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窮山惡水也思變】

對於衆人這讓再添些水的做法,攤主不以爲意,畢竟只是多耗費些柴的事兒,人家光顧了生意,多添回水是應有之意,不算被佔便宜。

而雖然大家擔憂錦衣密探的問題,但總歸來說,目前的世道很是太平,甚至算得上盛世。畢竟大家都吃飽了穿暖了,甚至很多人還吃好了穿好了,無凍餒的年月,從古到今都是好時候。

方長也站起身來,走到攤主旁邊,對方熟練地舀水幫忙加進竹筒裡。方長將竹筒上的小竹段重新塞好,像其它人那樣,將竹筒上的麻繩拴在腰間,繼續趕路。哪怕其中的茶水喝完了,這個竹筒也是個模樣新巧的水壺,很多人去買茶就是看上了這一點。

前方有座城池,方長用平常人的速度走到時候,天色已經漸漸黑了。

繳納一文錢進了城門,方長串了幾家店鋪,再出來時候,手上已經拿了兩包吃食,卻是一大塊年糕和拳頭大的一塊豬頭肉, 他掏出自己的小玉刀, 慢慢片了吃,只是不讓嘴閒。

前方不遠處有不少人聚集,中間有吹笛子的聲音,方長便隨着路人湊過去看。

那裡幾個人正在賣藝, 於疊了一兩丈的桌子上, 雙手倒立整個人從背後團成一個球,但臉正朝前, 頭頂還頂着一摞粗瓷碗。每當上面的人變換動作時候, 下面吹笛敲小鼓的人,便加快節奏, 讓周圍看客們緊張之餘發出陣陣叫好聲。

很快便有伶俐的半大小娃,捧着個碗在看客們面前打圈, 一邊說着俏皮話一邊求賞。對這表演不感興趣的路人, 往往過來看上一眼便離開了, 留下的都是感覺有趣的人,若囊中寬裕, 自然願意掏出兩三個字兒, 換上一句恭維的話。

方長看了會兒, 也掏出幾文錢扔進小娃捧得碗中,叮噹作響, 收穫了句“福運綿長”的祝福話兒。

他看了看,旁邊的牆角處, 睡着兩個人。

夕陽的餘暉照在牆角處兩個人的身上,映照着他們有些骯髒的舊衣服,他們兩個蜷縮在一起,互相支着正呼嚕嚕地沉沉入睡, 從他們近旁路過的人, 還能感覺到他們身上衝天的酒氣。

唔,還是管上一管吧。

方長輕輕談了下手指, 然後不遠處兩個拎着水火棍的差人,便感覺身旁有股微風飄過,但卻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扭過頭去後,他們發現了遠處牆角的兩個醉漢, 於是走上前看看情況。

“唔, 這不是城南的牛二和李磨盤麼,他們怎麼醉在這裡。”

“真是晦氣,還得給他們送回去,不然估計都不知道這倆人倒在這裡。”

“送回去?笑話, 你拎得動還是我拎得動,一會兒順路告訴他們家裡一趟罷。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推車也罷弄牲口也罷,總歸是弄得回去。”

“這個好,就這樣吧。幸虧咱們認識這倆人,也幸虧現在暖和了。要是冬天,說不定明天起來就發現這倆人涼透了。”

兩人議論着朝南邊去。

方長倒是知道,凌晨時分這座城裡會降溫,雖然不至於飄雪,但倒春寒也得讓他們喝一壺。

小城燈光晦暗,炊煙處處,周圍看賣藝的人,也紛紛回家吃晚飯睡覺。

這是這裡人千百年來的生活節奏,在夕陽餘暉前做好晚飯,吃些菜蔬喝些粟米粥湯之類,待天色全黑時候入睡,既省燈油錢又舒服。而這座城也小,不管是高門大戶還是官府,都沒有興趣將外面的街道照亮,自然也沒什麼夜生活。

如此一來,賣藝的幾個人便只能收攤。

方長倒是沒走,他是外來人,也沒有遵守小城生活節奏的習慣,只是站在一旁,饒有興致地看賣藝的幾人收拾攤子。

旁邊那兩個醉漢的幾個家人,推着輛獨輪手推車過來,正口中咋咋呼呼手上小心翼翼地,將兩個人搬到獨輪車上。而幾個賣藝的人,則一邊收拾場地, 將碗碟桌凳之類摞好,一邊清點收到的錢,盤算着晚上吃點兒什麼。

他們晚上的吃食也分等次,上臺表演的屬於重體力活,需要吃點結實的乾糧,而其餘打雜的求打賞的,行情不好時候只有簡單的粥湯之類食物可以吃,所以他們最爲關注今日收成,讓旁邊的方長聽了個滿耳。

倒是有年長的看到方長還站在這裡,走上前來作揖行禮:“客人請了,這裡已經打烊,今日不再有耍雜,若要看我們明日還在這裡演。”

方長笑道:“我就是看你們收拾場子挺有意思,便在這裡看看。”

面前的中年人立刻點頭道:“哦哦,那客人請便,請便。”

“不過,我聽着你們說話的口音,和周圍的人不止是相似,簡直一模一樣,所以有點疑惑,你們是這裡的本地人?天天在城裡演麼?”方長略有疑惑,問道。畢竟這年頭的人們,消費水平並不高,雖然娛樂匱乏不會看膩,但也不會有許多人投錢,所以經常換城鎮纔是正常情況。

“客人好眼力。”中年人稱讚道:“我們其實就是本地柳條樑的百姓,那邊土地極其貧瘠,所以我們周圍的幾處村子,世代以賣藝爲生。每年開年後,便從本府起,將大鎮子過上一遍,然後來這府城裡演上三天,再去別處——今日剛剛第二天”

“做這行當比起種田如何?”

