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

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

在張皮綆看來,是士紳家裡的管家樣的人物說完了這些規矩後,他便見到了自己的工頭。

說是工頭,年紀也不大,也就十七八歲出頭的樣子。

說話也是北方口音,雖然口音略怪,但張皮綆也還能聽懂。

晚上學會了怎麼扎蚊帳,每每地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天才亮,就被叫起來吃飯。

吃飯的地方,張皮綆看到了自己的老婆,這才放心。

他老婆穿了一身新的棉布衣裳,和幾個女人在那做飯。

張皮綆去問了兩句,才知道他老婆現在是廚工,主要就是負責燒水、做一些大鍋飯。

“倒是個好活,餓不着她。”

給了這個一個評價後,張皮綆吃飽了早飯,就被工頭組織着開始了種植園生活的第一天。

燒荒。

砍伐。

燒出灰來,燒沒了草木,然後種東西、修水渠、挖田埂、栽木苗。

工頭也不幹活,就是告訴張皮綆等人怎麼幹,監督着,晚上數數人頭之類。

第一個月就是在大規模點火,到處燒樹林。燒之前要先搞出來防火帶,據說這好大一片都是主家承包的產業,日後這邊的地裡肥力沒了,就在沒燒的地方重新燒出來新地。

就這麼過了能有一個多月,張皮綆還是不知道這裡到底要種什麼。

燒荒後的土地非常肥沃,一場大火也將大部分的草都燒死了,地上厚厚的一層灰。

看起來不像是種莊稼,因爲他們要拿着鋤頭修田埂,寬度也不像是種莊稼的架勢。

直到有一天,張皮綆在那幹活的時候,一羣奇怪的人來到種植園裡,在種植園裡說了會話,張皮綆才知道這裡種的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只不過也只是知道個名字,不知道具體什麼樣。

那天他正在那裡挖田埂,慢吞吞地磨着工,每天的定量,張皮綆覺得要是給自己幹,能幹定量三倍的不止。

但既是給別人幹,幹那麼快也是幹三年、乾的慢也是幹三年,只要恰恰卡在定量上就行。

給主家做工的時候,得個“真能做”的評價,那是因着舂米之類的事,舂完了事。

張皮綆和大多數一起幹活的人一樣,雖然沒怎麼見過世面,心裡卻精明着呢。覺得若是乾的多了,怕不是這定量明天就得漲?

正磨蹭着呢,幾個穿着打扮有些奇怪的人就在他旁邊,指指點點這片土地。第一天來的時候像是管家樣的人物,跟在這幾個打扮奇怪的人旁邊。

爲首的一個,也是帶着一個木頭芯旋出來的盔帽,頸後也帶着被張皮綆等人戲稱爲“屁簾”的防蚊頸簾。

身上揹着一個帆布包,腳下穿着一雙古怪的鞋。張皮綆這些年已經知道,這種古怪的鞋叫橡膠靴,據說能防螞蟥,還能防水。

旁邊幾個隨從似的人物,手裡提着一些看起來像是捕鳥捉蟲的工具。還有幾個身上揹着槍。

旁邊還有人牽着幾匹馬,馬背上卷着一個毛氈毯子捲成的卷,上面還有一些古怪的防雨用的披掛。

管家模樣的人很討好地遞過去了煙,穿着古怪的那人接過去道:“你們老闆既信得過國公,要幹這個買賣,我自然也是給國公打了包票的。油棕這東西,確實三五年才能掛果,但只要掛了果,幾乎年年都能收。”

管家模樣的人道:“其實我這心裡也沒底。您是科學院的大人,說什麼我們自是信的。但養着兩千多人,三五年後,一年吃喝拉撒加上工錢,就得四五萬兩銀子。這東西,之前這邊也沒人種過,荷蘭人也不曾聽說有種這個的……”

穿着古怪的那人道:“荷蘭人每種過的東西多了去了。他們種過烏桕嗎?我作爲科學院探險隊的,這幾年跑了好多地方,專門就是找這種能種、能賺錢的東西的。”

