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百鳥崖】

看着正在升高,被幾絲薄雲擋着,漸漸到頭頂半空的太陽,方長忽然心中一動。

他沒有繼續走動,而是找了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如同普通歇腳行人那樣待在下面。

雖然方長一身白衣,身後還揹着柄寶劍,和周圍那些人或靛青或灰褐,偶爾夾雜月白色的衣裝區別甚大,但是因爲他的存在太過自然,讓周圍人仿若尋常,沒有誰對他的裝束感到意外。

微微擡頭,方長看了看天色。

幾片薄薄烏雲飄來,輕輕遮住了太陽,讓這座沐浴着陽光的小鎮爲之一黯,秋風的涼意也隨之更爲明顯。蜀地春早、夏熱、秋涼、冬暖,與中原大爲不同,平常降雨頻繁,天氣潮溼,冬天裡卻極少下雪。

倒是遠方那些雪峰上面,積雪終年降不停,厚雪積壓成冰,又在重力作用下緩緩順着山勢下滑,在雪線處融化,繼而匯聚形成了橫穿蜀地的滾滾大江。

明天有雨。

方長的靈覺中能夠清晰感到。

不過雨勢會很小,僅僅讓地皮變潮溼的那種程度,對周圍百姓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影響。

他站在樹下,等待着。

過了一小會兒,方長走到旁邊小攤上,看攤主擺放的商品。

這是個賣扇子的小攤,並不是文人名士們喜歡的那種,扇面有繪畫或者書法題字的扇子,而是很受村鎮居民們喜歡的蒲扇、團扇,以及數柄素面摺扇——明顯都是從外面進來的貨物,並非自制。

“客官喜歡哪個?隨便挑隨便選。”攤主同時照應着好幾個人,看到方長拿着柄蒲扇在那裡翻看,隨手招呼一句。

方長搖搖頭,將扇子放下,並未購買。

他直起身子來,轉身走了幾步,拍了拍某個正從街道中間經過的人肩膀:

“又見面了。”

“誒,是方先生?!真巧啊,竟然在這裡也能遇見您!”

被方長叫住的人,頭戴着箇舊斗笠,一身布衣,腳上除了麻鞋之外,還打着綁腿,他手中抓着根短杖,使用許久,早已經被磨得光亮。

正是之前在進入西域之前,碰到後短暫交流又分開的陳遠,他的腰上,還掛着那塊方長贈予的寧神佩。

不待方長回答,陳遠好奇地問道:“先生您從西域回來了?那邊的景色和風土人情如何,是否足夠有趣?”

方長笑道:“嗯,從西域回來後,在蜀關處忽然感覺,都已經路過入口了,不進蜀地看看有些浪費,便過了蜀道來這裡遊覽一番。”

陳遠看了看方長身後和旁邊,繼續問道:“之前和您在一起的那位桑先生呢?”

“在蜀關外面三家村分開了,他繼續回中原,我來了蜀地。”方長回答道,“你從何處來?”

“我這次在蜀地並無目的。”陳遠笑道,而後拍了拍自己背上的包裹,“只是到處轉悠轉悠,順便和鄉親們交談,若是聽說哪裡風景奇異,便籌備前去周圍尋覓查探,有機會則去看看,並記些稿子。”

陳遠在用腳步實踐自己夢想的過程中,也不停地記、不停地寫,將那些深藏天下各處的美妙風景,用文字落在紙上。方長曾經算過,陳遠此生雖然坎坷,但大都會有驚無險,並揚名後世,不過他只是因爲好奇才掐算,並不準備告訴對方。

“接下來準備去哪裡?”方長問道。

“蜀地甚大,還是在這裡到處行走吧,說不得要帶上一年半載。”陳遠嘆道,“這裡與中原近乎隔絕,交通困難,此次來可能是今生唯一一次,以後可能再無機會,加上蜀地風景秀美、特點鮮明,當然要多逛一逛。”

兩人又攀談了一番,而後方長特地問了下:

“之前你曾經從東海回來,那裡的情況如何?若要去海上,是否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陳遠想了想,說道:

“其實倒還好,海上船舶來往甚多,只要有銀錢,到處都可去得。不過要小心海上盜匪,他們常常會用各種方式打劫客船,另外有些看似荒無人煙的島,上面可能是匪巢。”

“而後,若要出海,最好趕在冬春季節,因爲夏秋時候,東海常常會起大風暴,差不多也就在現在,從朝雲港出海和在東海各島之間往來的船舶,會跌到原本的一成左右,互相交通不便……”

而後,陳遠又興致勃勃地給方長介紹了一些東海特產、海島美食,還有與中原不同的人文風景,並大略說了下他當初出海時候的路線。方長俱都記下,他正籌劃不久以後出海一趟,尋找妖怪們的青龍堂。

而後兩人分開,陳遠繼續在集市上閒逛和補充,而方長則找到個冰粉小攤,準備品嚐下。

這是蜀地特產,冰涼透明的粉凍,乃是用某種草籽洗揉出來的,口感十分爽滑。攤主將其盛在小碗中,放上紅糖汁,加上兩勺碎花生,再放上幾粒來自西域的葡萄乾,便是一道美食。

這個做起來比磨豆花省力不少,成本也低,而且生意也很不錯,所以之前那隊賣豆花的夫婦,也合計過改行賣冰粉,只是因爲各種原因,沒有走出這一步。

不過在方長看來,這冰粉有一項好處:

