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

“那美人?”

夏侯嬰狠狠盯了劉邦一眼,說道:“據說項王妃騎馬時摔了一跤,至今昏迷不醒,不能前來。”

“原來美人病重。沒關係,美人不能來,寡人就親自去見她。快說,那美人現在在哪?”劉邦的神情已經變得急不可耐。

夏侯嬰乾咳一聲,老着臉訓道:“漢王大哥,虞姬如今已是項王愛妃,就算是貌比天仙,也是他人之婦。大哥與那項王有兄弟之義,虞姬就是大哥你弟妹,怎能生覬覦之心?”

劉邦被夏侯嬰說破心事,一頓搶白說得面紅耳赤。

“哼!昔日懷王立約,先入關中爲關中王,娶長公主爲妃。關中是俺劉季先打下來的,那項羽自恃麾下兵強馬壯,將美人硬從俺手中奪走。今日俺劉季也有數十萬大軍,正要找項羽算賬。這美人不請自來,可不是合該歸俺所有。”劉邦楞了半天,說出一番道理。

夏侯嬰嘆了口氣,說道:“話雖如此,可大哥要得虞姬,還須虞姬姑娘心甘情願才行。”

劉邦見夏侯嬰語氣緩和下來,立馬腰桿一挺,得意道:“俺如今已今非昔比,麾下有數十萬軍馬,正欲直搗彭城,抄項羽的老家。只要幹掉那項羽,這真龍天子就是俺劉季。美人若從了俺,今後就是貴妃的命,怎會不願意?說不定那美人正是對俺心生崇拜,特意來投懷送抱。”

那夏侯斜眼望着劉邦,道出一句話叫劉邦心中涼了半截。

“聽昌文侯說,那虞姬姑娘可是找大將軍來的,並不是來向大哥你投懷送抱。”

“沒搞錯吧,美人來找韓信這小子?”劉邦酸溜溜地說道。

夏侯嬰在劉邦面前說起大道理一點也不拐彎:“大哥豈不知虞姬姑娘與大將軍舊爲愛侶,只因造化弄人這才分開。按說大將軍與虞姬纔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大哥你這一把老骨頭,何必去搶大將軍的心上人?”

那劉邦只是搖頭,反駁道:“你怎知大將軍的心上人便是虞姬?這小子心高氣傲得很,虞姬既然當初選擇了項羽,就算回頭找他,他心中不一定能接納。”

只聽門外一聲朗笑:“漢王,你難道不知大將軍至今未娶,是爲了什麼?何必庸人自擾。”

劉邦扭頭一看,卻是那面如冠玉的美人軍師張良,手搖摺扇出現在門口。

一看到張良,劉邦心中越發不是滋味。

他正牌媳婦呂雉上次拿了幀黃綾,上面有張良咬破指尖蘸血刨明心志:只願意在他老兄帳下做個謀臣,不願意做他的妃子。

經他媳婦呂雉的口,劉邦方纔得知,原來張良與韓信居然是一對情侶!

換了是別人,那劉邦還會賊心不死。可韓信是誰?那是助他還定三秦的功勳卓著的大將軍,是三軍的統帥。劉邦就算鋤頭再亮,也不敢挖到韓信頭上。

他只有收斂起那份賊心,再不敢輕易調戲這位美人軍師。好歹那美人軍師有一身治國安邦的真本事,就做個謀臣也還不錯。

這一次劉邦剛動了曠世佳人的心思,又得知佳人是爲韓信而來。

還有那英姿颯爽的項追,看中的也是他韓信!

“爲什麼這些可遇不可求的美人都垂青那小子?爲什麼那小子老壞俺劉季的好事?”劉邦一想到這些,心中就鬱悶不已。

他就不知道捫心自問,這麼一匹老牛,就算是貴爲天子,天下的嫩草也不一定願意送給他啃。

“原來是軍師。子房先生,你與大將軍最是熟絡,知道大將軍心中還記掛着虞姬姑娘嗎?”劉邦不死心地笑問道。

張良笑嘻嘻道:“我看大將軍一直不肯娶妻,十有八九是爲了虞姬。就算不是,這虞姬姑娘大王也不能動她分毫。”

“這是爲何?”劉邦錯愕道。

張良正色道:“現太公還在楚軍之手,今後項羽必會拿太公來要挾大王。有項王愛妃在此,可無憂矣。爲臣言盡於此,告辭!”

