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

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

程廷祚聞言,似笑非笑地看了弟子一眼。

心想於年輕人而言,在這種地方與庶民相處、每日都做一些無趣紮實的事,着實難比張博望、班定遠那樣的激情。

又想縱然孟鬆麓說他明白其中區別,實則走的還是班定遠的路子,欲在萬里之外揚名。

他終究活的年久,小輩心思,一望瞭然。

但他也不想說破,覺得孟鬆麓熱衷此事,雖有年輕人耐不住寂寞欲成萬里事的原因,可終究這件事也不是錯的。

大順對外開拓和探索,對這些儒生而言,最大的影響,就是極大地拓展了“天下”的概念。

錫蘭、爪哇、身毒、歐羅巴這樣的名目,頻頻出現在先發地區的書刊之中,對於外面的瞭解越多,天下的範圍也就越大。

天下的範圍越大,對遙遠遠方的恐懼反而越小。

曾經天下之外的蠻荒之地,如今成爲了天下之內的遙遠邊疆。

檀香山到底在哪,其實他們並不知道。但他們已經開始接受地球是個球的概念,既然大順的商船每年都能去歐羅巴,那麼又能有多遠呢?

雲南、貴州的書生,若想去京城趕考,難道不也需要走半年時間嗎?

商船去歐羅巴,也不過幾個月最多半年的時間。

這樣一想,那遙遠而未知的檀香山,在新的天下觀之下,最多也便是雲南、貴州。

“你既想去,這是好事。興國公信上雖多嘲諷,但我輩做事,與他的嘲諷無關,只與王道相關。”

“你若要去,過幾日便過江往南,去拜會興國公吧。”

“過些日子,聖上南巡,料來,興國公亦要回京城了。他在這時候寫信說此事,多有些臨走之前,把要做的事都交代完的意思。”

皇帝要南巡來看改革後的江蘇一事,並非秘密。

但孟鬆麓終究年輕,也不曾做過官,對於皇帝此番南巡和劉鈺被不再出鎮江蘇的關係,並不能立刻理解。

“興國公不再出鎮鬆蘇?先生何來的消息?”

程廷祚並不作答,只是笑了笑,心道這事是明擺着的。

如今鬆蘇,已是朝廷財稅重地,比之過去,數倍過之。

地稅並未增太多,但是工商、專營、乃至於皇室內務帑銀收入,卻遠勝過去,難以計數。

爲帝王者,可以允人永鎮雲貴不毛之地,卻不可能許人永鎮此地。經營太久,就算皇帝不說,想來興國公也會主動避開。

不過江蘇一地,如今轉型,舍魚米之鄉,而得棉絲之利。糧食、煤炭、鐵器種種,皆於別處來。或者說,皆於海軍來。

皇帝此番南巡,自不是爲了遊山玩水,而是要親眼看看江蘇的民生經濟,看看這些扶植起來的商人對皇帝的態度,亦或者是來特意立威的。

這些東西,聰明人是猜得到的。

想來與上次南巡定下廢運河、修淮河、問鹽商要錢的情況大爲不同。

此番,程廷祚猜測,此番必比上次盛大許多。

甚至可能會引精銳親軍,一路護送。

更命海軍艦隊,大閱於鬆蘇,也未可知。

他猜的,基本正確。

但並不完全。

確實,這一次皇帝南巡,是有很多程廷祚以爲的想法。

包括帶着軍隊前來。

也包括會在鬆蘇大閱艦隊。

當然,包括劉鈺在江蘇改革完成之後,不說是鳥盡弓藏吧,但也肯定不會再讓他繼續在這裡出鎮了。

但,這些想法,都是比較正常的、普通的、“舊天下”概念下的理解。

大順對外交流導致的天下觀、天下概念的變化,使得“舊天下”與“新天下”出現了一些不同。

新天下包括舊天下的許多,如同當初打着“保天下”旗號的大順,最終大部分承接明制,包括稅收、中央與地方關係等。

但許多與舊天下相似的,也要一些與舊天下不同的。

放到此時,也是一樣。

皇帝這一次南巡,除了程廷祚說的那些“舊天下”邏輯下的舉動外,還有一個程廷祚此時所不能理解的“新天下觀”下的邏輯。

縱然程廷祚等人,已經隱約感覺到了此時的天下概念,與過去的天下概念已然有所不同,但他們終究還是不能把握到不同的關鍵。

此番皇帝南巡,要引精銳京營護衛、要在鬆蘇大閱海軍,在新的天下觀下,是在爲即將到來的對外擴張做準備。

一場從歐羅巴到美洲、從美洲到呂宋、從呂宋到印度、從印度到非洲的全面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即將打響。

不同的人,對外部世界的關注重點不同。

如大順科學院的那羣人,江蘇改革的這幾年,被列爲頭等大事的,是在北美洲的土地上,本傑明·富蘭克林,用風箏“證明”了閃電也是一種電,和摩擦的電沒什麼區別。

之所以用“證明”,是因爲大順這邊的新實學教科書的通識教育中,將這個說法作爲一種“常識”,只是填鴨灌輸而沒有任何證明。

隨後,羅剎國的第一個本土籍院士羅蒙諾索夫,和提出了錯誤的熱力學公式的另一位院士李赫曼,重複了這個實驗……然後羅蒙諾索夫活了下來,羅剎科學院則當場損失了一位物理學院士。

由此,引發了一波“去證明大順科學院那些奇怪理論”的實驗熱潮,各種大膽的、不要命的實驗,在各地上演。

大順的決策圈,關注的重點則當然不是這件事。

他們關注的重點消息,還是歐洲的局勢、印度的局勢、法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爭鬥。

