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串門與對弈】

柴房中木柴依然乾燥,給桌椅牀鋪扔了幾個除垢術,又取來掃帚簸箕,把地面仔細灑掃一遍。

將塵土倒進不遠處灰坑後,方長取出當初的取火工具,在火塘裡重新燃起火焰。

這取火方式有些落後了,和目前工棚裡全套的青銅工具,風格不太匹配,還好他不缺時間,更不缺鑽木取火的力氣。

但方長還是決定,過幾天有心情的時候,製作個火摺子使用,可以短時間保存火種,使用也方便,不用再像剛剛那樣,用木塊按着鑽桿拉取火弓。

橙亮火焰燃起,暖意瞬間散發開來,讓這經歷了冬天的小屋,重新有了生氣。

解開包裹,把裡面東西重新取出擺好,又將包袱皮疊好放起來後,方長瞅了瞅,摘下腰間葫蘆拔開蓋子,輕抿了口高粱酒,轉頭出門到旁邊廚房。

忙活了這會兒,已經到飯點兒。

他準備給自己弄些吃的。

糧食之類依然如常,不過放在外面的蔬菜水果已經朽壞。

其餘乾果、臘肉、風乾魚鳥、蘑菇串、薯幹也都完好,陶壇裡的醃菜滋味正到火候。

方長準備將回崖後第一頓飯食,整治豐盛些。

地窖裡還儲藏着大部分蔬菜水果,那些本準備用來越冬,故而他專門選了些耐貯存的品種,如今已然開春,想來很多應已經朽壞不能食。

他準備下去看看,若還有可食用的便取些來用,其餘朽壞部分,吃過飯再去清理。

小地窖在廚房旁邊不遠。

方長特意避開地下水脈,選乾燥處挖深坑,撒好石灰,又鋪了樑和茅草做頂,再用摻了草葉的泥厚厚鋪上一層,只留下個小方口用於出入。

掀開地窖口蓋板,他輕輕跳了進去。

隨着蓋板被方長掀開,上面小小地窖口照射進來一束陽光,斜斜射在牆壁上,反射的光芒將地窖裡映的通亮。

竟然沒壞?

方長看到,自己這個小地窖裡,無論是儲藏的地薯和植物塊莖,還是蔬菜和水果,除了部分因爲地窖裡乾燥缺水,而顯得很蔫之外,並沒有哪堆真正腐壞。

他選看起來較爲可口的,裝了半竹籃。

另外一件讓方長有些驚訝的,是他呼吸有些不適。

還好自己是修行人,若是普通人這樣在山上獨自生活,像他剛剛那樣,莽撞地跳下來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因爲無法呼吸和中毒,進入了彌留狀態。

想來這是因爲地窖中儲藏的鮮貨,依然在呼吸,改變了地窖中空氣成分的緣故。同時空氣成分的變化,也是這些蔬菜水果沒有朽壞的原因。

所以在民間,長久未開的地窖,先要通風才能進去。

有些人家還要用蠟燭或者柴火試試,若是燈滅火熄,則不能下去。只是往往有人不通此事,就像方長剛剛作爲那樣,殞命於地窖中。

還好對於方長這位修行者來說,呼吸只是一種習慣,沒啥用處,除了有不適感外,安然無恙。

挎好籃子,他踩着窖壁上,用作梯子的木楔,從地窖中爬出來。

方長沒有將蓋板蓋回去,敞着蓋子,給地窖裡通通風,下次再進地窖會舒服很多。

從火塘裡取來燃着的木柴,他在廚房裡生火,用銅鼎、銅板、陶罐等,開始烹飪。各類食材,經過切剁燉煮煎,最終變成了盤碗中的美味,擺在餐桌上。

除了醃菜與蔬菜之外,他還蒸了地薯和地薯幹作爲主食,割了臘肉蒸熟切片,又將一條魚煎熟,並做了豆子湯。

山中調味品種類豐富,而且有遠處鹽礦不缺鹽,這讓此頓飯很是美味。

正好方長胃口由於修爲變深,也很“逍遙”,便將桌上所有飯食一掃而空。

…………

這一日,方長扛着錘鑿,從仙棲崖壁上翻過來,便放下工具,開始整理打掃。

卻是他靈覺中,感到有客人將至。

“方仙長,章淳來訪!”

果不其然,等方長剛剛整理完畢,正在廚房燒水時,有高喊聲從崖頂後方傳來。

“歡迎,請來此處。”

方長走出屋門,看見雲中山山神章淳,帶着個半大少年,站在浣花溪所在溪谷對面,正高聲呼喝,就像站在門外一樣。

也不怪他們將那裡當做大門,方長刻了“浣花溪”三字的大石,正在山神與少年二人所站地方對面。

或許以後,應該做個小木橋,安放在大石旁邊溪上。

不然在棧橋完工前,來人只能像他們二人這樣,在方長出門招呼後,踮着腳,踩着溪水裡凸起石頭前行,免得衣襟鞋面沾溼。

方長走到空地當中,銀杏樹下的棋盤邊,立在那裡等待二人。

走到近前,章淳笑道:“好久不見。”

“確實好久不見,你們請坐,我水正好開了。”方長將他們讓到石桌旁石凳上,而後回屋,將燒好的開水取下,打開竹筒取出些自制茶葉,泡了壺茶,連杯子一起拿到石桌處,給三人倒上。

他也坐定,不過未等說話,方長就先衝着旁邊,章山神所帶來那個半大少年笑道:“你怎麼也來了?第一次在仙棲崖上見到你。”

那少年竟然是胡云。

乃是已經去世的狐妖胡風之孫,上次方長見到他時,這隻小狐狸還未化形。

山神章淳笑道:“他前不久守孝結束後,剛從喪祖父的悲傷中走出來後不久,就輕鬆化形,真是讓先生您說中了。”

