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

中國從美國訂購了包含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字在內高達十四艘軍艦的消息一傳了開來,立馬就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四月二號日`本方面確認這個消息並不是愚人節的玩笑後,立馬就是做出了強烈的反應,日`本外務省立即就向美國提出了最爲嚴厲的抗議,指責美國向中國出售戰艦的行爲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遠東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而身爲遠東地區唯一的文明國家,日`本有責任維護遠東地區的和平穩定發展,所以要求美國立即取消這一次的軍購案。

相對於日`本的過激反應,英國的反應就要平淡的多,朱爾典一如既往的強調英國在遠東地區的重要作用,並反覆強調英國希望遠東地區保持和平穩定,希望中美兩國和英方一起就遠東和平作出努力。這發言就是刷存在感的同時,警告中美日三國都老實點,老大我在上頭看着呢,別有事沒事就出來鬧。

但是這種警告的背後,代表的卻是英國對遠東局勢的無能爲力,隨着歐洲局勢的進一步緊張,現在奧匈、德國和法國乃是俄羅斯都已經準備着全面戰爭了,英國也已經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歐洲局勢上面,對於遠東出邊的變動,英國除了口頭上的警告外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管。

至於德國和法國之類的國家,人家現在一門心思都在備戰的,更不會因爲中國購買了兩艘老掉牙的前無畏戰艦就做出什麼反應的。

英國只是口頭反對,但是沒有實際行動,而日`本則是表示了強烈的抗議,不但向美國,而且還向南京共和政府以及北京北洋政府都送去了外交抗議書,美國和南京共和政府受到抗議書還好說,但是北京的北洋政府收到這個外交抗議書就比較搞笑了,現在是個人都知道,中國海軍都在南京共和政府這邊,北洋政府裡雖然還有一個海軍部,但是現在只剩下幾艘老掉牙的炮艦,再說了北洋政府再怎麼樣也管不到南京共和政府頭上去啊。

現在的北洋政府可是過的相當糟糕,徐州的慘敗讓北洋軍在北方地區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隨着國民軍進軍山東後,段祺瑞原本指望依靠山東濟南進行防禦作戰的計劃也是宣告破產,因爲他發現只有自己的嫡系第十一師和第十六師怎麼也是無法擋住來勢洶洶的國民軍的,而其他的北洋軍呢,早就已經往北邊逃走了。

眼看着國民軍就要進軍直隸了,北洋政府那裡有功夫去管什麼海軍的事情了,一個個都在爲個人的未來打算起來了,出走天津租界的不少,打算投誠國民軍的人也有,總之現在北京城裡都是亂哄哄的,根本沒把日`本日出來的什麼外交抗議書放心心上。

日`本抗議歸抗議,但是終歸是沒膽量把主力艦隊開出來到上海把這支中美聯合艦隊給一鍋端了,這不是日`本海軍沒這個能力,而是日`本財支持支持不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更別說招惹了美國後,到時候需要面對的可就不是什麼兩艘前無畏戰列艦了,而是美國那一大票的新式戰列艦了。

中美雙方已經是遇見也會遭到日`本和英國的外交抗議,要不然當初也不會進行隱秘,直到把船開到了中國交付之後才進行公開宣佈這個消息,反正船到了中國後是瞞不住的。

於是雙方順利的完成了交接,而爲了接受那兩艘原本在中國海軍部預料之外的戰列艦,中國海軍第一艦隊特設成立的第一戰列艦隊,並把兩艘新命名爲炎黃號、華夏號的這兩艘前無畏戰列艦編入其中。

戰列艦的命名乃是由陳敬雲親自制定的,本來一大羣的海軍將領是支持使用北洋水師以前兩艘鐵甲艦的名字,也就是鎮遠艦、定遠艦,意圖不忘甲午之恥。可是陳敬雲覺得這兩個名字實在太晦氣了,甲午戰敗了還好說,連鎮遠艦都讓日本人給俘虜了去,兩年前才從日`本海軍裡頭退役並拆解,現在還有鐵錨、鐵鏈被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裡頭。陳敬雲也不是迷信,但是總覺得用這兩名字去命名剛用廢鐵價買來的兩艘前無畏感覺怪怪的,彷佛就是爲了告訴日`本人:趕緊的再來一場甲午戰爭,把這兩艘也給俘虜了回去。

所以陳敬雲嚴厲的駁回了那些對甲午海戰念念不忘的海軍將領提出的鎮遠和定遠這兩個名字,然後直接擬定了兩個船名,也就是華夏、炎黃。用的是華夏子民、炎黃血脈的寓意。

雖然一次性的交付十四艘軍艦工作量極大,但是中國海軍方面從購艦合同剛簽訂的時候就已經派了大量的海軍軍官前往美國,一方面是學習海軍,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儘早的熟悉戰艦的性能,在各艦下水進行舾裝和試航等工作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大量的中國海軍官兵參與其中,這一次回國中,也有相當部分的官兵直接操作駕駛。

除了軍官方面,普通的水兵海軍部從兩年前也就開始招兵並開始訓練,並利用了現有的軍艦訓練了大量的船員,到了兩年後的今天,中國海軍部已經是爲這一批戰艦準備好了足夠的水兵和軍官。

