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鼎足

羌道(甘肅舟曲縣)一如其名,乃是羌人聚集之地,秦朝時被朝廷控制後設置爲道,素來漢羌雜居,但雙方關係並不算友善,這使得羌道縣城必須修在險峻之地,東依山崖,西、南臨險溝,北靠山丘。於此邊陲高山、白龍江之咽喉築城圍寨,孤懸於帝國外圍。

城外是無窮無盡的森林和草場、石灘,羌人牧民在牧羊,用羌語唱着歌謠。

“彼輩在唱何事?”

隗囂聽到後,詢問旁人,得到的翻譯是:“高山青,綠水長,雲滔滔,霧茫茫。”

這首羌歌激起了隗囂的思鄉之情,然而遠處是高山裸岩和終年不化的雪山,被它們阻隔,隗囂的目光根本看不到隴右。

自從被第五倫擊敗後,隗囂及三四千殘部已在羌道生活大半年了,此地因爲白龍江流淌而過,是連接西羌、隴右、巴蜀的孔道,只因太過偏僻,不如東邊的祁山道重要,但亦不得不防。於是公孫皇帝封隗囂爲“朔寧王”,讓他帶舊部在此安家,畢竟這個縣理論上也屬於隴西郡,竟成了涼州集團最後的寓居之所。

魏軍小部隊幾次試圖進攻都被山洪、風雪逼退,但追隨隗囂到此的隴右兵卒卻沒有絲毫高興,羌道太苦了,每年無霜期才幾個月,地裡刨不出多少糧食,披頭撒發的羌女也勾不起他們的興致,生活充滿了無趣和苦悶。許多士兵,跟着隗囂經歷了刀山血海,卻在思鄉和艱苦生活中敗下陣來,做了逃兵。

“劉邦被封到漢中時,從長安到南鄭,不也曾有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連韓信都差點跑了麼?”

隗囂如此安慰自己,但他這自守而不得的失敗者,哪裡還能迎來“韓信”的效忠呢?

時間進入五月份後,唯一一個好消息,是代公孫述入羌中聯絡先零羌的謀士方望回來了!

方望是騎着羌馬回來的,這種馬與幽並之馬、河曲大馬不同,身材稍矮小,毛髮卻更多,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也十分踏實穩當。

隗囂親自出迎,不等下馬的方望站穩,就大步走過去與他交談,方望曾有許多中肯的諫言,但隗囂都因遲疑而未聽,如今,他已將方望視爲能否打回老家去的關鍵。

“先生一去近半年,不知羌中近況如何?”

方望沒有說話,等到了私密的廳堂,才捋須笑道:“事已大成!”

“聽說魏將萬脩舊傷復發,患疾幾死,不能理事,已離開天水東歸長安治病。第八矯則遠在河西,隴右兵權盡入於後將軍吳漢之手,此人作戰乃是一員猛將,治郡卻頗爲平庸,再加上驍猛慣了,不論是對隴右降人,還是各屬國東羌、胡人君長,只會以意氣籠絡,而不知許以好處。”

“對西羌先零,吳漢就更是一味用強,他醉心於武功,在河湟收攏流民,重興屯田,向金城步步進逼。”

方望笑道:“對先零羌遣人要求將河湟還給羌人放牧之事,吳漢也斷然拒絕!”

“先零乃西羌最強部落,控弦上萬,姻親衆多。前漢三次羌亂,都與彼輩有關。見吳漢輕蔑羌部,不可相與,爲了返回河湟,先零王願與吾等聯手!在我說服下,他已接受公孫皇帝冊封,作爲西海王,統有羌部。”

這就是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事,若是萬脩、第八矯有一人牽制吳漢,斷不至於此,而第五倫也在東方河濟戰場,羌事緊急,就這麼由吳漢拍板了,霸氣歸霸氣,造成的後果卻難以預料……

此事讓隗囂長舒一口氣,他控制隴右時,對羌人便是綏靖懷柔,希望換取羌騎一起對付魏軍,但那時候先零羌選擇中立,如今運勢,終於站在他們一邊了麼?

“一如先生當初所料,吳漢看輕羌人,以爲易相與,西羌先零,一定能成爲魏國西部永遠好不了的瘡皰!”

這樣一來,隴右魏軍就沒工夫南圖武都、羌道,而隗囂卻能配合羌人,不斷滋擾隴西,打回故鄉的夢想,似乎看到了一點希望……

但有一件事,他必須立刻提醒方望。

“先生不在期間,也發生了幾樁大事。”

隗囂道:“近日聽聞第五倫已擊敗赤眉,橫掃豫兗,更要命的是……”

“第五倫遣使從漢中入蜀,據我安插在漢中的細作查得,那使者,正是先生的老對手。”

“馮衍!”

