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

從玻璃窗裡照進來的陽光,很快變得昏黃和傾斜,又是夜幕降臨,此時方長才從牀榻上爬起來,將書還回書架上。

修行路雖然漫長,但十分閒逸,所有的時間都屬於自己,做什麼事情隨心就好。如此倒也逍遙自在,唯獨值得思慮的,便是當今天下並不太平,也不知道是否還能容下一張安靜的餐桌。

接下來的日子裡,考慮到冬天接近,但是此去東海時間並不固定,所以他沒有再進行食物和燃料儲備,反而將地窖裡面儲藏的食物,吃掉了不少。

諸如臘肉、鹹魚、風乾鳥、風乾菜、醃菜,還有這幾年收穫的糧食,釀造的果酒之類,方長敞開烹食,消耗了大半。同時,他又把儲存的高粱留種之後,其餘全部處理好裝壇發酵,放進鼎上的籠屜蒸,並用竹管冷凝導出,窖藏在後山新開挖的山洞裡。

雲中山裡面從來不缺木柴,方長只是揹着揹簍、帶着斧子漫山轉了幾天,就將仙棲崖上面幾間儲存燃料的屋子填滿,還在旁邊立起了高高的柴垛。煤炭也隨着方長不斷從山中運回,存量越來越大。

閒暇時候,他甚至又開爐燒了兩次炭,並嘗試建造窯爐煉焦。

原本的炭窯不適合這樣使用,因爲燒炭的窯溫度高,很容易將窯壁燒塌掉。所以方長只能用比較原始的方式,嘗試將煤炭煉成焦炭,但是實驗成效一般。

而鐵礦石,方長只選擇其中品相最好的部分,回來後還過一遍水,洗去浮塵和石末,至少仙棲崖上所堆的那些,含鐵量都十分高,冶煉起來必然不會很難。

方長計劃,待到這次下山回來,就開爐鍊鐵。

至少,要給自己弄個鐵鍋了。

這麼多次下山,方長見識到了許多食物的吃法和模樣,也學會了許多美食的做法,但往往回來後,發現沒有合適的工具,所以沒有辦法在崖上重現。

畢竟只靠一個青銅質地的大方鼎,很難製作出太多美食花樣。

青銅鼎的底部過於方過於平,不適合用來炒菜,只適合烹燉。至於將鼎顛起來不是問題,方長又不缺那點兒力氣,倒是隨隨便便就能達成。

然後就是各種工具,也要進行升級一下,比如工棚裡面掛的各種鏟、鋸、鋤頭、錘、鑿、斧等等……變成鐵之後,它們會獲得比以前更加優異的性能,使用起來會節省更多力氣。

不過方長短時間內沒法這樣做了。

靈覺中,下山時候就在這幾天。

這次,方長要離開仙棲崖後,一路向東,去東海上面看一看,去尋找下,妖怪們的青龍堂的位置。如果找到青龍堂,並且時機成熟,他會出手將其拔除。

如此,則能斬斷敵人們向中原補充人手,彌補他們目前最大短板的渠道,減緩和阻擋他們的所有意圖——畢竟無論計劃多麼好,都要考慮去執行的人手夠不夠。

……………………

方長下山的速度很快。

崖上沒有什麼需要他告別的,他只是用木棍將無名殿的門窗閂上,又解開了雞舍的柵欄門。這次下山估計時間不會短,一段時間不餵養,會將這三隻雞餓死的。

所以方長將柵欄門打了開,把裡面的雞放養在仙棲崖旁的山叢中,至於再次回來的時候,是否還需要重新抓捕這兩隻下蛋雞和一隻報曉雞,到時候再說。

他一身白衣,腰間掛着葫蘆,頭上沒頂着斗笠,只是簡單地插了根銀簪。他身後背了個青布雙肩包,很是合身,從裡面取東西也方便太多,不需要再將包裹卷好的邊拿出來重新處理。

最後掃視了遍崖上,方長轉身就在懸崖邊上跳了下去。

崖邊的雕和山林裡的話猴羣,饒有興趣地看着這個人類的行動,不過它們互相間交流後,早已經明白,這個人跳下去並不會有事兒,所以只當個樂子瞧。

從崖上落下去,比從崖邊走到棧道上,再一級一級走下去,要快許多許多。

漸起的少許塵埃落定,方長屈膝站在地面上,看了看旁邊瀑布衝出來的小水潭。水潭裡面的水十分清澈,有龜鱉游來游去,十分熱鬧,這是方長以前在南面江上帶回來的品種,目前看來他們對此處適應的還很不錯。。

他緊了緊雙肩包揹帶,大步朝山外東面走去。

方長前行的速度不算快,畢竟他們沒有全力趕路,只是用慣常那種,比平常人快一些的速度,沿着官道前行。

天氣漸漸轉寒,幾場秋雨下過,周圍人們都穿上了袍子擋風。

由於尚未真正轉入冬天,此時又是農閒,故而這段時間裡南來北往的人數十分多。好些都是處理好家中事情,又有了些閒錢的百姓們,開始出門探親,或者進城玩耍。

出門在外自然避免不了各種事情,所以來往過程中,對各地的經濟促進是免不了的。這導致天下許多地方,都一片欣欣向榮,但是在這份天下普遍衰落的背景裡面,顯得有些虛假。

龍安府樣子沒有什麼大變化,但是方長走進城之後,卻發現了與上次很有不同的地方。

有一家商號,招牌醒目,立在顯眼的地方。

周圍人潮洶涌,似乎都是排隊涌入這裡,不知道在做什麼。雖然方長耳力極好,能夠聽清楚其中事情,但他還是拽住一位路人,問道:

“這位老哥,在下剛來龍安府,不知道這裡面是在做甚麼?”