“一年四五萬兩,你怕賺不回來?不可能賺不回來的。我在非洲那邊研究過,這東西一畝地產油比豆子、花生、胡麻、菜籽都多。而且掛果許多年,穩賺不賠。”

“不只是能吃,更主要的還是一些工廠要用。你知不知道隨着鯨海那邊的開發,捕鯨的、捕海豹海象的,熬了大量的油脂,這才催出來肥皂、蠟燭之類的產業發展。”

“但捕殺那玩意,終究跟不上用。豆油太貴,菜籽油也不太行,這東西產量大,又能吃、又能做原料。沒個賠錢。”

“你要說種咖啡什麼的,還得看西洋人的臉色,不知道賣的出去、賣不出去。還要和加勒比那羣開種植園的競爭;或者種甘蔗,不但要面臨西洋人的競爭,還有廣東、福建、臺灣等地的也在種。”

“但這東西,如今就沒人種。而且國內也賣得掉,這東西肯定有賺頭。”

“你們也好好弄,我評科學院博士就指着這東西呢。要不我不是白在非洲跑了那麼久?有什麼種植上的問題,我來解決。每年我都來查看。”

衣着古怪的人蹲下抓了一把土,在手裡捏了捏道:“爪哇的地,就是肥啊。你們只管種出來,榨油到時候也用不到笨辦法。我帶着半船的油果,回去自有師兄們幫我搞出來燒煤榨油的機器,也不難。”

“你知道那些在鯨海捕鯨、海豹之類的,弄一船油,賣多少錢?三五年的投資而已啦,我也就是沒錢,我要是有錢我就自己幹了。”

“我跟你講,你得看日後的形勢。就看着天下形勢,蒸汽機一物,必會大興。一旦其大興,則蠟燭、燈油、潤滑這些東西,都得跟着大興。這些東西一大興,做工的人多了,肥皂之類的也賣的多了。”

“若是看不清形勢,只看眼前,等着大興的時候在做,那黃瓜菜都涼了。先乾的吃了肉,後乾的也就喝口湯吧。”

“這玩意兒怎麼種,怎麼栽,我都寫成小冊子了。工頭都是實學學農學出身的,字總是識得的,學起來也快。按着辦法種就是了。”

“這幾年,一直到掛果前,我都會在椰城,有什麼事找我就是。對你們來說這是賺錢,對我來說也是一樣,關係我的前途和獎金呢。”

“我跟你們講,等南洋這邊的油棕種起來後,那些搞菜油的士紳土商,非得恨死我不可。我在那邊蹲了這麼久,我是絕對有這個把握的。不管是產量、壓榨、還是運輸,都能打的沿海各處的菜油哭爹喊娘。”

這樣的把握一說,管家模樣的人也鬆了口氣,笑道:“我不是不信你們,科學院的,都是有真本事的,我也是學過實學的,知道里面深淺。這也不是我問的,是主家叫我問的。估計是心裡不踏實唄。可又不好去問國公,倒顯得不信國公似的。”

“好說一年四五萬兩銀子的成本,本錢着實是大。估計心裡也是虛,還是種棉花、靛草什麼的,心裡更踏實一些。”

一旁在那磨工的張皮綆這才知道自己要種的這東西叫油棕,不知道到底什麼樣,但是榨油的。

聽的半懂不懂,聽懂的地方卻是暗暗咂舌,心道乖乖,這一年四五萬兩銀子的本錢。原本在家的時候,也不知那幾個大戶老爺,家產加起來有沒有四五萬兩?

那可不是四五萬錢,而是四萬五萬兩啊……想着這個之前從沒聽過的鉅額數字,張皮綆心裡驚詫不已,心想這裡果然和家裡面不一樣。

卻不知這種能榨油的東西,到底長個什麼樣?張皮綆心道我見過菜籽、見過芝麻、這幾年也見過花生了,這東西倒還真是頭一回聽說。聽這意思,竟是從好遠的地方運過來的?

