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秋風落葉

四月十九號,在國民軍發佈對革命黨人的討伐通電後,袁世凱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宣佈對革命黨人討伐,解除江西護軍使李鈞烈、安徽護軍使柏文蔚的職務,同時任命第三師師長曹錕兼任安徽護軍使,第五師師長靳雲鵬兼任江西護軍使。這兩個新任命中,曹錕的安徽護軍使是貨真價實的,北洋軍本來就來拿下安徽,控制了安徽後曹錕才能實至名歸的當上安徽護軍使,但是靳雲鵬擔任的江西護軍使完全就是個空架子虛頭了,因爲江西距離北洋實在遠了點,而是人都知道現在國民軍正在進軍江西。不過袁世凱說什麼也是不會任命國民軍的人爲江西護軍使的,所以乾脆就讓靳雲鵬先掛個虛名,這樣就是代表着北洋政府並不承認將來國民軍對江西的統治權。

袁世凱撤銷李鈞烈和柏文蔚的職務後,又是引起了渲染大波,之前國民軍就已經打革命黨人了,現在連北洋也插上一腳,不管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但是革命黨人已經是同時被國民軍和北洋軍給打上了,甚至很多人都在猜測,是不是國民軍已經和北洋軍秘密聯盟,採取共同行動,要不然爲什麼會緊跟國民軍後頭出兵安徽呢?

有着這樣擔心的人不在少數,就連唐繼堯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一愣,心中擔心着陳敬雲是不是和袁世凱合流了,如果國民軍和北洋軍合流的話,那麼兩者聯合起來南方其他軍閥哪一個都得乖乖投降。

唐繼堯和陸榮廷等軍閥原本對國民軍出兵江西和安徽是不滿的,不管是唐繼堯還是陸榮廷都陸續發表了通電勸陳敬雲息兵,甚至還想着袁世凱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陳敬雲繼續擴張勢力的,很有可能會出兵蘇南,但是他們沒想到北洋軍非但沒有出兵蘇南,而且還緊跟國民軍後頭也出兵安徽,看這架勢完全是想要把安徽徹底拿下來掌控在手裡。

當國民軍和北洋軍都對革命黨動手的時候,國人們都明白,革命黨人這次算是真的完蛋了。

“這兩個獨裁軍閥頭子!”孫文得知消息後氣的想要大罵,但是一時間竟然也是不知道該如何罵出口了,內心裡的着急和憂慮讓他臉色深沉,半天都沒能說出話來。

黃興也是愁眉苦臉:“這袁世凱怎麼會和陳敬雲聯合在一起?這局勢怕是要更艱難了!”

孫文和黃興都是憂心不已,而革命黨人內部其他人也是心急如焚,李鈞烈得知自己的江西護軍使帽子被袁世凱給摘了後,氣的大罵:“當初我就知道讓他當大總統是個禍事!”氣歸氣,李鈞烈也沒把自己丟了官帽的事看的太嚴重,現在北洋距離江西還遠着呢,北洋可管不到江西頭上來,而且現在江西的大敵是國民軍,主要擋不住國民軍的進攻,那裡李鈞烈的江西護軍使位置同樣保不住。

北洋軍要出兵安徽,江西方面的贛軍還好,天高皇帝遠沒遇到什麼實際影響,而黃興的皖軍也因爲有孫文和黃興在,也沒弄出什麼大亂子,但是合肥等地原屬柏文蔚手下的皖軍就不一樣了,皖軍現在有三個師,而且這些部隊平時和柏文蔚也不太對眼,名義上柏文蔚掌控着這些部隊,但是要真正打起來聽誰的還不一定,現在柏文蔚沒了官帽子就更指揮不動他們了,這個時候,袁世凱用軍費和槍械補給來拉攏這些部隊,說只要投向北洋,師長就能拿十萬元,旅長五萬元,其餘中下層軍官也各有獎勵,除了現金獎勵外還答應補充槍械彈藥。