被叫住的中年人原本有些不耐,但是看到方長的樣子,聽到方長的問題之後,他下意識的感覺到十分親近,所以他的態度,也瞬間變得和藹起來。

這個中年人指手畫腳的回覆道:

“老弟是從遠出來的吧?這裡的事兒在左近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是在龍安府周圍居住久了,還不知道這個,可真是白來世上走一遭兒。”

方長接下了這份賣關子,滿足了對方虛榮心,笑着追問道:

“那麼,裡面到底是什麼好事情?還請老哥爲我解惑。”

229、【知見障】590、【走馬觀花】324、【繼續追查線索】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427、【日出】374、【茶農】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05、【修行者游擊隊】213、【消費降級】551、【這次託對了關係】438、【堂屋會議】140、【女兒也是傳後人】348、【跟帖留言】566、【當年的消息】39、【重返仙棲崖】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89、【豆花】194、【靈泉蕩邪】51、【重過小鎮】152、【靈泉劍歸】307、【後山裡的寶貝】168、【劍破黑風】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394、【並非南轅北轍】570、【小小觀禮亭】465、【分別】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424、【擺脫追蹤】455、【陣前商議】60、【故地重遊】529、【與衆不同的光明】200、【崖上凡間遠】448、【殺氣幹雲霄】87、【寫點兒啥好】472、【指路】441、【龜息之術】396、【天時地利人和】558、【挺身攔路】518、【平安】107、【順風耳裡得緣跡】213、【消費降級】357、【柳丞相和於大帥】79、【有人慾來擾】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524、【主動邀請】343、【酒棚裡】67、【簡氏兄弟】320、【抗議】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05、【喝水導致的衝突】448、【殺氣幹雲霄】560、【南屏山師徒】430、【街邊偶遇】412、【河邊小路】434、【雲頂村事】263、【贈佩】508、【下山,再次下山】65、【興慶府閒逛】229、【知見障】451、【竟然沒有名字】388、【方長的“腦洞”】414、【賽人蔘】193、【極其出乎意料】423、【黑暗亂燉】12、【妖物興風雨】410、【蘑菇屯】320、【抗議】276、【泛舟居海上】316、【方案】221、【愈加走形的傳說】149、【幸運任務】527、【再訪仙棲崖】252、【套情報與鐘鼓司】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51、【風暴拍臉】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588、【壯闊的施工現場】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550、【三月】319、【簡單審判】27、【黃塵百戲多】213、【消費降級】46、【閒話人間劫數】179、【這番乃是回合制】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18、【當堂拷問】218、【迴光返照】244、【蟻山腳下劍仙廟】567、【赴會】320、【抗議】574、【甜瓜籽】65、【興慶府閒逛】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51、【劍吟如鳳鳴】61、【退隱江湖】394、【並非南轅北轍】553、【入夢】375、【山水如畫】231、【名聲在外】7、【山洪與山神】
229、【知見障】590、【走馬觀花】324、【繼續追查線索】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427、【日出】374、【茶農】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05、【修行者游擊隊】213、【消費降級】551、【這次託對了關係】438、【堂屋會議】140、【女兒也是傳後人】348、【跟帖留言】566、【當年的消息】39、【重返仙棲崖】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89、【豆花】194、【靈泉蕩邪】51、【重過小鎮】152、【靈泉劍歸】307、【後山裡的寶貝】168、【劍破黑風】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394、【並非南轅北轍】570、【小小觀禮亭】465、【分別】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424、【擺脫追蹤】455、【陣前商議】60、【故地重遊】529、【與衆不同的光明】200、【崖上凡間遠】448、【殺氣幹雲霄】87、【寫點兒啥好】472、【指路】441、【龜息之術】396、【天時地利人和】558、【挺身攔路】518、【平安】107、【順風耳裡得緣跡】213、【消費降級】357、【柳丞相和於大帥】79、【有人慾來擾】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524、【主動邀請】343、【酒棚裡】67、【簡氏兄弟】320、【抗議】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05、【喝水導致的衝突】448、【殺氣幹雲霄】560、【南屏山師徒】430、【街邊偶遇】412、【河邊小路】434、【雲頂村事】263、【贈佩】508、【下山,再次下山】65、【興慶府閒逛】229、【知見障】451、【竟然沒有名字】388、【方長的“腦洞”】414、【賽人蔘】193、【極其出乎意料】423、【黑暗亂燉】12、【妖物興風雨】410、【蘑菇屯】320、【抗議】276、【泛舟居海上】316、【方案】221、【愈加走形的傳說】149、【幸運任務】527、【再訪仙棲崖】252、【套情報與鐘鼓司】182、【靠海吃海朝雲港】351、【風暴拍臉】115、【能進話本的俗套往事】588、【壯闊的施工現場】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550、【三月】319、【簡單審判】27、【黃塵百戲多】213、【消費降級】46、【閒話人間劫數】179、【這番乃是回合制】100、【方長下山先吃麪】118、【當堂拷問】218、【迴光返照】244、【蟻山腳下劍仙廟】567、【赴會】320、【抗議】574、【甜瓜籽】65、【興慶府閒逛】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51、【劍吟如鳳鳴】61、【退隱江湖】394、【並非南轅北轍】553、【入夢】375、【山水如畫】231、【名聲在外】7、【山洪與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