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外交訛詐

第86章 外交訛詐

咳嗽聲終於在一杯紅茶的壓服下停住。

老托爾斯泰伯爵很貴族範兒地感謝了劉鈺,又衝着對面的齊國公說了兩句。

翻譯貼在了齊國公耳邊,將嘀咕的這幾句轉述了一下。

“這裡的冬天真的冷,沿途偶感風寒,竟是咳嗽不停。感謝你們的茶,茶是很好的飲品,很適合驅趕色楞金斯克的嚴寒。”

這話說的還是挺優雅的,齊國公心頭暗笑,心想這老頭兒好手段,只是說這些話可未免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

你那咳嗽,明顯是劉守常的條件觸到了你的痛處。

不過這老頭兒是個對手,能在咳嗽的同時就想好了應對的手段,以免被看出失態。

只是你終究老了,無力迴天。

齊國公看破不說破,想着既是如此,那看來這談判的主動權可就抓在我們手裡了。

需得再加一把火纔是。

於是一直沒怎麼說過話的齊國公也主動問候了一句。

“伯爵既感風寒,不若歇停幾日再談。來人啊,送一些茶給羅剎使團。若有川貝枇杷膏之類的藥物,也一併拿一些。”

翻譯之後,老托爾斯泰伯爵表示了感謝,又搖頭認爲不礙事,可以繼續談下去。

齊國公點點頭,回敬了感謝,繼續悠閒地喝茶。

短短一瞬間的交鋒,他已經試探出了羅剎的態度:羅剎人現在很急,急着談;劉鈺漫天要價的條件,戳到了羅剎人的軟肋。

悄悄瞟了一眼劉鈺,有着桌子的掩護,看着劉鈺的手在下面擺了一個“不急”的手勢。

齊國公心裡瞭然,打了個哈欠,繼續慵懶,眯着眼喝茶。

桌上的條件在那擺着,老托爾斯泰伯爵的手有些顫抖,悄悄藏到了桌子下面。

蒼老的手上佈滿了青紫色的血管,彷彿裡面流動的是西伯利亞春日凍土融出的泥漿,吞噬着最後一丁點熱活的希望。

看着劉鈺遞交的漫天要價的條件,滿是絕望。

讓他恐慌的,不是那一條從勒拿河一直劃到貝加爾湖的豎線;也不是那條從色楞格河河口向西劃出的緯度線。

這都是漫天要價的東西,初稿都是爲了推翻的,無所謂。

初稿把線畫到了勒拿河,也就意味着大順的底線至少在勒拿河千里之外。

真正讓他恐慌不安的,是三條夾在裡面不起眼的條件。

其一:俄羅斯國不得干涉波蘭內政,不得支持波蘭王世襲。在波蘭王死後,應支持波蘭選王制。如若不然,大順將出兵支波蘭王位不應受俄羅斯國控制。

其二:俄羅斯應放棄頓河河口、克里米亞的宣稱。如果再因此而發生與奧斯曼帝國、克里米亞韃靼的戰爭,大順將出兵支持。

其三:西遷到伏爾加河的瓦剌蒙古各部,應有迴雪山朝聖的權利,俄羅斯國不得阻撓。伏爾加河的瓦剌蒙古各部,不應臣服俄羅斯,俄羅斯亦應允許其派使者回到蒙古高原,參與新的蒙古法典的制定。蒙古瓦剌部從此之後不再向俄羅斯提供兵員和貢賦。

初稿都是廢話,都是可以拋棄的條件,也都是換取切實利益的籌碼。

也正因如此,這三條纔可怕。

老托爾斯泰伯爵從這三條中看出,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封閉。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對外一無所知。

