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急躁

第497章 急躁

這個問題其實很正常。

但要看場合,放在這個場合,那就有點詭異。而且有些奇葩。

別人也就罷了,劉鈺內心真的是哭笑不得。

在來京城之前,於威海和康不怠聊天的時候,他就舉過幾種什麼叫“沒腦子”的例子。

比如漢文帝時候的馬肝之論,商湯周武到底算不算反賊。這東西於統治者而言,不能辯、不能談、不能碰,只能神聖化、虛無化。

再比如歷史上雍正的《大義覺迷錄》,以及他噴傳教士認爲宗教都是騙人的東西,也是一樣的道理,純粹是腦子有問題。

以及日本那邊新井白石的“大君還是國王”、荻生徂徠的“禮法是社會生產有限下的正確分配所以合理”,都差不多。

神聖的東西,一旦去討論是否合理,本身就把神聖的東西最重要的“神聖”給砸碎了。

神聖最大的合理是神聖不可觸摸,而不是合理所以才神聖。

現在李淦問天朝有沒有邊界,天朝要不要分內外……

中國可以有自己的勢力範圍,是有邊界的。

但天朝是不能有邊界的,天朝的道德禮法必然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周邊不同的都是蠻夷。

李淦說這些話,以中國君主的身份來說沒問題。但以天朝天子的身份來說,就有大問題。

天朝和世界這個概念,劉鈺可以談、大臣可以論,甚至私下裡皇帝也和大臣們談過該怎麼區分外交和朝貢。

但皇帝是不能在這麼高規格的宴會上談的。

私下裡,談區分外交和朝貢,那是實務範疇,屬於治國實踐。

大饗宴,談天朝有沒有邊界,這就是路線問題,屬於理論爭辯。

劉鈺知道皇帝是希望藉着這個機會,圈定大順的勢力範圍,但就算今天宴會上不爭論,事後這件事定要留下後遺症。

說出這句話本身,就等於李淦自己放棄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衍生出的朝貢體系,轉向了歐洲那一套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衍生品。

也就等於是李淦承認了,天朝上國現在沒能力做地球的天子,只能試着當五霸諸侯,搞出一套大順參與的國際法體系。

這件事不是做的對不對的問題,而是這件事必要引發一場大爭論,而此時這種爭論必然會催生出極端保守主義。

以及大順廢棄朱子學之後,經濟發展帶來的道德敗壞、人心不古、趨利求財等風氣下的思想全面保守反彈。

這就是劉鈺說的“取火容易護火難”,李淦這麼做,在劉鈺看來,就是心太急了。

急躁不是好事。

新時代的衝擊之下,固然催生出新思想,也一樣會催生出極端的保守主義。

光影伴生,歷來如此。

儒家這般,伊斯蘭教如此,基督教也是一樣。

所有的教改,都是試圖從“古代先賢的經典中尋求答案”。

原因就是生產力的進步,帶來的舊文化、就道德不匹配,導致的“物慾橫流”、“人心不古”、“風氣敗壞”。

在劉鈺看來,這是好事,意味着思想的解放、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文化道德總是滯後於生產力發展的體現。

但對傳統的守護者而言,這是壞事。

這個時代,伊斯蘭教面對新時代的衝擊,也在醞釀宗教改革,催生出了哇哈比,極端保守。

日本這邊興起的古學派,也是“復古”;大順這邊的古儒派,也是“復古”。

甚至於稍早一些時候的基督教,新教加爾文宗也是復古:你一個教皇,不過也是個凡人,懂個屁的基督教大義?憑啥你來解釋?

原、教旨就該人手一本聖經,而不是去信被教廷改過的東西。

道理和古學派、古儒派這羣人差不多,都認爲真正的“經典、大義”,被後人曲解了。你朱熹也是個凡人,懂個屁的儒學大義,就該原、教旨一人一套先秦古籍,去理解真正的先賢大義。

而古學派、古儒派找的背鍋俠,是宋明理學;新教找的背鍋俠,是天主教廷。

就像是新教改革之後,全部原、教旨以聖經爲準,要有解釋權的教皇滾蛋,那麼就會催生出各種不同的流派,都號稱正統。既有進步的,也有極端保守反動到比天主教還反動的。

古學古儒一派,也是一樣。原、教旨之後,扔掉宋明理學,拿起先秦經典,結果就是無限可分。也就必然有極端進步、極端保守兩種。

或許都打着古學古儒的旗號,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路。

現在李淦直接拿神聖化的天朝概念來說事,很可能就會成爲引爆的導火索。

就像是日本古學興起,壓的朱子學馬上要死了的時候,保守派絕地反擊,搞了寬政禁學一樣;大順是廢棄了朱子學,可保守派並未消失,只是換了個名存在便是。

劉鈺不是不贊同,而是覺得李淦太急躁了,時機不對,應該再等個十幾年,等到新時代的很多東西紮了根、站穩了,再來辯這些東西。

現在就該學漢文帝,不爭論,先發展,走一步、看一步,等到武帝時代,自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選出正確的方向,確定適應時代的大義和理論。

而若文帝時代不用黃老之學、不用刑名之術,跳過文景之治的社會大發展、平定七國之亂、就想去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一統,不但搞不成,必遭反噬。