而黃平寒就是諸多接受軍艦的海軍軍官中的一員,此人在陳敬雲福州起義的時候,就已經跟宇文濤一起效忠於陳敬雲了,並且是早期福州艦隊三艘炮艦的其中一個艦長。隨後一路高升並在一年前被派往美國的海軍學校進修,隨後遠在美國的黃平寒就被晉升爲上校,並預計擔任興上號重巡洋艦的第一任艦長。

然而由於臨時生變,中美兩國只用了幾天時間就達成了轉讓兩艘前無畏戰艦的協議,所以黃平寒就是臨時受命接受其中的一艘前無畏戰艦‘炎黃號’。雖然在正式移交之前是由美國人擔任艦長,但是他也是全程陪同,從美方艦長身上獲取了極爲寶貴的指揮戰列艦的經驗。當三月三十號中美正式移交戰艦後,黃平寒上校就是就任爲炎黃號戰列艦的第一任艦長。

站在劍橋當中,黃平寒看着艦首的兩門巨大的十二寸炮管,心中的心情有些複雜,時隔整整二十年後,中國終於再一次擁有了超過三百毫米艦炮的戰艦,雖然這是買來的,雖然這艘戰艦和列國的最新式戰艦比起來已經落伍,但是這巨炮帶來的震撼力是其他軍艦所無法比擬的,這也是黃平寒當時毫不猶豫的放棄興上號艦長的職位而改任炎黃號艦長的原因,興上號雖然速度快,上面裝備的55倍八寸炮威力也不弱,真正爆發戰爭的話,兩艘重巡的戰鬥力甚至會超過了兩艘前無畏艦的戰鬥力。但是這四門十二寸艦炮所帶來的震撼力是興上號所無法比較的,身爲一個巨炮的愛好者,他更願意選擇擔任炎黃號的艦長。

而相對於黃平寒對於座駕炎黃號的滿足,作爲第一艦隊司令的程璧光在這批美製戰艦纔回過沒兩天,和薩鎮冰一起對這批戰艦進行了檢閱之後就是匆匆趕回了南京!

然後一回到南京,就是給陳敬雲甩出了一個艦隊五年發展計劃!

面對跑出來的五年發展計劃,陳敬雲連看都沒看就直接扔垃圾桶了,因爲內容不用看他都知道再說什麼,其他內容一大堆,但是關鍵的核心就一點,那就是要造艦經費,而且還都是獅子大開口的那種,動輒要訂購幾艘戰列艦,動輒要訂購多少艘巡洋艦,多少驅逐艦的。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財政部拿不出那麼多錢來。

現在單單是維持這一個規模的海軍以中國的財政來說就已經有非常大的壓力了,1914年的海軍部軍費就已經高達了六百五十萬元,比去年的三百萬足足多了一倍多,而且這其中還不包含1914年度和1915年度的造艦計劃,這個造艦計劃當然不是海軍部提出來的那些規模龐大的計劃,而只是自主建造兩艘千噸驅逐艦的計劃而已。隨着美製戰艦回國的同時,江南造船廠建造了一年多的一艘四百噸級驅逐艦已經下水並服役,這艘驅逐艦乃是德制驅逐艦的國產版本,性能雖然略有差別但是不大,所以也就和另外的五艘去年回國的驅逐艦當成了同一個級別,劃入第一驅逐艦大隊中,代替原有的飛鷹號,而飛鷹號則是編入第三艦隊成爲訓練艦。

隨着這艘小型驅逐艦的建造成功,不用海軍部那邊提,陳敬雲就是打算給江南造船廠和馬尾船廠那邊下新的訂單,以便讓兩家船廠不斷的提升技術能力。而預期的就是準備對美製驅逐艦的國產化,爲此陳敬雲已經是在1914年代安排了三百萬元的專項造艦資金,並在明年也就是1915年還會再準備兩百萬元的專項資金,預計建造兩艘千噸驅逐艦。

由於艦隊規模的擴大,不管新舊軍艦全部加起來現在的中國海軍總噸位已經超過十萬噸,如果加上海防要塞部隊的話,海軍的總兵力已經高達兩萬餘人。而這兩萬多人相對於陸軍來說頂多也就是一師一旅的規模,然而這支小規模的海軍每年需要耗費的軍費卻是高達六百餘萬元。這個價格還只是維持艦隊的正常運轉,那些改裝、大修乃是新購軍艦的費用這些都還沒算上去呢。

實際上維持這樣一支規模的艦隊,一年沒有八九百萬投下去根本就是無法發揮出有效的戰鬥力,畢竟艦隊的訓練是需要錢的,爲了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軍艦需要定期的大修甚至改裝,這些都是極其花錢的。

而對於陳敬雲來說,現在手頭上雖然有不少錢,但是也沒有到可以亂花的地步,按照他的想法,反正這幾年內海軍就是培養人才,積累實力的時期,他也沒指望着海軍這幾年內給自己帶來什麼成果。所以短時間內也就沒打算向海軍大規模投資,現在他的重點依舊是陸軍方向!

相對於國民軍海軍1914年度獲得的六百五十萬軍費預算,國民軍陸軍的1914年軍費預算纔是大頭:高達一億元的陸軍軍費預算足以讓海軍部的那羣人恨不得把陸軍的那羣將領全部給宰了。要知道,財政部給出的1914年財政預算中,國民軍統治區內的傳統財政收入纔不過一億八千萬元而已。而陸軍的軍費就佔據了百分之五十五的份額。

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82章 左將軍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97章 陰謀(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
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96章 福州體系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82章 左將軍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97章 陰謀(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