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卸下負擔,才能輕裝前行

生活中,人們常常給自己增添很多無形的包袱:曾經發生過的痛苦的和悲傷的往事;明天還沒有到來,明天無法預料的準備……我們總是在準備,就是用這樣的鎖鏈鎖住了幸福,給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太多的負擔。

有一個流浪漢在看不見盡頭的路上長途跋涉,他揹着一大袋沉重的沙子,一根裝滿水的粗管子纏在他身上,兩隻手分別拿着兩塊大石頭,脖子上用一根舊繩子吊着一塊大磨盤,腳腕上繫着一條生鏽的鐵鏈,鐵鏈上拴着大鐵球,頭上還頂着一個已腐爛發臭的大南瓜。這個流浪漢地吃力地走着,每走一步,腳上的鐵鏈就發出嘩嘩的響聲。他呻吟着,他抱怨他的命運如此不幸,他抱怨疲倦在不停地折磨着他。

正當他頭頂烈日艱難前行時,迎面走過來一位農夫。農夫問:“喂,疲倦的流浪人,爲什麼你自己不將手裡的石頭扔掉呢?”

“我真蠢,”流浪漢明白了,“我以前怎麼沒想到呢?”他扔掉了石頭,覺得輕了許多。不久,他在路上又遇到一位少年。少年問他:“告訴我,疲倦的流浪漢,你爲什麼不把頭上的爛南瓜扔了呢?爲什麼要拖着那麼重的鐵鏈子呢?”

流浪漢答道:“我很高興你能給我指出來。我沒意識到我在做什麼事。”他解開腳上的鐵鏈子,把頭上的爛南瓜扔到路邊摔得稀爛。他又覺得輕了許多。但當他繼續往前走時,他又感到了步履的艱難。

後來,有一位老人從田裡走來,見到流浪漢十分驚異:“啊,我的孩子,你扛了一口袋沙子,可一路上有的是沙子;你帶了一根大水管,可你瞧,路旁就有一條清澈的小溪,它已伴隨着你走了很長一段了。”

聽到這些話,流浪漢又解下了大水管,倒掉了裡面已經變了味的水,然後把口袋裡的沙子倒進一個洞裡。突然,他看到了脖子上掛着的磨盤,意識到正是這東西使他不能直起腰來走路。於是他解下磨盤,把它遠遠地扔進河裡。

他卸掉了所有負擔,在傍晚涼爽的微風中,尋找住宿之處。此時,他覺得自己的腳步輕鬆而愉悅,比原來快樂許多。

丟掉包袱,才能輕裝前行。

得與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我們每一天都徘徊於失與得之間。但很多人失不得,也失不起;對於他們來講,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質,同時也會失去一個人的心理上的平衡。所以有人說,這種失去的有限的人,他們得到的也一定非常有限。什麼都想得到,只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獲得某種超常的發揮,就必須揚棄許多東西。人生並不是只有現在,而且有更長遠的未來。暫時的放棄是爲了未來更好地獲得。

生活中,總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們去選擇。放下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才能去追尋前方更加美好的東西!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在智者眼中似乎從來是無得亦無失,他們總能得也泰然,失也泰然。

順性而爲,隨遇而安

有一位思想家說過:“不要爲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感到苦惱,能享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人,纔是最聰明的。”馮友蘭先生曾說:“幸福是相對的,順自然之性便能獲得幸福。”爲解釋這句話,他曾說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子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着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下了一陣驟雨,小和尚一早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水沖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這個富有禪意的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勉強自己。隨,不是隨便,是順性而爲,不過度、不強求;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忘形

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也說過:“假如一個人只是希望幸福,這很容易達到。然而,我們總是希望比其他人幸福,這就是困難所在,因爲一般人堅信其他人比自己幸福。”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面對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我們應當保持“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的心境,這樣我們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生活,需要的是一種睿智,要拿得起,還要能放得下。

順性而爲,隨遇而安,只有懂得取捨的人才會擁有幸福。

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有位哲人說:“人生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有很多事,既然在劫難逃,那麼就需要你去勇敢面對,更多時候,放下也是一種選擇,失去也是一種獲得。