只是皇帝說都說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了。

既是說了,想必也有準備。

這件事沒告訴劉鈺,但肯定是找了別人談過了。

這種場合話不是亂說的,皇帝提出了問題,大臣接話要按照皇帝的意願去接,若不提前演習過,很難那麼默契。

劉鈺想着皇帝這邊都佈置好了,心裡雖然不覺得這場合說這個算是好事,卻也不想再管了,鬼知道皇帝要搞什麼。

反正自己今天就是少說、多看。

能不說話就不說話,除非皇帝問他。

趁着皇帝問完,衆臣在皇帝的示意下都在嘀嘀咕咕地討論這件事,劉鈺也假裝側身和旁邊的齊國公有一搭無一搭地扯了兩句。

眼珠子卻是骨碌碌地亂轉,悄悄掃了一眼坐在那邊的西洋使節們。

翻譯已經用拉丁語翻譯了過去,大順這邊沒有懂英語的,也沒有懂荷蘭語的,對外交流要麼法語要麼拉丁語。好在對面也都能聽懂。

其餘的使節們倒還好,大約也猜到了今天他們能參加這麼高規格的宴會,本身大順就有宣示自己勢力範圍的意思。

唯獨俄國使節團的奧爾特斯曼伯爵,臉色顯而易見地難看。

這裡面的事兒,劉鈺也能想到。李淦剛纔又追溯漢唐,提及漢唐,幾乎就是和西域問題綁定的。大順和俄國的界約還沒簽訂,大順威逼的太狠,要俄國拆不少的堡壘、要求還給準噶爾部許多牧場;而這時候又傳來了瑞典激進派上臺、準備對俄開戰的消息。

當初劉鈺氣死老托爾斯泰的時候,就這個“天子”和“沙皇”的翻譯問題,就搞過事情。

把天子加了個“巴塞琉斯中的巴塞琉斯”、也就是萬王之王的稱呼。這個稱呼是《聖經》裡稱呼過耶穌的,但劉鈺說波斯的萬王之王傳承,在唐高宗那。大順是正統天朝,這萬王之王的稱呼繼承一下,有什麼問題?

現在李淦又是羨慕漢唐、又是問及“天朝的邊界在哪”,奧爾特斯曼伯爵怎麼聽,怎麼覺得大順這是要對俄宣戰,復李唐在西域的絕對控制權,甚至琢磨着插手波斯事務?

俄國前一陣抓過一個偷偷往土爾扈特部去的小型使團,明顯是去聯絡的,帶着各種測量儀器和繪圖工具。

雖然和大順這邊還談着,不好說什麼,但對大順這邊的態度還是很緊張。

對日一戰,一手組建了海軍的劉鈺不去指揮,而是一直留在京城,多有傳聞大順這邊要派劉鈺節度西域、總領西域、蒙古、黑龍江諸兵。

徵日結束,劉鈺封了個“鯨海”而非“靖海”,聽起來也像是大順在宣告“海洋和大陸戰略,我們最終選擇了大陸”。

劉鈺悄悄往那邊看,奧爾特斯曼伯爵也不自主的朝着劉鈺這邊看了一眼。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一碰,隨後各自轉到一旁,不再對視觀察。

把頭轉過來後,齊國公小聲道:“守常可聽說了西洋那邊的消息?妙極、妙極啊,如此一來,我看事情就好辦多了。”

看起來似乎齊國公並不在意天子在這種場合說這種話,也或許沒意識到天子剛纔說的那些話會引發巨大的爭論?

劉鈺覺得有些奇怪,但齊國公沒說這個,而是問起來西洋的事,他也只好小聲回答。

“聽說了,確實妙極,極有利本朝。不過,話說回來,齊公,陛下就沒和你說點什麼?陛下問天朝又無邊界,明顯是要引出外交部的事。你就沒有什麼想法?”

齊國公笑了笑,正要回答,就聽着禮官敲了一下小鐘。剛纔還亂哄哄交頭接耳討論的局面,頓時安靜下來。

“齊國公,你既主管與西洋諸國交往禮儀,對此有何看法?”

皇帝直接點了齊國公的名,劉鈺心下嘿了一聲,心道合着演員是你啊?

(本章完)

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316章 結善緣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430章 權謀第1028章 割裂(六)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2章 枯燥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972章 割袍(下)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32章 佈置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25章 不敢殺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950章 夢魘第712章 反擊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316章 結善緣第95章 任俠士第809章 閹黨(下)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547章 惡龍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780章 抓與放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384章 逼迫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04章 海戰(二)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355章 對罵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322章 五月第1222章 開戰(一)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439章 回援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43章 誘降第56章 埋伏第713章 活路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章 江湖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346章 埋雷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116章 脈絡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03章 海戰(一)第167章 論跡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239章 教改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439章 分歧(五)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
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316章 結善緣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430章 權謀第1028章 割裂(六)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2章 枯燥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972章 割袍(下)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32章 佈置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525章 不敢殺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950章 夢魘第712章 反擊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316章 結善緣第95章 任俠士第809章 閹黨(下)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547章 惡龍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780章 抓與放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384章 逼迫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04章 海戰(二)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355章 對罵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322章 五月第1222章 開戰(一)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439章 回援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43章 誘降第56章 埋伏第713章 活路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14章 江湖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346章 埋雷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116章 脈絡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03章 海戰(一)第167章 論跡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239章 教改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439章 分歧(五)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