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牆頭草(上)

第722章 牆頭草(上)

劉鈺伸出手指,指向正在集結的歸義軍,說道:“你有槍桿子。荷蘭人這個鳥樣,都能壓的當地酋邦擡不起頭。你說你怕什麼?”

“誰不聽話,那個酋邦小貴族不願意放棄權力,弄他、辦他。”

“在天朝,不好辦。就像是前朝吳橋兵變,背後朝中都有人,搞不好把自己摺進去了。”

“在天朝,隨便一個地方豪紳,背後牽着王八帶着鱉,託關係說不定就能託到朝中。”

“在爪哇,你說你怕什麼?你哪個得罪不起?哪個當地酋邦小貴族能把關係找到朝中?”

“國朝改革,難上加難。你在爪哇,要是束手束腳,豈不惹人恥笑?”

“荷蘭人在錫蘭,都能廢除童女婚、都能瓦解種姓制度,咱們難不成連荷蘭人都不如?”

一番有點像是蠱惑的鼓勵,目的不是說明白道理,而是讓牛二等人明白自己的態度。

在大順做官,其實就九個字:不唯書、不唯實、只唯上。

上是誰?

有時候,未必是皇帝,因爲大部分官員根本接觸不到皇帝。

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後,牛二心裡自然也就有數了。

看着眼前已經集結起來的歸義軍,心道我哪裡是怕這些本地酋邦?真要是敗了,我既能組織歸義軍,大不了重上火山再聚義就是。

我怕的,還是惹出事來,不合朝廷的意思。

又或者,被人蔘上一本。

自己就是個小魚小蝦,可也保不準有人拿自己說事,實際上卻是對準鯨侯你。到時候因爲我壞了事,可就不好了。

但鯨侯既這麼說了,便沒什麼可說的了。你既不怕鬧出大事,不怕有人藉機找你的麻煩,那我怕個毬呢?

想到這,牛二便道:“鯨侯倒是小覷了俺。我其實怕的不是這些,而是把不準上面的脈。本地酋邦貴族也好,巴達維亞的那些包稅人也罷……”

“說句難聽的,便如巴達維亞的甲必丹,家財百萬,放在天朝,說不定都不如江南某家百十畝地的地主有關係。”

“江南百十畝地的耕讀之家,說不定便是朝中大員的本家。可巴達維亞這些地頭蛇,便是買地能買得起萬畝,也屁用不當。”

“鯨侯既這麼說,我心裡也就有譜了。”

說到這,牛二又問道:“對了,鯨侯。巴達維亞的那些包稅的、雷珍蘭、甲必丹們,該怎麼處置?”

劉鈺笑道:“看他們表現咯。”

“表現?”

牛二一陣疑惑,心想那些人能有什麼表現,最多也就是羣牆頭草。甚至可能牆頭草都不如,他們很多人都是鐵了心與紅毛鬼站一邊的吧?

…………

巴達維亞。

葡萄牙天主教堂附近的魯瓦馬六甲街上,巴達維亞甲必丹連富光的豪華住宅裡,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

領着這幾位特殊客人來見華人甲必丹連富光的,是他的同胞弟弟連捷光。

這位當年勸說哥哥支持城外華人起義的弟弟,這幾年到底在做什麼,當哥哥的並不十分清楚。

雖然知道肯定和那些盤踞在勃良安地區的叛賊有關係,但考慮到同胞之情,考慮到弟弟若是勾結叛賊自己也會受牽連,連富光只是私下裡警告過弟弟幾次,並沒有去總督那裡告發。

基本上,保持了一個親哥哥的親情。沒去告發,已經算是頂給親弟弟面子了。

總督大人出城剿匪,那些盤踞在勃良安地區的叛賊,居然攻下了井裡汶,這讓連富光很是不安。

他的妹夫是三寶壟甲必丹郭安觀家的兒媳婦,他媳婦的孃家林家是井裡汶的雷珍蘭,他的兒媳婦是安穩的華人甲必丹郭茂。

從這些密佈的關係網中得到的消息,這幾年基本都是壞消息。

歐洲在打仗,南洋的買賣也不好做;糖廠的奴工遷徙到錫蘭,加之好像天朝和荷蘭的關係鬧得有些僵,來往的船隻更少了;勃良安地區的叛賊,也時不時攻擊井裡汶之類的城市、劫持那些進入農村地區收香料的商人。

各處的日子,都不好過。

正如劉鈺說在大順,搞點什麼,很容易牽着王八連着鱉;在爪哇,也是一樣。能混上甲必丹、雷珍蘭、武直迷的,可能彼此之間都是姻親關係,真正的地頭蛇。

這種地頭蛇家庭,居然能出一個同情糖廠奴工的連捷光,也不可謂不是一件奇事。

連富光覺得弟弟虧欠自己很多,若不是自己沒去舉報,自己的親弟弟現在早已經被分屍,腦袋掛在教堂旁的木杆上讓海鳥吃乾淨了。童年時親眼目睹的巴達維亞對荷蘭“叛國者”彼得·埃爾伯費爾德的分屍之刑,這麼多年過去,仍舊是連富光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

可弟弟卻並不是很領自己的情,反倒之前還說他懦弱窩囊。兄弟兩人這幾年其實已經沒怎麼交流過了,因爲當年自己舉報華人烏衫黨領袖連懷觀一事,被弟弟鄙棄好久,兩人還大吵了一架。

他這個當哥哥的,若是弟弟不主動道歉,自己也實在拉不下臉和弟弟說話。

如今弟弟居然主動帶人來找自己,連富光驚奇至於,略掃了幾眼那幾個人,便知道對面來頭不小。

一個個皮膚都被曬的黑乎乎的,但是極爲健壯。連富光好說也是巴達維亞的華人甲必丹,闖南洋的人物他見的多了,也算是閱歷豐富,只看這幾個人的氣質,便知非是尋常人。

不等弟弟說什麼,他便先讓心腹人將奴僕趕走,把好門院,不準其餘人進來。

“你們是山裡來的?”

