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湖

第14章 江湖

回到自己房中,不多時,幾個小丫鬟就將那頂海狸皮的帽子、煮可可的器具都送了過來。

銀子只給了張條子,若是用時,只需拿着條子去府裡支用。反正按劉鈺母親所想,這花錢的事也不是劉鈺自己去花,定是要讓小廝、丫鬟去做的。

母親可能是怕錢不夠,又悄悄從體己錢裡拿出來兩個十兩的金錁子,這個不走府裡公賬。

到午飯時候,雨燕也和幾個丫鬟捧着一大堆各色綢緞回來。

劉鈺前世沒見過這麼好的綢緞,這一世沒見過這麼市面貨的綢緞,也不認得哪是青緞、哪是潞綢。

詢問後抄起來那匹潞綢,試了試質量,正堪用。

正好也不算貴,一兩多銀子一匹,做出來一千二百兩怎麼也夠了。

大致畫了個圖,便將堆成堆的綢布交給雨燕。

“這些剩下的,你就看着分分,都是些市面貨,我用不到,你們倒是可以一人裁一件衣裳。若是多了有富餘,你便留着;若是少了,你再從房裡出些錢買幾匹,不要這個有那個沒有的。”

囑咐完了,提着金子和支用銀子的號牌,出了內院,找到了自己的親近小廝饅頭。

大致說了說,又把銀子和金子都交給他。

“你就找家好一點的裁縫鋪子,把我交代的事幹了。具體怎麼弄,我那紙上也都寫明白了,你既認字,應是錯不了。若有回扣,你自留着就是。我只要儘快做出來,可聽明白了?”

饅頭喜笑顏開,一下子六七百匹綢緞的活,這回扣好說也有個幾十兩。

他也知道,以後的日子還長,將來若真分了家,自己跟着三爺,怎麼也混個管家之類,哪裡分不清輕重?

得錢固然可喜,事情辦成了纔是最重要的。

“三爺且放心吧。今兒初十,保準在仲秋前做完。京城裡別的不多,裁縫鋪子可少不了。只是花個千把兩銀子弄個玩物,若是國公知道了……”

劉鈺給了饅頭個白眼,罵道:“你若是以後想讓我覺得做事不靠譜,便讓我爹知道。”

饅頭趕忙收起了錢,嘻嘻一笑,心道知道了最多挨頓打,可還有錢落在手裡。若做的嚴密,就不知道便是。

一溜煙從門前跑開,差點撞到了從外面進來的田平。

兩個人也不便去內院,就在府裡找了處無人的院子,開始嘮叨那些西夷諸國事,以及羅剎國的種種忌諱之事。

…………

枯燥無趣的日子過了七八日,過了慎終追遠祭祀祖先的中元節,轉眼到了月末。

武德宮那邊又要開課,一大早劉鈺就拜別了父母,穿好了在武德宮的生員服,和饅頭一起去了武德宮。

以饅頭的身份自是沒法進去,各勳貴家裡也都怕自己兒子受苦,都是派些貼心的小廝就在武德宮外租了些房子,方便使喚。

像是翼國公這樣的家庭,考慮到後代子孫早晚都得去,索性就在那買了一處小院,撥了幾個年老的在那看着房子。

武德宮在前明的太保街,原本是前朝的太監官房。所謂官房,就是廁所垃圾處理處,紫禁城的各種便桶都送到這裡清洗、儲存。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異想天開地想要用“女官”代替太監,以解閹人之苦之禍,雖是仁政,實則空想。

疑似穿越者的李過,也說:查閱典籍,唐明宗的內宮宮女爲100人,既有記載,可知這個規模的宮廷,是不必宦官也可以保持正常運轉的。可將這個數字爲上限,作爲給子孫的訓誡記載下來。

後來李來亨試了幾年,發現有點難,沒有太監這皇權很是問題,只好棄用了這個腦洞,繼續用太監。只是在宮女數量上不敢違祖訓,畢竟他是義子,祖訓這種事更要慎重對待。

原本的太監官房也就改作別用,建成了武德宮。

這裡與太學就隔了一條街,旁邊就是元代修建的柏林寺。

原本歷史上,這地方是滿清的雍和宮和炮局,建國後改成了勞改所,故而纔有了北京城老炮兒之說——經常進炮局勞改所的人,簡稱老炮。

這裡緊挨着內城的城牆,挺偏僻的。隔着一條街,就是太學院、國子監。太學學生和武德宮的學生經常打架,已算不得京城的新聞。

進了武德宮,就看到一羣勳貴子弟在那唉聲嘆氣。

“好容易在家歇了一個月,這又得熬上三個月,這日子可咋過啊?”

