回了陸軍其他部隊裡頭。

而陸軍對這些老舊坦克也是不嫌多,儘管目前中國裝甲部隊的主力坦克已經是t15、t16系列,但是中國陸軍規模那麼龐大,坦克是隻嫌少不嫌多的,哪怕是老舊坦克也要,頂多就是不裝備給主力裝甲師,但是配給步兵師作爲步兵支援坦克使用還是不錯的。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中國的坦克型號是非常多,新老坦克同時裝備。大體上可分爲:以偵查爲主要任務,兼做步兵火力支援的輕型坦克:t8,t14。作爲北方部隊主力坦克使用的中型坦克:t9、t12、t15。作爲北方部隊突擊力量使用的重型坦克:t11,t17。作爲南方部隊主力坦克使用的:t10、t16。兩棲作戰部隊使用的兩棲坦克:t19。

以上這些坦克都還在中國陸軍中服役,當然了還有若干改型的小批量型號就不談了,此外最爲主要的主戰坦克目前陸軍已經停產了t15,1944年的今天已經是全力生產並裝備t18中型坦克了,這個t18中型坦克實際上就是t15的大改型號,重量、火力、防護以及機動性能全面提升,不過外觀上卻是變化不大。和t9\12一樣,陸軍對t15和t18,有時候也是直接稱之爲t15\18系列。

此時此刻坦克登陸艦上的那些t19兩棲坦克將會伴隨陸戰第三師的步兵們第一時間發動登陸作戰,爲登陸步兵提供最爲直接的火力支援。

當港口內大量士兵和軍事物資登船的時候,港口內的基地司令部大樓內,一羣軍方高級將領齊坐一堂,參加會議的都是即將參加琉球作戰的將領,不但有陸軍的,還有海軍和空軍的將領在。

坐在主位的乃是北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李連陽元帥,李連陽左首位的乃是海軍第一艦隊司令溫庭和海軍上將,右首位的乃是第六戰略航空軍司令黃飛航空軍上將。

李連陽道:“爲了此次作戰,軍方已經前後準備了兩個多月,諸位也都知道全國上下都在看着我們,主席在看着我們,所以此戰我希望諸君能夠發揮最高的水平,爭取打出軍威國威來!”

“下面,請陳參謀長來給我們說說詳細的作戰安排!”李連陽的話落下後,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陸軍將領站了起來,此人雖然年輕但是肩章上卻是有着三顆將星,赫然是一個上將。

此人的軍銜和年齡反差如此大,那麼此人的身份也就一目瞭然了,他就是陳華天。

因爲在偌大的一箇中國裡頭,三十一歲的上將只有一個,那就是陳華天!自從陳敬雲把這個長子正式確定爲繼承人後,就是在對日宣戰之前就晉升他爲陸軍上將,並任命他爲北太平洋戰區參謀長,而在陳敬雲的安排表上,不用多久就會調他爲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再過來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用這種方式正式確定陳華天在軍中的地位。

除了逐步加強陳華天在軍中的地位外,陳敬雲也是逐步加強陳華天在黨內的地位,目前陳華天已經是國社黨的中央委員之一,不用多久就會讓他擔任國社黨的副主席。

只要鞏固了陳華天在國社黨內的地位以及在軍中的地位,那麼就相當於正式確定了陳華天的繼承人地位。

陳敬雲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內就把陳華天拉起來,主要還是爲了以後考慮,畢竟現在陳華天自身的年齡不算小了,五十六歲的他怎麼也說不上年輕了,儘管陳敬雲自認爲距離死還沒那麼早,但是誰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繼承人這種事情還是早一些確定下來的好,免的下面的人胡思亂想,而且早一些確定的話也能夠讓陳敬雲有足夠的時間來把陳華天扶上去。

陳華天雖然年紀還輕,但也是個從軍十幾年的老軍人了,對於軍事上的天分雖然不如那些天才將領們出色,但是他並不是普通將領。

自從陳敬雲確定了他爲繼承人後,就開始默認並准許陳華天組建自己的班底,後頭一大幫人給他出謀劃策呢,如果他領軍出戰,那可是會隨身帶着一整個參謀團隊。而這些人如果放在古代,那就是東宮幕僚了。當然了這年頭好歹也是共和了,陳華天哪怕是陳敬雲內定的繼承人也不可能有這些設置類似的機構,基本上那些幕僚中文職的都是以私人的名義,而軍職的話是以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陳華天辦公室組建,只不過這個辦公室的規模比其他的普通上將的辦公室要大的多。、

陳華天站起來後道:“根據之前北太平洋戰區和海軍以及空軍方向的協調,已經正式確定作戰計劃。其中登陸作戰部分,有陸軍六個師和海軍兩個陸戰師組成,組建琉球方面軍統一指揮地面部隊作戰,司令由趙之科上將擔任。第一波登陸將會由海軍陸戰第一師、第三師率先發起。此外爲了削弱琉球方面日`本的防守力量,空軍之轟炸機部隊將會對琉球發起持續性的大規模轟炸。

而登陸作戰的海上掩護以及空中支援,將會由第五機動艦隊所負責。

爲了能夠順利進行琉球作戰,避免日`本本土對琉球的增援,第二機動艦隊將會封鎖琉球到日`本本土的所有海上聯繫,並攔截日軍可能之增援。”

當海陸空三軍進行着最後戰略會議的時候,登陸部隊的首批部隊已經是陸續登上了船,然後編隊後浩浩蕩蕩的朝着琉球直奔而去。

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034章 變化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54章 戰損(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8章 陰謀(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2章 左將軍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7章 關餘貸款第597章 爆發(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7章 渡江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56章 北巡(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
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034章 變化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54章 戰損(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998章 陰謀(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2章 左將軍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7章 關餘貸款第597章 爆發(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7章 渡江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90章 蔡鍔心思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56章 北巡(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