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師弟作說

此後十餘天,張良留在茅屋,悉心照料韓淮楚。飲食起居,甚耐其煩。

韓淮楚雖傷重不能動彈,可有大美女張良陪伴身旁,時有紅脣相慰,卻也不覺寂寞。每日在榻上以師門玄功先天真炁遊轉體內,祛瘀療傷,到十日時,已能坐起。

※※※

這一日早晨,張良正爲韓淮楚喂粥,忽聽門外傳來一聲:“韓師兄可是在此?”

那聲音韓淮楚最是熟悉,正是與自己在鬼穀道場朝夕相處的師弟陳平。

隨着話音,風流倜儻的陳平率先走了進來,身後跟了一行宮女黃門。一位年邁醫士,手提藥盒緊隨他身後。一黃門內侍高喊一身:“魏王駕到!”

韓淮楚心中正想哪個魏王?卻見一人閃身進來,卻是老熟人——魏公子咎。他今日滿面春風,竟換了一身打扮,頭頂冕冠,身穿紫袍,足踏赤舄。

韓淮楚心中恍然,“原來那魏咎已經即位,做了大魏國的國君。”卻不知師弟陳平何故與魏咎同來。

韓淮楚欠身道:“不知魏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韓某有傷在身,請恕我不能起身行禮。”

魏咎一擺手:“寡人已經知道,韓將軍免禮。”

韓淮楚問道:“大王何以得知韓某在此?”魏咎道:“張盟主已廣佈消息,說韓將軍爲替縱橫家重建道場,爲清溪隱叟修築行宮,正四處籌款。故而得知韓將軍在此。”

韓淮楚目光轉向張良,惑問:“子房先生,這幾日你一直在此陪我,你何時散佈的消息?”張良笑道:“我何須離開,不能用飛鴿傳書通知我盟下弟子嗎?”

韓淮楚這才明白,張良已默默爲自己辦妥此事。

韓淮楚目光轉向魏咎,賀道:“恭喜大王終於如願以償,光復大魏,不知大王何時即的位?”

陳平接言道:“我王已於十日前即位,建都臨濟。”

韓淮楚俊目投向陳平:“我王?難道師弟你——?”陳平含笑點了點頭。

“史書上不是說陳平先從項羽,後從劉邦的麼,怎會去棲身魏咎?”韓淮楚不由納悶,遂問:“師弟怎會想到去爲魏王效力?”

陳平壯聲道:“我是魏人,今魏王即位,光復我大魏江山社稷,我不投效魏王又投效誰?”

韓淮楚心道,“看不出來這陳平還會說什麼報效祖國之類的俏皮話,待他幫劉邦打魏咎的弟弟魏豹之時,再看他有何話說。”又問:“今魏王委你何職?”

陳平頓時變得吞吞吐吐,閃爍其辭道:“這個——魏王還未綬職於我。”

※※※

那日陳平見了魏咎張貼的招賢納士榜文,滿腔豪情去覲見魏王咎。

魏王咎滿臉堆笑道:“原來是縱橫家高弟。不知陳公子從尊師清溪隱叟處學得哪些本事?”陳平答道:“我從師傅處學得詭辯之術。”魏王咎又問:“公子可學得兵法,會帶兵打仗?”陳平答道:“這個未曾學得。”

魏王咎笑臉立斂。原來在這亂世之中,他更熱衷的是網羅能替他戰場廝殺的將才,對於陳平這般文弱書生不甚感冒。魏王咎當即打了個哈哈,說道:“你與你師兄韓信同出一門,怎未學得他的本事?”言語中頗有輕視之色。

陳平對道:“我縱橫門學分三派,各有所長。我門前輩精英蘇秦張儀,徒憑詭辯之術,縱橫捭闔,將天下諸侯玩弄於鼓掌之間,一人之力,勝過十萬雄兵。逐鹿天下,何須戰場決勝?”

