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英日謀劃

沈綱給陳敬雲的電文內容很簡單,那就是他要求再給他七天的時間,而這七天內,他要求警衛師堅守住南京北城,七天之內,他沈綱保證拿下南京南城。

這是沈綱深思熟慮之後的要求和保證,沈綱從來都是一個穩重的人,這一點陳敬雲很清楚,他既然說要七天時間才能拿下南京城,那麼少了就不行,同樣的他也應該有把握在七天之內拿下南京的。但是這樣一來,就需要警衛師在南京北城繼續守上七天以上,這對於已經受大極大損失的警衛師而言是很困難的事情。稍有不慎林成坤就會落的和馮國璋一個下場,兵敗南京北城。

爲此陳敬雲也是決斷不下,這也是他找來袁方的原因所在,有時候下這樣的一個重大決定是需要旁人幫忙分析和給予決心的。

“給警衛師派去一個團的增援後,能否擋住七天之久?”陳敬雲似乎在問似乎也在問自己。

袁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陳敬雲,掌管着參謀部的他同樣很清楚警衛師現在已經是損失嚴重,兵力僅僅剩下七千左右,而這樣的兵力要對抗兩倍數量而且還擁有重炮部隊的北洋軍,三五天都很難了,況且是七天之久。

然而戰爭很多時候都是不能順應人意的,有時候總會需要作出一些無奈的決定。不管警衛師能守多久,它都必須守下去,後方國民軍司令部所能做的就是儘量給警衛師提供彈藥補給的支援和派遣少量部隊前往增援。

次日,陳敬雲給林成坤發電,除了嘉獎警衛師的英勇作戰外,期盼警衛師全體將士能夠發揮出大無畏精神,繼續堅守南京北城,同時派遣了第四師下屬的一個步兵團渡江前往增援警衛師。

警衛師指揮部內,林成坤和剛從上海趕回來的俞若飛以及警衛師的其他高級軍官圍在地圖面前,警衛師參謀長鮑剛毅上校在地圖上指指點點,介紹着戰局。

“根據司令部通報,蘇南南城的我軍主力部隊已經彙集四個師三萬餘人的兵力對曹錕部發動總攻,根據南京戰役總指揮沈綱中將的預計,他們最少還需要六到七天的時間才能徹底攻下南京南城。相對於南京南城的曹錕兩萬多人來說,這個時間已經預計的極爲緊張!”鮑剛毅說到這裡,看了師長林成坤一眼:“爲了南京戰役的順利展開,司令部要求我部再堅守七天左右!”

林成坤這個時候擡起頭來,環視着衆位軍官:“司令部已經答應派遣第四師下屬第四十二團前來支援我們,現在已經開始渡江,明天即可抵達。”

這個消息並不是秘密,在場的軍官之前都已經知道了,不過這個時候林成坤卻接着道:“我已經給司令發報下了軍令狀,七天之內警衛師必保南京北岸不失!而今天在這裡,我同樣要你們給我保證,沒有師部命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撤退!”

這個時候,警衛師國社黨政治委員會委員長站了出來:“作戰期間,任何違令軍官將被即時逮捕,逮捕後有所屬政治委員接管部隊指揮權!”

雖然在座的將領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加入了國社黨,但是這些傳統軍官和由國社黨總部下派的各級政治委員是不同的,那些政治委員幾乎都是政治軍官,或許他們的軍事素質遠不如這些軍官們,但是他們對國社黨和對陳敬雲個人的忠誠是外人無法比擬。

事實上,國社黨的下派到國民軍各部隊當中的各級政治委員在蘇南戰事中一直比較低調,平時根本不會也沒有權利干擾部隊的正常作戰,但是也有個別例子,比如前線軍官違令時,所屬的政治委員就會毫不猶豫的逮捕違令軍官,然後暫時接替部隊指揮權,直到上級調派另外一位軍官到達。這樣的事例已經發生了三五次的,不過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基層部隊當中,像今天這樣在師部的高級軍事會議當中重申這樣的話題倒是沒有發生過。

接下來,不管下面的那些軍官們怎麼想,林成坤還是很快的安排了各種作戰任務,爲了達到長期堅守南京北岸的目標,警衛師做出了戰略收縮的舉動,準備從解家莊撤退到泰山鎮來,警衛師佔據泰山鎮已經多日,這期間也沒閒着,而是構築了大量的防禦陣地,早就把打算把這裡當成第二道防線了。

蘇南戰場上的局勢大體上對國民軍而言是有利的,但是局部方向比如南京北岸方向還是有着不小的麻煩,這場戰爭的走勢並不會因爲陳敬雲想要怎麼走就怎麼走,同樣也不會因爲袁世凱想要怎麼走就怎麼走,戰事發展到現在,推動戰爭走勢的除了雙方主將的意志外更多的是慣性。

甚至還有衆多的外部勢力在關注着戰事發展的同時,也發揮了各種各樣的力量推動着這場戰爭,比如日`本,自從蘇南戰事爆發後,日`本方面可以說興奮無比,積極的參與其中,不但對袁世凱的大量裝備採購一口答應,就連陳敬雲的彈藥採購也是答應的豪爽無比,國內軍工廠生產不過來,日`本方面甚至都拿出了本國陸軍的庫存用來交付。兩頭做軍火生意的日`本可以說賺了不少,當然了,軍品出口利益相對於國家戰略利益來說不值一提。