連富光主動問了一句,雖然這句話好像是廢話。弟弟結交的人物,又是在這個總督帶人去攻打井裡汶的敏感時期,還是很容易猜到對面來歷的。

爲首那人點頭道:“叫我王五就好。山裡的武器,都是我找人運過去的。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交易,也都是我在做。甲必丹大人也是做生意的,算起來也是同行了。當年糖廠起事的時候,懷觀兄弟弄的一些分辨敵我的布匹,還是甲必丹大人賣的呢。”

連富光心裡一陣突突,他當年舉報過連懷觀,連懷觀這人可不是什麼好鳥,是城中那些失業的華人烏衫黨的頭目,頗有威望,而且對巴達維亞政府甚多怨懟。

連懷觀和他不一樣,雖然也是做買賣的,但這人屬於那種俠客式的人物,和自己這種與殖民政府打交道的可尿不到一個壺裡。

當初糖廠起義,連懷觀也跟着進了山,聽說好像是後來山中叛賊火併,與連懷觀一起上山的黃班死了,但連懷觀卻還活着。

如今這人提及連懷觀,連富光內心如何能不緊張?雖說有弟弟的面子在這,連懷觀多半也不會對自己怎麼樣,可是這人說這話,便讓連富光心有不安。

當年他的確和連懷觀有些生意往來,但真的只是單純的生意。這人卻說當日糖廠起義的布匹,是他提供的,這要是讓荷蘭人知道了,事可就麻煩了。

而且眼前這個叫王五的,可不是一般人物。這是個能直接和英國東印度公司打交道、運軍火的人,這種人除了膽大心細之外,只怕手段也是極高。

今日弟弟將這些人帶來,卻是爲了什麼?

難不成……難不成是火山地區的那些叛賊,日子過不下去了,卻來這裡打秋風?

“原來是王五兄弟?幸會、幸會。今日來到寒舍,想必是有事。有事呢,便不妨直說,這裡是巴達維亞,荷蘭的總督府可就在這裡。街上還有荷蘭士兵在巡邏,咱們便長話短說,也不要客套。”

他這麼說,其實也實在警告王五:這裡可不是山裡,而是巴達維亞。

自己的住處,可是就在教堂附近,街上有荷蘭士兵。若真要鬧起來,你們全都得折在這。

不想王五卻笑道:“這巴達維亞,我不知來了多少次了。我從來都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街上這幾個荷蘭人,我還不放在心上。”

說罷,看似不經意地露出了腰間的火槍。

連富光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旁邊的親弟弟,心裡大爲不滿。

心想好說我也是你親哥,好說你跟着那幾個頭號叛賊們勾勾搭搭的事我也沒和總督舉報,你就是這麼對你哥的?

把這些不懷好意的人領到家裡來?

今兒這事兒一過,咱倆的兄弟情分,就算是到這了。我這個當哥的仁至義盡了。

說話間,對面的王五自顧自地拉了把椅子坐下。

連富光的弟弟連捷光,很自然地站在了王五的身旁,顯然對眼前這人頗爲尊重,至少比對他這個哥哥要尊重的多。

連富光也不想露怯,反倒叫人小瞧了,也自坐在椅子上,冷笑道:“你們都好本事,我知你們天不怕地不怕。但我也不妨勸你們一句,你們當叛賊,城中的唐人都不支持你們。”

“那些窮的交不起人頭稅的,過不下去,那是他們沒本事。城中的人,覺得荷蘭人的統治還好,變個模樣,反倒可能更不利於做生意、做買賣。”

“你們在爪哇折騰,城裡唐人的日子也不好過。生意難做不說,荷蘭人也對城中唐人頗多猜忌,皆因你們而起。”

“要不是總督大人明察秋毫,要不是我盡力周全,使得總督大人知道,城中的人都覺得,若真來一場變革,不但未必比現在好,只怕亂起來,小買賣、小生意也不好做。大買賣、大生意更不用提。”

“要沒有我盡力周全、斡旋,城中唐人不知要被猜忌成什麼樣。到時候,殺上一殺,你說是不是因爲你們在糖廠起事惹的禍?要不是總督大人明察秋毫,要不是我遞上了話,城中真要是出現了屠戮,全是因你們而起。”

“屆時,怕是千百冤魂前來找你們索命!”

(本章完)

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279章 特色第208章 記憶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938章 笑話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72章 參謀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734章 咱們(上)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239章 教改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48章 配合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36章 機遇(上)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249章 暫借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34章 咱們(上)第674章 歸國第1041章 國運(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64章 備戰(三)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809章 閹黨(下)第320章 榮譽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023章 割裂(一)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97章 下西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055章 小麻煩第320章 榮譽第1441章 分歧(七)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941章 自覺(三)
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279章 特色第208章 記憶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938章 笑話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72章 參謀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734章 咱們(上)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239章 教改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48章 配合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36章 機遇(上)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249章 暫借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734章 咱們(上)第674章 歸國第1041章 國運(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1164章 備戰(三)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809章 閹黨(下)第320章 榮譽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023章 割裂(一)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97章 下西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055章 小麻煩第320章 榮譽第1441章 分歧(七)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941章 自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