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

失去的已經失去,時間依然不會爲誰停下腳步,我們爲什麼不去珍惜前路的幸福呢?何必爲已經失去的大驚小怪、耿耿於懷呢?要知道,生活本身即是一種相對論:一方面,它讓我們選擇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註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放下。學會放下,你才能獲得更多。有時候,太多的不快是因爲我們總想獲取卻懼怕失去,併爲失去東西鬱悶不開心。你只有完全沉浸於現在,纔可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不必去考慮已過去的往日和還未到來的將來。把重心放在過去或者他人身上,就失去了自我的愉悅。學會放下,生活會更容易。

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站在熙熙攘攘的雅典集市上嘆道:這兒有多少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並不重要的事情,可是我們就是捨不得將其放下。面對已經嚴重超載的心靈,面對已被太多的情緒與壓得喘不過氣的生活,我們應當學會放下,讓自己遠離繁雜的情緒。

收拾一下你的心情,繼續走吧。放下那些已經錯過的東西,輕裝才能走得更遠。

捨不得放下,只能讓和生命休慼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從指掌間溜走。

不會退的魚,不懂退的妙處

看清形勢,該退的時候就退,是一種智慧。事事逞強,只會使自己陷入處境。“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處處硬來,最終可能只是頭破血流。

南方的河裡有一條豚魚,游到一座橋下,撞在橋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過橋柱,反而生氣起來,認爲是橋柱撞了自己。它氣得張開嘴,豎起顎旁的鰭,脹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飛過的老鷹看見它,一把抓起來,把它的肚子撕裂。

大海里有一種馬嘉魚,其肉質鮮美,甚爲漁人所愛。馬嘉魚行動敏捷,聰明異常,若有一點風吹草動,它會立刻逃之夭夭。但馬嘉魚有個致命的弱點,便是生性倔強,不知進退。馬嘉魚游過來,一旦碰到網,就愈朝着網往前行;愈陷愈深,就愈惱怒,於是鰓也張開了,鰭也展開了。就這樣,它被掛在網的眼孔上,無法掙脫,只得束手就擒。

不懂退的魚,失去的就是自己的生命。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面臨着選擇,進和退、遠和近、得和失,總是讓人左右爲難。聰明的人,能夠以獨特的思維方式,隨機而動,適時進退。智者能夠不被眼前暫時的、局部的現象所迷惑,而能洞察事物發展的動向,預測未來的趨勢,調整自己的行爲,該進則進,該退就退。

精明者敢於放下,聰明者樂於放下,高明者善於放下。“進”固然重要,但“退”有時亦是方略。一個懂生活的人,不會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可退後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來成就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三思而後行,這不但是一種自保的方法,更是一種生存策略。

退一步,或許可以讓你進十步。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寵,即得意時之表相。辱,即失意時之代言。古今中外,無論是官場、商場,抑或情場,都彷彿人生的劇場,將得意與失意、榮寵與羞辱看得一清二楚。“寵辱不驚”這四個字來源於唐代的一真實的故事。

一人名喚盧承慶,字子餘,爲考功員外郎,專司官吏考績,因其秉事公正,行事盡責,廣受讚譽。

一次,有個官員發生了糧船翻沉的事故,應受到懲罰,於是他給這個官員評定了個“中下”的評語,並通知了本人。那位受到懲處的官員聽說後,沒有提出意見,也沒有任何疑懼的表情。盧員外郎繼而一想:“糧船翻沉,不是他個人的責任,也不是他個人能力可以挽救的,評爲‘中下’可能不合適。”於是就改爲“中中”等級,並且通知了本人。

那位官員依然沒有發表意見,既不說一句虛僞的感激的話,也沒有什麼激動的神色。盧員外郎見他這般,非常稱讚,脫口稱道:“好,寵辱不驚,難得難得!”於是又把他的考績改爲“中上”等級。

爲人做官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對事對物,對功名利祿,失之不憂,得之不喜,正是人生之大境界。

現代社會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時,使我們作爲一個人的優雅在逐漸喪失。物慾在慢慢吞噬人的性靈和光彩,我們留給自己的內心空間被壓榨到最小,甚至狹隘到失去“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胸懷和眼光。我們開始患上種種千奇百怪的心理疾病,心理醫生和諮詢師在我們的城市也漸漸走俏,我們去求醫,去問診,然後期待尋求心靈的平靜。其實生活大可不必費很多周折,保持一份淡泊,人生就多了一分幸福。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只有做到了這種淡泊的心態,方能達觀進取,笑看風雲。寵辱不驚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一種充滿內涵的悠遠,能讓人們在生活中安之若素,幸福而從容。