等辣椒在蜀地流行開來之後,會有辣豆花,而且很多,但是肯定不會有辣冰粉。

將小碗和勺子還給攤主,稱讚了幾句之後,方長起身,繼續向南。

漸漸飄起炊煙的山腳小鎮,被他的腳步拋在身後。

他在土地廟前面的集市裡面,買了兩包麻糖和一小罐好醋,還有一疊適合用來擦拭兵刃,鞣製的十分柔軟的鹿皮,作爲此次上門的禮物。

前面便是羣山。

由於臨近人類居住區,常常有鎮民村民們合夥進山,砍柴、打獵、採集山貨,所以前面一段有踩踏出的道路。

到了後面,則完全是原始狀態的荒山野嶺,沒有道路,枝繁葉茂。這裡和中原完全不一樣,植物又高又密。

方長想了想,乾脆讓足下雲起。

大團濃雲在腳下聚起,託着他升上半空,而後慢悠悠朝前方那座高崖飄過去。

雖然速度遠沒有自己行走快,但也免去了披荊斬棘開拓道路的功夫。

221、【愈加走形的傳說】372、【無法避免的命運】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42、【百業待興】53、【人間風雨避復來】516、【騙子西門鶴】42、【前往串門】437、【久別又重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494、【連籃子買下】356、【廢墟里的希望】200、【崖上凡間遠】162、【如何避災免禍】575、【去尋想尋之人】521、【歸來也得食補】41、【詢鹽跡】248、【臥底】282、【入蜀】543、【靜靜地看你表演】144、【胡云的請求】567、【赴會】290、【隨心拜訪】348、【跟帖留言】581、【谷中迷霧】545、【白跑一趟】359、【車隊失竊】502、【這樣似乎不夠】87、【寫點兒啥好】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433、【毛賊方長】207、【寧河府城聯絡點】53、【人間風雨避復來】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14、【上仙饒命】260、【飲食之間自有真】283、【蜀地有劍仙】388、【方長的“腦洞”】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39、【勇者】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31、【尋船出海】209、【老夥計歸來】128、【月夜行】17、【臘肉配村釀】554、【漏網之害】542、【真假雲中仙】299、【學堂裡的熟人們】363、【神不靈廟祝瘦】309、【天邊來客】406、【正面莽上去】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67、【簡氏兄弟】581、【谷中迷霧】87、【寫點兒啥好】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99、【世事不停移】546、【富貴】502、【這樣似乎不夠】146、【師徒齊栽樹】41、【詢鹽跡】180、【路邊審訊】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05、【修行者游擊隊】595、499、【遇見神仙了】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489、【在山上瞎鼓搗】593、【故人之物】516、【騙子西門鶴】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82、【仙緣鑑】337、【荒島怪客】200、【崖上凡間遠】363、【神不靈廟祝瘦】153、【和順居包廂】9、【山神廟前會山神】268、【綠洲】471、【青史亦留名】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277、【直前】542、【真假雲中仙】468、【清理下揹包】307、【後山裡的寶貝】226、【小小竹渠】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10、【崖下來客】58、【胡雪球】89、【不懼危險三師徒】46、【閒話人間劫數】225、【別人家的徒弟】226、【小小竹渠】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6、【知縣升堂】64、【買票】234、【三岔口】229、【知見障】
221、【愈加走形的傳說】372、【無法避免的命運】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142、【百業待興】53、【人間風雨避復來】516、【騙子西門鶴】42、【前往串門】437、【久別又重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494、【連籃子買下】356、【廢墟里的希望】200、【崖上凡間遠】162、【如何避災免禍】575、【去尋想尋之人】521、【歸來也得食補】41、【詢鹽跡】248、【臥底】282、【入蜀】543、【靜靜地看你表演】144、【胡云的請求】567、【赴會】290、【隨心拜訪】348、【跟帖留言】581、【谷中迷霧】545、【白跑一趟】359、【車隊失竊】502、【這樣似乎不夠】87、【寫點兒啥好】254、【隔絕內外 假傳命令】433、【毛賊方長】207、【寧河府城聯絡點】53、【人間風雨避復來】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14、【上仙饒命】260、【飲食之間自有真】283、【蜀地有劍仙】388、【方長的“腦洞”】292、【三師徒簡陋的住所】339、【勇者】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31、【尋船出海】209、【老夥計歸來】128、【月夜行】17、【臘肉配村釀】554、【漏網之害】542、【真假雲中仙】299、【學堂裡的熟人們】363、【神不靈廟祝瘦】309、【天邊來客】406、【正面莽上去】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67、【簡氏兄弟】581、【谷中迷霧】87、【寫點兒啥好】525、【給人出個好主意】199、【世事不停移】546、【富貴】502、【這樣似乎不夠】146、【師徒齊栽樹】41、【詢鹽跡】180、【路邊審訊】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05、【修行者游擊隊】595、499、【遇見神仙了】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489、【在山上瞎鼓搗】593、【故人之物】516、【騙子西門鶴】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82、【仙緣鑑】337、【荒島怪客】200、【崖上凡間遠】363、【神不靈廟祝瘦】153、【和順居包廂】9、【山神廟前會山神】268、【綠洲】471、【青史亦留名】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277、【直前】542、【真假雲中仙】468、【清理下揹包】307、【後山裡的寶貝】226、【小小竹渠】420、【價值兩條命的情報】10、【崖下來客】58、【胡雪球】89、【不懼危險三師徒】46、【閒話人間劫數】225、【別人家的徒弟】226、【小小竹渠】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6、【知縣升堂】64、【買票】234、【三岔口】229、【知見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