魏王咎見陳平誇誇其談,心想或許他有點本事,且試他一試。乃道:“公子徒說無益,有無真才實學,試試方知。你師兄韓信正在臨濟城外,你可能說得他來爲寡人效命?”

陳平心道,“原來魏王還是更看中韓信這小子。只是這小子素來心志高遠,哪是這麼容易說動的。”

但魏王咎已給出了這個難題,他不接下豈非說明自己無能?

陳平眼珠一轉,反給魏王咎出了個難題。他問道:“大王可是真心欲得我師兄相助?”魏王咎道:“這是當然。素聞韓信有經天緯地之才,寡人思慕他久矣。”陳平稟道:“若想我說動我師兄來投也不難,只須大王肯紆尊降貴,親自去請以顯誠心。陳某從旁便宜行事,必能事成。”

陳平原想以魏王之尊,必不會親自去請。殊知魏王咎對韓信志在必得,滿口答應。

於是陳平只好硬着頭皮,隨魏咎一起,輕車簡出來到臨濟城外遊說韓信。

此時韓淮楚直截了當有此一問,陳平又怎能說我的榮華富貴還要靠你這小子來成全,便不由吞吞吐吐。

他這一番鬼心思韓淮楚哪裡知道。

※※※

陳平一使眼色,魏咎一指陳平身後醫者,裝作一副關心的樣子:“聞得韓將軍傷重,將軍可否讓這位馮太醫來爲你把把脈?”

“這兩千年前的醫者,還只會用望聞問切這等原始的手段,卻不知小生已服下了集合現代醫學的高科技結晶——複合抗生素。要他來爲小生治傷,還不如小生自己運運先天真炁,保證效果好得多。”韓淮楚心想。

他又不便直言拒絕,便道:“韓某傷已無礙,多勞魏王掛心,不必了。”

這太醫不過是魏王咎與陳平的一個道具,用來籠絡人心。

陳平見韓淮楚拒絕,又引出話題,說道:“方今亂世,羣雄並起,爭霸天下,正是我縱橫家弟子大展身手的好機會。聽說各位師兄均已各投其主,爲諸侯重用,師兄你爲何還是浪跡江湖,未有任何建樹?”

“小生今後的建樹,我那幾位師兄怕是想都不敢想。”韓淮楚心中竊笑,敷衍道:“我曾投張楚陳勝處,奈何時運不濟,未有我施展抱負的機會。”

“有戲!”陳平心中一喜。

他便假惺惺嘆息一聲:“師兄乃我縱橫家門中翹楚,竟埋沒於草莽,豈不辜負了師兄一身文韜武略?”

韓淮楚的未來老闆劉邦現在還未成氣候,他還要埋沒多年。韓淮楚不由苦笑一聲,嘆氣道:“明主難尋,爲之奈何!”

陳平乾咳一聲,扯了扯嗓子,朗聲道:“明主就在眼前!我主魏王思賢若渴,正在張榜招賢納士,師兄何不投效我魏王?”

韓淮楚這才明白,“魏咎今日親自到此,原來是爲了小生。這花花腸子的陳師弟,原來是魏咎的說客。”

他早知這大魏復國不過是曇花一現,怎肯胡亂答應,又不好明說,一時不知如何措辭。

魏咎見他無語,還以爲他在端架子,作出一副殷殷的樣子道:“寡人在萬載谷見過韓將軍一面之後,仰慕將軍久矣。今我大魏初復,正需將軍這般人才相助,將軍豈有意乎?”

韓淮楚沉吟一陣,答道:“多謝大王美意。只是韓某重傷在身,不堪爲大王戰場驅馳。”

陳平笑道:“師兄此言差矣!戰場決勝在於籌謀,我門前輩精英孫臏,以殘疾之身照樣能運籌帷幄,克敵制勝。何況你這傷總有好的一天,我王又不是想讓你明日就上馬征戰沙場。”

“你這小子,自己上了一條永遠靠不了岸的賊船,還想拖我下水。”韓淮楚似笑非笑地望着那眉飛色舞的陳平。

他轉顧魏咎,問道:“方今亂世,羣雄並起,不知大王有何圖略?”