1976年,邁克萊恩隨英國探險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而在下山的路上,卻遇上了狂風大雪。每行一步都極其艱難,最讓他們害怕的是,風雪根本就沒有停下的跡象。他們的食品已爲數不多,如果停下來紮營休息,他們很可能在沒有下山之前,就會被餓死;如果繼續前行,大部分路標早已被大雪覆蓋,而且,每個隊員身上所帶的增氧設備及行李等物,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他們不餓死,也會因疲勞而倒下。

在整個探險隊陷入迷茫的時候,邁克萊恩率先丟棄所有的隨身裝備,只留下不多的食品,輕裝前行。他這一舉動幾乎遭到所有隊員的反對。邁克萊恩很堅定地告訴他們:“我們必須而且只能這樣做,這樣的雪山天氣十天半個月都可能不會好轉,再拖延下去,路標也會被全部掩埋,丟掉重物,就不允許我們再有任何幻想和雜念,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徒手而行,就可以提高行走速度,也許這樣我們還有生的希望!”

最終隊員們採納了他的意見,一路上相互鼓勵,忍受疲勞和寒冷,不分晝夜前行,結果只用了8天時間,就到達了安全地帶。而惡劣的天氣,正像他所預料的那樣,那段時間一直未曾好轉過。

若干年後,倫敦英國國家軍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找到邁克萊恩,請求他贈送任何一件與英國探險隊當年登上珠穆朗瑪峰有關的物品,不料收到的卻是萊恩因凍壞而被截下的10個腳趾和5個右手指尖。當年的一次正確的選擇,挽救了所有隊員的生命;也是由於這個選擇,他們的登山裝備無一保存下來,而凍壞的指尖和腳趾,卻在醫院截掉後,留在了身邊。

探險隊失去了凍壞的腳趾,才能留下寶貴的生命。其實失去和獲得互爲依存。失去青春獲得成熟和人生經驗,失去玩的時間獲得辛勤工作的報酬,失去高薪職位卻獲得渴望過的休閒時刻。失去了某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有所獲得。要捨得放下,要平衡的心態對待失去,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面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放下。對善於享受簡單和快樂的人來說,人生的好心態只在於取捨得當。

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到:“一切都是暫時,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爲可愛的。”學會習慣於失去,往往能以從失去中獲得。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奈。放棄一些,你才能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放棄繁瑣,輕便前行;放棄悵惘,輕快歌唱。

人,必須懂得適時放下,這樣才能更好的獲得。

既然已經錯過,不如讓它隨風而去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人生中,我們錯過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的美景。早晨,窩在被窩裡睡懶覺,錯過了朝暾出岫的朝陽,黃昏,忙碌了一天的眼睛,忘記了在煙光凝而暮山紫中的夕陽西下。錯過讓你失去很多極美麗、極珍貴的東西,這時,我們總會因爲錯過美好而感到遺憾和痛苦。其實錯過或許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哈佛大學要在中國招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的所有費用由美國政府全額提供。初試結束了,有30名學生成爲候選人。

考試結束後的第10天,是面試的日子。30名學生及其家長雲集錦江飯店等待面試。當主考官勞倫斯·金出現在飯店的大廳時,一下子被大家圍了起來,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問候,有的甚至還迫不及待地向他作自我介紹。

這時,一名學生因起身晚了一步,沒來得及圍上去,等他想接近主考官時,主考官的周圍已經是水泄不通了。

他錯過了接近主考官的大好機。這時,他看見一個異國女人有些落寞地站在大廳一角,目光茫然地望着窗外,他想:機會已然錯過,身在異國的她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或許自己還能幫上忙,於是他走過去,彬彬有禮地和她打招呼,然後向她做了自我介紹,最後他問道:“夫人,您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嗎?”接下來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

後來這名學生被勞倫斯·金選中了,在候選人中,他的成績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原來,那位異國女子正是勞倫斯·金的夫人,

原來錯過了溫暖的太陽,收穫的並不一定是遺憾,等待你的也可能是燦爛的星光。不要爲錯過而惋惜,失去的折磨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放下已經錯過的東西,是一種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如果一個人百種需求、千般計較,自然談不上是真正的放下,又如何會有覺悟呢?

放下是一種覺悟。人生每一個岔口的選擇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就不會頻頻回首。人生只售單程票,過去的就過去了,更重要的是走好後面的路。生活中原本是有許多快樂的,何必去糾結那些已經過去的閒愁思緒。

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
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36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3)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1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