這裡不是監獄,只是晚上要在這裡住宿,沒有丫鬟暖牀、婢子研墨,這些人就頗受不了。

劉鈺在武德宮內舍裡,算是勳貴子弟中的頭目。一則出身開國公爵府邸,二則他的考覈成績也算是這羣勳貴裡的佼佼者。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德宮裡也是拉幫結派。

勳貴子弟瞧不起那些積累軍功得以入學的“寒門”子弟;三品四品武官的子弟巴結這些勳貴子弟;品級更低但是靠着父親的血殺出來的軍功得以入學的“寒門”子弟,也瞧不上一羣不學無術吃不得苦的紈絝;正直的,看不起那些巴結的走狗。

都說劉鈺是矬子裡面拔大個,就是這個意思。

武德宮裡學的最好的、能升入上舍的,基本都是些從軍營“營學”裡出身的世兵子弟。

《木蘭辭》雲:策勳十二轉。

大順也有一整套的功勳體系,理論上一個小兵靠着砍人也能砍出來個“策勳十二轉”,砍出來個“上柱國”。

當然,事實上……

一般也就是砍到個雲騎尉、飛騎尉,給兒子搏一個能入武德宮的機會。

這些世兵子弟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吃苦努力那是劉鈺這樣的勳貴紈絝拍馬也趕不上的。

如今在西北掌管大軍的制將軍、陝甘節度使,就是個世兵子弟出身,靠着努力和軍功爬上去的。當年在武德宮,也曾酒後狂言:你們這羣人要不是祖上有功搏了個公侯,豈有資格與我同窗?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今在西北的這位世兵子弟出身的制將軍、節度使,激發了後來人的鬥志和努力。

這一代武德宮裡,勳貴子弟裡能算是被人在學識上瞧得起的,也就劉鈺和田平。

只可惜田平這輩子沒機會入“上舍”了。

這廝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命數奇也”:

小時候學騎馬,馬驚了摔斷了腿,從那之後上了馬身子就硬如石頭,弓馬之術一直不合格。

後來學放鳥銃火槍,西安建制時候的巫山伯馬世耀的後裔,施放鳥銃的時候炸膛了,眼珠子被炸了出來。田平就在他旁邊,眼珠子沾在了他臉上,從那之後見到火藥就抽抽,過年放鞭炮都要躲起來

再後來學西學幾何和物理小識,這廝經史子集讀的那個通順啊,可就是怎麼也想不明白幾何原本裡的那些定理推論。一個反推法的根號二是無理數的證明,徐光啓翻譯的很明白了,他琢磨了兩個月還是沒懂;聽到地球是圓的,怎麼想也想不通人爲啥掉不下來……

就這三點,註定了他在武德宮只能進個內舍,上舍絕對沒戲。

不過論及經史,他的學問還是叫人佩服的,最起碼可以經常性侮辱劉鈺不學無術、沒文化。

今日是秋後第一天開課,人來的都齊,劉鈺和田平往那一站,自有勳貴圈子的人圍過來。

劉鈺正好趁着機會,把個十來個人聚在一起,說了件事。

“過一陣仲秋,我有個好玩意兒給大傢伙開開眼。你們絕對沒見過,咱們開完了眼,我做東,咱們聚一聚。還有誰願意去?”

吆喝了一嗓子,又圍過來幾個人,也走了幾個人。

都知道劉鈺好西學,喜歡鼓搗些西洋玩意兒,開眼的事他們跟着湊過幾次熱鬧,都覺得沒啥意思。

圍過來的,既有關係不錯的純屬友情支持的,也有一些真的喜好西學的世兵“寒門”子弟。“寒門”不是貧民,能在武德宮上學的,父輩最起碼也有個雲騎尉之類的勳號。

“守常兄可是又弄出什麼新東西了?”

“嘿,這次弄出來的東西,絕對叫你們開眼。我跟你們講,就算是李太白復生,見了我的東西,當即就得賦詩一首。”

故意賣着關子,也不說到底是啥,勾起來不少人的好奇。

到底啥東西,能讓李太白復生都會賦詩一首?這廝不是在這吹牛逼吧?

(本章完)

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682章 打印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48章 威望(上)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438章 分歧(四)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79章 廢物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82章 賣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079章 爭功(四)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3章 邊軍第346章 埋雷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50章 坐莊(中)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339章 取義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414章 找出路第597章 下西洋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452章 有福了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450章 “帝”(二)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055章 小麻煩第246章 探險隊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63章 妄想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041章 國運(上)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58章 學習?學個屁!
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682章 打印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848章 威望(上)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438章 分歧(四)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79章 廢物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82章 賣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079章 爭功(四)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3章 邊軍第346章 埋雷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50章 坐莊(中)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339章 取義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414章 找出路第597章 下西洋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452章 有福了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450章 “帝”(二)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055章 小麻煩第246章 探險隊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63章 妄想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041章 國運(上)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58章 學習?學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