他也不知道所謂非洲到底是哪,心中一開始還有些好奇,但隨着日後日子越發繁忙,一開始心中那點好奇也就漸漸散了。

這裡種植和在家裡不一樣,本以爲種是麻煩事,不想一直幹了六七個月,都還沒輪到種栽呢。

要麼就是做穴、要麼就是挖水渠、要麼就是引水溝,和家裡那種種地的方式完全不同。上千人被主家僱着,幾個月時間愣生生把一片燒荒後的林子,弄出來一片道路縱橫、水渠佈滿的好地方。

每每看到這,張皮綆心道,自己要是能有四五十畝這樣的地,水利齊全,土地肥沃,種上糧食,這輩子還愁?

可惜,這地不是自己的。若是自己幹,怕是一輩子也挖不出這樣的大渠、小渠、水溝、田埂。

也不知日後分到的份地,能不能用現在主家的水渠引水用?

上等的水澆地,竟不種糧食,張皮綆覺得當真是浪費了。

等着水渠基本修完、田埂基本弄完,張皮綆覺得總算可以歇歇了。那邊已經開始培苗了,看樣子真的是一種樹。

種樹嘛,種上估計也就不怎麼用管了。現在水渠都修好了、地也整理的差不多了,之前又聽說得三五年才能結果採摘。

便想着,三年還債期,實際上自己就剩下栽樹苗這個事要做了?只要把這個做完,那不就能歇上一陣?

然而,很快,事實就證明,主家花錢僱他們,是絕對不能讓他們歇着呢。

冒着下雨天,趁着水溼,挖好了坑把培出來的樹苗栽上。

以爲就能歇着了,結果栽完了樹苗,又得在樹苗間的空地上種一些苜蓿草。

等這些苜蓿草種完,又要給主家蓋羊圈、馬棚、倉庫。

等着這些東西蓋完了,苜蓿草就要收穫了。

收穫完苜蓿草,又要曬乾。

曬乾後要打捆。

打捆後要運走。

忙完了苜蓿草,又要重新把地鋤一遍。然後再種新的。

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似乎每天都有幹不完的事。

每天要乾的定量,也是逐漸增加。

每個月都有死的,或是這種病、或是那種病、或是蚊子叮、或是蛇鼠咬。

每年十月份到過年期間,都會來一批新人,然後重複來了死、死了再來新的過程。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

新奇的東西不斷在種植園出現,

比如。

他們的工作裡,多了一項把煤運到往水渠提水的蒸汽機房中。

或是漸漸的,種植園周圍出現了小販。吃的、喝的、酒館、菸草、女人。

實在忍不住想吃點好的,便去工頭那先支點錢用,給的也不是銀子、更不是銅錢,而是幾張紙鈔,卻也真能用。

但在張皮綆眼中,這些新奇的東西並不會引來他們多少興奮,甚至與他們無關,也並不會讓他們要做的事少一些。

只是漸漸習慣了那些新事物的存在。

就像是習慣了這裡的太陽總是高高的在頭頂一樣。

似乎,不管是種植方式、勞作方式、新的機器等等,都和過去他所熟悉的一切都不一樣。

可仔細想想,卻又覺得,對自己來說,好像又和過去一樣,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本章完)

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17章 天誅!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206章 狠話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933章 覺醒(五)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278章 夷丁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42章 曙光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351章 舊相識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8章 歸化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73章 名與實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81章 監獄船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970章 給錢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883章 無用功第809章 閹黨(下)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850章 誤解第861章 哄一鬨第1393章 泡沫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64章 備戰(三)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52章 “帝”(四)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700章 反圍城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29章 雪盲第399章 恰合時宜
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17章 天誅!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206章 狠話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933章 覺醒(五)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278章 夷丁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42章 曙光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162章 備戰(一)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351章 舊相識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8章 歸化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73章 名與實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81章 監獄船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970章 給錢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883章 無用功第809章 閹黨(下)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850章 誤解第861章 哄一鬨第1393章 泡沫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64章 備戰(三)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52章 “帝”(四)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700章 反圍城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29章 雪盲第399章 恰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