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

一正式服役後,空軍就是大批量採購,準備代替F6D作爲空軍的新一代對地攻擊機使用。

1944年到1945年這短短的一年裡,中國海空軍都是進行了大量的噴氣式飛機型號設計,別看現在只有三款噴氣式飛機,F10、F12、F13,但是空軍的研發項目非常多,各廠商推出的各種原型機可是非常多的,只不過這些原型機都沒有能夠得到海空軍的訂單最後而流產而沒有下文而已。

陸軍方面就是簡單地多,基本上現在陸軍的武器裝備已經到達這個時代的極限了,陸軍除了加大對T18坦克的裝備外,其他的改進則是比較少了,陸軍的戰備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把地方守備部隊改變爲正規部隊上面來,這說起來簡單,但是所耗費的資金和精力比海空軍的擴軍更大。

畢竟要把三百多萬野戰部隊擴張到六百多萬的野戰部隊,所需要的花費的軍費和時間可不少。

中國持續整頓軍備,美國那邊也是繼續加大軍力,除了要對德作戰外,美國人同樣也得應對中國的軍事挑戰。

尤其在海軍上,幾乎是瞄準了中國海軍來進行相關的發展的,比如說中國造超級航空母艦,他美國人也造超級戰列艦,至於前幾年還呼聲非常高的快速戰列艦以及超級戰列艦的計劃,早就已經停止,甚至連還沒有完工的幾艘船體都已經是被拆除已經騰出船臺來建造中途島級航空母艦,此外美國還在設計更爲龐大的航空母艦。

只是到目前爲止,美國人都還沒有搞明白中國爲什麼要造那麼龐大的航空母艦?因爲在螺旋槳艦載機時代,實際上三萬噸的航空母艦是最佳的噸位,具有不俗的戰鬥機同時擁有極大的性價比,噸位再往上走的話實際上性價比就越低,至於噴氣式飛機上艦的問題,他們也考慮過,但是中國前幾年就開始搞噴氣式艦載機了,到現在也沒能夠正式大規模服役,美國那邊的就進度更加落後了,就算研發出來也上不了艦了,而且他們現在也沒有任何正式研究蒸汽彈射器的計劃,這玩意中國要是不說,美國人還真不知道中國已經研發成功並陸續裝備到多艘航空母艦之上了。

不過搞不懂歸搞不懂,就和當年美國人搞不懂日`本爲什麼要造什麼多條約重巡,也搞不懂中國爲什麼發展航空母艦一樣,但是並不妨礙他們同樣發展重巡和航空母艦。

海軍的軍備競賽就是這樣,敵人有的不管好壞自己也得有,搞不明白有什麼用、怎麼用不要緊,先有了再去考慮這些船隻到底該怎麼用的問題。畢竟海軍主力艦造起來週期太長,哪怕是戰爭時期造一艘航空母艦,也得三四年時間,而這三四年時間裡如果爆發戰爭的話,黃瓜菜都涼了。

所以美國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先把超級航空母艦造出來再說,到底有什麼用處以後總會知道的。

因此美國級超級航空母艦的設計工作就是開始了,不過和歷史上的美國級航空母艦不同的是,歷史上的美國級航空母艦是作爲核武器投方平臺設計的,但是這一次得到美國級航空母艦繼續是作爲戰術航空母艦進行設計,標準排水量設定在了五萬六千噸,基本上是和中國的九連山級航空母艦差不多一樣大小。

不過兩者的細節是極爲不同的,因爲中國的九連山級航空母艦從設計之初就是作爲噴氣式飛機起降平臺來設計的,而美國級航空母艦雖然也考慮到了未來噴氣式艦載機上艦的可能性,但是還是非常大的考慮起降螺旋槳艦載機的需求。因此就造成了兩者的設計細節所着極大不同。

當然最大的差別還是,九連山級航空母艦裝備的是蒸汽彈射器,而美國級航空母艦裝備的卻是技術成熟但落後時代的液壓彈射器。

中美兩國之間的軍事裝備上的競爭繼續進行,但是不管怎麼說中美聯合公約已經簽訂,而這就極大的緩解了中美之間的衝突,甚至了促進了中美兩國的合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盟軍在三月下旬對意大利進行了大規模的登陸行動,於此同時中國宣佈中斷和德國的貿易。

實際上就算之前沒有中斷貿易,但是由於土耳其被盟軍封鎖,導致了中國的援助德國的物資一離開土耳其領土和領海地區,立即就是被盟軍攔截或者乾脆直接摧毀,從二月份開始中德貿易幾乎就是陷入了中斷狀態。