寵辱不驚,笑看風雲,乃大境界。

放下身份才能海闊天空

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從事多年模具工作的蔡訓文不得不離開公司另謀出路。由於資金有限,在妻子的建議下,蔡訓文決定做點小生意。

蔡訓文發現女兒所在得長師附小附近有一條巷子的人流量很大,一到晚上各種夜宵攤便擺了出來,生意很紅火。夜宵攤雖多,卻沒有賣麻辣燙的。於是,他在巷子裡租了個20多平方米的房子,然後買齊了做麻辣燙所需的行當,在巷子裡賣起麻辣燙。

做麻辣燙之前,他的身份是天津世亞模具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月薪有8000多元。而一些顧客那種“做生意的就是要服侍別人”的態度,再加上生意最初並沒有如預想般順利進行,都讓蔡訓文的心裡如貓爪子抓一般難受,他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焦慮不安的蔡訓文來到一家網吧,看網上有沒有相關招聘信息。瀏覽網頁時,他無意中看到一則鷹的故事:40歲的鷹,其爪子開始老化,羽毛又濃又厚,無法飛翔與獵食。此時,鷹要麼等死,要麼經歷痛苦而漫長的蛻變——自己將老化的喙、趾甲以及羽毛拔掉,等待它們新生。當新的喙、趾甲、羽毛長出來時,鷹將重新開始飛翔。

這則故事讓40歲的蔡訓文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眼下自己經歷的一切,正如鷹新生前經歷的痛苦,只要挺過去,自己又將開啓一段新的人生!

“鷹的故事告訴我,放下包袱才能飛翔。小老闆雖然難當,但放下包袱就能海闊天空。”卸掉心中的包袱後,蔡訓文開始全身心地經營麻辣燙生意。慢慢地,小攤生意有了起色,附近許多居民都成爲他的老主顧,有事沒事來他這兒買兩串麻辣燙,或者閒扯幾句。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都不能保證一切順利,面對失業,很多人往往痛苦不堪,爲失去工作而煩惱。其實,失業不一定是壞事,只要你放下身份,樹立信心,肯定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制”,也就是說:“因爲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厲害。其實這種“身份”只會讓人路越走越窄。不是說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們相信,在非常時刻,如果還放不下身份,那麼只會讓自己無路可走。

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爲他沒有身份的顧慮。

你如果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就要放下身份,讓自己迴歸到一個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爲謙虛。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爲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爲值得走的路。這樣,你的路就會更寬更廣。

如果你在追求成功,你就要放下身份,不管以前的你多麼高大、多麼輝煌,都應該努力使自己心態平靜,有從零開始做的準備。

放下想要的,才能拾起需要的

佛陀住世時,有一天一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面前,雙手各拿一隻花瓶,來獻給佛陀,並向佛陀請教破除煩惱、獲得幸福的方法。佛陀聽後指着他說:“放下!”黑指婆羅門馬上將左手中的花瓶放在地上。佛陀又說:“放下!”黑指婆羅門又急忙將右手中的花瓶放在地上。佛陀依然對他說:“放下!”這時黑指婆羅門將雙手攤開,不解地看着佛陀說:“我現在已經兩手空空了,再沒有東西可以放下,您讓我再放下什麼呢?”佛陀見婆羅門這樣,就笑了,說:“我並沒讓你去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讓你放下那些想要擁有幸福和快樂的念頭呀,這就是我教你的方法。當你不再爲如何得到幸福和快樂而痛苦煩惱時,你就身在幸福和快樂之中了。”黑指婆羅門當下領會了佛陀的道理,禮拜而去。

命運中總是充滿了不可捉摸的變數,如果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當然是很好的,我們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卻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它帶給我們的會是可怕的災難,這時如果我們不能學會接受它,反而讓災難主宰了我們的心靈,那生活就會永遠地失去陽光。

人們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以致於下意識地接受了別人強加於我們的種種動機,結果,努力過後才發現自己的需求一樣都沒能滿足。更復雜的是,不僅別人的意見影響着我們的,我們自己的本身也是變化莫測的。它們因爲潛在的需要而形成,又因爲不可知的力量日新月異。我們經常得到過去十分想要的,而現在卻不再需要的東西。這使得幸福的感覺變幻莫測。尋找幸福的感覺,就像在大海中航行,如果你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裡,就只好遭受漂泊迷失之苦了。所以,在你決定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之前,一定要先做一番心靈探索,真正地瞭解自己,把握自己的目標。只有這樣,你才能在生活中滿意地前進,幸福的微笑。

我們每個人遲早要學會這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只有接受並配合不可改變的事實。“事必如此,別無選擇”,這並非容易的課程。

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
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