……

馮衍在魏國級別很高,乃是九卿之中的“典客”。

不過從今年起,第五倫撤銷了典客,將這個總管外交的機構一分爲二,“典屬國”負責與蠻夷戎狄諸邦的關係,挑選專人負責,重點在羈縻操控;而馮衍則爲“大行令”,專管中國諸侯,重點則是縱橫捭闔。

出使成家,乃是馮衍得到新職務後的第一項使命,還是他主動爭取來的,畢竟名義上俸祿品秩不變,但職權卻憑空少了一半,雖說各司其職方便處理內外關係,但馮衍自己心裡也急啊,再不表現,這九卿能做多久也是個未知數——衆所周知,第五倫不會對地方政務、軍事越俎代庖,但偏偏對外交,最愛搞“空投手令”“特派專員”這一類的花活,馮衍只管辦事,在大戰略上,第五倫心中自有韜略。

於是大行令,就成了高一級的跑腿,夏初第五倫重抓外交,大派使者時,劉秀那邊非陰興不可,馮衍也不能替代;齊王張步、楚黎王這些小勢力,馮衍則不屑去,於是就到公孫述這“敵國”來了。

所謂敵國,並非敵國之邦,而是地位或勢力相等的國家,第五皇帝和公孫皇帝,好歹是假模假樣相互承認,約好要共抗諸漢的……

如今這牢不可破的同盟已經破裂,馮衍此行的使命,便是來將這裂痕縫補起來——假裝縫補。

但和上次在蜀地時受到熱情招待,可隨意走動不同,此番入蜀,馮衍的行動很難離開車隊百步,公孫述派了專員盯着他,生怕馮衍刺探到了蜀地實情。

就這樣,馮衍被公孫述的人隔絕消息,一路送到成都郊外的離宮別館居住,並未立刻受到召見,過了兩日後,才見到了成家大司徒李熊。

“李相。”

成家倒是將新朝體制全盤繼承,大司徒相當於丞相,馮衍當初在蜀中出使時,與李熊私交不錯,相互欣賞,如今再見,馮衍竟一拂袖,就斥責起李熊來。

“昔日衍使成都,代吾主尊公孫爲王,締結魏蜀同盟,而後成家又送黑白熊,約定永結同好,然而血口未乾,蜀軍便偷襲子午道,又助隴賊隗囂,盟誓尤在耳畔,敢問李相,這難道是大國相處之道麼!”

李熊無話可說,雖說大爭之世,爾虞我詐是尋常,但非要論的話,確實是他們理虧在先,只能愧然道:“熊未能阻止此事,此生之痛也!每逢夜深人靜,時常慚愧無眠,我與敬通一手創建的同盟,竟因小人之讒,而分崩離析啊!”

馮衍之道,李熊這是在順水推舟了。

據線報,馮衍知道,成家內部有北進南下的分歧。北進一派力主聯合隗囂,在隴右與第五倫爭天下,最終奪取關中,如今已基本失敗,但仍視魏爲大敵,以爲第五倫遲早會南下,希望借隗囂、羌部之力牽制魏軍,保住蜀中。

這一派無疑猜對了第五魏的戰略,這也是第五倫分割典客官署,特置典屬國處理羌胡關係的原因,隨着萬脩東返養病,隴右就剩一個吳漢,聽說這莽將軍在處置東西羌時頗爲粗暴,這哪行,必須專人入隴指導,執行皇帝政策才行。

而南下派,則以李熊爲主,他從最初就認定,魏國強盛,向北絕無擴張可能,集中力量造船舶,跨有荊益纔是唯一出路!對第五倫,要虛與委蛇,爲成家的壯大贏得時機。

李熊的見解也沒錯,壞就壞在公孫述太貪心,南北都想要。

結果去年,蜀軍忽然與魏翻臉,在子午道、祁山堡大敗,失去了爭衡涼州,進取關中的機會。因爲主力、糧食調到北方,李熊主持的伐楚之計也功敗垂成,竟在夷陵被楚黎王秦豐擊敗,上百艘船無片帆返回。

如今成家東界只擴張到了南郡秭歸縣,三峽有其二,但瞿塘峽死活無法突破,不過荊南的武陵郡,倒是被“傳檄而定”,名義上歸附公孫述,讓李熊的南下策略稍稍得了點進展。

李熊知道魏蜀絕無可能再續前好,但哪怕是裝模作樣,也要讓兩邊的和平保持下去,如今既然馮衍入蜀,倒不如與此人相互利用,讓公孫述打消北進的癡想,留兵卒拒險要而守足矣,將精力投入到還有可能擴展的南方去!

