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開戰(六)

第1227章 開戰(六)

舒瓦瑟爾公爵對大順使節團的這些話,不得不贊同。

但他也只能和大順的這羣人說清楚,自己並不是一個蠢貨。

自己是今年才成爲國務大臣的,爲的就是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

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出來一支主力艦隊、或者爲法國陸軍再變出來一個機動兵團,他沒有這樣的魔力。

他所能做的一切,都必須以現實爲基礎。

現實就是這樣,海軍建設思路出了問題、國家財政出了問題、陸軍建設倒是沒啥問題可是統帥在指揮的時候要顧及很多東西——比如騎兵衝鋒的時候,陸軍部長的獨生子在騎兵服役,所以統帥多有顧忌不敢直接讓騎兵冒死衝擊,這也導致了一場失敗。

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更不是他這個國務大臣能解決的。

這不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時候,而是事已至此,現在應該怎麼辦的時候。

舒瓦瑟爾公爵認爲,自己的戰略,是符合法國的現實情況的。

現實就是如此,事已至此,很多大順使節團的提醒和指責,都有些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意思。

當然,如果大順加入戰爭,現實本身也就發生了變化。只是,即便大順派出了規格超高的使節團來法國,暫時來看,似也看不出大順有參加戰爭的可能。

現在大順的歐洲的貿易,因爲歐洲各個大國之間的戰爭而蒸蒸日上。

掛着大順旗幟的商船,到處流竄,打着武裝中立的旗號,在各國的私掠船互相劫持商船的航線上,不斷將各種各樣的貨物換成白銀。

國與國之間,很難說有什麼真正的友誼。或許大順看在都是絕對君主制的情分上,和法國的關係能稍微好一些,但想來也就僅限於此了。

西班牙還涉及到直布羅陀、殖民地、奴隸貿易、葡萄牙等直接利益,即便如此,依舊還沒有參加戰爭。

舒瓦瑟爾公爵看來,大順參加戰爭的成本很大,而所能得到的利益似乎並不多,法國也沒有足夠的東西來進行交換。

畢竟,一旦參加戰爭,也就意味着大順的武裝中立破產,那麼大順的貿易將受到巨大的影響。

這不是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歐洲的貿易公司壟斷着東西方的貿易。

現在,是大順這個生產商,基本壟斷着東西方的貿易運輸,每年的貿易額是大幾千萬兩的規模。

單單是這個巨大的貿易順差,就足夠讓以重商主義而聞名的法國考慮到,大順不太可能捨棄這麼大的貿易額。

這樣的推斷,是非常合理的。

之前法國也不是沒派出使節團去大順,但也只是交好關係,因爲法王的貴族圈子認爲,法國拿不出足夠的東西和大順交換——包括印度。

在法國看來,印度不值錢。

所以,一個不值錢的印度,去換大順中立狀態下一年大幾千萬兩白銀的東西方貿易的停止、可能幾千萬兩的軍費支出?

而法國人認知的主持大順幕後外交政策的那位公爵,又明顯擁有精明的外交手腕,不會做賠本買賣的。

由是,在大順這羣人指出他的戰略不太對、賭的成分太大之後,舒瓦瑟爾公爵也只能耐心解釋,並在言語中表達了對法國之前的政策的諸多不滿,以及流露出一種有些悲觀失望的情緒:或許,不管是贏還是輸,都要在明年結束戰爭了。然後法國通過休戰期進行一場全面的,涉及到財政、陸軍、海軍的改革,日後再打回來。

但大順使節團的人,依舊不依不饒地揪着豪賭一場、登陸蘇格蘭的戰略不放,似乎是在逼着舒瓦瑟爾公爵做一個公開的承認,承認這個戰略的成功率很低。

“中國的大人們,我承認,這個戰役計劃的成功率很低。但很低,並不是零。”

“相反,你們提出來的辦法的前提,是讓法蘭西在一年之內,擁有一支超過60艘戰列艦的主力艦隊,並且水手充足、軍官齊備、大炮也都配滿。可顯然,你們這個計劃的成功率,是零。”

“我的國王的金庫裡沒有這麼多的錢。而且就算有,也不可能在一年再擴充二十艘標準的戰列艦。單單是造艦的錢,這又需要大約一億四千萬里弗爾。即便貴國給予法蘭西無限的支持,支持一筆低息的一億裡弗爾的貸款,造船工作要完成也要三年之後。”

“除非……除非向當年天朝在印度對我們的支持一樣,將成型的戰艦,以租借的方式租借給我們。”

大順使節團的人心想,你們想的倒是美,租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你們拿什麼來交換呢?