張良話一說完,轉身便走。剩下那劉邦,老臉一陣青,一陣白,半晌說不出話來。

※※※

劉邦被夏侯嬰與張良左右夾攻,他那鬼心思只有掖在心裡,再不敢流露半分。

而那曠世佳人虞芷雅被漢王派遣的御醫精心診治,不一日病情好轉,甦醒過來。

漢王劉邦聞之,與王妃呂雉相攜親自前來探望。望着美人那顛倒衆生的攝魂模樣卻不能染指,劉邦心中說不出的鬱悶。

漢王妃呂雉見人就熟,親親熱熱地與佳人嘮叨了半天,只從日中嘮叨到日落,就是沒有說出一句正經話。

佳人本是一腔癡情爲尋愛郎而來,卻誤打誤撞,變成了漢軍的人質,被軟禁在漢軍大營。

總算離開了那暴君的掌握,那愛郎就算相隔千里,亦有相見的一天。虞芷雅想到這點,也就隨遇而安,把這漢軍大營當成了自己的家。每日聽聽看守的士兵講訴愛郎還定三秦,吞殷滅漢的壯舉,心中就甜滋滋欣慰不已。

“信郎,若是你知道我就在這裡,會不會肋生雙翅,飛來與我相見?”夜闌人靜之時,虞芷雅望着那西空的天際,情不自禁悠悠自語。

只可惜她等不到愛郎到來,那暴君項羽的鐵騎就已殺到。

※※※

卻說那縱橫家弟子陳平隻身潛回彭城,逞三寸不爛之舍,說動彭城守將許倩願獻城投降。

陳平回營稟告消息,劉邦聞之大喜,讓西魏軍留守蕭縣,自與衆諸侯軍長驅而入,來到彭城城外。

城門早就大開,城上豎起白旗,那許倩擺隊在城外迎接。

漢王劉邦親攜許倩手道:“將軍棄暴從良,致彭城免於戰火塗炭,天下之大幸也!”遂封許倩爲郎將,自引大軍入城。

西楚大將皆征戰在外,朝中只有一些文臣。見了劉邦,少不得阿諛奉承,稱頌漢王仁厚,罵那項羽放殺義帝,暴虐寡仁,爭向那劉邦表忠。劉邦在西楚衆臣稱頌聲中,愈發陶然。

那劉邦料理完瑣事,徑入王宮巡視。

這王宮原是懷王所建,後項羽驅走懷王,因自封西楚霸王,改名爲霸王宮。

那霸王宮中宮娥綵女聞漢王駕臨,皆慌忙出來迎接。

那宮女雖比不上咸陽秦宮那般多,卻也有數百,皆是從秦宮掠回的嬌娃,一個個搖曳生姿,嬌豔迷人。那劉邦又色心大起,心想大事既定,又沒有僭越之說,愛嘮叨的樊屠子也不再身邊,何不好好享樂一番。順勢便拉起數名美女,按倒在項羽的寢宮之中,昏天胡地,陷入那脂粉朕中,晝夜尋歡,哪管他玉兔高懸還是金烏東昇?

有豔福大家享,大哥劉邦最是仗義,把那宮中美女向小弟們一分,看中了誰都往帳中領回。

軍師張良聞之,急忙入宮欲諫,卻吃了劉邦一個閉門羹。

有漢王開了個好頭,此刻大將軍韓信遠在關中,昔日大將軍定下的十七條軍規成了一紙空文。全軍將佐都在置酒高會,日日沉醉與美色與醇酒之中,渾不知大難將要降臨。

張良見此狀況,也只好保持沉默。畢竟那項羽的大軍,還在五百里外的齊國,一時還來不了。就讓衆將好好享受幾日算了。

※※※

齊都城陽,楚軍行轅內,項羽抓住虞子期,重瞳幾乎要裂眶而出。

“你說什麼,虞姬落入了漢軍手中?”

虞子期戰戰兢兢道:“末將原本將王妃從彭城接走,路上遇到漢軍突襲,亂戰之下失去王妃蹤跡。後來經斥候打聽,王妃已被漢軍灌嬰所俘。”

項羽“呀”地大叫一聲,把虞子期往地上重重一摔,說道:“衆將聽令,隨朕火速殺回彭城,定要搶回朕的愛妃!”