他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國際局勢,縱橫捭闔,合縱連橫。

或者,只是將其祖先兩千年前的記憶從骨血中喚醒。

而這,對四面樹敵的俄羅斯來說,將是地緣政治的災難。

大順當然不能打到莫斯科。

大順當然也不在乎波蘭和克里米亞。

甚至伯爵懷疑大順是否有會說突厥語和波蘭語的。

但大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對於西方的事,我們並非一無所知。

俄國總不能面臨三線作戰,如果這一次拿不回來我們想要的東西,那麼波蘭王位和克里米亞開戰的時候,我們就會拿回來。

大順是否真的和法國、奧斯曼結盟,那不重要。

作爲彼得時代的外交家和秘密警察頭目,老托爾斯泰清楚,地緣政治決定了這三國可以成爲沒有任何盟約的天然盟友,共同的敵人。

這種態度,被大順作爲談判的籌碼,擺在了俄羅斯的面前,讓俄羅斯必須做出選擇。

黑龍江畔的事,已經證明至少在貝加爾湖方向,如果大順願意,是可以組織起一場萬人規模的野戰部隊的。

萬人規模的野戰部隊,在莫斯科、在烏克蘭、在波羅的海乃至在黑海,都不值一提。

但在投送兵力幾乎極限的西伯利亞,那將是俄國的一場災難。

俄國現在沒有財力在東方組織一支五千人的正規野戰部隊。

哥薩克沒有正規軍團和炮兵的支持,根本沒能力和一個正常國家的軍隊打一場野戰。哥薩克是拓邊和蠶食的好手,也是天然的驃騎兵,但因爲紀律問題,卻不是合格的野戰軍。

大順已經證明,那些五百人駐守就能壓制萬餘人部落的棱堡,在大順的野戰部隊面前並不牢靠。

荷蘭式的正規棱堡是有效的,然而俄羅斯在邊境修不起。

彼得的改革把俄國的平均身高生生在幾十年內拉低了四釐米,先軍體制下,連留鬍子、洗熱水澡,都要收稅。高配的棱堡,需要的白銀足夠俄國再建一艘主力艦。把一艘艘能獲取波羅的海、黑海制海權的主力艦,扔到西伯利亞邊境去當堡壘?

高配棱堡修不起,低配的,擋得住遊牧民,擋不住有大炮和會土木作業的大順。

大順的步兵戰術並不高,整體上還是冷熱混編的三十年戰爭水平。但炮兵,並不差。數量很多,而且有足夠的錢和人力可以運送到蒙古高原。

那些參與勘界的官員,至少懂得三角函數和經緯度。懂得三角函數的炮兵,不會落後太多。

從前線的消息反饋來看,大順的重步兵也不差,雖然在這個去甲而追求隊列機動性的時代,這是落後的、錯誤的、反時代而動的。

可對小規模的劣質棱堡攻防戰而言,卻又很有效。

老伯爵以及朝中的重臣們對前線戰況的分析基本一致:一支三十年戰爭水平的冷熱混編軍團步兵、強力的肉搏精銳重步兵、數量龐大質量稍差的炮兵、優秀的圍堡能力和奇怪的飛行偵查術、讓俄國羨慕的後勤和財政能力。

長期拖下去,對俄不利。需要迅速議和。

老伯爵來之前,俄國的底線是黑龍江,適當可以在石勒喀河問題上讓步。

而現在,這幾條看起來純粹是訛詐的條件,讓他來之前定下的底線徹底失去了意義。

白色的船帆穿行於大海,破碎的世界勾連在了一起,外交就再也不是兩國之間的事。

大順明白俄國什麼時候會脆弱。現在拿不回的東西,在脆弱的時候自然會拿回來。

大不了,不談了,達斯維達尼亞。等到你和土耳其開戰的時候,背刺一刀貝加爾湖,你奈我何?

若是膽子大,大可以賭一把。

賭大順其實也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意思了,只是在外交訛詐。

老伯爵也是賭徒,年輕時賭贏過,老了這一次扶植伊麗莎白登基賭輸了,膽子終究還是小了。

他戴上了眼鏡,明明可以一目十行,卻用一種彷彿老邁的感覺細細讀着條件,心裡快速地思索着對策。

半個小時後,老伯爵終於開口。

“貴國的條件,是無理的。難道兩國的土地,不是靠辯論道理才能夠區分該屬於誰嗎?貴國的條件,完全沒有道理。”

劉鈺聞言,心想你年輕時候也是西歐各國談笑風生的外交官,講道理、講格勞修斯那一套國際法,我可講不過你。很多專有名詞我可沒學過。

“今日不辯理。”

“辯理,那是日後史學家要做的。我們要做的,只是簽訂條約。是非功過,留與後人。”

既然不準備講道理了,劉鈺的語氣也尖銳起來。

“如果道理有用,此時科斯坦丁尼耶還應該叫君士坦丁堡。你現在同我講道理,那麼彼爾姆、梁贊、西伯利亞、喀山,這些被你們吞併的,又去同誰講道理呢?”

“況且,該講的道理我已經和貴方的薩瓦伯爵講完了。如果你們可以集結一萬人的軍隊去黑龍江,那麼今天自然我也不會坐在這裡和你談。既然你們不能,那你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呢?”