這一次,大順想要的東西,其實不少。

除了一些硬件上的利益,比如北美殖民地問題、印度問題、貿易問題等硬件上的利益外,大順這邊還會堅持要一些軟實力上的利益。

比如,大順可以和法國合作,兩邊共同承認一個零度經線,並且藉由法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使得這條零度經線,成爲世界公認的零度經線。

再比如,兩邊制定共同的、理性的、普遍的度量衡。比如依託經緯線長度或者地球直徑而生造出來的長度單位、比如依託這個長度單位和水的比重生造出來的重量單位等。

當然還有很多,但大順在一些地方可以做適當的讓步,總之就是由中法主導一次類似於“車同軌、一量衡”之類的事。

這當然是非常可能的。因爲啓蒙運動的因素,以及東學西漸和中國熱的因素,只需要大順適當放棄一箇舊的東西,採用一種嶄新的、世界的、普遍性的東西,變成國家的、民族的。

地球是世界的。水也是世界所有人類的生命之源。

但拉着地球的長短,水的密度,生造出來一個嶄新的、普遍的、民族創造的度量衡單位,在啓蒙運動和中國熱的作用下,並不會引起太多的反對情緒。

相反,藉助中國熱,大順還可以作爲“理性主義者所幻想的一聽就覺得充滿理性調調的理想國”。

當然,這種度量衡,暫時不會在大順內部普及,主要用在對外交流和對外貿易上,但將來會有重大的意義,並且將進一步分化大順內部的實學派和經學派。

這些東西,都要慢慢談,不過一旦開始談,就必須全都說清楚、定下來。

如果舒瓦瑟爾公爵知道大順要談這些東西,那麼他就知道大順此番志不在小。

那反倒會讓他高興起來,因爲志不在小,所以纔可以明確地相信大順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參與這場暫時和大順八竿子打不着的歐洲戰爭,變歐洲戰爭爲世界大戰。

問題是大順使節團的這些人,並沒有談這些,也沒有露出口風,而是死咬着戰略戰術的問題,這讓舒瓦瑟爾公爵有些看不懂。

實際上,大順使節團的人之所以死咬着這個問題,主要還是涉及到大順的戰略中最關鍵的一環。

就是法國國王,法國的國務大臣,得沉得住氣。

所謂沉得住氣,意思是說,如果英國人再派出軍隊小規模地騷擾法國沿海城市,不要被英國人前者鼻子走。

因爲一旦被英國人牽着鼻子走。

或者說,扛不住輿論的壓力,那就容易出大事。

英國人很可能玩一出類似陸戰的圍城打援的套路,調動法國艦隊,到時候真被英國人賭贏了一場決定性的海戰,那就難受了。

而且,在大順的戰略計劃中,英國人的種種應對方式中,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到時候,兩邊都有壓力,就看哪邊坐得住。

法國這邊坐得住,那麼英國海軍主力不敢亂動,就會被國內的商人和金融家,逼着決戰,因爲他們經不住大順的貿易走私和在殖民地玩陰的。

反過來,如果法國這邊坐不住,英國做出要襲擊一些港口的態勢,輿論壓力逼着法國海軍解圍,那就很容易被英國人各個擊破。

總之,到時候,就要看誰坐得穩。

法王固然有決定權,但國務大臣首先要能挺住壓力。

如果國務大臣挺不住這個壓力,今天輿論或是被人一攻訐,自己就先不得不聽從於輿論或者衆人的指責,那麼就算法王還能頂得住,這件事也會很難辦。

如果路易十五真有“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魄力,倒也好說了。實際上,他並沒有這個魄力,只不過是“咱死之後,將會洪水滔天”的牢騷,很可能頂不住一些壓力。

尤其是他之前在徵稅問題上,試圖以中產和第三等級的輿論向特權貴族施加壓力的做法,使得巴黎的輿論已經很容易影響法國的決策了。

在這個連標準法語還未統一、地方勢力之間還只認地方不認祖國的時代。

巴黎就是法國。

巴黎的沙龍圈子就是法國的輿論中心。

路易十五身邊的貴族小圈子,就是整個法國朝廷。

就像是英國已經發生的海軍上將被槍決事件一樣,一旦輿論風暴颳起,法王和國務大臣能否頂得住法國海岸被襲擊的壓力,實未可知。

到時候,英法都將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相對來說,法國這邊的壓力其實還小一些。英國的貿易線真要是被大順斷了,英國承擔的壓力可比法國大多了。只要坐得住,贏面就大。

而爲了防止坐不住,在正式合作之前,就必須給舒瓦瑟爾公爵足夠的壓力,讓他在日後的合作中處在心理的弱勢一方。

使其在日後合作中更傾向於、更容易接受大順這邊的意見。

(本章完)

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169章 備戰(八)第394章 軍費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12章 搶人才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7章 開戰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414章 找出路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64章 笑與悲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862章 好事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94章 卸力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80章 開個小洞第204章 投名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25章 迎天使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081章 爭功(六)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009章 親不親第1222章 開戰(一)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1222章 開戰(一)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12章 絕纓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99章 洗頭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340章 宿命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477章 四凶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421章 混亂第850章 誤解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
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169章 備戰(八)第394章 軍費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12章 搶人才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57章 開戰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414章 找出路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64章 笑與悲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862章 好事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94章 卸力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80章 開個小洞第204章 投名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25章 迎天使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081章 爭功(六)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009章 親不親第1222章 開戰(一)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1222章 開戰(一)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112章 絕纓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99章 洗頭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340章 宿命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477章 四凶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421章 混亂第850章 誤解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