以及,英法在北美正式宣戰。

起因就是“人蔘”戰爭之後,大順在江蘇的改革,使得東西方貿易的奇葩狀況嚴重加劇。

原本唯一能夠用香料換取貨物的荷蘭,和大順合作。

大順快速發展的紡織業,仿造的鐘表業,使得歐洲幾乎沒有任何貨物可以進入到大順。

本來也不多。

現在只是加劇了這種奇葩狀態。

而法國在北美挖人蔘、捕貂皮、抓鹿角,忙的不亦樂乎,一船船的貨物穿越萬里航線,來到大順,換取法國絲綢紡織業急需的東方上等絲。

法國人驕傲的說,他們再也不需要派船,去南美走私來獲取足夠的、與中國人交易的白銀了。

人蔘戰爭看似結束了,可實際上並未結束。

嚐到了甜頭的法國人,支持印第安人南下俄亥俄谷地。

而法國人則沿着河流,修築了諸多的堡壘,以法國人的堡壘、印第安人盟友的人力,不斷擠佔英國的北美殖民地。

這是在爲“獨佔人蔘貂皮”貿易,創建緩衝區,但又不想和英國全面衝突。

因爲……貿易上,法國人佔據優勢,他們只想保持現狀,並不想擴大戰爭,之前的元氣未復,此時又已經得到了對華人蔘貂皮珍珠貿易的優勢。

英軍的年輕軍官喬治·華盛頓,爲了升遷,帶兵伏擊了法國的一支小股部隊。

法國軍官朱蒙維爾,帶着法國人在歐洲特有的傲慢,認爲法國是歐洲的宮廷語言和外交語言,用法語高喊不要開槍,我們是來談判的。

華盛頓當然不懂法語,但他也不是很有膽量獨走,他也不是很想和法國人正面衝突。

即便聽不懂法語,他也不想搞事。

但英國人的易洛魁盟友領袖哈夫·金,不但懂英語,而且非常懂法語。

幾乎是一瞬間,哈夫·金就做出了一個很難說聰明或者不聰明的決定,他衝上去用斧子把法國軍官朱蒙維爾給砍死了。

砍的原因,基本上大順這邊熟讀史書的人,都能明白。

挑動英法開戰,從而讓英法兩敗俱傷,易洛魁人趁機做大。

《易》曰: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嚮晦入宴息。

渾水摸魚之策爾。

不能說不是一招妙計。

可問題是這種類似於挑動狗咬狗的計策,有個前提,得是自己足夠強。

如果自己不夠強,反倒可能讓一家做大,徹底失去發展的時間。

人都被砍死了,那華盛頓這邊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把這支法國小隊全滅。

但不久之後,法國人就捲土重來,且靠着印第安盟友的幫助,把華盛頓給抓了。

因爲法國駐俄亥俄谷地的統帥,是被砍死的那個倒黴的朱蒙維爾的親哥。

於是華盛頓被抓。

之前就說了,華盛頓不懂法語。雖然法國人認爲,歐洲人、尤其是尉官級別以上的中上層不可能不懂法語,但這只是法國人自己認爲的。

於是逼着華盛頓簽下了一份認罪悔罪書。

認罪悔罪書,是用法語寫的,內容很明確:是英國軍官華盛頓,“刺殺”了法國的外交官朱蒙維爾。今後英法在北美的一切衝突,均由英國人負責。

隨後,簽下了法語認罪書的華盛頓,被釋放。

如果只是到這一步,大順決策圈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懂:法國人慫了,根本不想和英國人開戰,否則外交官被人砍死,就這麼把人放了?

但,英國那邊的反應,就非常微妙了。

眼紅與法國和大順之間貿易的英國公司、試圖搶奪人蔘貂皮貿易的殖民者、確定了印度優先政策但在印度和法國爭鬥不休的東印度公司、金融資本家,立刻如同當年詹金斯耳朵戰爭時候那樣,利用手裡的輿論工具,展開了全面的宣傳。

華盛頓自己承認,那場衝突並不大,雙方死傷只有二三十人。

但很快,他嘴裡的二三十人,變爲了弗吉尼亞報紙上的二三百人,然後又變爲倫敦街頭被資本控制的輿論所描繪的“擊斃了九百多名法國人”。

是保衛英國邊疆和殖民地利益的年輕英雄。

有意思的是,一些報紙引用了華盛頓給朋友的信的一些細節描寫:我聽到很多子彈的嗖嗖的飛過,真的!這聲音中有種迷人的東西……

而真正上過戰場的英王喬治,則吐槽道:扯犢子,當我沒上過戰場?【他不可能聽到這麼多子彈聲】。

而被資本控制的輿論,一旦發動起來,就不可能停下了,只能互相升級。

(本章完)

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441章 瘋了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972章 割袍(下)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278章 夷丁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3章 法理問題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685章 試試看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229章 開戰(八)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024章 割裂(二)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499章 洗頭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041章 國運(上)第411章 出奇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079章 爭功(四)第1163章 備戰(二)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94章 憧憬(下)第130章 暴論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
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28章 初來乍到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441章 瘋了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972章 割袍(下)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278章 夷丁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3章 法理問題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685章 試試看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229章 開戰(八)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024章 割裂(二)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499章 洗頭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041章 國運(上)第411章 出奇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079章 爭功(四)第1163章 備戰(二)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94章 憧憬(下)第130章 暴論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332章 可壓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