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帶惡人

新月狀的居延澤西湖景色優美,雖已入冬,但湖畔蘆葦依然叢生,來自漠北的各類候鳥原本棲息在湖心沙洲上,今日卻被人類間的戰鬥驚得翱翔許久。

直到喊殺漸漸平息,它們纔敢回到湖面,這原本清澈的湖水之畔,已染上了大片大片的殷紅,一具頭埋在水中的屍體飄浮過來,雪白的鷗鷺踩着纖細的腳,站在上頭。

吳漢也在湖邊,看着湖中浮屍,罵罵咧咧道:“右賢王不愧是伊稚斜單于的子孫,駕騾車狂奔逃離的本領,是一點不遜其祖先!”

昨日魏軍前鋒追擊匈奴,想要拖住他們,而吳漢則率萬騎繞居延海而行,打算堵匈奴人後路。

原本是絕妙的作戰計劃,但吳漢顯然高估了匈奴人的戰鬥熱情。

最初被魏軍前鋒趕上襲擾時,右賢王還頗爲悠然地派了不少部衆與之作戰,可當謹慎的斥候在後方遠遠發現吳漢蹤跡後,右賢王頓時就慫了。

右賢王誤以爲魏軍來者甚衆,竟毫不猶豫拋棄了在河西俘獲的數千人口,帶嫡系主力撤離戰場。

右賢王一走,其餘各部更不會留,匈奴本就是許多個部落的聚合體,首領小王們只是想跟着右賢王來河西打秋風,卻不打算將性命交待在這。單于庭“讓匈奴再次偉大”的願景,在匈奴帝國西境的小部落裡得不到共鳴——往前推一兩百年,這些雜胡的祖宗是不是匈奴還不清楚呢!草原崇尚強者,月氏盛時,右地各邦皆自號月氏,等到匈奴趕走月氏王,他們就又自稱匈奴了。

吳漢只來得及逮住反應慢的幾個裨王,一陣血戰後,幷州兵騎獲得全勝。

儘管也斬首數百,俘虜一二千人,連裨王都逮到了好幾個,可這與吳漢設想中“斬右賢王首級,獻於北闕”的場面,差距實在太遠,吳將軍一肚子火氣,便全衝那右賢王發了。

直到開罵時,吳漢纔想起來一件事,詢問竇友道:“這一任右賢王如何稱呼?”

竇友回答:“名喚‘盧渾’。”

“盧渾?”吳漢皺眉:“難道是僞漢帝盧芳的親戚?”

竇友哭笑不得:“將軍,只是音譯。”

對於右賢王避戰跑路,竇友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從前漢反擊匈奴開始,胡人的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這四大名王,便頗爲油滑,哪怕衛青霍去病大勝連連,俘獲甚衆,這四位卻從未被逮到過。

尤其是歷代右賢王,堪稱跑路界的天才,當初漠南之戰,衛青奔襲右賢王部,當時那位右賢王半夜酒醉,就這樣還能爬上馬背開溜。而等到漢宣帝派遣五將軍擊胡,西邊的兩路將大漠都找遍了,愣是沒尋到右賢王蹤跡,最後才知道他一口氣逃到了天山以北幾千裡的呼揭國去了……

今日的情形?對逃跑慣犯右賢王來說,小場面而已。

竇友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將軍,看來右部並不願死戰,或許右賢王入寇河西,本就是匈奴單于勒令所致。”

吳漢來了興趣:“何以見得?”

竇友打了個比方:“秦末時,右賢王居西方,直接面對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月氏覆滅西遷後,河西也成了右賢王地盤,直到霍去病奪之,漢朝設立四郡,右部已痛失河西百年。”

“但如今的右賢王心無大志,亦不欲收復祖宗之地,過去十餘年間,匈奴重新進入西域,侵吞天山草原,逼迫烏孫,勒索城郭各邦。匈奴使者橫行於月氏以東,而西域也歸右賢王管,三十六國的貢賦得來毫不費力,豈不比需要苦戰河西更易搶?”

這樣確實可以解釋匈奴右部摸魚式入寇的原因,豈料吳漢聽罷更生氣了,開罵道:

“人人都說漁陽突騎軍紀差,那是軍紀差麼?那是窮!漁陽士卒生於苦寒之地,沒見過河北富庶,第一次南下,便忍不住多拿了‘一點’。”

不管拿的是“億點”還是“一點”,都不及匈奴這般兇狠,匈奴右部重新得到西域,對河西人丁、糧食的需求沒那麼迫切,但他們卻非要闖進來糟蹋了!

“沒錯,漁陽騎確實有盜匪之風,然盜亦有道,而匈奴無道也!”

吳漢彷彿做了什麼決定,怒氣衝衝地巡視戰場,路上遇到一隊正看押匈奴俘虜,將他們反手繫累,往殄北塞趕,魏軍手段粗暴,遇到有匈奴人受傷走不動,往往上去就是一矛杆!

而這支小隊爲首的“營正”,正是吳漢從隴西帶來的氐人阿雲。

吳漢還記得阿雲,這個氐人漢子在追擊隗囂的戰鬥裡表現很不錯,遂駐馬將阿雲喊來,問他道:“阿雲,俘獲幾何?”

