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189.安靜的美好
“這個世界也太不公平了吧!”
“某些人明明剛上大一,就早早被塞進律所實習,平時課都不用怎麼上,還有教授級別的人物親自幫忙規劃學術路徑.”
一男一女並着肩,走出法學院綜合樓,漫步在江城財大的校園裡。
天色已是一片灰濛濛的鉛青,空氣沉甸甸地壓在皮膚上,夏天的尾巴悄然過去,不再有那種撲面而來的暖意。
“所以,韓教授那麼照顧你,因爲她是你阿姨?”
周明遠挑了挑眉毛,偏過頭,似笑非笑地望着身邊的短髮少女。
“不是啦!不是你想的那樣!”
黎芝下意識地裹緊了身上的米白色針織衫,吐了吐舌頭,連忙解釋道。
“她和我媽媽是法大的本科同學,關係比較好。”
“哈?”
“你媽媽是法大的?”
周明遠一怔,不由得肅然起敬。
衆所周知,父母那一輩人受教育程度有限。
能有個專升本的文憑,在那個年代也已經算得上是妥妥的高知分子了。
更何況位於京城的法大——法律人的最高學府,法學專業分類無可爭議的Top1。
自從相識以來,周明遠早就知道黎芝家境優渥,絕對不是普通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
可直到這一刻,他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對方的底蘊和背景。
母親是正兒八經的京城法大畢業
這意味着什麼?
在八九十年代,這樣的學歷在任何一個行業裡都能平步青雲。
更何況羊城是妥妥的一線城市,機會遍地,黃金也遍地。
“對啊~”
黎芝輕輕聳了聳肩,一臉平靜。
“阿姨也是法學專業?”
周明遠悄悄換了個稱呼。
“沒錯。”
短髮少女點點頭。
“法律世家啊這是”
周明遠忍不住感嘆道。
“怪不得某些人說去法院就去法院,想進律所就進律所!”
“家裡校友和人脈遍地,可惡的關係戶。”
男人走在黎芝身側半步之遙,衛衣是和她同款的米白色,不僅襯得身形愈發挺拔,離遠了看去,竟然有幾分情侶撞色的般配感覺。
“誒~”
黎芝眨了眨眼睛,側過頭看他。
“別人這麼說也就算了,你不是也進了法院嘛?”
“我跟你能一樣嗎?我是自力更生的!”
周明遠咧嘴一笑。
“自己投簡歷,自己打電話,自己聯繫政治部,絞盡腦汁才能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那你還真是夠聰明。”
黎芝梳了梳被風吹亂的鬢角,莞爾一笑。
她和那種明知家庭託舉卻又不肯承認的嘴硬二代不一樣。
她雖然不是100%聽話懂事無條件服從家人的傳統乖乖女,但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明事理。
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正確的事情。
比如媽媽的決策明顯更加合理,那就聽媽媽的也沒關係。
大多數時間,黎芝也樂於承認家人的優秀,樂於肯定家人無微不至的託舉。
“要不要去操場走走?”
走着走着,面前出現了兩條熟悉的分叉路。
黎芝指了指操場方向,扭頭看向周明遠。
“好啊。”
“你說我才大一,又不着急拿加分保研,韓教授非要拉着我做課題幹嘛啊?”
課題的框架、分工、時間節點.
方纔辦公室裡密集的腦力激盪,還在黎芝腦海中盤旋。
這會操場沒什麼人,她和周明遠挨在一起,坐在草坪附近的觀衆臺上,望着頭頂灰濛濛的烏雲。
“笨蛋。”
周明遠用胳膊肘頂了頂短髮少女,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
“照顧你只是一方面,她自己也要獲利的啊!”
“這纔是重點。”
“韓教授這個年紀,職稱晉升先放在一邊不說,如果有在本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的學術成果,那麼再申請省級甚至國家級課題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
“資金,聲譽,招生,乃至律所的知名度都會有立竿見影的提升。”
“這樣啊”
有些事情一定要點明瞭,當事人才能跳出思維定勢。
黎芝望向周明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有道理!”
“確實有道理!”