千軍萬馬可喪,彭城可失,曠世佳人虞姬一定不能落在那無恥的流氓劉邦手中。

老態龍鍾的范增駐着龍頭柺杖顫悠悠說道:“羽兒,你要三思。那彭城離此有五百里之遙,大軍要趕赴到彭城已經疲憊不堪。若是全師而退,那田橫必然從後追擊。而劉季也已做好迎戰準備,我軍將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項羽哈哈一聲狂笑:“爲了虞姬,就算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懼。”

范增料知勸說不動項羽,長嘆一聲:“羽兒,老夫知你心意已決,此戰在所難免。但這一戰,你只能帶走三萬精騎。成功與否,只看天數了。”

項羽慨然道:“就只要三萬精騎。亞父,你就坐鎮在此,等候羽兒的捷報吧。”

三萬精騎,幾乎是西楚軍騎兵的八停。騎兵這麼被抽走,剩下的只剩那戰鬥力不強的步卒,還要應付那令楚軍焦頭爛額的齊軍襲擾。范增這麼說,也是給了項羽最大的支持。

現在諸侯陣營中,漢、魏、趙、殷、韓、河南、齊七國都成了西楚的對立面,項羽必須用一場大勝來打擊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匆匆忙忙聚將,點兵,帶齊乾糧,飲水,丟掉那一切沉重的包袱,三萬鐵血騎士開始了那隻許勝,不能敗的絕地反擊。

有鉅鹿一戰的錘鍊,有那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霸王項羽,楚軍上下,無人懼怕這想來艱苦異常的一戰。

三萬VS四十萬,這可是有史以來兵力最懸殊的一戰。

僅此一日一夜,這三萬清一色的騎兵經曲阜,過微山湖西側,越胡陵,繞過彭城,悄無聲息地穿插到魏豹鎮守的聯軍蕭縣大營。

蕭縣,是東征的聯軍與彭城聯繫的必經之路。敲掉這個據點,那狗日的劉季就無退路可走。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項羽的愛妃虞姬,此刻正軟禁在蕭縣魏軍大營。

※※※

黎明前的黑暗,正是突襲的最好時機。

天公也是作美,今夜月缺,烏雲滾滾。

一片漆黑的夜色中,靜悄悄潛來了西楚三萬騎兵。

這裡已是聯軍佔領的地界。爲防消息走漏,楚軍的馬匹蹄上裹布,嚼口上套着布袋,三萬匹戰馬,硬是沒有發出一聲嘶鳴。

隊伍的正前方,大馬長戟,便是那威風八面睥睨羣雄的西楚霸王項羽。他的身後,緊跟着五員悍將:虞子期、桓楚、季布、龍且、丁固。雖然急行軍一日一夜,那項羽依然精神抖擻,腰桿挺得筆直。兩顆重瞳,在那一片漆黑中迸射出嗜人的光芒。

項羽的精力充沛無比,楚軍將士也是鬥志昂揚,但戰馬奔行一日一夜,卻不能與人相比。夏天剛剛過去,天氣還炎熱得很,一匹匹馬匹皆噴着粗氣,顯得疲憊不堪。就連項羽的寶駒——踢雲烏騅也是渾身大汗淋漓,露出不支之態。

看看已見魏營燈光,項羽手一揮,萬千將士一起勒馬停下。

那季布縱馬上前,問道:“陛下,我軍人困馬乏,是否要休整一下,等天明養足精神再與魏軍決戰?”

項羽斥道:“胡說!此刻便是突襲的最佳時刻。等到天明,必爲魏軍探子發覺,再要突襲便逸過戰機。”

誰都知道,項羽那戰鬥的決心一下,就是八匹馬也難拉回。衆將皆緘口不語,提聚精神,準備迎接即將爆發的一場苦戰。

項羽重瞳向四面一掃,高聲問道:“諸君,昔日鉅鹿一戰,朕以七萬軍馬以少勝多,大敗王離十八萬精銳秦師。而今我軍只有三萬,而敵人卻四十萬有餘。艱苦之狀,更甚於鉅鹿。大家有沒有信心,去贏得這一戰的勝利?”

衆將齊聲高喊:“有信心!”

項羽滿意地點了點頭,將天龍破城戟高舉過頭,吶喊一聲:“全師出擊,殺!”

楚軍騎士,爆發出雷鳴海嘯般的吶喊:“殺!”一瞬間萬馬齊動,向着魏軍大營發出如山崩地裂般的衝鋒。

※※※

烏雲之上,一道黑影從三十三天之外飄然而來。

那黑影轉瞬之間化爲一個有凌天氣焰的青甲魔尊,望着那楚軍騎陣,將大手一拂。

這灌注了魔帝姬風無上魔功的“迴天返照大法”一經施展,三萬楚軍連人帶馬,一身精力在剎那間全部恢復。

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章 鄰家小妹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四章 脣舌退兵
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十四章 巴族女婿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四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章 鄰家小妹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四章 脣舌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