阿雲遠遠應道:“斬了數十,抓了一百零七。”

“大善!”吳漢很高興,阿雲作爲氐人,帶的都是幷州雜胡的輔騎,能打出這種斬俘比例已經很不錯了,遂勉勵道:“好好做,等打完這一戰,汝或許能做到副校尉!”

吳漢還強調了一下:“我朝第一位氐人出身的副校尉!”

士兵們紛紛上前來恭賀阿雲,但當事人卻滿腹惆悵,他已經潛伏在魏國三年了,最早奉命刺殺的萬脩再沒見着,卻被吳漢相中,對這位將軍,阿雲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下手,最詭異的是功勞還接二連三,躲都躲不開。

阿雲不知自己該歡喜還是該愁,只低頭喃喃道:“又要升了麼?”

……

吳漢的坐騎仍在前行,他遇到了越來越多驅趕俘虜的隊伍,吳將軍用冰冷的目光掃視戰俘們,他們垂着頭,帶着傷,頗爲狼藉,但裡面卻也有幾個人,膽敢擡起來,不卑不亢地和吳漢對視。

“找死!”

吳漢決心已定,調轉馬頭,去居延澤西湖畔看望了被解救的河西百姓們。

就在短短數個時辰前,這些百姓纔是被俘獲和奴役的一方,他們本是河西四郡的平民,胡人入寇之初打算吞下河西,所以只是搶掠財貨,等到吳漢來援,胡人發現在河西站不住腳時,纔開始大肆擄掠,將他們挾持向異域前進。

胡人人數衆多,又殘暴兇狠如毒蛇,披甲持弓,一路驕橫奢侈,百姓們不敢反抗,只能繫累如牛馬,疾風吹過千里,塵沙飛揚,居延苦寒勝過四郡腹地,食物一天只有一次,還得承受胡人鞭打虐待。

經常有人走着走着就倒下,到了夜晚,累死、餓死、病死、凍死更是時常發生。匈奴人爲了加快速度,更在甲渠對老弱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眼看離開了居延地界,即將進入草原大漠,百姓無不悲痛欲絕,然而心中希望早被摧殘殆盡,只有悲嘆哭泣。

豈料回望故國之時,居然真的有中原的軍隊殺到,匈奴人如一陣風般離開,正如他們來時一樣,近萬河西百姓驚喜獲救,自然滿心感激,聽說吳漢就是指揮的將軍,遂紛紛朝他稽首道謝。

“將軍救了吾等啊。”

吳漢現在情商高了不止一籌,竟笑道:“是我救了汝等,不過,本將軍也是奉陛下詔令行事,汝等要謝,當向東稽首以謝大魏聖天子!”

若是半年前有人要百姓們這樣做,他們明面上照辦,心裡只怕不以爲然。因爲河西人對魏國沒有絲毫認同感——從漢、新到西漢,再到魏,城頭的旗幟幾經更迭,大夥都見慣不慣了,但當地士族、豪強依舊,有的郡縣,甚至連官員都沒變哩!河西人只覺得,這第五魏,怕不是又一個短命政權。

可如今,得到魏將魏兵相救,河西百姓心中的感覺又不一樣了,一如吳漢所言,向東下拜。

吳漢告訴衆人:“諸位百姓可隨軍返回河西,各歸其家,但匈奴隨時可能復返,在此之前,還是要聽兵吏號令,以軍治民。”

他挑了一些過去有官職的人出來協助管理,並要他們召集壯男,將戰場上收集來的匈奴兵器分發,而吳漢很快就交給這羣臨時民兵的第一個任務。

“要將所俘匈奴人,處死於居延澤之北?”

壯男民兵們一時間有些震驚,吳漢換了一種口氣,目光掃視衆人:“怎麼,汝等妻兒遭胡人欺凌,父母慘死於甲渠溝壑,自己又被一路鞭打,驅若羣羊,難道就沒人痛恨胡虜,欲殺之報仇?”

在吳漢煽動下,在路上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氣的人陸續站出來,最後連那些膽子小的人也不得不從衆,戰戰兢兢地持着剛發到手的胡人兵器,對準了它們曾經的主人!

等竇友聞訊趕到時,殺戮已經進行了一半,所俘匈奴一二千人被人數遠多於他們的河西百姓圍住,分批驅趕到沙坑中。先被幷州兵持弓弩射殺,沒死的人則由百姓補刀,想到這旬月間經歷的種種苦難,大夥都殺紅了眼,甚至有瘋狂對着已死胡人揮刀的……

竇友連忙去見吳漢,卻見這位殺神正坐於胡凳之上,喝着戰利品裡找出的馬奶酒,津津有味地看着這一幕。

“將軍,這是……”

吳漢舉起酒饢,洋洋得意道:“驅趕俘虜不便,還是這法子最快。”

他唏噓道:“只可惜,來不及築京觀了,就讓這些屍體留在居延澤以北,成爲匈奴人每次南下前都能看到的風景罷,如此,彼輩纔會知道害怕,明白侵犯河西的下場!”