“這是我方的要求,我希望儘快看到貴方的迴應,以證明貴方的誠意。冬天馬上就要來了,棱堡缺乏蔬菜,長久圍城,壞血病也會要了那些哥薩克的命。從歐羅巴派兵到這裡也不現實,我希望您能慎重考慮。”

“如果彼得可以爲了出海口和瑞典打一場持久的戰爭,華夏天子也願意爲肅慎故地打一場持久的戰爭。我天朝地大物博,至少不需要把寺廟的鐘都融了去鑄炮。”

“燧發槍、野戰炮,這些都是白銀和黃金可以解決的。恰好,我們不缺錢,法國人、英國人、荷蘭人也並不缺可以抵達東南亞的船。”

“三天之內,我需要看到您的迴應。”

丟下對方不可能接受的談判要求,劉鈺做出一副愛談不談的樣子,主動權握在手,即便現在他是最希望迅速結束談判的人,卻必須做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勢。

老伯爵被劉鈺忽悠出的“富庶”無奈了。

這不是覬覦富庶的時候,而是恐懼富庶的時候。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的。

三天後。

老托爾斯泰伯爵拿出了俄國的條件:黑龍江爲界。

劉鈺暗鬆了口氣,上來就直接拿出這樣的條件,意味着對方可以讓步更多。而自己,已經算是達成了皇帝的底線。

所以,他沒有接受,而是繼續用逼迫的語氣,否定了這個條件。

六天後。

俄國再次鬆口。

黑龍江以北五十俄裡爲界。額爾古納河作爲黑龍江源頭,同屬上述條件。

劉鈺還是不鬆口,但爲了表示誠意,原本沿着勒拿河畫的那條豎線,沿着緯度線向東橫了一道。

二十天後,東線再度傳來消息。

俄國在黑龍江上游的最後一座堡壘,解圍失敗。

從雅庫茨克抵達的八百援軍,和在那裡圍城的一千朝鮮火槍手、五百府兵、部分水師精銳、和一些京營精銳、當地朝貢部落發生了開展以來最大規模的一場野戰。

俄軍損失四百,守軍突圍失敗,宣告投降。大順這邊傷亡大致相當。

這證明了老伯爵等人的判斷:沒有野戰炮兵優勢,大順的冷熱混編厚方陣,面對哥薩克至少可以保持不敗。

在東歐平原,五萬人規模的會戰,大順軍低機動性、笨重、過厚、容易被炮擊、易出現脫節露出破綻的弱點,會招致大敗。

但這種千餘人規模的小型戰鬥,劣勢並不大,可以依靠人數和炮兵數量彌補。

石勒喀河上的一座堡壘還在被大順軍圍困,沒有攻城,大批的當地部落這一次選擇站在看起來能贏的大順一邊。嚴酷的冬天馬上就要來了,這樣的天氣裡不出三個月,被圍困的堡壘就會因爲壞血病而喪失大半的戰鬥力。

消息傳來,俄國人再退了一步。

或許是受了劉鈺直接以緯度線劃界的啓發,俄國人退到了劉鈺一開始的設想。以黑龍江江口以北五十俄裡爲界,沿此緯度線向西連接黑龍江上游。

作爲回報和誠意,劉鈺拿筆把克里米亞問題劃掉,表示他剛剛聽說了克里米亞韃靼掠奪俄國人爲白奴的行徑。

鑑於大順在法律層面上取締了奴隸和賤籍,對此消息感到無比震驚,所以決定不支持克里米亞韃靼了。並表示會派使者前往克里米亞,教化一下韃靼人,和他們講講道理,抓人當奴隸是不好的行爲呢。

順便,派一些京城的喇麻“順路”去一趟土爾扈特部,慰問慰問。

(本章完)

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706章 海戰(四)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22章 突入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231章 開戰(十)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322章 五月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97章 活路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600章 捧殺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203章 奇襲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001章 缺陷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262章 紙老虎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81章 談定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1163章 備戰(二)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041章 國運(上)第262章 紙老虎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931章 覺醒(三)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97章 活路
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706章 海戰(四)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22章 突入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231章 開戰(十)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322章 五月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97章 活路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600章 捧殺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203章 奇襲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001章 缺陷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262章 紙老虎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81章 談定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1163章 備戰(二)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041章 國運(上)第262章 紙老虎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931章 覺醒(三)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97章 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