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

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

作爲俄國不與大順敵國結盟的回饋,劉鈺知道俄國最缺什麼,也知道大順能最大程度給俄國的是什麼。

那就是,錢。

臉色紅潤的女皇讓劉鈺坐下後,並沒有急匆匆地談貿易和錢的事,而是問到了劉鈺關於瑞典的問題。

“我知道,瑞典大使找過您。那麼,您可以告訴我,您是怎麼回覆瑞典大使的嗎?”

“女皇陛下,我只是告訴瑞典大使,瑞典必然會失敗。而他們在開戰之初,就根本沒有考慮戰敗的可能,所以我告訴他們,應該儘早擬定一份您能同意的條約,以便體面地認輸。”

劉鈺笑了笑,又給出了一個很私人的理由。

“我告訴他們,因爲您剛剛登基,地位還不夠穩固。所以您需要一場勝利,來提升自己的威望,並證明您是您父親政策的繼承者。所以您不可能輕易放棄對瑞典的攻擊,法國的調停是毫無意義的。”

既然君主論的那一套,在大順都是一些兩千年前爛大街、宮廷裡的人基本都懂的東西,伊麗莎白女皇對劉鈺的這個答案並不驚詫。

確實,這說到了關鍵之處。

至少,明年還會繼續增兵瑞典,一定要把瑞典在戰場上擊敗、主動求和才行。

至於說會要求什麼條件,那也要在戰勝之後才能正式開始談,而在戰場絕對勝利之前,伊麗莎白女皇根本不準備接受任何的調停。

法國的拉謝塔迪侯爵一直在調停,因爲瑞俄戰爭就是法國唆使的。

這讓女皇相當的不爽,覺得拉謝塔迪侯爵一點都不懂政治,雖然浪漫優雅,花樣也多,討人喜歡,但政治上確實不合格。

這種時候,怎麼可能繼續給她施壓,讓她接受法國的調停?剛剛政變沒幾天,登基典禮都沒有舉行呢,這叫整個彼得堡怎麼看她?

她政變的口號,是恢復俄羅斯的正統,因爲宮廷裡之前全是外國人。

所以,德國人是外國人,法國人就不是嗎?

相較於法國的態度,大順這邊就讓女皇舒心的多。

所有的界約,都是之前簽訂的。女皇沒有和大順籤任何關於邊界的條約,大順也沒有藉着“擁立”之功,索取更多。

甚至在瑞典戰爭的問題上,更是直接抓住了重點,政治上這場仗必須要打完,要打到瑞典主動求和。

“侯爵大人,您是個聰明的人。和聰明人講話,我可以說的更明白一些。如您所說,瑞典戰爭當然會持續下去,理由也是您說的那樣。但是,對於結果,我本來就考慮着不要過分壓迫瑞典。而現在,有了您信上的建議,我想在戰後合約方面,我的內心更加傾向於您所希望的結果了。”

“那麼,就算您不會調停瑞典和俄國之間的戰爭,至少您也給了瑞典人一些建議吧?”

劉鈺也不準備隱瞞,這事兒本就是吃兩頭的。

“是的,女皇陛下。我考慮到您必須要立太子,尤其是您確定不將遜沙皇處死以彰顯你善良的條件下,您的外甥、您姐姐的獨生子,就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我建議瑞典人,選舉您未婚夫的弟弟、您外甥的監護人、荷爾斯坦因和石勒蘇益格公國攝政,阿道夫·弗雷德裡克,成爲瑞典王儲,取代您外甥離開後的空缺。”

“我站在您的角度,或者用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經驗來替您考慮,希望您能明白,我這不是在幫助瑞典,而是在幫助您。”

見識過了大順這邊的人對宮廷政治鬥爭的理解程度,伊麗莎白絲毫不意外劉鈺認爲她會立外甥爲太子的想法。

而立外甥爲太子的原因,也確實是如劉鈺所說,爲了穩定、防止有人再擁立舊沙皇,以及徹底清除梅克倫堡和庫爾蘭勢力對俄國的影響。

不過,讓瑞典選舉阿道夫·弗雷德裡克爲王儲這一招,卻讓伊麗莎白大感意外。意外是意外,但內心卻很認同。

伸出手做了一個請講的手勢,希望劉鈺說說“站在她”的角度,爲什麼這件事對俄國有利。

“女皇陛下,三十年戰爭已經過去了一百年。可人們的思維,尤其是一些元帥將軍的思維,依舊停留在三十年戰爭的時代。”

“大順如此,所以纔有了持續十餘年的軍改,裁撤了三十年戰爭水平的軍隊。”

“俄國在裝備上快一些,但是在戰略意識、戰術意識上,恕我直言,仍舊還是那個時代的思維。”

“僱傭兵、精銳部隊、小國稱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國民兵、徵召兵、三個月快速訓練的新兵、比拼人口和工業潛力的時代,來臨了。”

“於是,您可以看到,荷蘭、瑞典……這些曾經稱霸過的小國,在新時代都開始了衰落。俄國戰勝瑞典不是偶然、荷蘭不參加當年的的四國同盟戰爭結束後的條約簽訂也不是偶然。”

“瑞典的時代,結束了。哪怕古斯塔夫二世重生,他也不可能將瑞典的一百萬人口,變成一千萬人口。即便戰場上一時勝利,終究也會淹沒在俄國的人海中。這就是新時代的戰略思維,而遺憾的是,很多人的思維方式仍舊停留在三十年戰爭、停留在大順奪取天下的時代。”