“你看她連論文題目都幫我們想好了”
“這明顯是思考很久,拿着答案來找我們聊的吧?”
短髮少女連珠炮也似地說着,亮晶晶的眸子忽閃忽閃,頎長的睫毛像是剪影。
剛剛在辦公室的對話裡,韓秋蘭何止是開門見山。
她把課題的初步構想,甚至標題都直接分享給了兩位年輕人,試圖拋磚引玉。
《基層治理現代化視野下“大數據犯罪預防”機制實證研究——以江城市“殺豬盤”詐騙協同防治爲切入點》
與此同時,韓秋蘭站在學術視角方面,就事論事,直接給周明遠和黎芝把框架搭了出來。
第一部分是背景與問題。
討論新型犯罪(以“殺豬盤”爲代表),對傳統模式和基層法律服務的挑戰。
以及反應滯後、定性困難、專業壁壘和資源不足的問題。
展開分析現有糾紛解決機制,公安方面,司法方面,訴前調解方面,在面對此類複雜問題時的侷限性。
第二部分是核心研究對象——“明理工作模式”的解剖分析。
這一點,其實連韓秋蘭也還不是很懂。
於是她放下教授架子,和周明遠面對面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才大概理清了思路。
韓秋蘭提出的幾個問題,直指核心。
比如協作流程,大數據分析運行邏輯,如何與官方建立信任,協作的政策條文依據,權責邊界如何劃分,以及從線索發現、移交、研判到行動配合的具體設計與優化。
周明遠則展現出與他年齡不符的沉穩與務實。
他對明理模式的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都瞭然於胸,應對提問條理清晰,數據精準。
課題的重中之重,就是針對殺豬盤案件的分析研判。
這一點,連許多法學專家和媒體大佬都在感嘆,明理公司有着一雙如此敏銳的慧眼。
明理怎麼構建線索發現機制?
法律從業者如何從諮詢中識別刑事犯罪苗頭?
以及在案件偵辦中提供了哪些具體獨特的專業支持?
再比如法律定性、話術分析、受害人溝通策略,與專案組有效配合等等。
這些每一項,都是值得討論的業內難題。
延展到學術方面,就是模式的可擴展性。 此合作機制在解決其他類型案件的潛力與適配性分析——比如非法集資線索識別,複雜民事糾紛調解前置,能不能進一步加以利用?
別說韓秋蘭感興趣,這幾天越來越多的媒體聯繫到明理公司,請求進一步的採訪和深入挖掘。
這就是標杆的力量。
至於論文的第三部分,主要討論挑戰、風險,實踐中遇到的障礙與制度保障。
像是信息壁壘、經費保障、人才專業性、社會認知偏差、潛在的利益衝突風險,都是業內存在的問題。
還有隱隱的一層,法律與倫理邊界。
律師在協作中的角色界限,保密義務與線索移交的平衡,如何確保程序正義?
不得不承認,術業有專攻。
在這方面,韓秋蘭比兩世爲人的周明遠思考的還要深入和專業。
不僅給周明遠帶來了不少深入思考,還側面完善了一些明理工作方式上的漏洞。
論文的結尾大同小異,無非是理論提升與實踐啓示。
提煉“明理模式”對“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協同治理理論”、“犯罪預防關口前移”的實踐貢獻。
提出可複製推廣的規範化操作指南。
對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效能的啓示。
這個課題可以搞!
也正是在這個環節,雙方迅速達成了一致。
既然決定了要搞,那麼接下來的任務,無非是明確分工。
韓秋蘭當場拍板。
課題以江城財大法學院爲依託,由她擔任課題負責人。
全程提供學術指導,研究方法培訓,論文發表渠道,以及與高層級實務部門溝通的橋樑。
甚至還強調了一下經費支持。
“雙贏嘛。”
“自己能拿好處,又能賣阿姨的人情,換我我也一百個願意。”
周明遠笑着說道。
夕陽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側臉輪廓,鼻樑高挺,下頜線繃得有些緊,似乎還沉浸在剛剛的情緒裡。
“你拿好處還不夠哦?賣我媽媽人情幹嘛?”