但是美國方面要的就是中國的一個態度,只要中國明確表態不支持德國,那麼他們才能夠放心的進攻意大利。

歐洲那邊的戰爭持續進行,而在中國國內卻是看不到任何身處世界大戰的跡象,上海依舊華燈高懸,街頭車龍人流穿梭不停,大小的夜總會依舊是一片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

上海匯東新路,福樂電氣公司總部,巨大的會議室裡二十幾個福樂電氣的高管們齊坐一堂,一個個臉上都是洋溢着喜慶色彩,如果說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獲益最大的中國企業是那一家的話,毫無疑問,那絕對是福樂電氣。

作爲中國軍方最大的國防承包商,雖然福樂電氣沒有向陸海軍供應哪怕一件成品武器,但是機會所有的武器系統裡都可以看見福樂電氣製造的核心零部件。

戰艦的動力系統裡,減速齒輪系統是福樂電氣的產品,戰艦上裝備的雷達以及大小電子設備,所採用的電子管也是福樂電氣的產品,甚至雷達裡的顯示器裡面的顯像管也是福樂電氣生產的。

防空炮所用的VT炮彈,所用的無線電近炸引信機構也是福樂電氣所生產。

而空軍裡頭,所用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就不提了,現在連空軍的近半發動機都是由福樂電氣所提供。

陸軍方面,大小裝甲車輛的通訊設備同樣是福樂電氣提供,動力系統裡的部分核心零部件也是福樂電氣所生產。

所以比看福樂電氣表面上沒有向海陸空三軍直接提供槍支大炮或者戰艦坦克飛機,但是這些武器裡或多或少都有采用福樂電氣的製造的零部件,這樣的福樂電氣,實際上就是整個海陸空三軍的最大國防承包商,而且還是直接提供最爲尖端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技術企業。

這樣的福樂電氣實際上就是整個中國國防體系當中的上游龍頭企業,福樂電氣裡數十個大小企業實驗室裡所研發出來的諸多新式技術,都是一步一步推動着整個中國國防事業的進步,其他下游企業不過是直接套用了福樂電氣的各種尖端零部件再做出來成品而已。

如此的福樂電氣從1937年開始到1945年的今天,其總價值甚至都已經估算,因爲福樂電氣的最大資產不是固定資產,而是研發各種先進的技術資料,而有些技術資料是根本無法估價的,比如福樂電氣擁有的數十個頂尖的試驗室,裡頭的無形價值就算給福樂電氣一百個億都不買。但從市值很難看得出來福樂電氣的龐大規模,那麼從他1945年投入的研發資金就高達十多個億就可以看的出來,福樂電氣的規模有多麼龐大。十多個億啊,這只是研發投入而已,而其他企業的總市值都沒有幾個億。

1945年的十億華元,如果按照居民收入水平來比較,大體相當於2013年的一千億。

儘管這種龐大的投入只是戰爭時期裡的特殊情況,但是也足以證明福樂電氣的龐大規模了。

資產以及影響力都是極爲龐大的福樂電氣自然也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私人企業,其股份分配是相當分散的,早年福樂電氣的主要控股爲華夏銀行,陳氏家族的柳河基金成立,由柳河基金掌管高達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但是多年下來後,福樂電氣爲了擴張發展已經進行多次的股份增發,吸納資金用於自身的發展,雖然福樂電氣的規模一天一天的龐大,其股份也是越來越分散,到了1945年的今天,其最大股東依舊是柳河基金,但是今天的柳河基金手中的福樂電氣股份已經只剩下了百分十九而已,更多的股份則是被各大基金、企業交叉持有、這家銀行持有幾個百分點,另外一個基金持有幾個百分點,某個家族再持有幾個百分點,這一部分佔據了大約百分之六十的股份,另外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份在市場上流通,不過這些股份絕大部分也是被各大證券機構、大富豪大批量購買,正在在普通民衆手中的股份不足百分之十。

由於福樂電氣的股份分配相當分散,這也就導致了哪怕是柳河基金也很難完全的掌控福樂電氣,基本上目前福樂電氣的經營權是被董事會交予到福樂電氣的職業高管手中,有職業經理人所組成的管理層進行管理。

福樂電氣如此、同奎藥業以及國內的大一票超大型企業基本都是類似的模式,幾乎沒有單獨的財團或者家族能夠獨立掌控他們的,那怕是柳河基金也不行!

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4章 變化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024章 忍讓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02章 兄弟(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75章 演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369章 十九號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58章 蔡家崗第4章 花巷所聞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
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4章 變化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024章 忍讓第97章 航空工業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02章 兄弟(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775章 演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369章 十九號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358章 蔡家崗第4章 花巷所聞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235章 岑春煊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4章 剪辮造反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