魏咎以爲他心中有所活動,呵呵一笑,示意陳平作答。

陳平精神一振,高聲道:“我大魏地處中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戰國之初武侯在位之時,便稱雄諸侯。我王欲重振武侯雄風,欲委師兄督軍一支,徵南逐北,爲大魏開疆拓土,併吞諸侯,成就霸業。”

韓淮楚心中訝然,“魏咎其志不小!剛剛復國,便想去吞併人家的地盤。”便問道:“不知大王爲何要開疆拓土,併吞諸侯?”

還是那陳平代他答道:“我大魏雖地處中原,資源豐富,卻無山川地利可恃,四面強敵環伺,虎視眈眈。若不圖謀發展,便如逆水行舟,早晚爲他人所滅。”

魏咎對陳平的回答似乎頗爲讚許,頻頻點頭。

韓淮楚冷笑一聲:“大王可知現今魏國燃眉之大患?”

魏咎茫然道:“大患?我魏國有何大患?”

韓淮楚高聲道:“魏國之大患,不在諸侯,而在暴秦。章邯大軍,纔是魏國最應提防之敵。若不早作籌謀,亡國之期不遠也。”

陳平大笑道:“師兄過慮了!那秦軍離我大魏甚遠,中間有張楚大軍相隔。想要打到我魏國,必先過張楚這一關。陳王有數十萬大軍,豈是這麼容易便擊敗的?待到秦人與張楚軍決戰分出勝負之時,一方縱然得勝,也必元氣大傷,安能與我大魏再戰?說不定那時正是我大魏揚鞭中原的好機會呢。”

這話簡直說到魏咎心坎裡去了,聽得他眉開眼笑,只差擊掌叫好了。

韓淮楚心中只是嘆息,“這幫諸侯,只知互相傾軋,不思共同抗秦,又回到戰國時的亡國老路了。小生何必多費口舌,庸人自擾。”

他便道:“刻下韓某欲爲師門重建道場,一時無暇分身,請大王見諒。”

魏咎卻道:“爲師門重建之事,何勞韓將軍費心。只須將軍答應出山,寡人自會派人辦妥此事。”

“這魏咎心倒挺誠懇的,竟肯破費重修道場,看來小生在他眼中身價,遠超過修道場的花銷。只是此事怎樣推掉纔好呢?”韓淮楚心想。

韓淮楚心生一念,說道:“魏國軍權,盡在周丞相手中。韓某雖有心爲大王效命,奈何與丞相有隙,恐難相處。不知大王今日到此,丞相可曾知曉?”

魏咎聞言一愣。原來他聽了陳平的一番計劃,便興沖沖出城來相請韓信,卻未對臣下談及,那周市並不知情。便道:“這個——丞相不知。”

韓淮楚笑道:“大王欲委韓某軍機重任,總攬軍政的丞相卻不知道,這個有點太草率了吧。”

魏咎點頭道:“韓將軍考慮甚周,待寡人回宮與丞相商議,再作論處。”

於是魏咎便告辭,帶了陳平,擺架回城。

韓淮楚待他們離去,突然一嘆:“魏國大禍臨頭,尚不自知,可悲!”

張良問道:“你怎知魏國將有大禍?”韓淮楚淡淡一笑,說道:“以他國爲屏,卻不未雨綢繆,早作防禦,禍不旋踵矣。張楚兵潰敗之日,便是魏國亡國之時。”

張良納悶道:“張楚有數十萬大軍,怎這般容易潰敗?”韓淮楚仰望屋外,悠悠說道:“這當口,恐怕陳勝引以爲‘王子成父’的老帥周文,已戰敗身亡。”

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
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十九章 傳檄而定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國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章 甩手掌櫃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十二章 資兵救難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四章 脣舌退兵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十五章 軍師瘋了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