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

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

首先呢,這本書是一本同人文。

只不過原作……嗯……尚且還是受驚卵就已經磨刀霍霍向丁丁了,鬼知道有生之年能見否。

故而本書不敢、也不能用《新順》之名。《新順》之設定,一直屬於原設定者,早慢熊大大。

我是新人小透明,也不曾和他有過接觸,更沒有被授權過。

作爲新人,大約知道,這年月還寫三江感言的,都是老古董了。本不想寫呢,可想着總要說明一下,也是一種對原作者的尊重吧。

寫這本書的緣由,或者說機緣,就是無意中看到紫釵恨開了新書,想到他的新順同人《三千美嬌娘》。

加上之前刷B乎,看到一個問題:李自成是否是民族罪人?隨後又看順着推薦看到了另一個問題:李自成是不是導致中國落後的歷史罪人?是否應該被釘在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若無李自成,大明應該會資本主義萌芽,工業革命……

頓時被這兩個問題逗笑了,遂動了念頭。

加之,感覺時代變了,也算是爲過去那個設定黨橫行的網文青銅年代,獻上自己的紀念。

最開始,其實想寫的制度和技術更先進一點的,人人奮勇,萌芽開花。

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吧,再先進一點,說不定就要寫成“一聲炮響攻入紫禁城,斷頭臺上一碗酒”了,4O4吃多了容易撐着。

記得還有一本同人文,叫《新順之鋼鐵世紀》,更是直接紅白鬥了。

之所以讓主角的身份是勳貴,因爲我確信,封建王朝都一個鳥樣,平民身份那就是地獄難度,包括造反都是地獄難度……這個時代的造反,不是以往的奪了鳥位的造反,而是砸了鳥位的造反。

之所以開局選在東北,因爲理學、心學、浙東學派之間的糾葛,不好寫,涉及的太大,身份低微就談儒學,也不合適。

浙東學派的事功之學是可以魔改的,但也因爲明末PTSD的原因,南宋時候的既視感太強,肯定會出現一些矯枉過正的成分。

本人不是任何朝代的粉,該誇的誇,該罵的罵。開局讓主角的家安在前朝定國公徐家的舊宅,讓主角五拜三叩首,讓主角家裡不把一千兩當回事,都在說屠龍者終究變成了惡龍——他家的錢,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不看書評,但也能猜到,肯定罵聲不少。

明末的事嘛,一句話都可能惹出一堆的麻煩,更何況明朝直接沒了,成了個黑乎乎、髒兮兮的背景。

而這裡的“大順”爲了“正統性”,又在輿論上刻意放大了南明的那些骯髒事——站在新順建立者的角度,去推斷一下大順會怎麼操控輿論抹黑南明——所以可想而知。

至於南明史,人說漢書可以下酒,唐書腰斬亦可佐茶。南明史,想去約架,看南明史絕對比喝酒更有用,氣血上涌。

對明朝的態度,很明確:該亡。只是後續的歷史,不該是那個樣子,難免惋惜。

惋惜的不是明朝亡了,惋惜的是李定國、李來亨、高一功、劉體純、袁宗第、李過等等這些英雄,怎麼就是那樣的結局?

這些前半生爲了求活反抗、後半生爲了國族大義堅守的英雄,前半生和洪承疇等人打;後半生還是和洪承疇等人打。

連官職都沒換,無非是大明的太子太保洪承疇,換成了大清的太子太保洪承疇。魔幻的叫人無語。

至於筆名叫望舒慕羲和,也不是日月之明。只是恰好那一陣遊戲玩多了,整天望舒御月功戳戳戳,戳的順手起了個名。

本身就是架空的設定,又是架空設定的同人,合理性什麼的,肯定要差的遠,也希望列位看官海涵。

況且,我沒歷史資料,你讓我查什麼?手動狗頭~

至於涉及到的外國史部分,或是簡化了,或是太麻煩只說個大概。

感謝每一位書友,感謝打賞的、投票的、宣傳的、怒斥的、氣憤的等等等等等等。

感謝編輯青舟。感謝編輯虎牙。

感謝元老院項天鷹,九宮山後絕地反擊的設定源於他的一篇架空;感謝溫長卿,錦衣衛百戶冷逢陽的名字,源於他的一篇明亡錦衣衛命運的考證。雖然他們不認得我這個小透明,也未必看到,但還是感謝分享知識,以及任何分享知識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師。感謝每一位分享知識的老師。

然後,再感謝一遍每一位書友,感謝打賞的、投票的、宣傳的、怒斥的、氣憤的等等等等等等。

以及,感謝本書同人的原設定者,早慢熊。希望早慢熊大大不要介意我廢棄了女官替太監這個趣味性十足的創意。

最後,本書只是同人,寫的不好之處,還請見諒。也希望看到更完善的同人。

…………

最後的最後,引用一段姚雪垠的《李自成》的最後一章。

“如今永曆皇帝已經死了五年,咱們爲誰守土呢?名不正言不順。全中國都被滿清佔了,咱們這一點點地方,如何能對抗滿清?今日再守下去,大家死到一起暫且不說,沒有正當的名義了。明朝連一個最後姓朱的宗室都沒了,我們爲誰守土呢?”

這話說出以後,許多人紛紛點頭,都說是如今死也沒有意思,不如投降吧。

李來亨非常憤怒,將案子一拍,突然站了起來,一手按着劍柄,說道:

“決不能投降胡人!誰要投降胡人,他自己去投。我李來亨是鐵打的漢子,唯有以死殉國。你們誰願意投降,請你們自便。”

……有人不服氣地回答:“投降的不一定怕死,大丈夫要識時務。識時務者爲俊傑。今日爲誰守土?誰能說得出?”

李來亨把案子一拍,說:

“爲中國人守土,爲我們的良民守土,爲我們大順朝死去的先皇帝和文臣武將們守土,也爲永曆皇帝守土!”

…………

茅麓山高,流寇死社稷。

鞝饗!

(本章完)

第398章 主心骨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548章 配合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251章 壓力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451章 “帝”(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081章 爭功(六)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314章 綁定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17章 傳承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94章 鹹餌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270章 先驅者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929章 覺醒(一)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579章 廢物第16章 震動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74章 僭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61章 哄一鬨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345章 畫餅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17章 傳承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782章 身份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
第398章 主心骨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548章 配合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251章 壓力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451章 “帝”(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081章 爭功(六)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314章 綁定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17章 傳承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94章 鹹餌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270章 先驅者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929章 覺醒(一)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579章 廢物第16章 震動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74章 僭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61章 哄一鬨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345章 畫餅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17章 傳承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782章 身份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