自從辛亥後,日`本方面就已經確定了對中國的外交政策,那就是通過各種手段使得中國保持一個分裂狀態,就算不能獨立成爲數個國家,但是至少也要保持目前的各地實際分裂的態勢。基於此他們一開始選擇了扶持陳敬雲以及拉攏東北地區的幾個軍閥,試圖執行南北計劃。

而當陳敬雲實力慢慢壯大,和北洋的矛盾不斷加劇之後終於在蘇南地區打了起來,其中最高興的就是日`本了。當蘇南戰事爆發之時日`本的外務省就已經指示相關在華外交人員,那就是同時和北洋以及國民軍接觸,根據形勢選擇對雙方不同的扶持力度,最好就是讓雙方打生打死僵持不下,最後在長江流域形成軍事對持。如果可能,最好是挑動陳敬雲單獨建立南方政府,從而造成中國實際分裂的局面。

而具體到實施的時候,就是表現在前段時間北洋軍在蘇南地區佔據優勢時,日`本方面對北洋軍的軍火訂購拖拖拉拉,遲遲不肯交貨,反而對陳敬雲的彈藥訂單交貨迅速。

然而等國民軍攻佔南京北岸,曹錕部退守南京南城時,蘇南戰事發生轉變之後,日`本方面對雙方的態度也是發生轉變,之前一直不肯交貨的北洋軍軍火訂單在短短數天時間內就交付,甚至連貨款都還沒有收齊呢,不但如此,日`本方面甚至私下裡用私人企業對周學熙掌控的一家小企業提供了一百萬日元的緊急貸款,這筆錢雖然說是民間裡的商業貸款,但是錢一到呢就立馬被周學熙轉到了財政部裡頭。袁世凱得到了這批貸款和日`本方面提供的軍火這才動員了第一師的一個混成旅南下作戰。

於此同時,日`本方面在給國民軍交付了第一批兩萬發的炮彈之後,對後面的兩批彈藥訂單開始拖延,任憑國民軍裝備部的歐陽天怎麼催促,愣是不發貨了,弄的歐陽天極爲火大,隨後不得不和美國方面接觸,向美國的幾家軍火商追加了訂單,用來彌補日`本方面的缺口。

除了這些背後動作外,眼看着曹錕的近三萬人深陷南京南城,隨時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日`本駐華外交人員也是開始上下聯絡,試圖對雙方施加壓力從而促成雙方和談,讓北洋保住這數萬精銳部隊。他自己一方說肯定是作用不大的,所以日本方面聯繫了英國和俄國等方面,試圖聯合列強來聯手干涉這場中國內戰。

“如果曹錕在南京的近三萬部隊覆滅,這會對北洋軍造成重大打擊,屆時國民軍集中主力部隊後即可一路沿着津浦線北上,直接威脅北京!這對中國局勢而言是個很不好的消息!”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彥吉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站在一起。

朱爾典放下酒杯,整了整衣領後才道:“蘇南地區的戰事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來商路被阻,上海到南京到北方的鐵路線被阻擋,這已經嚴重損害了各國商人的商業利益,之前我已經接到了多人的來信,請求我出面干預這場戰爭,讓這片古老的大地重新恢復和平!”

說到這裡,朱爾典頂頓了會才繼續道:“不過帝國對於遠東中國的政策一向是保持中立的,而對於中國的內戰自從去年武昌革命後更是一直保持着中立態度!”

伊集院彥吉聽罷嘴角露出一絲不經意的笑:笑話,如果英國在中國還保持着中立的話,那麼大日本帝國就是完全不關注中國局勢發展了。上半年這朱爾典可可是極力主張讓袁世凱當中國的總統,領導中國的。

不過外交人員嘛,想的和說的就沒幾句是一樣的,當即伊集院彥吉道:“此言甚是,不過身爲文明國家的一員,對落後國家是有着領導責任的,這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自相殘殺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

朱爾典道:“哦,那公使先生的意思是?”

“各國聯手,促使雙方和談!”伊集院彥吉沉默了會後繼續道:“至少要讓他們達成一個臨時停火協議,讓曹錕的部隊能夠返回北方,避免雙方的無辜軍人出現重大損傷!”

伊集院彥吉的意思幾乎是很直白了,那就是希望北洋軍能夠保住曹錕這支主力部隊,以便在後續中抵抗國民軍的北上。主要這支主力部隊保住了後,那麼北洋軍和國民軍日後在蘇南地區就會繼續對持,保持目前的態勢而不會造成太大的變動。這種實際分裂態勢對日`本而言是最有利。

朱爾典沉思着,半晌後道:“明晚我會舉行一個酒會宴請各國公使,到時候公使先生也務必前來!”

伊集院彥吉聽罷,露出笑容:“一定,一定!”

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941章 終戰令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79章 休閒日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10章 密議(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38章 f12對f80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12章 大戰(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33章 直升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002章 兄弟(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213章 大戰(三)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
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941章 終戰令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379章 休閒日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10章 密議(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038章 f12對f80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36章 軍服肩章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12章 大戰(二)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33章 直升機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1002章 兄弟(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213章 大戰(三)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