這壓力和誘惑的雙重夾擊下,皖軍很快就出現了變故,僅僅是第二天,皖軍第一師的師長就宣佈服從中央號令,並且調轉槍頭就去打革命黨人了,還沒等曹錕的部隊從津浦線上大規模進攻安徽,安徽的近半部隊就已經宣佈投向北洋了,如此一來,北洋一仗都還沒打呢,就已受控小半個安徽,而可以預見的是,等曹錕的部隊大舉而來,拿下安徽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北洋軍出兵安徽原本在陳敬雲的預料之內,當初他從暗殺時間一步一步的引導局勢發展,這才形成了現今的局面,不但讓國民軍避免了人人喊打的局面,甚至取得了輿論的正面形象外。雖然說長江以北的安徽會被北洋拿下,日後對國民軍的威脅甚大,但是和國民軍得到的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國民軍拿下江西后,就能夠極大的擴展戰略空間,通過兵力的調整還可以讓國民軍的兵力部署得到最大的優化,其中掌控江西后,這財政收入又會上一個臺階,就能夠編練更多的軍隊。

北洋和國民軍共同出兵江西和安徽,接下來的戰事幾乎毫無懸念可言,四月二十四號,國民軍第九師攻佔宣城,防守宣城的蘇軍一萬五千人只逃出三千餘,陣亡兩千餘人,餘者盡數投降於國民軍;二十五號北洋軍攻佔淮南,皖軍第二師倒向北洋;二十六號,國民軍第十師擊敗贛軍兩個師兩萬餘人的防守,佔領江西贛州;二十八號,國民軍第九師抵達蕪湖,和第五十二團一起發起對蕪湖的進攻;同日國民軍第六師在多艘海軍艦艇的配合從安慶以東十餘里外發起渡江,隨後成功渡江並西進抵達安慶外圍地區,開展安慶戰役;二十九號,國民軍第二混成旅攻佔江西撫州、第三混成旅攻佔江西鷹潭,隨後兩旅合併朝着南昌進軍。三十號,九江炮臺的守軍接受薩鎮冰的招降,宣佈改旗易幟加入到國民軍海軍中來,爲此陳敬雲特此批准成立長江要塞守備團,負責長江沿線江陰、九江等炮臺守備任務,和國民軍體系下海防要塞守備團相對於,一個負責沿海海岸線炮臺,一個負責長江沿線炮臺。

五月份到來的時候,革命黨人在江西和安徽的統治已經陷入全面崩潰,江西哪裡李鈞烈只剩下兩萬餘人守衛南昌,其他的江西大部分地區不是出於軍事空白狀態就是已經被國民軍所佔據,而安徽方面,皖南地區的宣城已經被國民軍攻佔,並且正在安慶和蕪湖展開激戰中,態勢已經是遙遙欲墜。長江以北的安徽地區現在只剩下個合肥還在柏文蔚控制下的皖軍第三師手裡,其他大部分地區不是倒向了北洋就是被北洋所攻佔。

“革命黨人休矣!”陸榮廷嘆氣着,這國內局勢現在已經是越來越明顯了,不管是不是國民軍和北洋軍聯手,革命黨人都已經完蛋,而且看現在北洋軍和國民軍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軍閥,形成了兩強相爭的局面,至於他們會聯合到一起對付其他軍閥陸榮廷不這麼認爲,一山不容二虎,何況是九鼎之爭,不管怎麼變化,這國民軍和北洋軍始終是最大的對手,而自己和唐繼堯這些人不過是二線勢力而已,也許能夠發揮一些作用,但是影響不了大局。

如此情況下,未來怎麼走就得好好考慮了,是徹底倒向國民軍那一邊?然後聯合起來北伐?還是說投靠袁世凱,然後和袁世凱南北夾擊國民軍

袁世凱的說客已經來了好幾批,目的不外乎一個,那就是拉攏陸榮廷,想要讓他在北洋軍大舉南下的時候給國民軍背後一刀,不但把整個廣東許諾給了他,甚至把福建也是讓給他。這樣的條件步不讓陸榮廷很動心,但是他也知道動心歸動心,但是廣東和福建不是那麼好拿的,北洋軍也不會派人來幫他打,要桂軍自己打下了纔算數。