黎芝抿嘴輕笑,聲音帶着點自己都沒察覺的嬌憨鼻音。
“和長輩搞好關係不是應該的嗎?”
男人側過頭,目光落在黎芝微微泛紅的鼻尖和認真仰視他的眼睛上。
“.”
黎芝躲開對方的視線,慌忙垂下眼簾,盯着腳下的落葉。
“那個.其實我還是有點壓力的。”
她雙手交叉,無縫扯開話題。
“我聽說這些論文課題,都是碩士生博士生搞的東西,我們兩個新生能行嗎?”
“這有什麼壓力啊?”
周明遠放緩聲音,笑眯眯說道:“你們韓阿姨既然敢把任務交給你,就是相信你的能力。”
“何況.”
男人停頓一下,語氣變得更加溫和,甚至帶着點鼓勵的意味。
“就算你沒能力,那也無所謂啊。”
“我有一點點能力。”
“你有個屁能力!”
黎芝看着周明遠一本正經說胡話的樣子,笑得眉眼彎彎,忍俊不禁。
又來吹牛!
這傢伙要是說自己會做生意,頭腦靈活會賺錢,那也就算了。
畢竟周明遠的確是做出了一點點小成績,有實打實的結果捏在手上。
WWW● тt kΛn● ¢Ο
可學術這方面,說到底他也只是個大一新生,別說論文了,連格式都未必知道。
而且他高考分數還沒自己高呢。
短髮少女狠狠白了他一眼。
“好吧,就算我沒能力。”
周明遠依舊一副嘻嘻哈哈的樣子,也跟着改了口。
“我們兩個都沒能力,也還是無所謂啊~”
“就當是和你約會唄。”
“.”
黎芝不說話了。
和你約會這四個字,像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撲通一聲投入心湖,漾開一圈圈細密的漣漪。
聽起來簡單,卻帶着沉甸甸的分量。
她擡起眼,瞬間撞進周明遠深邃的目光裡。
心跳突然快了半拍,短髮少女看到黃昏的微光在對方眼中跳躍,像碎鑽一樣迷人。
兩人之間的空氣彷彿停頓了一秒,只有風穿過銀杏樹枯枝的嗚咽聲。
天本就是灰濛濛的,接近傍晚的光線愈發昏暗。
黎芝揉了揉自己的面頰,偏過頭,雙手插進外套口袋,試圖藏住心頭上漸漸泛起的羞赧。
“冷嗎?”
周明遠注意到了她細微的動作,側身看了過來。
“換個地方?”
“沒有沒有。”
短髮少女搖搖頭,繼續把視線放在其他地方,比如天空和操場。
“喏,要不要聽歌。”
沉默與曖昧並存的時刻。
似乎是注意到了黎芝的情緒,周明遠的下一個動作,是從外套內側的口袋裡,掏出了一對纏繞得整整齊齊的白色有線耳機。
“啊好。”
黎芝緊繃的心絃莫名地鬆了一下,隨即又被一種更隱秘的期待攫住。
周明遠晃了晃手裡的手機,屏幕在空氣中亮起微弱的光。
“耳朵閒着也是閒着。”
他熟練地解開纏繞的耳機線,動作自然流暢,將其中一個耳機遞向黎芝。
“好久沒見人隨身帶着有線耳機了.”
黎芝瞪大眼睛,一邊感嘆,一邊接過一隻,稍微坐的離他近了一些。
“有線耳機音質更好。”
周明遠隨口迴應道。
“切!在室外聽還在乎這些細節。”
短髮少女撇了撇嘴,兩個腦袋湊近,一根連接線的距離。
開始共享耳機。
屏幕變亮又變暗,他和她肩膀靠在一起,再熟悉不過的音樂前奏,在耳畔緩緩流淌。
涼涼的風劃過樹梢,大大的草坪邊坐着一對小小的男女,空氣彷彿一下子變得浪漫起來。
黎芝對於戀愛的最初幻想,就是上下學的路上,一起去某處的公車上,樹蔭,微風,對方突然遞過來耳機的一邊,給她分享最愛的歌。
小小的耳機,隔離出了一個只屬於兩個人的世界。
沒有人能抗拒這種安靜的美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