言罷,吳漢目光瞥向竇友:“怎麼,竇太守要勸我,殺俘不祥?”

竇友哪敢勸啊,這次殺戮,也是河西人的一次發泄罷,遂笑道:“胡虜死有餘辜!只是下吏以爲,還是得留點人,方便送回長安獻俘啊!”

“沒錯!”吳漢一拍大腿:“首領小王尚在,再讓衆人收手,留一二十人活着,否則,陛下還以爲我殺良冒功呢!”

這就是他們的君臣關係了,吳漢最清楚不過,第五倫爲何要派自己鎮守幷州,抵禦匈奴。

“匈奴醜類,有虎狼之心,不食德化,只能以武摧折!”

“能摧匈奴者,只有比其更惡!”

而吳漢,就是這樣的大惡人啊!

儘管他劣跡斑斑,儘管他兇殘好殺,但也是最適合對付北邊之敵的人選。

經過方纔的一戰,竇友現在對吳漢也只剩下畏服了,朝他拱手作揖道:“此役之後,將軍之名,已能止右部小兒夜啼了!”

“光是右部,還不夠。”吳漢哈哈大笑,馬奶酒沾滿了他的鬍鬚:“從烏桓到西域三十六國,匈奴疆界之地,吾之惡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匈奴單于的王子們聽了都要哇哇大哭,這才足夠!”

就在吳漢大言不慚時,前鋒偏將蒙澤也抵達了此處,他甚至都沒看正遭到屠戮的匈奴俘虜一眼,只沉着臉來到吳漢面前,向他覆命。

吳漢站起身來,給了蒙澤極高的禮遇,這場仗,前鋒付出了極大的犧牲,他們果斷出擊,拖住了匈奴人整整一個時辰,冒險突進時,又以二千餘騎,承受了數倍敵人的圍攻,傷亡也最爲慘重。

等粗略說完戰鬥經過後,蒙澤又擡起頭,眼中盡是血絲,告訴吳漢一個噩耗。

“後將軍,下吏旅中營正耿廣,率先擊胡,作戰英勇,立有大功,卻在交戰時受了重傷,耿廣……快撐不住了!”

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54章 荊襄第23章 秋菊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75章 地皇元年第126章 南下第360章 吳王秀第121章 入宮第507章 雙兔第540章 倫秀(上)第335章借貸第535章 鼎足第323章 豆粥第330章 你坐啊第394章 南渡第122章 老王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579章 飛將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396章 烏托邦第436章 軟柿子第174章 雙贏第229章 董忠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162章 赤眉第43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513章 誅莽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59章 體面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514章 鐐銬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569章 手抖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261章 西漢第448章 山海情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29章 烽火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107章 烽火第91章 官匪一家第316章 柱天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22章 起龍第195章 將軍第313章 運動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5章 孤膽第689章 祝融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10章 鴿了第556章 窺天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293章 武德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237章 革命第508章 豹尾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439章 你配嗎第507章 雙兔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686章 舊情第145章 騙紙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256章 天變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620章 五人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522章 殉道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648章 帶惡人第468章 祁山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297章 第五漢第83章 砰!第643章 懂了第665章 定軍山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98章 匈奴漢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464章 我成替身了第661章 漢中第421章 五德第243章 好日子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38章呼吸
第94章 千里馳援第554章 荊襄第23章 秋菊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75章 地皇元年第126章 南下第360章 吳王秀第121章 入宮第507章 雙兔第540章 倫秀(上)第335章借貸第535章 鼎足第323章 豆粥第330章 你坐啊第394章 南渡第122章 老王第127章 你攤上大事了第142章 反賊何苦難爲反賊第579章 飛將第640章 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第396章 烏托邦第436章 軟柿子第174章 雙贏第229章 董忠第534章 爾虞我詐第162章 赤眉第43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第513章 誅莽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459章 體面第69章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第514章 鐐銬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569章 手抖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261章 西漢第448章 山海情第698章 魏皇來了,青天就有了第629章 烽火第183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第107章 烽火第91章 官匪一家第316章 柱天第4章 第五倫讓梨第410章 河北之役第78章 陰兵借糧第322章 起龍第195章 將軍第313章 運動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230章 傳統藝能第455章 孤膽第689章 祝融第80章 我要做的有三件事第10章 鴿了第556章 窺天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293章 武德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237章 革命第508章 豹尾第213章 大新忠臣第439章 你配嗎第507章 雙兔第164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686章 舊情第145章 騙紙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363章 反了個寂寞第256章 天變第200章 奇變偶不變第620章 五人第294章 公無渡河第522章 殉道第700章 致兩千年後的你(大結局)第648章 帶惡人第468章 祁山第609章 借問瘟君何處往第297章 第五漢第83章 砰!第643章 懂了第665章 定軍山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603章 堅持守住第98章 匈奴漢第245章 義在東軍第94章 千里馳援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464章 我成替身了第661章 漢中第421章 五德第243章 好日子第449章 中心開花第494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38章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