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底線?

孤注是孤注了,但這一擲能否成功,甚至是能否擲出,在當時中國的形勢下卻是未必。

不僅僅是因爲革命聯合陣線已經掌握和控制着國內大部分的革命資源,更因爲同盟會內部也有復興會派出的臥底,對於陳文強這個愛玩“無間道”的傢伙,同盟會的一舉一動,幾乎都很快地傳到了他的手中。

是響應,還是搗亂?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各人也有各人的革命方式,但陳文強卻有些不以爲然。

籌幾萬,或者幾十萬的錢財,搞上幾百條槍,一起義就能得四方響應,就能撼動清廷的統治?顯然是不現實,甚至是異想天開。

革命不僅是個複雜的工程,而且要不斷地適應形勢的變化,適應社會變革的特點,這樣的革命團體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擔當起革命的先鋒隊。

而觀察同盟會,便會發現它不切合變化了的晚清社會的特點,疏遠了大衆。這些大衆就包括擁護立憲的資產階級主體——紳商,更不要說窮苦的底層百姓了。同盟會通過激烈的排滿口號來聚集人氣,通過論戰與立憲派水容不相容,也就是自己將自己縮小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

當然,同盟會這個很小的圈子中包括了部分華僑社會、先進知識分子、少數有遠見的資產者、會黨和少數受策反的軍隊,但畢竟勢單力薄。歷史上,如果不是慈禧的繼任者過於愚蠢,導致資產階的主體——紳商階層的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在關鍵時候充當了推翻清廷的助推力,辛亥革命要取得成功是很困難的。

而北辰的諸多缺失,也使其沒有能夠與當時一流的精英聯手。這恐怕是他未能成大事的最主要的原因。且不說陳文強這樣具有與衆不同思想的超一流高手,便是黃興等一批志士也與北辰矛盾不斷,使同盟會內部和其他革命團體之間,都難以形成精誠團結、共同奮鬥的氛圍。

而宋復華的理想或許也不盡現實,但他對現代政治的理解卻是正確的,對非暴力變革的情感也沛然如肝肺中流出。

的政治家人選。不再需要戰爭角逐,簡單到只需要若干政治家打一打嘴仗。那樣的話,爲爭奪統治寶座而進行的戰爭也就壽終正寢了,這對人民、對社會都不啻是個福音。也許有人笑其癡,然而在陳文強看來,目標遙遠不是問題,關鍵是方向正確,且有認準了便堅決去做的韌性。

對於同盟會的孤注一擲,陳文強雖然有些不以爲然。但也沒有放任不管。倒不是怕他們成功,而是擔心他們的輕舉妄動影響了聯合陣線的大計劃。

歷史正在逐漸偏離了陳文強的記憶,投機取巧的機會也將會越來越少。但他不是那種隨波逐流、將命運交給上天的人。特別是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更讓他有了徹底的感悟,必須主動出擊,使形勢的發展轉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一個頭腦能支配一個國家,一個世代相傳的議會也能管理一個國家。這已經不是上天或神的意志了,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的意志。陳文強和他的團體也是身不由己。他不得不受到民族、種族、階級、產業、金錢和冥冥之中一切念頭的支配,勇敢地衝向波雲詭秘的劇變之中。

衝鋒陷陣。奮臂疾呼,斡旋於談判桌,奔走在人羣中,策劃於陰暗中。這是體力和智慧都要發揮到極致的新的戰鬥,陳文強自信能把握各種時機,把事業引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會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豐富的獵物,

這個時代早晚是他的,他們的,而且註定會是他們的。所以,陳文強要掃清面前的所有障礙。有時候。手段真的會突破他的底線。陳文強很無奈地發現這個事實,正是他攜新婚太太作旅行式結婚的時候,正是在他的發家之地——上海。

……

陳英士,雖然知道興義堂的幕後大老闆是陳文強,但卻不知道陳文強的真實身份,不知道陳文強是復興會的核心領導。

此時,陳英士終於得到了與興義堂高層的商洽的機會,在他對面坐着的是興義堂的執堂杜月生。

杜月生回到上海後,可算是痛改前非,工作幹得既多又好。加上他善於交際,頭腦靈活,逐漸又升上了要職。但名義上還是洪門的稱呼,實際上卻已經被陳文強另外組成了一個部門,並且被陳文強取了相當時尚、超前的名字——情報局。

陳文強的野心和行動,杜月生自然是知道不少,他希望着藉着這棵大樹能飛黃騰達,也懼怕陳文強的無所不知。用徹底收服、忠心耿耿來形容杜月生,興許並不爲過。在杜月生想來,陳文強佈下的耳目無處不在,就算是他現在的手下,也難保不奉有陳文強的密令,只要他敢有絲毫的異心,恐怕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這個情報局,讀過一些書或聽過一些書的杜月生,將其看成是明朝的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這個理解當然沒有錯,也讓杜月生認識到這個部門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如果幹得好,自然是萬事大吉;如果幹不好,恐怕下場不妙。

與面前這位近來在上海灘闖出些名氣的人會面商談,杜月生還是比較放鬆。因爲在屏風後,陳文強正在偷偷地觀察,如何決定倒不用他擔什麼責任。

而陳文強此時的表情是嚴肅的,或者說是嚴峻的。因爲陳英士給他一種很不好的感覺,一個行事不擇手段的傢伙,陳文強認爲是可慮且可怕的。而陳英士恰恰是這樣的人,儘管戴着金絲邊眼鏡,顯得文縐縐的樣子,但陳文強豈會被他所騙。

爲了所謂高尚的目標而不擇手段,即便是陳文強,也在努力壓制着這樣的思想。可爲何同盟會裡竟會多有這樣的人物,對着這樣的傢伙,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

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2章 夜市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90章 廣州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83章 底線?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81章 無題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91章 無題第67章 革命黨?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8章 無題第86章 黑吃黑第74章 讀心,工廠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8章 壓抑,渲泄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7章 吃講茶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41章 親熱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39章 大勝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99章 武昌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43章 意外,混血兒
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2章 夜市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90章 廣州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83章 底線?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81章 無題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91章 無題第67章 革命黨?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8章 無題第86章 黑吃黑第74章 讀心,工廠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8章 壓抑,渲泄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17章 吃講茶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41章 親熱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39章 大勝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99章 武昌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43章 意外,混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