“卻擁有了這個時代應該有的戰略思維後,您就應該明白,瑞典很弱。而您的另一個潛在對手,很強。”

“我可以給您講一下,大明帝國的開創者,朱元璋,關於‘先強後弱’,還是‘先弱後強’的討論。”

人的正確思想當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以史爲鑑的道理非常正確,只是要確保能夠抽絲剝繭地分析出具體的情況,不要搞出刻舟求劍和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好。

俄國的歷史並不深厚,之前也沒有太多施展戰略的機會。

至於中國的歷史故事,伊麗莎白當然沒有聽過那麼多,也就是看過伏爾泰寫的一些臆想的東西罷了。

聽完劉鈺稍微改動了一下的、關於先打強的陳友諒還是先打弱的張士誠的故事後,伊麗莎白女皇忍不住點了點頭。

冷靜地想了一下劉鈺關於“時代變了”的論證,內心已經認可了劉鈺的說法。

確實,俄國宮廷裡的很多人,正如劉鈺所言,還是在用一百年前的經驗來理解現在發生的事。

兩萬人的決戰就能影響整個歐洲戰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普及的燧發槍和刺刀,讓戰爭的規模無法依靠人數稀少的僱傭兵了。動輒數萬、十萬的會戰規模,瑞典人的戰爭潛力確實已經確實不如俄國了,遠不是大北方戰爭時代的瑞典了。

不能想通這一點,那麼劉鈺說的先強後弱的戰略,也就毫無意義。因爲俄國人此時尚有“恐瑞症”,基於過去的經驗得出的結論,是瑞典不可小覷。

然而被劉鈺這麼一分析,瑞典已經不足以威脅到俄國了。

劉鈺沒說俄國潛在的“強敵”是誰,但這也不用說,肯定是普魯士。

波蘭立陶宛,根本算不上俄國的強敵了。

奇葩的選王制度,成了各國干涉的練兵場,波蘭已經不足以稱之爲強敵。

而剛剛嶄露頭角的普魯士,已經讓俄國方面爲此側目了。

俄國不管是西進還是南下,都繞不開波蘭。波蘭不足爲慮,但普魯士的崛起,讓伊麗莎白清醒地認識到那將是俄國西進的攔路虎。

尤其是現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戰局,極爲有利於普魯士一方,甚至看樣子奧地利隨時可能被肢解。

普魯士強、瑞典弱,這個共識達成之後,劉鈺後面的話也就順理成章了。

“女皇陛下,如果您要全力削弱瑞典、甚至完全地割走芬蘭,必定會引起瑞典的仇恨,以及隨時可能的報復。這使得您在吃掉波蘭、或者將來與普魯士爲敵的時候,極爲危險。”

“反過來,如果您將瑞典,變成親俄的國王,並保留瑞典體面地投降。那麼,瑞典和普魯士,關於波美拉尼亞的爭端,將可以使得瑞典成爲您西進時候的一個盟友。”

“當您先擊敗了強敵後,弱小的潛在敵人,也就是囊中之物。”

“所以,我說,我是完全站在俄國的角度上,來考慮這個問題,並給出了建議。”

“而且,我建議您,利用戰場上的勝利,要求瑞典東印度公司的一部分股權轉讓。大順這邊,也會轉讓給您一部分股權。”

“使得成立一家大順、瑞典、俄國的聯合貿易公司。壟斷好望角以東的貿易在波羅的海的專營,從而獲得高額的利潤。”

“這個時代的戰爭,終究靠的是人口和財富,缺一不可。中國貿易品的利潤有多大,您當然清楚。”

“而一樣的,大順也面臨着各國東印度公司壟斷的情況,使得我們無法獲得高額利潤,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將轉運的利潤拿走。”

“大順,將波羅的海的貿易市場,賭在了您、或者說賭在了俄羅斯帝國的身上。”

“瑞典太過弱小了,無法得到整個環波羅的海的市場。”

“對俄羅斯來說,西進,是用俄羅斯的劍,爲俄羅斯的犁獲得土地。”

“對天朝來說,俄國西進,是爲大順的貨物,找到更廣闊的市場。”

“環波羅的海的貿易圈,利潤實在巨大。而這巨大的利潤,也是你我兩國互信的基礎。”

“我既不壓瑞典東印度公司、也不壓丹麥東印度公司,我壓俄國獲得波羅的海的霸權。有霸權,才能控制貿易。”

“我出貨,你搶市場。賺的錢,對半分。”

(本章完)

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320章 榮譽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26章 開戰(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861章 哄一鬨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933章 覺醒(五)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1169章 備戰(八)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995章 嫺熟第548章 配合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351章 舊相識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245章 垂釣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92章 欽定?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28章 開戰(七)第152章 入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340章 宿命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994章 鹹餌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012章 圈地第183章 變陣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636章 雞肋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929章 覺醒(一)第1222章 開戰(一)
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320章 榮譽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26章 開戰(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861章 哄一鬨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933章 覺醒(五)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1169章 備戰(八)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995章 嫺熟第548章 配合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351章 舊相識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245章 垂釣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92章 欽定?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28章 開戰(七)第152章 入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340章 宿命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994章 鹹餌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012章 圈地第183章 變陣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636章 雞肋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929章 覺醒(一)第1222章 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