於是李熊不顧體面,竟朝馮衍再作揖:“雖然成家無禮在前,但敬通身爲魏九卿,願再入蜀,必是心存善念,還望你我能再度聯手,讓魏蜀摒棄誤會,重歸舊好!”

誤會?誰和你誤會?

馮衍捋須道:“衍此番南下,倒也不盡是興師問罪,魏皇一度大怒,欲與成家死鬥,虧得衍極力勸誡,這才稍稍平息,但若想魏蜀續盟,魏皇陛下還有一個條件!”

李熊道:“是何條件?”

馮衍一笑,眼中卻帶着殺意:“兩國之所以決裂,皆因隗囂、方望二人而起,隗囂既然已是公孫皇帝諸侯,魏皇也不想太過追究,但方望,說客小人也,鼓譟邪說,近日隴右探得,他竟深入先零,勾結羌虜,還望公孫皇帝,能將此人處死!”

“殺一人,便能令兩國重歸於好,豈不美哉?”

……

“先生當真要南下?”

與此同時,羌道城外,方望剛結束入羌遠行,飯都沒吃一口,卻又要急着南去成都,這讓隗囂頗爲擔憂。

“必須去!”

方望雖然滿臉倦容,卻也硬撐着上馬。

“馮衍乃智士,巧舌如簧,而公孫述優柔寡斷,或許會被其說動,更何況,蜀相李熊,又力主南下,當初便不同意公孫述接納大王……”

隗囂也擔憂啊:“先生欲如何勸說?”

方望咬牙道:“我須得速入成都,說服公孫述,斬馮衍,與魏徹底斷交,而同劉秀通好,聯吳抗魏,方今天下的三強國,纔有希望鼎足而立!”

第40章 炭治郎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513章 誅莽第502章 穿插第346章 貴賤第280章 破竹第616章 焚書第554章 荊襄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689章 祝融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656章 英雄第309章 磨豆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421章 五德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38章呼吸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7章 你信麼第378章 五學第693章 齊卸甲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4章 公孫述第52章 左手畫圓第368章 公平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460章 牛頭第620章 五人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256章 天變第141章 三窟第512章 脊樑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665章 定軍山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42章 殺人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558章 獵物第304章 五等第125章 五殺!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214章 稱帝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623章 山高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94章 千里馳援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498章 打援第547章 換馬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434章 國野第61章 名單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28章 清君側第23章 秋菊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685章 大決戰第2章 改名狂魔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21章 五德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29章 無題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398章 平林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82章 竇融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503章 敢動第681章 百川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529章 細線第510章 補天第599章 不敗第562章 委屈第591章 茅塞第209章 你馬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386章 亡國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45章 諸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372章 雞肋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35章 家裡有礦
第40章 炭治郎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513章 誅莽第502章 穿插第346章 貴賤第280章 破竹第616章 焚書第554章 荊襄第218章 天下利害第689章 祝融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656章 英雄第309章 磨豆第391章 推心置腹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421章 五德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354章 百廢待興第338章呼吸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7章 你信麼第378章 五學第693章 齊卸甲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4章 公孫述第52章 左手畫圓第368章 公平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460章 牛頭第620章 五人第688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256章 天變第141章 三窟第512章 脊樑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248章 讓我很爲難啊第665章 定軍山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42章 殺人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558章 獵物第304章 五等第125章 五殺!第404章 猛虎出籠第214章 稱帝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623章 山高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367章 小鎮做題家第94章 千里馳援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498章 打援第547章 換馬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434章 國野第61章 名單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228章 清君側第23章 秋菊第617章 爲漢製法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685章 大決戰第2章 改名狂魔第400章 東頭一個漢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21章 五德第594章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29章 無題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398章 平林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44章 哭,都給我哭!第82章 竇融第619章 大可不必第503章 敢動第681章 百川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529章 細線第510章 補天第599章 不敗第562章 委屈第591章 茅塞第209章 你馬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386章 亡國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45章 諸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22章 左隊後隊第372章 雞肋第477章 把狗騙進來殺第605章 甩鍋大會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275章 天無二日第35章 家裡有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