“那是遠遠不如,先不說收成遠沒有好田地旱澇保收好,單說這份辛苦,就遠超務農。首先我們這些人,從小便要打熬技藝,跟了班子出來後,還要顛沛去各地,一路上的辛苦自不必說。而收入也看運氣,飢飽更是不定,但沒辦法,我們那裡太窮,不這樣根本活不下去。”

“爲什麼不搬遷出去,可是故土難離?”

“倒不至於。”中年人苦笑道,“窮困之極,倒也沒什麼值得眷戀的,不過人那麼多收成又不好,根本沒有遷移的路費,更不要說不知道去哪裡纔好,畢竟好地方往往都已經有主了,便一年年如此過下去唄。”

“原來如此。”方長點頭道,“我倒是有個辦法,不知道你說話分量如何。”

469、【午餐真費工夫】596、【腳伕之後搞運輸】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72、【山坡故妖對個眼】96、【你賠我徒弟!】277、【直前】57、【這裡有妖氣】430、【街邊偶遇】239、【塵埃落定】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94、【魏和】161、【新配方】74、【冬日弈中閒話】231、【名聲在外】457、【優秀細作方長】510、【荒野夜談】189、【山野猴蹤】357、【柳丞相和於大帥】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549、【衣鉢】328、【初冬的雪】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546、【富貴】370、【方長管閒事】399、【農村白事兒】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294、【鶴仙人】379、【第一處疑似位置】272、【這個飯館的名字……】301、【梨香時候】100、【方長下山先吃麪】526、【忙碌與悠閒】481、【無事練攤取樂】173、【劉修文之託】189、【山野猴蹤】296、【又到洞盱江】578、【筒子茶攤】536、【故事時間】357、【柳丞相和於大帥】494、【連籃子買下】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283、【有人水面踩滑板】124、【洞盱江邊尋渡船】46、【閒話人間劫數】596、【腳伕之後搞運輸】210、【無名】107、【順風耳裡得緣跡】407、【繼續向北】588、【壯闊的施工現場】7、【山洪與山神】317、【順利且快捷】573、【天庭】19、【緣分式捕獵】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3、【阿黃與阿牛】14、【上仙饒命】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417、【見義勇爲】565、【有劍來訪】9、【山神廟前會山神】159、【下山途】442、【李悅留下的傳說】296、【又到洞盱江】9、【山神廟前會山神】213、【消費降級】338、【滄海寄餘生】511、【幸福來自於對比】503、【卜】308、【暖玉牀】447、【姓名錯位】183、【無事一身輕】541、【遊記手稿】571、【場地變了個樣子】0、【猴子麻了】67、【簡氏兄弟】536、【故事時間】150、【千里之隔】369、【往事與陰雲】370、【方長管閒事】584、【出巡途中君臣對】283、【蜀地有劍仙】21、【山村夜話】173、【劉修文之託】271、【前面是居海】206、【崖邊問道】195、【是山神顯靈麼】205、【喝水導致的衝突】28、【沽酒望氣】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81、【桑子平還鄉】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94、【魏和】156、【彩頭與曲中水人】398、【捏碎,統統捏碎】425、【闖陣】176、【背後的勢力】116、【將至】283、【有人水面踩滑板】
469、【午餐真費工夫】596、【腳伕之後搞運輸】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72、【山坡故妖對個眼】96、【你賠我徒弟!】277、【直前】57、【這裡有妖氣】430、【街邊偶遇】239、【塵埃落定】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94、【魏和】161、【新配方】74、【冬日弈中閒話】231、【名聲在外】457、【優秀細作方長】510、【荒野夜談】189、【山野猴蹤】357、【柳丞相和於大帥】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549、【衣鉢】328、【初冬的雪】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546、【富貴】370、【方長管閒事】399、【農村白事兒】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294、【鶴仙人】379、【第一處疑似位置】272、【這個飯館的名字……】301、【梨香時候】100、【方長下山先吃麪】526、【忙碌與悠閒】481、【無事練攤取樂】173、【劉修文之託】189、【山野猴蹤】296、【又到洞盱江】578、【筒子茶攤】536、【故事時間】357、【柳丞相和於大帥】494、【連籃子買下】66、【凡人才做選擇,修行人……】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283、【有人水面踩滑板】124、【洞盱江邊尋渡船】46、【閒話人間劫數】596、【腳伕之後搞運輸】210、【無名】107、【順風耳裡得緣跡】407、【繼續向北】588、【壯闊的施工現場】7、【山洪與山神】317、【順利且快捷】573、【天庭】19、【緣分式捕獵】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3、【阿黃與阿牛】14、【上仙饒命】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417、【見義勇爲】565、【有劍來訪】9、【山神廟前會山神】159、【下山途】442、【李悅留下的傳說】296、【又到洞盱江】9、【山神廟前會山神】213、【消費降級】338、【滄海寄餘生】511、【幸福來自於對比】503、【卜】308、【暖玉牀】447、【姓名錯位】183、【無事一身輕】541、【遊記手稿】571、【場地變了個樣子】0、【猴子麻了】67、【簡氏兄弟】536、【故事時間】150、【千里之隔】369、【往事與陰雲】370、【方長管閒事】584、【出巡途中君臣對】283、【蜀地有劍仙】21、【山村夜話】173、【劉修文之託】271、【前面是居海】206、【崖邊問道】195、【是山神顯靈麼】205、【喝水導致的衝突】28、【沽酒望氣】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81、【桑子平還鄉】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94、【魏和】156、【彩頭與曲中水人】398、【捏碎,統統捏碎】425、【闖陣】176、【背後的勢力】116、【將至】283、【有人水面踩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