方長點點頭,道:“意料之中。”

之前得知老狐狸胡風死訊時,聽章山神提到這胡云正在守孝,方長便就告訴山神,這小狐狸可能快化形了。

這一是對方機緣所在,二是“若得人身先得人心”,能夠做出“守孝”這種極爲人性化的禮節,證明小狐狸真的有了人間的思維方式。

不過對此方長並未多談,每個個體自有其緣法,算是常識。

對面章山神說道:

“最近聽到山中野獸彙報,說仙棲崖上的方上仙回來了,我就登門前來拜訪。”

“帶上胡云,是因爲對方有一事相求,不過這不是什麼急事……我們先手談幾局如何?先生不在的這段日子裡,在下實是手癢得緊。”

“樂意之至,在下也十分懷念。”

方長笑道,其實章淳很幸運,他還記得這次去榆州,所遇上的那個修行人谷山,由於街坊們都不會下圍棋,對方只能和其他老頭們下五子棋解悶。

86、【方長病了】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159、【下山途】383、【故人醫官】577、【鶯啼】154、【聯手】535、【猴包餃子】369、【往事與陰雲】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249、【兜頭悶棍】310、【回信】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542、【真假雲中仙】368、【桃花村亦妖怪村】350、【好客的妖王們】355、【女兒紅】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06、【崖上瑣事】587、【問對】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150、【千里之隔】432、【山頂小村】464、【參觀皇宮】482、【要當被撿漏的人】350、【好客的妖王們】425、【闖陣】106、【河工】560、【南屏山師徒】442、【李悅留下的傳說】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519、【入界一探】514、【動了動了】25、【最短路徑下山法】127、【冬雨後 現晴空】21、【山村夜話】474、【崖上】128、【月夜行】98、【他反應好迅速】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94、【魏和】264、【前倨後恭】517、【浪子難回頭】158、【狐谷裡的烤雞】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76、【泛舟居海上】424、【擺脫追蹤】461、【不辱使命】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111、【煩惱的齊知縣】578、【筒子茶攤】321、【羣賢洞的反應】401、【扣碗與順路調查】35、【寧河府城隍】61、【退隱江湖】589、【時過境遷】181、【港口送別】513、【城隍曾經做的孽】54、【仙人當面不相識】194、【靈泉蕩邪】113、【出乎意料的反應】65、【興慶府閒逛】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57、【這裡有妖氣】327、【伏擊】468、【清理下揹包】570、【小小觀禮亭】225、【別人家的徒弟】35、【寧河府城隍】231、【名聲在外】45、【接待上門客】428、【井】212、【耕牛的理想】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524、【主動邀請】176、【背後的勢力】521、【歸來也得食補】577、【鶯啼】143、【串門與對弈】150、【千里之隔】211、【遠方飛來的信】51、【重過小鎮】475、【以美景待客】466、【遍嘗皇城】246、【喬裝打扮來入夥】396、【天時地利人和】26、【虎橋鎮前伏虎橋】357、【柳丞相和於大帥】46、【閒話人間劫數】388、【方長的“腦洞”】160、【虎橋鎮見聞】32、【鬧事正主】378、【教化四夷】111、【煩惱的齊知縣】427、【日出】366、【蔥薑蒜三兄弟】551、【這次託對了關係】562、【山河圖】330、【信物】116、【將至】
86、【方長病了】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159、【下山途】383、【故人醫官】577、【鶯啼】154、【聯手】535、【猴包餃子】369、【往事與陰雲】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249、【兜頭悶棍】310、【回信】335、【海中妖和登上第一座島】542、【真假雲中仙】368、【桃花村亦妖怪村】350、【好客的妖王們】355、【女兒紅】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06、【崖上瑣事】587、【問對】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150、【千里之隔】432、【山頂小村】464、【參觀皇宮】482、【要當被撿漏的人】350、【好客的妖王們】425、【闖陣】106、【河工】560、【南屏山師徒】442、【李悅留下的傳說】201、【冬春交際 造屋開爐】519、【入界一探】514、【動了動了】25、【最短路徑下山法】127、【冬雨後 現晴空】21、【山村夜話】474、【崖上】128、【月夜行】98、【他反應好迅速】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94、【魏和】264、【前倨後恭】517、【浪子難回頭】158、【狐谷裡的烤雞】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76、【泛舟居海上】424、【擺脫追蹤】461、【不辱使命】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111、【煩惱的齊知縣】578、【筒子茶攤】321、【羣賢洞的反應】401、【扣碗與順路調查】35、【寧河府城隍】61、【退隱江湖】589、【時過境遷】181、【港口送別】513、【城隍曾經做的孽】54、【仙人當面不相識】194、【靈泉蕩邪】113、【出乎意料的反應】65、【興慶府閒逛】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57、【這裡有妖氣】327、【伏擊】468、【清理下揹包】570、【小小觀禮亭】225、【別人家的徒弟】35、【寧河府城隍】231、【名聲在外】45、【接待上門客】428、【井】212、【耕牛的理想】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524、【主動邀請】176、【背後的勢力】521、【歸來也得食補】577、【鶯啼】143、【串門與對弈】150、【千里之隔】211、【遠方飛來的信】51、【重過小鎮】475、【以美景待客】466、【遍嘗皇城】246、【喬裝打扮來入夥】396、【天時地利人和】26、【虎橋鎮前伏虎橋】357、【柳丞相和於大帥】46、【閒話人間劫數】388、【方長的“腦洞”】160、【虎橋鎮見聞】32、【鬧事正主】378、【教化四夷】111、【煩惱的齊知縣】427、【日出】366、【蔥薑蒜三兄弟】551、【這次託對了關係】562、【山河圖】330、【信物】116、【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