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要是桂軍能夠擊敗國民軍,他早就打過去了,還用得着當現在這麼憋屈的廣東護軍使嘛,哪怕是國民軍不對廣東進行增援,就那一個第三師陸榮廷都是沒什麼信心。那第三師依靠廣州堅城而守,沒一兩個月別想拿下,有這時間國民軍的增援部隊早就從江西或者福建趕過來了。

“還有那個唐繼堯,這個人早就和陳敬雲有着共同防禦的密約,到時候難道他不會幫着國民軍一手,然後給桂軍背後也捅一刀!”陸榮廷說這話的時候,下面的幾個桂軍高級將領也是一臉的鬱悶。

諸多軍閥勢力當中,那些未成形談不上什麼影響力的就不說了,現在國內數大軍閥當中,北洋軍當之無愧排第一,而第二肯定是國民軍了,而原本的革命黨人掌控江西和安徽兩省。號稱有十餘萬兵力所以第三是可以的,排在第四的就是滇軍了,兵力也接近十萬,手握雲貴兩省。再往下排的話就是陸榮廷的桂軍了,廣西和大半廣東的地盤養着了五六萬人。至於剩下的那些小軍閥們就提不上臺面了。

而這國內五大軍閥中,革命黨人已經快要完蛋了,除了國民軍和北洋外就是桂軍和滇軍了,而看這四家又以桂軍的戰略局面最爲被動。國民軍雖然也處於被北洋以及桂軍夾擊的狀態,但是人家兵力雄厚,現在又拿下了江西后戰略局面大大好轉。北洋軍是掌控整個北中國,戰略局面可謂是最好的一個,而滇軍的也就面臨着桂軍而已,至於四川那邊雖然是個臭水潭子伸進去了就髒了手還洗不掉,但是四川那邊對雲貴而言是沒有威脅的。

唯獨桂軍,處在滇軍和國民軍的夾縫當中,而且這兩方個個都比他要強,桂軍打任何一個都沒把握,想要向外發展都不能。

現在革命黨人完蛋後,陸榮廷如果貿然投向北洋繼而和國民軍發生戰爭,能不能打贏是一回事,但是很有可能他背後的唐繼堯說不準就會給他一刀子。畢竟到時候國民軍遭受兩面夾擊,可是如果滇軍也打桂軍的話,那麼就代表着桂軍也面臨被夾擊的狀態,到時候拿下廣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滇軍可沒有兩線作戰的困擾,四川那邊雖然一時間打不下來,但是隨時都能抽調主力回來,然後用全力把桂軍給收拾了。

所以投向北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可是投向國民軍的話更危險,以國民軍的強勢,投向國民軍的話桂軍肯定會被吞的連渣都不剩,他陸榮廷就更別想什麼擴大地盤了,能不能保住權勢還是個問題呢。

兩方都不投靠的話也不行,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爭霸終會分出結果的,到時候勝者的哪一方估計會很樂意把桂軍收拾掉,然後完成中國實際上的統一。

國人的大統一思想是急劇濃烈的,不管是袁世凱還是陳敬雲又或者是孫文如果掌控了中央權力後,那麼第一件事就是統一中國。甚至換成唐繼堯和陸榮廷也一樣,任何一個當權者都無法接受有一支人數衆多的地方部隊不接受統轄。

投向國民軍?投向北洋?中立?這是三個選擇讓陸榮廷沉思許久都沒能找到答案

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07章 空襲(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76章 不孝子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75章 伏擊戰第476章 不孝子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960章 低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33章 直升機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60章 xb10項目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
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07章 空襲(一)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76章 不孝子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75章 伏擊戰第476章 不孝子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960章 低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833章 直升機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33章 59號戰艦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60章 xb10項目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